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中共對台之決策因素

在文檔中 謝辭 (頁 70-77)

第四章 中共的戰略觀

第三節 影響中共對台之決策因素

中共建政後,曾有數次較大規模的對外用兵行動,值得我們探討的是中共 在何種狀況下會以軍事行動來處理衝突事件,這對於中共對台政策的制定,處 理領土主權問題時,強調不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之決策因素關係重大。歷史學 者威爾杜蘭夫婦(Will and Aried Durant)在「歷史的教訓」一書中說:「在有歷史 記載的 3421 年中,僅 268 年沒有戰爭」(張延廷,1994)由此可知戰爭與人類的 歷史息息相關,亦成為人類進化的一個過程。古代兵聖孫子曾說:「知彼知己,

百戰不殆」,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共歷次的衝突中發動的戰爭觀點來瞭解中共用兵 的決策因素,俾能成為我國危機預測的分析構面,有助於台灣爾後因應之參考

在 中 共 的 決 策 特 性 中,我 們 可 以 透 過 對 中 共 戰 爭 的 不 同 對 象 (如 金 門 砲 戰 、 中 印 邊 界 衝 突 )、 不 同 的 時 間 及 時 期 (如 過 去 及 現 在 )、 不 同 的 決 策 因 素 主 題 (如 政 治 、 面 子 問 題 及 領 土 的 爭 議 )、 不 同 的 觀 點 (如 中 共 對 我 國 國 家 安 全 的 威 脅 及 風 險 )等 方 面 ; 可 以 發 現「 決 心 要 堅 定 , 步 驟 要 穩 定 」,「 戰 略 上 輕 視 敵 人,戰 術 上 重 視 敵 人 」,「 摸 著 石 頭 過 河 」,都 是 中 共 決 策 的 特 色。除 此 之 外,中 共 重 視 原 則、不 講 方 法、強 調 關 係 、 面 子 問 題 , 不 平 等 的 世 界 觀 與 政 治 文 化 , 再 加 上 中 共 出 神 入 化 的 辯 證 邏 輯 觀 念 都 直 接 、 間 接 扮 演 了 部 分 角 色 , 或 者 加 強 , 或 者 制 約 了 中 共 的 決 策 選 項 , 影 響 了 中 共 的 決 策 思 維 及 鬥 爭 技 巧 。 這 些 都 是 外 界 在 探 究 中 共 決 策 特 質 時 所 應 該 一 併 瞭 解 的 (葉茂益,前引書,頁 36)。

一 、 中 共 對 台 政 策 演 變 及 決 策 因 素 (一 )中 共 對 台 政 策 演 變

自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以來,其在歷次對外軍事行動決策上,可以發現中 共基本被視為一個較屬於封閉的系統,人治色彩濃厚及內部決策的資訊不透 明,因此對於中共軍事的決策研究,惟有從其政策面之基本方針走向加以判斷。

在中共軍事決策者的認知中,當國家的利益遭受到威脅的程度越高,則反應出 動武的決心亦越為強烈。依照中共人民解放軍的解釋,中共國家利益的表現在 於能夠有效的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特別是捍衛海上權益的不受侵犯;自覺服務 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為繁榮國家經濟科技提供一個穩定的國際及國內環境(彭 光謙、王光緒,「軍事戰略簡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 年,頁 56-60);

因此台灣內部「台獨」問題的突顯出安全利益有違對台的基本政策時,絕對是 中共對台動武的決定性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初步檢視中共對台統一的戰略的歷史演變,基本上我們可以發現,雖 然在不同的時期背景與環境變遷下,有著不同的相應政策提出,但「一個中 國」的原則始終不變。所以中共對台的最高政策目標是相同的,不同則是要 達成政策目標所使用的戰略手段。因此,中共歷年來主要領導人的對台政策 之演變,其對台統一戰略佈局作概略分析(如表 8):

表 8

歷來中共主要領導人對台戰略佈局分析

姓 名 對台戰略佈局內容

毛 澤 東 1956 年毛澤東「和平解放台灣」的具

體方針政策:

1. 省親會友

2. 既往不咎、立功受獎 3. 國共合作、愛國一家 4. 和平解放、互不破壞

表 8(續)

姓 名 對台戰略佈局內容

鄧 小 平 1983 年鄧小平見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楊

力宇提出「鄧六條」:

1. 台灣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

2. 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行第三 次合作

3. 不贊成「完全自治」的提法

4.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是不現實的 5. 堅持一個中國制度可以不同,但在 國際上代表中國,只能是中華人民 共和國

6. 統一後台灣特別行政區可以有自己 的獨立性,可以實行跟大陸不同的 制度

葉 劍 英 1981 年 9 月 30 日中共人大常委委員長 葉劍英提出「葉九條」:

1. 建議舉行第三次國共合作 2. 海峽兩岸開放「三通、四流」

3. 國家實現統一後,台灣可以做為特 別行政區

4. 台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 活方式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 關係不變。財產、土地不受侵犯 5. 臺灣當局核各界代表人士可擔任全

國性政治機構的領導職務,參與國 家管理

6. 台灣地方財政遇有困難時,可由中 共中央政府酌情補助

7. 台灣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可回大陸 定居

8. 歡迎台灣工商界回大陸投資 9. 「統一祖國,人人有責」

胡 錦 濤 2005 年 3 月胡錦濤就新形勢發展兩岸 關係提出四點意見︰

1.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 2. 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絕不放棄 3. 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

改變

4. 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

表 8(續)

姓 名 對台戰略佈局內容

江 澤 民 1995 年 1 月 30 日,江澤民提出推進「祖 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江八 點﹚︰

1.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 的基礎和前提中國主權和領土決不 容許分割

2. 台灣與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 係不持異議

3. 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

4. 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 國人

5. 大力發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 6. 兩岸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

優良傳統

7. 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 家做主的願望保護台灣一切正當權 益

8. 歡迎台灣當局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 來訪問;也願意接受台灣方面邀 請,前往台灣

1. 武 力 解 放 時 期 (1949 年 至 1955 年 4 月 ):

在這個時期中共的對台政策是以「武力解放台灣」為主軸。在中共經歷 1949 年 10 月「古寧頭戰役」與 1954 年、1955 年的台海危機,期間二次對台軍事行 動不料信心滿滿卻鎩羽而歸,當時中共建政初期國內政權仍不穩定待進一步的 整頓,台海局勢危機重重,國際地位處於孤立的狀態,直到 1954 年 4 月中共總 理周恩來於印尼萬隆會議中,首次向國際社會表達願意藉由談判手段來和緩台 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問題,從此中共的對台政策進入第二階段「和平統戰、武力 解放」的階段。

2. 武 力 威 脅 和 平 統 戰 時 期 (1955 年 至 1978 年 底 ):

由於武力解放台灣政策失敗後,中共意圖採用「和戰兩手」對台招降策略,

反遭台灣以「三不政策」(故蔣總統經國先生於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四日提出「三 不政策」,根據過去反共的經驗,採取「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的立場」,不 惟是基於血的教訓,更是我們反制敵人最有力的武器)予以回應。在此階段初期

位置,隱藏潛在的政治危機,同時中蘇交惡內外孤立狀態,武力被當成政治工 具,於是 1958 年發動金門砲擊,在中共渡海作戰能力不足及美國支援台灣等內 外因素,中共遂行武力解放台灣政策最後宣告失敗。在台海危機發生後,中共 持續使用武力對金門單打雙不打的砲擊行動,正顯示毛澤東時期的對台政策,

一直是在「和戰」的指討思想下把武力當成是逼合的最佳工具。

3. 和 平 統 一 武 力 威 脅 時 期 (1979 年 迄 今 ):

一九七 0 年代正值文化大革命結束,經濟尚未恢復,然而北方蘇聯的武力 威脅,造成美國與中共開始正常化的談判進而建交,使得中共國際戰略地位遽 升,隨著在外交上的進展也加緊了對台和平統戰的攻勢。而自鄧小平掌權後,

認知到當時世界局勢正走向大和解的狀態,為了「抓緊時機,發展經濟」於是 就想到台灣的經濟力量,希望把台灣變成大陸經濟改革的助力,於是鄧小平提 出對台和平統一最重要的策略為「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政策(中國時報,

1996),因此在經濟因素的考量下,又將影響中共內部的權力結構,進而間接影 響中共的對台決策與兩岸關係。但由於中共貫用的「歷史情結」亦迫使中共不 得不將「中國的統一」問題提出討論,以維護國家領土的神聖使命。在江澤民 之權力接班後,於 1994 年度對台工作重點中仍揭示強調「不承諾放棄以武力解 決統一問題」的原則與「軍事上壓住台灣」的對台工作方針,因此 1996 年的台 海危機,中共針對台灣所舉行一連串的軍事演習與飛彈試射,則是中共一貫「不 承諾對台放棄使用武力」的最佳例證。

(二 )中 共 對 台 政 策 之 決 策

薄富爾則強調,政策決策階層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真正的政治階層,整 個的執行戰略都應受其管制。假使把戰略只限於一種明顯優先的目標上,則也 就有使總體戰略變得幾乎是純軍事性的危險(Andre Beaufre,1967)。由此一觀點 來觀察中共的決策模式,更能突顯其獨裁式的領導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下 就中共「一個中國」的政策,分析其決策形成的先天限制與考量因素。

1. 先 天 的 限 制

中共在對台政策的制定上,先天上受到儒家傳統思想、大一統觀念、歷史 使命感等三種因素的制約。

(1) 儒家傳統思想:

兩岸中國人同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因此最初雙方對峙所爭的就是「中 國」代表權的名分之爭,爭的就是正名。由於中共是以繼承歷史正朔自居,

因此提出的模式來進行統一,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其次,儒家傳統思想歷 來強調憂患意識尤其重視防患於未然,雖然目前安全環境有很大的改善,

但中共認為在許多屬於內政的問題上,不時感受到西方對台製造「兩個中 國」、「一中一台」的干涉,因此產生高度的警覺和防範。

(2) 大一統的觀念:

中共認為「謀求國家的獨立和統一,是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社會心理、

道德觀念、民族感情和價值判斷的標準,這對於一些外國人來說,也許是 不可理解的,但對中國人來說卻是中華文明最高體現與追求」(李際均,前 引書,頁 155)。對中共而言,台灣都是一個沒有任何正式名份但仍負嵎頑 抗「中央」的地方,所以中共在基本的認知上兩岸除了統一外,別無其他 的選擇。

(3) 歷史使命感:

1894 年日本侵華戰爭,強迫清朝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直到「開 羅宣言」後將台灣歸還中國。中共認為自建政以來已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 為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所當然可以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國的主權,其 中當然也包括對台灣的主權(詳見「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

中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0 年 2 月 21 日。)。

完成統一大業,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不僅是歷史的責任也是現實 的因素。

2. 決 策 考 量 因 素

中共對台統一戰略必須服從於政策的指導,而其政策決策除了上述的先天 因素制約外,依學者許勝泰認為(許勝泰,民 90 年,中共對台統一戰略之研究

-以薄富爾的行動戰略理論分析,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

頁 51-52),一般而言還有三個考慮的因素:

(1) 民族主義:

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受到新興的市場經濟的嚴重

腐蝕而快速沒落,以大一統的光榮和民族的復興為號召的中國民族主義,

輕易地取代了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在中國民間的支配地位,成為中共團結 人民的重要手段,從而進一步加強民族主義在北京對台政策上的影響。

(2) 政權的穩定:

大一統中國民族主義的認定雖一方面提供了中國領導人在後共產主義 時代團結人民重要的手段,鄧小平曾指出「凡是妨礙穩定的就要對付,不 能讓步,不能遷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民 83 年 9 月,臺北:地球出版 社,頁 305)。所強調的無非是內部政權穩定的重要,但另一方面也限制它 們調整對台政策的空間。

(3) 國家安全:

包含兩方面,其一是台灣獨立對中共維繫國家疆土完整的衝擊,另一 則是台灣對中國地緣政治經濟的重要性。因此台灣若是走向獨立,或者與 美、日同盟,對中共而言將不只是經濟發展會受到影響,對於中共要成為 一個強權國家,向西太平洋突破都將成為障礙,更甚者,若處理不當而引 起境內其他少數民族獨立運動,或內部高層政治鬥爭,影響政權穩定則屬 於嚴重影響中共的國家安全。

二、中共對外動武的特性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 2000 年出版了一本對中共用武的模式分析(Patterns in China Use of Force:Evidence History and Doctrinal Writings),指出在檢視中共傳 統的動武實例時,我們將找出這些戰爭與中共國家戰略發展的整體環境,以及 與目前中共實際衝突進行動武特性之間的關聯,(如表 9),仍可發現某些動武的 決策動機。如中共想要製造危機或衝突的一個通俗理由乃是希望藉鞏固國內政 治地位,以及動員民眾支援其政權之目的,因此有關 1958 年台海危機發生原來 的解釋就是該事件足以動員中國人民為當時剛起步的「大躍進」運動拼命努力。

除了內政理由外,中共也以製造危機來試探對手的反應,以此警告他們在採行 與中共利益相左政策時所可能付出之政治甚或軍事代價;1954 年到 1955 年間台 海首次危機屬於此型。製造衝突也可能也是為了要使對手重心不穩,為了要「伐 謀」這就是中共於 1969 年 3 月 2 日在珍寶島伏擊蘇聯邊防軍的部分動機。

在文檔中 謝辭 (頁 70-7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