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影響就業之原因

壹、女性就業與育嬰照顧之間關係

一、育嬰照顧概況

幼兒年齡越小,其自主性越低,依賴性也越高。所以當子女年齡愈小 時,必須無時無刻在旁照顧。因此,對於其照顧者而言,這階段所受到的體力 和精神負荷相對沉重。透過受訪者的陳述中發現,照顧幼童,不能離開間隔太 久,必須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從訪談中可得知,因為依賴者必須仰 賴照顧者的服務才能夠活命,因此當衝突發生時,照顧者必須將依賴者的利益 擺在自己利益之前,優先回應他對照顧服務的需要(楊晏儒,2011)。而當幼 童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具有自理能力時,不用時時刻刻看照著,心智也跟著成 長,能夠理解和表達,依據訪談結果分析,五名受訪者大多表示「欣慰」,雖然 在照顧幼童中,難免會有一些體力和精神上的負荷,但對於兒童有所成長或是 進步,往往可使照顧者覺得「值得」,再次充滿動力。

我的大女兒並不好帶,她會一直找媽媽的小孩,而且在她很小的時候是會連哭 6 小時的孩 子,哄她 2 小時,睡半小時。而我的兒子是哄半小時睡 4 小時,非常不一樣。但他們都非 常愛我,這讓我非常開心,雖然很辛苦,但很值得。(A 小姐)

我的大兒子有學習遲緩的問題,所以比較不好帶,他是相當安靜的小孩,差不多 2 歲的時 候發現遲緩,之後進行早療課程一直到現在,雖然還是有學習落後的情況在,但已經比以 前好很多了。(B 小姐)

我兒子在 8 個月的時候出生,是早產兒,身體狀況我滿擔心的,但因為當時聘案還沒到 期,所以請褓姆。到期後,我就自己帶,以及我發現小孩子會認人,到現在他一沒看到我 就會開始找媽媽。(C 小姐)

我大女兒很聰明,所以要時時刻刻盯著她,現在她有比以前好控制,不會故意做一些事 情,比較知道分寸。(D 小姐)

我大兒子怕生,長時間的陪伴他有改善一點,雖然他之前去試讀幼兒園時還是有點緊張,

但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E 小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育嬰照顧與就業衡量

育嬰照顧與就業之間的衡量,一直是長久以來的角力戰。從訪談中發現,

在育嬰過程中,受訪者會比較以幼童與家庭狀況為重心,希望能夠培伴孩子、

增進親子互動和重視親子教育。在重返勞動市場的時機和人力資本運用,從上 述的訪談內容中,大多受訪者認為一旦小孩較能夠獨立,且進入學齡前可就讀 幼兒園的階段時,便希望能夠再次回歸勞動市場。其次,受訪者們再進入就業 市場之年齡仍屬於就業的黃金階段,因而有較高的再次就業能力和意願。

如果結婚沒有小孩,可以保持自己在台北工作,老公在新竹。但有小孩後就沒有辦法了。

而且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常常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漸漸地我們會一起成長,再者,也 會比較放不下。(A 小姐)

我個人不放心讓外面的人幫我帶小孩,等小孩穩定了再去工作。(B 小姐)

小孩自己帶比較好,我是這麼認為,會比較清楚他的狀況,工作之後再想。(C 小姐)

我還是希望先以小孩為主,會希望未來工作是可以兼顧家庭的。(D 小姐)

因為我自己並沒有與父母有長時間相處,所以我會希望跟小孩能多相處一點,到他們可以 上幼兒園的時候再想工作的事。(E 小姐)

三、小結

女性在面臨育嬰照顧時,因幼童仰賴性高,受訪者們均願意離開就業市 場,進入家庭照顧幼童。在過程中幼童的照顧需妥善運用時間,且彼此之間相 處是緊密的,然面臨就業抉擇時,會事先考量孩子是否較獨立性或可就讀幼兒 園的階段,才願意考慮就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育嬰之照顧關係

一、親人支援

當家庭照顧人力資源充裕時,則將以夫妻雙方親人為主要優先考量,而女 性面臨照顧需求的情況時,將會衡量其所能運用的資源。受訪者們均為娘家與 婆家無適合人選幫忙之下,進而選擇離職在家照顧幼童。通常離職育嬰考量會

「機會成本付出最小者」為主要人選,而這個機會成本主要會是經濟損失。但在 訪談過程中並沒有太多協商空間,受訪者們在得知娘家與婆家均無法幫助時,

便將育嬰照顧的責任放置自己的身上,扣除親人居住地的不同、過於年邁、不方 便等因素,雙方父母大多目前還在就業為由無法支援,並沒有比較所有人的「機會 成本」。再者,配偶方面並沒有想過是否需要配偶的支援或是分擔,受訪者的回 應大多為「沒有想過」或是「他一定不會帶的」為由,直接「否定」配偶育嬰 的責任。

(一)受訪者之娘家

娘家目前還在開店,所以沒有辦法。(A 小姐)

娘家目前主要是開公司,所以沒有辦法幫忙。(B 小姐)

我娘家在彰化,沒有辦法幫我。(C 小姐)

娘家在開店,沒有辦法顧。(D 小姐)

基本上我娘家就爺爺奶奶,不可能請他們幫我帶。(E 小姐)

(二)受訪者之婆家

婆家家裡不方便帶小孩。(A 小姐)

我婆婆現在 80 歲,不能幫我帶小孩。(B 小姐)

我公婆現在都還在工作,他們開自助餐店,所以不可能幫我帶小孩。(C 小姐)

我婆家工作是務農,基本上沒有辦法幫我帶小孩。(D 小姐)

我公婆現在都有工作,沒有辦法幫我帶小孩。(E 小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配偶支援

他一定不會帶的啦 ! (A 小姐)

他不可能帶,且一定帶不好。(B 小姐)

小孩會找媽媽啊,給他帶 1 小時就很厲害了。(C 小姐)

他要工作,我是覺得他不會帶。(D 小姐)

他不會帶小孩吧 ! (E 小姐)

二、娘家態度

原生家庭的觀念會影響女性就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從訪談過程中得知,

大多是支持女兒在家帶小孩,甚至有二位原生家庭持著「本來就應如此」的想 法,當然也有支持女兒繼續就業,但還是佔少數。可見得,以大多娘家的角 度,女兒面對生育與就業時,還是須以家庭為主,在家帶小孩。簡而言之,娘 家並不會認為女兒在婚育過後,繼續就業是「合理現象」,反而認同「在家帶小 孩」才是正確的家庭軌跡。而支持女兒持續就業,則是希望女兒能不因生育中 斷就業,依受訪者(B 小姐)陳述,之所以會就讀研究所是父親要求,畢業之 後也應父親要求進入自家公司上班,她父親一直希望女兒能擁有較高的學歷到 自家公司幫忙,以及希望能接替事業,但當事人並不想再繼續自家公司就業。

換言之,娘家希望用女兒的高人力資本協助自家公司,但女兒則想跳脫以往受 制約的框架。此現象呈現出,女性決定是否離職育嬰與娘家關係親疏有相關 性,有二位(A、E 小姐)與娘家關係較疏遠,去除雙親目前都在就業的因素,

一位(A 小姐)為較沒積極尋求娘家資源;一位(E 小姐)則是沒有娘家。一位

(B 小姐)雖然娘家支持,但動機並不符合期待。反之,有二位與娘家關係密 切(C、D 小姐),兩人均相當認同娘家的建議。

他們支持,因為沒有辦法幫忙帶。(A 小姐)

我爸很不支持,他希望我回家幫忙他的公司。(B 小姐)

我爸爸相當支持,而且他建議我小孩一定要自己帶比較好,我的三個姊妹也是這樣帶小孩 的。(C 小姐)

他們認為本來就應該在家帶小孩,家裡姊妹也都有這樣的經驗。(D 小姐)

基本上我沒有所謂的娘家,所以也沒有支不支持的問題。(E 小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婆家態度

婆家為女性在婚育過程中重要的支援資源之一,婆家的態度大多是支持媳 婦在家帶小孩比較好。雖然與娘家態度都是支持媳婦(女兒)離職育嬰,但婆 家的態度有所差異,以目前還在就業為大宗,作為無法幫忙支援的主要理由。

這現象背後顯示,婆家也不願意為了育嬰支援這件事,而選擇離職,也有婆家 是支持媳婦就業,希望可以分擔家中經濟。工業化以後,中老年女性世代成為 必須透過照顧孫兒以確立在家中的生活價值或地位(林津如,2007),但在訪 談中可見,基本上婆家目前大部分都在就業,這與傳統的起點就已有所不同,

再者,婆婆在家中的地位也無須透過照顧孫兒確立,反而是就業職場比較重 要。

我婆婆很支持我在家帶小孩,因為他是傳統型的婆婆,覺得自己帶比較好,他自己也是這 樣帶小孩長大的。(A 小姐)

我婆婆不得不支持我在家帶小孩,因為家裡沒有人能帶小孩,雖然他希望我去工作,但真 的沒有辦法。(B 小姐)

我公婆都很支持我帶小孩,他們認為自己帶小孩比較好。(C 小姐)

我婆婆非常支持我帶小孩,因為他很害怕褓姆欺負小孩。(D 小姐)

他們不得不支持,因為沒有人能帶。(E 小姐)

四、小結

由上述可知,女性婚育過後均以娘家與婆家無法幫忙育嬰為由離職。在這 當中,沒有比較所有人的「機會成本」,進而選擇出誰是最適合的人選,雖然娘 家與婆家態度大多一致支持女兒(媳婦)育嬰離職,但實質上的想法不盡相 同,娘家大多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並沒有因為是「女兒」的身分 有所改變,而婆家家人大多在就業中,在此前提下,要離職在家照顧孫兒,意 願性就會降低。再者,配偶方面,受訪者均無設法或是想過是否需要配偶的支 援或是分擔,直接「否定」配偶育嬰的責任,進而可知,丈夫之角色幾乎沒有 參與其中,一方面是男性薪資普遍比女性高;另一方面是受訪者從沒詢問丈夫 是否一起負擔育嬰責任,不管是娘家或是受訪者意識中均將育嬰照顧視為屬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女性的責任,這是非常明顯的傳統價值延伸,並沒有因為受訪者均是大學以上 學歷畢業而有所改變。由此得知,學歷可能影響傳統的社會文化規範與性別認

女性的責任,這是非常明顯的傳統價值延伸,並沒有因為受訪者均是大學以上 學歷畢業而有所改變。由此得知,學歷可能影響傳統的社會文化規範與性別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