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引用文獻分析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表 2-1-1 台灣地區翻譯文學作品之相關研究

作者 研究對象 研究資料年代 研究項目

蔡禎昌 西洋文學 1899-1956 統計中譯數量、探討翻譯文學作品的影 響

鍾芝美

德國文學原版 翻印書及中譯 作品、德文研 究生碩士論文

1920-1984

德國文學翻印書市場及中譯情形、德文 研究生的論文目標設定、當代德國文學 中最受歡迎的作家及作品、德國文學在 台灣的機會

賴慈芸 美國詩作 1945-1992 中譯歷史概況、個別詩人及譯者情形 周文萍 英語戲劇 1949-1994 中譯歷史概況、翻譯動機

李惠珍 美國小說 1949-1979 中譯歷史概況、原作者、譯者、譯本譯 名、出版社情況

張琰 十九世紀英國

小說 1949-1994

中譯歷史概況、主要譯者、主要出版 社、出版現象、譯文的變貌、奧斯汀小 說的翻譯情形

陳世芳 德語文學 1951-2000 中譯歷史概況、中譯之統計數據 高幸玉 日本小說 1949-2002 中譯歷史概況、比較英、美、日小說中

譯情形

董蕙茹 歐美文學 1950-2008

中譯作品之書目統計、驗證洛卡定律、

普萊斯平方根定律及80/20 定律應用在 翻譯文學作品與翻譯者生產力上之可 行性

第二節  引用文獻分析法 

研究的進行常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逐漸交流累積而成,或 是從過往的研究成果上加以承繼闡釋,或是加以修正批判,或是從中得到 啟發與創新。當研究者在行文中引述、挪用、批判先前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或是為了增加自身研究的說服力與權威性時,會以參考書目(References)、

註腳(Footnotes)、註釋(Notes)、互見參考(Cross References)等方式提及前人 的文獻著作。資訊學者將這種行為稱為“Citation”,即「引用文獻」或「引 文」10

10 何光國,文獻計量學導論(台北市:三民,民 83 年),頁 17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透過引用文獻,吾人可看到影響該研究之觀念、經驗與方法等的相 關研究,也因此,被引用的文獻常被當作具有參考價值、有品質、可做進 一步閱讀研究的資料。但事實上引用的動機複雜多元,被引用的文獻不見 得真的被作者使用,或具有影響力與高品質。許多學者便針對引用文獻進 行分析,試圖探究作者引用的動機、引用文獻間的關聯性、建置引用文獻 索引、繪製學科關係與學術傳播模式、將分析結果延伸應用到圖書館館藏 發展,並省思引用文獻分析法的爭議與限制等。以下便檢視引用文獻的動 機、引用文獻分析法的內涵、應用、問題與限制等相關研究發展,思考引 用文獻分析法的可用性與發展方向。

一、引用文獻的動機

當研究者試圖分析引用文獻時,代表研究者認為引用文獻隱含著某 種資訊,或許是被引用文獻的影響力、品質、權威性;也或許是被引用文 獻與來源文獻間的相關性、佐證性等。然而,究竟作者在引用文獻時是否 真的基於這些原因,卻費人省思。此外,探究引用文獻的動機,也可說是 在確認引用文獻分析的有效性。因此,在進行引用文獻分析之前,了解作 者的引用動機實屬必要。引用文獻索引的先驅者Garfield 便提出下列 15 項引用文獻的動機11

1. 向先驅者致敬。

2. 讚揚相關作品(向同儕致敬)。

3. 確認研究方法和工具等。

4. 提供背景知識。

5. 修正自己先前的作品。

6. 修正他人的作品。

7. 批判早先的作品。

11 Eugene Garfield, “Can Citation Indexing Be Automated?” I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Methods for Mechanized Documentation(NBS Misc. Pub. 269), ed. Mary E. Stevens, et. al.(Washington D.C.: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1965), p.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8. 做為自身主張的佐證。

9. 預告新作品。

10. 替未被廣為傳播、納入索引或加以引用的作品提供線索或引導。

11. 做為相關數據或事實的驗證。

12. 辨識想法或觀念的原始出處。

13. 辨識原始著作中的概念名稱或術語。

14. 否認他人的著作或觀念。

15. 質疑他人聲稱優先提出某主張。

不同於對引用文獻動機的理論探討,Brooks 試圖透過實證研究建立 引用文獻動機的分類指標。在其研究中,Brooks 收集 20 個不同領域學者 的437 篇引用文獻,並訂出七種引用動機讓學者藉以描繪其引用動機。這 七種動機分別臚列如下12

1. 新穎性:援引最新進的研究成果。

2. 負面否定:批判、修正、否認、爭論他人著作。

3. 操作型資訊:將某一觀念或理論視為工具來使用,如沿用他人著作中的 技術、結果或參考文獻等。

4. 說服:說服同儕其自身研究方法與結果的正確性。

5. 正面肯定:由於向他人致敬、證實論據、讚揚他人研究而正面肯定所引 文獻。

6. 背景資訊:提供相關背景知識、告知讀者新穎、不同或難解的資料來源、

提供引導、辨識原始出版物。

7. 社會共識:由於該研究領域中約定俗成的認知而引用某文獻。

研究結果發現70.7%的參考文獻來自於一個以上的引用動機。Brooks 便又將這七種動機分為三類:(1)說服、正面肯定、新穎性、社會共識,其 中又以說服最具主導性。(2)負面否定,但同時也會伴隨一些正面的肯定。

12 Terrence A. Brooks, “Evidence of Complex Citer Motiv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7:1(January 1986):34-3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3)背景與操作性資訊,旨在提供讀者相關資訊。從 Brooks 的研究可看出,

作者的引用動機複雜,並非單一因素可解釋。

2007 年 Nicolaisen 回顧引用文獻動機的相關文章,整理出理論發展 與其間的辯證13。一開始,學者將引用文獻動機視為作者心理的過程,作 者認知到其中的相關性而加以引用。然而,這種說法被批評為不顧社會文 化所造成之認知不同,而將世界視為「一個充滿相同類型之白人、中產階 級、受過教育的世界」。之後學者試圖建立引用文獻動機的分類指標,並 透過訪談作者來認識引用動機。雖然增加了許多引用動機的實證研究,卻 不能解釋相關性的依據何在。隨後,學者提出引用的規範理論(normative theory),假定科學是由內部獎勵與認可所主導的規範團體,遵循著一些特 定的科學特質(scientific ethos)。儘管這樣的理論確立了引用文獻的品質、

重要性與影響力,卻不能解釋為何一些該被稱許的文章竟沒得到相應的引 用機會。於是在1980 年代後期,學者開始質疑規範理論所假定之引用動 機的正面性。爾後提出的引用之社會建構理論(social constructivist theory) 仍無法讓學者取得共識。主張該理論的學者認為引用動機最主要在於說服 讀者,且又可分為兩種:為了自己需求而扭曲引文原意來說服讀者、援引 知名學者之文章來增加自身說服力。然而,經過學者的實證研究,卻發現 具權威性的作者被引用的狀況不足以支撐此論點。

綜合看來,作者的引用動機仍有許多待商榷與討論的空間。無論是 經由理論探討,抑或經由實證研究,都可發現作者引用動機之複雜與難以 捉摸,除了前面提及的幾種動機,可能還受資料的可得性、所出現之期刊 的能見度、語言等主客觀因素交織影響。正如Garfield 所言,永遠都會有 新的理由可解釋作者為何引用14,且不同學科也會有不同的引用動機與模 式。針對引用動機的研究必須持續進行,並以不同方式與涵蓋層面去探掘

13 Jeppe Nicolaisen, “Citation Analysis,” In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41, ed. Cronin, Blaise (Washington: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007), 609-641.

14 E. Garfield, “Random Thoughts on Citationology.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Scientometrics 43:1(September 1998):69-7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更多作者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引用動機,以增加引用文獻分析的有效性,或 進一步發現更多引用文獻的意涵,而能進行更深入且廣泛的分析與應用。

二、引用文獻分析法的內涵與發展

引用文獻分析法是書目計量學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利用各種數學和 統計學的方法,並搭配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等邏輯方法,以學術期刊、

文獻、作者等為對象,進行引用和被引用現象的分析,以檢視數量特徵及 內在關係與規律性15

1920 年代引用文獻開始在科學領域被分析研究,而後推及社會學、

歷史等,但都屬於人工收集資料的小規模參考文獻分析16。到了1960 與 70 年代,電腦的大量使用、1963 年科學引文資料庫(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及之後陸續建置的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藝術與人文引文資料庫(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 HCI),引文資料的取得更方便,研究者能針 對更大量的引文資料進行更多面向的分析,諸如期刊評鑑、科學影響與生 產力的評估、描述傳播模式等。也能進一步計算作者被引用次數、自我引 用、期刊被引用次數、期刊被引用半衰期等數據17

引用文獻分析的發展除了受到科技技術改變的影響外,書目對 (bibliographic coupling)與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等新方法的應用18 更擴大引文分析的層面與類型。不同於引文分析中較單純的數量統計方法,

透過計算期刊、著者、研究機構等被引用的次數,來評定文獻質量、影響 係數(impact factor)、文獻資訊的老化與分布情形等,書目對與共被引分析

15 邱均平,文獻計量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1988 年),頁 289。

16 Shirley A. Fitzgibbons,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Libraries: A Treatise(Part B), ed. Robert D. Stueart and George B. Miller (Greenwich, Connecticut:

JAI Press Inc., 1980):294.

17 蔡明月,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台北:國立編譯館,民 92 年),頁 291。

18 Mengxiong Liu, “Progress in Documentation. The Complexities of Citation Practice: A Review of Cit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49:4(December 1993):37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著重在辨識文獻間的關係19。當兩篇文章引用相同文獻時,這兩篇文章便 產生書目對關係,在內容上具有某部分的相似性。當這兩篇文獻引用越多 相同文章,代表其連結關係越強20。此外,由於這種連結關係在作者發表 文章後便不再有改變,可說是探討文獻間的靜態關係。相較於此,共被引 則是兩篇文獻同時被某一篇文章引用,而由於其在不同時候都可能再被同 時引用,可說是探討文獻間的動態關係21。由共被引關係可進一步分析同 時被引用的文獻或作者在主題、研究領域等方面的相關性。

三、引用文獻分析法的應用與研究

由於引用文獻分析法可用於觀察文獻的品質與影響力,以及文獻間 的相關性,許多研究藉由引用文獻分析法的應用,將原本看似分散的主題 或性質不同的學科領域加以集中,勾勒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關係圖。針對引

由於引用文獻分析法可用於觀察文獻的品質與影響力,以及文獻間 的相關性,許多研究藉由引用文獻分析法的應用,將原本看似分散的主題 或性質不同的學科領域加以集中,勾勒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關係圖。針對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