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 PIN 二極體控制切換波束天線

4.2 印刷半波長偶極天線設計

4.2.3 彎折式半波長偶極天線

看完前面的介紹後,緊接著來看我們所設計的天線。基本上是利用前面所介紹的原 理來當作天線設計的基礎,透過簡化饋入端設計出彎折式半波長偶極天線,實現於印刷 電路板上,工作頻率在 2.45GHz,利用地平面當作反射元件。為了能夠縮小整體天線面 積,我們捨棄了高指向性而將導波元件拿掉,並將架構上的地平面做一些修改與改進。

為了方便在後面與我們的分波器做整合,我們同樣將天線設計在與分波器同一種基板上,

Rogers RT/Duroid 5880,厚度為 1.57mm,介電係數為 2.2。

天線的架構請參考圖 4-6,天線上的相關參數請參考表 4-1。此天線先從微帶線饋 入,連接到一對平行的帶線,設計在基板的兩面,最後再接到半波長偶極天線,這樣的 設計在前面提到可以簡化饋入端,不需要另外設計一個平衡轉換器而增加面積與設計複 雜度。其中,為了能夠再減小面積,我們將偶極天線放置距離地平面只有 5mm 處,在設 計中地平面是當作反射元件。一般八木天線的設計反射元件相當接近驅動元件,但在這 種簡化饋入端的設計中,若地平面與天線本身太靠近,會使地平面產生映像電流(image current),距離越近映像電流就越大,此電流與天線電流反向,會互相抵消,進而影響

55

到匹配與增益。在我們的設計中只取 5mm 的距離,其匹配部分的確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這部分的影響我們將在後面利用別的方法來做改善,稍後再做介紹。

除了將天線與地平面之間的距離設計在只有 5mm 來縮小面積外,另外也在偶極天線 上以及地平面上做了一些修改。在偶極天線上,因為在設計反射元件時,其長度要比半 波長偶極天線還長才具有反射功能,而在 2.45GHz 的頻率下,其半波長約為 60mm 左右。

在我們所設計的切換波束天線中要在四個方位都放置天線,為了能夠容納四支天線,且 天線之間還需要一些距離做緩衝,因此當作反射元件的地平面就勢必要更大,整體面積 就相當可觀。若根據原本的設計,其整體面積需要 12.5 公分 x12.5 公分,這樣的面積 是相當大的,因此我們在偶極天線上做了一些修改,來縮減偶極天線所佔的長度,以期 能減小地平面的面積。我們所做的修改是將半波長偶極天線利用彎折的方法來縮短長度,

這邊的彎折是指像彎折線(meander line)一樣,但不同的是我們將天線彎折在基板的兩 側,並利用鉚釘將天線路徑連接起來。參考圖 4-6,電流在基板一側的天線上傳導,再 經過鉚釘將電流引到基板的另一側金屬線繼續傳導而激發天線,而另一側的金屬線則往 回彎以減小所佔面積。這樣設計的天線,電流依然有流經半波長的路徑,因此共振頻率 仍為 2.45GHz,且原本所佔長度為 60mm 的半波長天線,現在只需要 40mm 而已,比起原 本的天線縮短了許多,如此地平面也可以減小很多尺寸。

另一方面,在地平面上,我們在地的兩端角做了一些修改,沿著地的兩端角以 45 度往外延伸出兩金屬線,如圖 4-6。這樣的設計有很多好處,首先是剛剛前面提到當天 線距離地平面很近時,其匹配會變得很差,但我們可以從原本的設計得知,輸入阻抗在 實部為 50 歐姆時虛部並不接近零,而且呈現電感性,因此導致匹配不好;然而當在地 的兩端角做延伸金屬線時,因與天線之間有電容性的耦合,電感電容互相抵消,使虛部 在共振頻率時接近零,因此匹配就能大大改善。其次是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共振頻率往低 頻飄,可以參考圖 4-7,加入地金屬線後,其共振頻率從原本的 2.69GHz 降低到了 2.45GHz 附近,這樣的改善等於是有效的縮小天線長度,其原因可能是因耦合效應導致。再來就 是增益的部分,在我們的切換波束天線應用中是希望天線場型向外輻射,就是往地平面 的另一邊輻射,且指向性越大越好;但在原本的設計中因只有地平面當作反射元件,且 拿掉了導波元件,因此指向性並不好,場型還是呈現甜甜圈型,主波束往天線的兩側輻 射,並非單一波束,這樣的設計是不夠好的。而透過我們所加的地金屬線,將能量沿著 地金屬線 V 型往地的另一邊輻射出去,將主波束趨向單一波束往外輻射,大大的改善了

56

指向性。我們可以從模擬中看出這樣的改善,參考圖 4-8,雖然往外的主波束只提升約 0.5dB 的增益,從 3dB 到 3.5dB,但是其指向性卻有很大的改善,其前後比從原本-1.13dB 左右改善成 10.8dB 左右。由於最終我們的設計是要在四個方位都擺上天線,也就是每 個天線相差 90 度,若在地平面上將四個端角都做這樣的修改,往外延伸出地金屬線,

那麼增益將會再提升到 4.6dB,其改善是相當明顯的,而增益提升的原因也與地平面的 面積增加有所關連。最後一個好處就是在輸入的部分,在最終的設計中,我們可以將延 伸出去的地金屬線當作是微帶線饋入進來的地,如此便可直接利用微帶線來做饋入,而 不需要另外設計地或是設計其它饋入如探針饋入(probe fed),使饋入端不至於太複雜,

大大簡化輸入電路。因此加入地金屬線不但可以使天線輻射場型更具指向性,也可使天 線的匹配更好、共振頻率更低、縮小天線面積,使其在設計上多了一種可以有效控制天 線的機制。

圖 4-6 彎折式半波長偶極天線架構(a)3-D 架構(b)基板上層(c)基板下層

基板上層 (mm) 基板下層 (mm) Via (mm) 對應圖表 L1 L2 L3 WT W1 LT L4 W2 radius height

圖 4-6 45 22.5 14.2 4.8 8 5 13.8 40 0.4 1.6 表 4-1 彎折式半波長偶極天線之相關參數

57

2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Frequency (GHz) -25

Magnitude (dB)

S-Parameter

S11 (with ground line ) S11 (without)

圖 4-7 有無地金屬線的散射參數圖比較

Pattern Gain(dB) without

With 2 ground lines With 4 ground lines

圖 4-8 有無地金屬線的天線場型比較

58

我們所設計的彎折式半波長偶極天線大致介紹完畢後,我們來看看模擬與實作的部 分,此節中所使用的天線模擬軟體為 Ansoft 公司的 HFSS,實作量測則是以 HP8720 網路 分析儀來進行散射參數對頻率的數據量測,輻射場型則是以 HP 8530A 天線量測系統在 無反射實驗室內量測得到輻射場型與增益。圖 4-9 為實作天線圖,圖 4-10(a)為模擬與 量測的反射損失,從圖中可見實作與模擬相當一致,都共振在 2.45GHz 附近,其反射損 失也很好,都有-20dB 以下,表示匹配部分良好,且頻寬還不錯,由 2.31GHz 到 2.67GHz,

頻寬為 15%,包含我們所要設計的 ISM 頻段。圖 4-10(b)為量測天線的場型與增益的圖,

其量測與模擬相近,輻射場型向外輻射,前後比為 11.23dB,指向性還不錯,且交叉極 化相當小,表示所設計的天線線性極化很好;在增益的部分,我們量測到 2.5dB 的天線 增益,雖然與模擬 3.44dB 差了快 1dB,但實作部分本來就會有所誤差,也可能有能量在 鉚釘損耗,且天線增益跟量測實驗室環境、設備的校準與天線高度等有很大的關係,因 此這樣的誤差是可預期的,而 2.5dB 的天線增益在我們的設計中也是可以接受的。

(a) (b) 圖 4-9 天線實作圖(a)基板上層(b)基板下層

59

2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Frequency (GHz) -25

Magnitude (dB)

S-Parameter

S11 (measured) S11 (Simulated)

(a)

Pattern Gain (dB) Co_Pol (measured) Cross_Pol (measured)

(b)

圖 4-10 天線量測(a)散射參數圖(b)場型增益圖

6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