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在文檔中 謝辭 (頁 78-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從研究成果中可發現位於第一象限的傳遞性因素,常位在層級架構中的中 間位置,而該類因素常與其他因素有著不可預期的互動,容易產生極大的變異 風險,所以在課程規劃時需特別注意與控制此類因素,若未能有效的控制此類 因素,則可能造成整個課程規劃的實施產生不可預知的演變,甚至造成整個課 程訓練成果產生無效的結果。所以在課程實施時要特別監控及注意此層級的因 素,才能夠有效降低導入不確定性。

本研究把系統工程中的研究方法運用到課程規劃中,以工程的角度來探討 封裝產業設備工程人員教育訓練課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並加以分析,得到訓練 課程以結構化規劃的研究結果。但因受限於所研究之封裝技術運用的產業眾多 與時間上的不足,研究未能臻於完備。後續研究將可針對課程訓練時容易產生 變異的傳遞性因素加以探討,或利用其他的模式和方法,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找出不確定風險因素間更精細的分佈和降低不確定性風險因素的模式。

參考文獻

王素賢(2003)。高中數學科補救教學教材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台北縣。

王詠瑜(2004)。個人及工作因素與訓練來源之關係-以年輕人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台中縣。

朱筱麗(2003)。行政院暨所屬中央機關公務人員訓練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縣。

李家豪(2005)。以結構整合觀點探討組織設計模式以 ISM 為分析工具。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吳秉恩(1984)。管理才能發展方案實施與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呂昆娣(2003)。我國綜合高中課程規劃與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班,台北市。

宋淵雄(1994)。探討製造業運用教育訓練於推行全面品質管理的成效分析。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專業經營研究所,彰化縣。

余俊杰(2001)。連鎖體系教育訓練制度與企業經營績效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彰化縣。

林原宏(2004)。詮釋結構模式。教育研究,118,120-121。

林原宏(2005)。模糊取向的詮釋結構模式之概念結構分析與應用。教育與心理研 究,28(1),161-118。

林志中(2007)。以詮釋結構模式探討國軍新兵第一階段射擊訓練之課程規劃。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周碩樑(2005)。專業能力標準轉化技職教育課程之機制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邱佩霖(1989)。我國國營事業機構訓練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 治大學行政研究所,台北市。

洪榮昭(2002)。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徐承義(2003)。台灣地區國際港埠發展國際物流策略之研究以基隆港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基隆市。

陳紹銘(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等量公理概念之模糊詮釋結構模式分析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台中縣。

陳世和(2006)。以模組化設計與市場區隔發展產品族之研究以自行車產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技研究所,台南市。

陳志敬(2006)。我國警察在職教育訓練之研究-以保一總隊常年訓練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明彥(2003)。精密模具課程規劃與專業能力指標知識資料庫建立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彰化縣。

陳儒文(2004)。從當代雜技表演藝術探討雜技課程規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 立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台北市。

陳沁怡(2003)。訓練與發展。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許天維、林原宏(1997)。詮釋結構模式(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的理論與 應用簡介。國教輔導,34(1),31-35。

章添福(2007)。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汽車業教育訓練課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私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桃園縣。

張哲銘(2007)。虛擬教育訓練系統之建構與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 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桃園縣。

張晃毓(1997)。旅行業經理人對教育訓練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 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市。

張尤雅(1998)。佛教成人教育課程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 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南投縣。

彭淑珍(2004)。詮釋結構模式規劃高職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教育群集課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台北縣。

黃淑芬(2007)。應用詮釋結構模式分析國小學生國語與數學的解題能力。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新竹市。

黃政傑(1995)。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英忠(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敬書(2007)。產品服務系統之維修與再製造之策略模式建置-以 ISM 為分析工 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新科技大學工程管理研究所,新竹縣。

傅永光(2005)。以結合 AHP 之 QFD 探討國軍新兵訓練之課程規劃。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廖麗佳(1999)。人力資源策略、教育訓練政策與人力資源績效的關係-以台灣 500 大服務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

台北市。

蔡秉燁、鍾静蓉(2003)。詮釋結構模式運用於結構化教學設計之研究。教育研究 資訊,11(2),1-39。

鄭麗娜(2004)。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地理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 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劉盛光(2004)。我國壽險業教育訓練與業務員暨校關係之研究-以南山人壽保險 公司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台中 市。

賴宛靖(2006)。詮釋結構模式應用在課程統整之研究以數學與高中物理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台北縣。

鍾静蓉(2002)。詮釋結構模式於構造化教材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 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台北縣。

魏惠娟(1998)。我國大學推廣教育課程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 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Agarwal, A., Shankar, R., & Tiwari, M. K. (2006). Modeling agility of supply chain.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6, 1-15.

Arcade, J., Godet, M., Meunier, F., & Roubelat, F. (1999). Structural analysis with the MICMAC method & actor's strategy with MACTOR method. Futures research methodology, american council for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The millennium project. CNAM, 70, 1-69.

Dowling, P. J., Festing, M., & Engle, A. (1998).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anaging people in a multinational context. Cincinnati,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 155-162.

Duperrin, J. C., & Godet, M. (1973). Methode de hierarchisation des elements d’un system. Paris:Rapport Economique du CEA, 45-51

Fried, A., & Linss, V. (2005). Towards an advanced impact analysis of intangible resources in organisations. Department of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Chemnit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paper, Chemnitz, 2, 1-9.

Godet, M. (1979). The crisis in forecast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rospective

Pres.

Godet, M. (1993). From anticipation to action. A handbook of strategic prospective.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Kanungo, S., Duda, S., & Srinivas, Y. (1999). A structured model for evalua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effectiveness.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16(6), 495-518.

Kanungo, S. & Vivek, V. B. (2002). Beyond generic models for information system quality: The use of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Syst, 19(6), 531-549.

Mahesh, K. & Houshmand, A. (1993). QFD in academia: Address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 the design of engineering curricula. Transactions from the Fifth Symposium on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Novi Michigan: Ann Arbor, MI: QFD Institute, 505-530.

McGehee, W. &Thayer, P. W. (1961).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New York:

Wiley.

Nadler, L. (1984). The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Qureshi, M. N., Kumar, D., & Kumar, P. (2008). An integrated model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the key criteria and their role in the assessment of 3PL services provider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20(2), 227-249.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New York: McGROW-HILL.

Saxena, J. P., & Vrat, P. (1992). Hierarchy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ogram plan elements using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A case study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Indian cement industry.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5(6), 651-670.

Singh, M., & Kant, R. (2007). Knowledge management enablers: An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3(2), 141-150.

Warfield, J. N. (1973). On arranging elements of hierarchy in graphic.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3(2), 121-132.

Warfield, J. N. (1974a). Toward interpretation of complex structural models.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4(5), 405-417.

Warfield, J. N. (1974b). Developing interconnection matrices in structural modeling.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Nan, and Cybernetics, 4(1), 81-87.

在文檔中 謝辭 (頁 78-8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