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根據研究發現與研究限制,本研究提出以下兩方面的建議:(一) 對規劃青少年防制成癮物質教育課程的建議;(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對規劃青少年防制成癮物質教育課程的建議

(一)成癮物質防制教育宜能擴及到家庭與同儕團體:本研究發現若國 中生的重要他人(包括母親、兄弟姐妹與要好朋友)有吸菸或飲酒 行為,則青少年容易有成癮物質使用行為。因此,建議防制教育 不應只是針對青少年,也應擴及青少年的重要他人,特別是母親、

兄弟姐妹與要好朋友,配合實施相關防制教育,加強避免青少年 濫用成癮物質。

(二)成癮物質防制課程宜將成癮物質的益處納入實務設計考量:本研 究發現自覺利益最能顯著預測青少年使用成癮物質行為,建議課 程不宜只強調成癮物質對其身體危害性,亦應了解學生自覺使用 成癮物質行為的利益,引導學生把考量自覺的利益與長期危害相 權衡,選擇對自己健康有益的行為,以達到防制成癮物質教育事 倍功半之效。

(三)設計成癮物質教育課程宜涵蓋酒類課程:本研究發現在酒類的使 用情形佔三成左右,且學生對酒類產品的風險知覺較低,經文獻 指出酒精對身體有累積作用,若青少年時期習慣性飲酒,也容易 造成酒精濫用,因此,建議設計成癮物質的課程也能涵蓋青少年 飲酒教育相關課程,提升學生對酒類的自覺危險,協助青少年避

(四)實施防制成癮物質教育的時間應提早至國小高年級階段:本研究 結果發現學生使用成癮物質的平均年齡為 11-13 歲,且第一次使 用的時間多半在國小高年級階段,為確實預防青少年幼年即開始 嘗試各項成癮物質,建議成癮物質防制教育應從國小高年級即開 始,以防範未然。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擴及研究對象:本研究僅對台北地區某兩所國中的學生進行抽 樣,因此研究結果僅能推論到此母群體,因此建議可將樣本擴及 全國的國小、國中、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的學生,在研究發現上 應會有不同的結果,也能使研究更具代表性。

(二)在成癮物質防制教育課程融入風險知覺概念:未來研究先評估學 生的風險知覺,特別是評估學生對成癮物質自覺危險性、自覺利 益,可設計風險知覺概念相關的課程,在學校中進行實驗研究介 入,並評估其效果,以發展適宜的教材內容。

(三)可與質的研究配合,質量並重:由於本研究問卷調查僅從引用外 國學者問卷進行本土化的修改,無法深入探討學生對成癮物質使 用風險知覺的情形,是以未來研究可配合焦點團體、深度訪談,

深入了解學生使用成癮物質風險知覺的看法,以獲得更詳實、更 周詳的資料佐證。

(四)可採其他相關統計方法:本研究僅使用羅吉斯迴歸分析來對學生 的風險知覺進行統計分析,未來研究亦可採用結構方程式處理多 個自變項與依變項,對資料做整合性的分析與解釋。

(五)針對自覺危險控制能力可再設計不同量表探討:本研究係採自編 結構式問卷為工具蒐集資料,結果顯示自覺危險控制的能力未能 顯著預測受測學生成癮物質行為,本研究者認為測量自覺危險控 制的能力仍有未考慮周全之疑慮,建議未來研究可針對自覺危險 控制的能力這方面測量,研發更具信、效度的工具。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孔繁鐘、孔繁錦(1997)。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ΙV)。台北:合記圖 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介民(1997)。青年學生對機車事故傷害危險認知與冒險行為之研究。台北 市: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介民、白璐(1998)。青年學生對機車事故傷害危險認知與冒險行為之研 究。載於張新立編,中華民國第一屆交通安全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 集,37-50 頁。新竹市:交通大學。

王建和(2002)。台灣地區機車使用者風險感認知與駕駛行為關聯研究。新竹 市: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5)。九十四年度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吸菸行為調 查報告摘要-臺灣地區。線上檢索日期:2007 年 8 月 11 日。網址:

http://tobacco.bhp.doh.gov.tw:8080/sboss/introl.php。

朱正一、徐嘉云、黃妍淳、陳奕芝(2007)。山地鄉學生飲酒認知、態度及行 為之初探-以宜蘭縣某山地鄉中學為例。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6(2),

111-124。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2007)。常見濫用物質及其毒害。線上檢索日 期:2007 年 11 月 05 日。網址:http://www.nbcd.gov.

李志恆(2003)。2003 成癮物質:成癮物質之防制、危害、戒治。台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

李佳琪、朱日僑、陳黛娜、賴璟賢、李志恒(2005)。高中職學生對藥物濫用 認知調查-以參與反毒大使活動之學校為對象。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24(3),224-228。

李奇勳(2007)。知覺風險對消費者知覺價值之形成所扮演角色的探討。管理 學報,24(2),167-190。

李孟瀓(1999)。台北市高職生飲酒行為意向及相關因素研究。台北市: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李宛樺(2005)。旅館業災難風險知覺與迴應行為之研究-以谷關地區為例。

台北市:中華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信良(2003)。藥物濫用到家庭之間關係(Ι)-後設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警學 叢刊,34(3),235-252。

李信良(2005)。藥物濫用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和學校環境之間的關係—後 設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5(5),181-198。

李建和(1999)。台北縣國中學生冒險行為與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李景美(1990)。台北市國民中三年級男生吸菸行為之情境及家庭狀況因素分 析研究。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雜誌,17,38-47。

李景美(1992)。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與藥物教育策略之探討。中等教育, 42(2),44-54。

李景美、江振東、賴香如、張鳳琴、陳雯昭(2002)。台北縣高職學生成癮 物質之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第三年)。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專題研究計 劃。(DOH91-TD-1024)。

李景美、林秀霞、劉雅馨(1995)。台灣地區國中、高中及高職學生之藥物濫 用認知、態度及教育需求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 育研究所執行,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計畫。

李景美、林秀霞、劉雅馨(1998)。中學生藥物濫用認知、態度、行為及教育 需求調查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1,59-76。

李景美、苗迺芳、黃惠玲(2000)。青少年物質使用之社會學習及社會連結 因素研究-以在學生為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0,17-34。

李景美、賴香如、李碧霞、張鳳琴、陳雯昭(2000)。台北縣高職學生成癮物 質之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第一年)。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專題研究計劃。

(DOH89-TD-1115)。

李景美、賴香如、李碧霞、張鳳琴、陳雯昭(2001)。台北縣高職學生成癮 物質之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第二年)。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專題研究計 劃。(DOH90-TD-1015)。

李蘭、洪百薰、楊雪華、童淑琴、晏涵文(1997)。高職學生成癮藥物之使用 行為。醫學教育,1(1),69-80。

李蘭、孫亦君、翁慧卿(1998)。台北市國中生成癮物質行為之預測因子的探 討。醫學教育,2(4),420-428。

李蘭、曾東松、翁慧卿、孫亦君(1999)。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研究:八十六 學年度台北市國中生之現況。公共衛生,26(2),75-89。

何清松(1999)。中學生嚼食檳榔盛行率與危險因子之調查研究。高雄市:高 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宋明哲(2001)。現代風險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周思源、李玟姿、梁文敏、郭憲華、張麗惠、賴璟賢、朱日橋、郭憲文(2006)

台灣地區在校青少年吸菸、喝酒及嚼食檳榔與藥物使用之盛行率。中台 灣醫學雜誌,11(3),177-186。

周思源、李玟姿、梁文敏、郭憲華、張麗惠、賴璟賢、朱日橋、郭憲文(2006)

台灣地區在學青少年藥物使用行為與其家庭型態特性之相關性。中台灣 醫學雜誌,11(4),243-251。

周碧瑟、劉美媛、李燕琴(1999)。台灣地區在校青少年藥物使用流行病學調 查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專題研究計劃。(DOH88-TD-1064)。

周碧瑟、賴明芸、吳碧儀(1992)。青少年用藥盛行率與危險因子探討。行政 院衛生署委託專題研究計劃。(DOH81-PA-09)。

周碧瑟、賴明芸、吳碧儀(1993)。青少年用藥盛行率與危險因子探討(二)。

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專題研究計劃。(DOH82-PA-002)。

傅瓊瑤、周碧瑟、劉美媛、王宗慧(1996)。青少年用藥盛行率與危險因子

探討(五)。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專題研究計劃。(DOH85-PA-003)。

法務部(2007)。法務統計-最新統計資料。上網日期:2008 年 12 月 05 日,

網址:http://www.moj.gov.tw

林月珍(2000)。家庭背景、同儕團體與嚼食檳榔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 區高職補校男學生為例。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 論文。

林佳靜(2006)。影響青少年飲酒行為之調查研究-以台灣南部地區在學青少 年為例。弘光學報,49,173-181。

林柏君(2005)。技術學院學生刺激尋求特質、危險知覺與俱樂部藥物使用行 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舒予、潘欣怡、林冠伶、黃怡晴、張育玲、林育宏、陳智豪(2003)。青少 年從事危害健康行為及其風險知覺之探討。明新學報,29,85-92。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 (第三版)。台北:五南。

姜逸群、黃雅文、黃春太(2003)。台灣地區國中生成癮物質行為及相關因素 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0,89-109。

姚博文(2005)。大高雄地區青少年學生吸菸盛行率與其影響因素之探討。高 雄市:高雄醫學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姍如(2002)。家人及好友對高中生吸菸行為之影響。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衛 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孫世維(2005)。青少年的風險行為與知覺。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1),

87-116。

徐于敏(2003)。青少年菸害的健康風險認知與吸菸行為的關聯-台灣地區的 實證研究。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春吉(2003)。國中生刺激尋求、冒險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市:國

徐春吉(2003)。國中生刺激尋求、冒險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