•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提出下列建議,以供政府機關、社區關懷

據點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對政府機關的建議

一、從個人生命歷程的角度建立完善的老人照顧服務體系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成長」層面的屏東縣內埔鄉社區關懷據點老人 在參與動機有顯著差異。因為個人生命歷程中之不同影響因素,會造成人們在老 年期出現功能性的差距,完善的照顧服務體系設計不能單靠居家照顧與老人長期 照顧兩大體系。應該盡可能將服務配置在各個生命歷程,在生命前期維持成長與 發展,成人期維持高度功能並減緩個人功能曲線之下滑,對於落入失能門檻者盡 可能維持其高度生活品質,將更多資源投入預防失能及失能前期。

二、因應老人不同的健康狀況,舉辦多類型的活動,鼓勵將 社交活動擴展至家庭以外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健康」狀況的屏東縣內埔鄉社區關懷據點老人在 參與滿意度有顯著差異。社會參與是維持老年人人際關係脈絡的重要支持體系,

目前社區關懷據點提供的服務項目,主要是針對健康的老人服務,但較不健康的 老人參與活動的頻率較低。政府機關應重視老人的保健知識倡導和衛生教育,鼓 勵老人治療或使用輔助器具,以增進其活動參與,提供多元休閒活動機會及各種 研習課程,整合現有休閒資源強化老人休閒服務網絡,鼓勵「不健康」狀況的據 點老人將社交活動拓展至家庭以外的據點,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建設便利老人行 動與友善老人的據點。

透過在地化的社區關懷據點的照顧,使失能老人留在離住家近的社區生活,

延緩老化及進入機構的時間,同時減輕家庭照顧者負擔,預防長期照顧問題惡 化,營造健康、福利、互助的溫暖社區。

139

貳、對社區關懷據點的建議

一、建立整合性的服務規劃,促使據點老人對自己的生活有 決定的能力與自主權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健康狀態在「不健康」的據點老人對參與動機與參與 滿意度的覺知較為明顯,接受照顧服務的「健康」老人不應只是被動的服務接受 者,在服務過程中,其本身的優勢能力也被持續開發及累積,讓這些據點老人對 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決定能力與自主權,鼓勵健康的老人加入志工行列,而「亞 健康」及「不健康」的老人參加據點能避免程度惡化,降低對機構式服務的依賴。

二、建立志工加強訓練的服務規劃,使據點工作人員提供據 點老人更專業的服務

本研究結果顯示,據點「工作人員」是造成據點老人參與動機與參與滿意度 的主要因素。社區關懷據點工作人員態度親切友善、值得信任、主動提供服務及 能快速處理問題使據點老人參與動機與滿意度提高。據點的在地老化就是讓老人 不需要從熟悉的環境中抽離,重新適應新居住環境。而如何尊嚴的生活,據點「工 作人員」的專業決定據點老人參與動機與參與滿意度的提升,據點工作人員應多 參與政府部門舉辦的志工研習或訓練以建立專業度並提升服務品質。

140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乃考量研究者居住地點及時間、經濟狀況等因素,因此本研究僅以屏 東縣內埔鄉為範圍,以內埔鄉的據點老人為研究對象,所以在研究結果與推論上 有地域性的限制。建議未來的研究可擴大研究區域範圍,增加樣本的豐富性,以 增加推論的範圍;也可針對不同縣市的據點老人,進行比較性的研究,探討其間 的異同。

二、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係以據點老人參與動機與參與滿意度為主要變項,其中參與動機變項 包含「自我成長」、「人際關係」及「個人利益」等三個層面;參與滿意度變項 包含「便利性」、「工作人員」及「環境與設備」等三個層面,此二變項範圍甚 廣,本研究所定義的層面或許未能涵蓋所有的層面,未來研究可根據文獻探討的 結果對此二變項之層面進行增減。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論在相關或預測的結果,「個人利益」的相關值或預測 值都是最高的,顯示據點老人覺得睡眠品質及生活品質更好,參加社區關懷據點 後會主動關心自己社區的人、事、物。

此外,在背景變項方面,本研究僅針對據點老人性別、居住狀況、教育程度、

婚姻狀態、健康狀況、參與次數、經濟狀況、族群進行研究,然而影響據點老人 參與動機與參與滿意度的因素仍有很多,未來研究或可增加一些不同背景變項,

如:宗教信仰、參與年資、經濟來源等,故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增加其他背景 因素做相關性的研究。更進一步深入分析討論,以期能更完備地掌握確實的影響 因素。

141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作為蒐集資料的工具,量化的分析研究,可在短期內

取得大量的樣本以進行統計分析,雖然有其便利性與結構性,但此種研究方法未 能有效控制據點老人填答問卷時的情境、以及無法避免據點老人本身對社會期許 性的心理等問題。此外,也可能因為據點老人對問卷語句的解讀受主觀知覺所影 響,使得研究者無法得知研究對象在填答當下的想法與思考點。因此,為了更瞭 解研究對象的真實內在感受,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質量並重,輔以訪談法、個案 研究、觀察法等質性研究方法,使資料蒐集更多元性,讓研究結果能兼具量化與 質化的支持,更符合真實的情境,也更具參考價值。

142

143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6)。中華民國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內政部。

內 政 部 (2019) 。 109 年 第 10 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模 式 。 取 自 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cate sn=1&belong-sn=8773&/sn=8811 王仕圖(2013)。非營利組織在社區照顧服務的協調合作:以社區關懷據點為例。台

大社會工作學刊,27,18-189。

王永坤 (2018)。探討社區關懷據點對於居民照護成效-以高雄市楠梓區仁昌里社區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王光旭 (2016)。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滿意度相關因素之探討:兼論滿意度與評鑑 結果的關聯性。空大行政學報,29,25-48。

朱淑娥 (2019)。財政部臺北國稅局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相關之研究 (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朱敬先 (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行政院(2005a)。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方案(核定本)。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2005b)。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台北市:行政院。

吳坤良 (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呂美利 (2013)。運動參與動機、運動設施滿意度、休閒效益與生活品質之研究 (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呂寶靜 (2012)。臺灣老人社會整合之研究:以社區生活參與為例。人文與社會科學 簡訊,13(2)90-96。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

43-90。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台北:五南。

李詠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心理。

144

林世昌 (2000)。網際網路電子商店經營之研究-從降低成本交易與提高顧客忠誠觀 點探討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育瑩 (2010)。新竹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的供需差異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台北市。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之關係。台北市:五南。

林鍾沂 (2004)。行政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林麗惠 (2002)。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邱奕維 (2011)。臺北縣國小籃球選手知覺教練家長式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邱皓政 (201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

施教裕、王秀珍(2001)。老人互助團體的結果評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38。

施清發(1999)。老人的休閒參與程度與休閒體驗中自由感、無聊感及休閒需要(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市。

孫智辰(2017)。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轉型設置巷弄長照站的可能與限制-以台南市資源 不足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台南市。

徐惠君 (2013)。老人社區照顧滿意度之研究-以苗栗縣頭份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縣。

徐震 (1992)。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馬鳳美 (2018)。從協力治理觀點論社區關懷據點之功能及成效-以桃園區為例 (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高淑貴(2006)。「營造農村健康生活及生產支援體系計畫」-高齡者生活改善工作基 層執行之探討。農業推廣文彙,51,169-182。

張秀麗 (2014)。非營利組織推動在地老化之研究-以淡水蔡家村社區關懷據點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張怡 (2003)。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225-235。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145

張春興(2004)。心理學概要。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純純 (2016)。社區關懷據點長者需求與滿意度調查-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張碧子 (2018)。銀髮族參與社區關懷據點活動效益之研究-以仁武區赤山里為例 (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

許坋妃 (1997)。高齡者社會參與動機、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老 人活動場所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許沛琳 (2017)。臺北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郭燕珊 (2016)。高雄市社區關懷據點之現況評估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 學,高雄市。

陳月美 (2019)。社區關懷據點服務使用者感受之探討-以花蓮縣一部落老人為例 (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玄狀大學,新竹市。

陳秀卿(2006)。營造農村健康生活及生產支援體系計畫成果。農政與農情,174。

陳亮恭、楊惠君 (2015)。2025無齡世代:迎接你我的超高齡社會。台北市:天下文 化。

陳俊偉(2019)。童軍大露營參與者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童軍聯合露營 大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陳冠名 (2011)。屏東市老年人身體活動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姵璇 (2008)。高齡者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參與態度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高 雄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姵璇 (2008)。高齡者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參與態度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高 雄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