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效能之分析與討論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教師效能之分析與討論

本節旨在描述不同學力表現之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其教師效能的差異。依據 第二章文獻探討的結果,本研究將教師效能分成教學、經營管理與專業成長三個 層面進行探究。研究結果的呈現方式,第一部份呈現整體歸納的描述,兩類學校 的區別,以編碼之第一碼為主,高學力表現學校(H)與對照學校(L);接續第二 部分,再根據第一部份的資料,做兩類學校的比較,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一、教學層面

(一)教師教學信念

1.重視學業基礎能力

教師所持有的教學信念,潛在的引導其教學的行為,而偏遠地區小型學校教 師對於教育的現況與學生的學習成就的看法,是否影響會間接影響學生的教育表 現?整體來說大部分的老師都認為,在偏遠地區學校的教學與一般地區學校的教 學有所差異,像是在教學重點的拿捏困難度高,「在鄉下地方的學校,因為學生程 度參差,優秀的學生可能只有一、二個,在教學上你把注意力關注在這些高成就 的,那有人可能就會質疑你,是不是低成就的你就不管他,你把低成就的當作你 主要的教學對象,那些高成就的就會覺得沒挑戰性,有人可能會說你忽略的高成 就的學習權利,在這方面拿捏就比較不容易(H/CST/980331)。」大部分的老師也 都認為偏遠學童的學習,應該加強基本學業能力。如其中一位老師說:「我覺得他 們如果沒有在小時候這個階段好好得把他們的…這個學力培養好,以後就會很辛 苦,也會喪失他們以後能夠改善他們家庭的機會(H/B5T/980313)。」另一個老師 認為:「我們國小當然就是基礎能力啊!他要有基礎的語文能力、文字能力、運算 能力還有基礎的一些社會啊自然的想法,基礎的能力(H/B6T/980327)。」另一位 老師也覺得:「我的班級重點應該還是在提升學力,因為我認為你還這麼小,該學 得要把他學會,就是提升學力,然後重視他的學習態度,還有他們日常生活的常 規、禮節跟環境衛生(H/A2T/980302)。」也有老師認為:「應該是那種解決問題

吧!他們要試著去思考很多東西,但是那種外面比較死背的東西對他們反而比較 沒有用,也記不起來,因為那不是他們的生活,沒辦法融入他們(L/H4T/980330)。」

2.內控的教學信念

另外在對於偏遠地區學生,學業成就低落的看法上,呈現一些差異。有的老 師斬釘截鐵的說:「我覺得他們很多基礎學科能力,你是再怎麼樣加強,即使剝奪 他們的所有的優勢,也沒辦法補強的,我認為這樣子。你把所有的樂趣取消掉,

整天把他關在教室,他也不可能達到。原因…是社經環境,絕對不是學校教育

(L/D3T/980519)。」有的老師則認為問題出在學生身上,如:「目前我覺得最大 的問題是學生的態度,他看不看重這一個科目,他不看重這一個科目,他的成績 就會降下來,他就屬比較低成就(H/CST/980331)。」也有老師傾向把因素歸到自 己的身上,檢討自己的教學,傾向內控信念。如:「老師要多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 問題,歸因,歸到自己身上來,我可以做哪一些努力?我可以有哪一些改變?這樣 就 有 無限 的可 能 , 那個 可能 就不 是在 悲 觀的 等 待 , 他不 改變 我有 什麼 辦 法

(H/GST/980401)。」也有持折衷看法的,認為:「是所處的環境吧!他所處的環 境如果是一個不太重視課業,不太覺得對學業要全力以赴,如果長時間在這個環 境,那當然表現不佳…但是這個環境牽扯的又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在這個環境 之中(H/B6T/980327)。」有的老師雖然傾向是家庭因素所造成,但是並沒有放棄 孩子的意思,還是會致力於提升學力,只是真的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如:「我 覺得家庭的因素還是遠大於學校,我覺得還是要靠家長,這樣子才有辦法說學力 才能夠提升,如果家長不能改變,我們就會更辛苦啊!因為我們不會讓孩子這樣 子低下去,但是我們的力量有限啊(L/I2T/980309)!」

根據上面的描述,進一步綜合比較發現,高學力表現的學校教師除了一般的 生活常規與禮節以外,都認為偏遠地區的教學,應該重視基本能力的培養,以提 升學力為主。高學力表現的學校教師,對於學生學習成效不佳的原因,大都認為 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覺得家庭與學校都有責任;有的甚至傾向從自己角度來切 入,反省、檢討自己的教學,屬於比較積極、樂觀的態度,傾向內控信念自我效 能較高,而教師的自我效能可能間接影響教學互動的品質(張廣義,2005)。反觀

對照學校雖然有的老師也覺得學科基礎能力很重要,但是認為學生學業成就不 佳,是非學校因素所致,教師本身較無能為力,傾向外控信念。另外研究者也發 現很多偏遠地區的老師其實是非常的認真,他們花了很多很多時間想要提升學生 的成就,可是卻常常不得其法,事倍而功半,顯得相當無力且無助。因此,偏遠 地區的學童究竟該運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有成效?高學力表現學校 教師與對照學校教師,其教學作為是否有所差異呢?於以下進行分析探討。

(二)教師教學行為

1.教學實施細部化

教學活動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工作,也是教師的主要工作,偏遠地區的教學有 別於一般地區,教師的教學實施的方式跟重點稍有不同。以國語文的教學為例,

老師們的教學流程或教材的呈現,大都依據教師手冊的規劃,先瀏覽課文,再生 字教學、語詞教學,最後進行形式深究、內容深究(根據 A2T,B6T,B5T,D3T,

F3T,GST,I2T)。大至來說教學實施流程差不多,差別在於每個教學活動是輕輕 帶過,還是有更深入的學習活動。例如:識字教學,如果只教生字筆順、造詞造 句,跟除了教生字筆順、造詞,再加入同音字、相似字的辨識與比較,層次上就 有所不同,自然引出來的能力也會有所差異。

「我現在上課比較著重在生字筆順,我一定會花一到二節的時間來教,

在教生字的同時,有一些字的結構啊,或是造詞造句(L/E2T/980415)。」

「重點擺在造詞、解釋造詞的意義跟同部件類似的字的國字的比較。譬 如說我們今天要講哈囉、嗨,打招呼的嗨是一個口再加上一個海,那我 就會請他們去想每天的每,我們有教過的字有那些,梅花的梅,草莓的 莓,就是用這種方式重複的提醒。那我還會很強調那個照樣寫短語詞性 的練習,譬如說柔柔的頭髮改成疊字詞那種(H/A2T/980302)。」

另外關於教學教材的部份,教科書的內容不能因應所有孩子的學習需求,補 充教材對於偏遠學童尤其重要,因此很多老師會準備一些坊間的教材來擴充。比 如當一年級會拼音之後,就要提供很多的閱讀機會,去精熟他的解碼能力,於是

就利用很多其他的語文素材來輔助,像國語日報、閱讀測驗等等。但是外加教材 是透過什麼方式讓學生吸收,是有所差別的。如,以下這兩位老師的作法為例,

一位老師是外加教材拿來當流暢性的練習;另一位是除了把教材拿來當流暢性的 練習之外,還會作外加教材的講解與討論等。研究者覺得如果只是把時間花在讓 學生自己讀,而沒有監控或給予指導與回饋,在有些學生身上可能是不夠的。

「在教材部份,基本的還是都一樣,但是為了要…舉例來講,一年級為 了拼音,我可能會自己多去找一些短篇的文章,來讓他念,念的順

(L/I2T/980309)。」

「我還會印國語日報的文章,我們全班當共讀,就是今天的文章全班都 要一起念,然後老師會解釋。然後我還會進行閱讀測驗的東西,利用禮 拜四課輔的時間或是禮拜四早上全班共讀的時間,我們就讀一篇文章,

一起文章討論,把裡面優美佳句圈起來,然後針對閱讀測驗後面的語文 練習大家共同討論(H/A2T/980302)。」

2.教導學習策略

偏遠學童由於文化刺激不足,對於文字這種抽象東西的運用較有困難,通常 在最基礎的語文識字能力就表現不佳了。因此,教學成份的重點跟策略,會有些 許不同,像是有的老師非常著重識字教學,如:「我覺得我教國語和別人不一樣的 地 方 就 是 我 生 字 的 造 詞 很 多 , 小 朋 友 上 課 舉 手 發 言 造 詞 佔 蠻 多 時 間 的

(H/A2T/980302)。」並且教導一些學習的策略,來幫助學生有效的學習,像:「在 偏遠地區的學校,就變成指導式的居多,由老師來指導,你現在這個地方畫起來,

畫線策略啦!什麼標記策略啦!把生字拆成部件啊!口訣啊!還有一些故事納進 來,一個文字就可以編成一個故事啊(H/GST/980401)!」也有透過遊戲去認識詞 性的策略,如:「設計一些遊戲的活動給他們玩,那我們今天玩的可能就是找朋友,

就是形容詞要去找名詞,要怎樣的形容詞,去找怎樣的名詞(L/E2T/980415)。」

或使用臆測策略幫助理解:「在回到圈詞解釋的時候,我會叫他們去猜大概是甚麼 意思,然後再很正式的給它一個定義,再把它寫在黑板上,讓小朋友把它抄下來

(L/F3T/980330)。」

再以數學領域的教學為例,老師們通常會先佈題,之後再先引導思考解題策 略,如:「通常我都會先這樣,像問題先呈現出來,然後他們先去思考一下,那如 果說小朋友還是沒辦法解出來,那我就會說你之前有學過什麼方法?你要不要試 試看?那如果說用對了,嗯!他懂了就 ok。那一定還有幾個不懂,那我就直接教 他或者甚至還要敎他一些小技巧,把它講破、講明這樣子(H/A2T/980302)。」就 教學策略而言,低年級有比較多實物性的操作或遊戲的方式,例如:「像我們教加

再以數學領域的教學為例,老師們通常會先佈題,之後再先引導思考解題策 略,如:「通常我都會先這樣,像問題先呈現出來,然後他們先去思考一下,那如 果說小朋友還是沒辦法解出來,那我就會說你之前有學過什麼方法?你要不要試 試看?那如果說用對了,嗯!他懂了就 ok。那一定還有幾個不懂,那我就直接教 他或者甚至還要敎他一些小技巧,把它講破、講明這樣子(H/A2T/980302)。」就 教學策略而言,低年級有比較多實物性的操作或遊戲的方式,例如:「像我們教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