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 、 、 、影響教師 影響教師 影響教師 影響教師落實電腦融入教學的因素 落實電腦融入教學的因素 落實電腦融入教學的因素 落實電腦融入教學的因素

表表

表 2-2 教育部公佈國民中小學教師具備使用資訊科技基本能力指標教育部公佈國民中小學教師具備使用資訊科技基本能力指標教育部公佈國民中小學教師具備使用資訊科技基本能力指標教育部公佈國民中小學教師具備使用資訊科技基本能力指標(((續(續續續)))) 基本能力指標 指標內容

(二)能利用網路資源進 行參與互動式教學

會指導學生上網利用網路學習,能與科任老 師配合協同教學活動,利用學校網頁做簡易 互動式學習活動,能利用電腦設備做班際、

校際之聯絡教學。

(三)能利用網路資源進 行遠距教學與活動

了解遠距教學之意義與所需設備,會操作遠 距教學所需週邊設備,利用視訊會議功能、

進行互動式遠距學習活動。

資料來源:轉引自白慧如(2003,pp.23)

由以上教育部希望教師具備的資訊科技能力指標看來,使用資訊科 技來進行教學活動是未來的趨勢,教師要教育現在的學生進入未來的生 活學習領域,就不能再沿用傳統的教學媒體模式,而應結合資訊科技的 力量,使用現代化的資訊科技媒體設備以提升教學效能及學生的學習興 趣,才不會讓教師本身及學生輸在科技教育的起跑點上;「藝術與人文」

的課程無法單憑口授方式來進行教學,陳美葉(2008)因為藝術、音樂、

表演的鑑賞與了解是需要大量的圖片、或其他多媒體,讓課程活潑、生 動、深入。課堂上若能即時上網找藝術作品、音樂劇…讓學生欣賞,比 起理論的介紹應該更有效果;但目前校園無線上網的建置大都只完成在 會議室、辦公室、視聽室…等,如果能真正落實無線上網的教學環境,

應該很讓人期待,所以無線上網的教學環境及其教師使用資訊教學的素 養及意願是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貳 貳 貳

貳、 、 、 、影響教師 影響教師 影響教師 影響教師落實電腦融入教學的因素 落實電腦融入教學的因素 落實電腦融入教學的因素 落實電腦融入教學的因素

相關文獻(何榮桂、藍玉如,2000;陳裕隆,2000;邱瓊慧, 2002;

56

何榮桂,2002;劉世雄,2000) 論及「落實電腦融入教學,通常指出設 施、環境、學生與教師等要項, 而其中教師被視為影響落實與否的主 因」。邱瓊慧(2002)和(徐新逸與吳佩謹,2002)皆表示電腦融入教學的 真正關鍵在於教師,其心態與行動可能是阻力與助力,強調教師的心理 建設和觀念釐清應優於軟硬體建設的購置。

劉世雄(2000)從另一角度凸顯教師的重要性,強調電腦融入教學 不能單看網頁或VCD 影片,因為電腦科技所呈現的語意知識常不完整或 有錯誤,學生無法自行判斷理解仍須引導,而老師就是科技和學生學習 內容連結的橋樑,扮演重要角色。

進行電腦融入教學,由於教師富有經驗與情感,相較於反應制式、

教學回饋有限的電腦,更能敏銳察覺學習環境中的各項變化,彈性調整 教材教法,因應學生當時需求,有科技無法取代的重要性。可是教師的 觀念與作法,有其主觀的侷限,可能左右教學成效,使其成為關鍵性角 色,成為教學落實的阻力或助力。究竟實況中哪些因素左右教師的教學 實踐, 研究者試以相關實證研究,進一步瞭解影響因素。以教師為主體 將其歸納為環境和個人因素。這些因素並非分別獨立存在,教師可能同 時面臨許多因素,相互作用影響其教學意願與行動。

(一)環境因素:

外在因素包括了資訊設備與管理、學校行政與文化、學生與家長以 及研習與培育等。許多教師反應學校和教室內缺乏足夠的資源與設備,

而無法落實教技學。吳明隆與林義雄(2001)分別調查中小學教師科使 用情形,也點出相同問題,例如經費不足、班上缺乏網路資訊節點、教 室裡沒有電腦、操作麻煩沒有適用教學硬體與軟體;在資源管理上,器 材借用不方便、場地不足或不適合等,皆是降低教學使用意願的因素。

在學校行政與文化方面,由於課程進度壓力,過多教師班務與行政工作,

57

讓老師無法也不願撥出額外時間運用教學科技。校園內若沒有鼓勵教學 創新、應用科技的風氣,教師單打獨鬥,缺乏資源與教學心得分享機會,

也讓老師落實的興致與持續性大打折扣。

學生與家長也是影響教學落實的因素,有些地區家長社經背景較低,

家中缺乏電腦,若要進行課後網路交流或者資料查詢,都會是困難。學 生電腦素養不足進行融入教學,結果因為學生電腦操作能力不好,老師 花了大半時間讓學生熟悉工具操作,結果忽略原本學科教學。(吳政己、

邱貴發,1999)提出對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落實看法,也提到相同觀點,

國內推動融入各科教學如果全面實施,取消原有電腦課,學生在基本資 訊能力不足,反而適得其反,原有學習領域與資訊教育目的都無法兼顧。

多數老師也反映目前相關研習少,而且研習內容大多是片段、技能 操作訓練,無法幫助他們在融入教學目標、策略、課程規劃上有所幫助,

崔夢萍(2001)和何榮桂、藍玉如(2000)分別調查105位和62位教師,

都顯示國內研習重技巧操作,無法幫助老師獲得融入教學的概念,有些 學校研習規劃,多是配合教師資訊檢定(文書處理、e-mail、網路搜尋),

無法增進教師進行融入教學的能力。

(二)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包括背景因素(、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現 任職務、任教科目) 以及壓力與焦慮、素養與知能、信念與態度等類項。

個人背景因素可能與其他個人因素有相關, 但不一定直接影響。個人背 景因素可能影響教師運用電腦的態度,鄭美英(2003)分析多篇實證研 究報告,發現教師對於電腦的態度,男性較女性正向;有較多電腦使用 經驗者、曾參與相關研習,在態度上也較正面;理工科系較人文科系正 面,促使研究者想了解藝術與人文的三類老師,何者資訊素養較高?

蔡俊男(2000)研究高雄市教師資訊設施使用意願,發現個人因素

58

方面未婚、低年資、高學歷、有電腦經驗者、任教特殊班級者使用設施 的意願較高。電腦科技變遷迅速,多數教師皆進職場數年後才接觸電腦,

對於自身資訊素養,缺乏信心甚至產生恐電腦使用的恐慌與排拒。和背 景因素( 例如: 性別、學歷、科系、服務年資、家中有無電腦)間有 關係; 此外,焦慮越高者,延宕逃避行為越多,焦慮越低,會尋求支持 與解決問題。

崔夢萍(2001)研究顯示電腦操作能力與教學應用能力的影響。電 腦能力不足,讓老師缺乏教學信心,也可能導致教學時操作電腦不順利,

耽擱上課時間而暫緩使用。信念與態度,其內容相當廣泛,包括老師對 於一般教學、專業學科、以及對於電腦的看法。分別透過觀察與訪談,

發現教師對於教學和科技的信念,影響其教學落實的方法與態度。教學 理念傾向建構主義的教師,使用電腦進行教學,會較採行學生中心的方 法。

Wang L.Y.(2000)研究12位藝術教師,發現其原有教學信念( 對 於一般教學、藝術和科技)主導其教學方式,使用科技並不會使教師的 教學更傾向建構主義或合作學習方式。電腦融入教學傾向建構精神的課 程設計,可是當與老師原有教學信念相左時,並無法實現此理論上的願 景。

(三)環境與個人因素的關係:

上述研究,不論量化或質化方式,探討教師態度與落實因素,都涵 蓋環境與個人因素,共同影響教師的教學落實。究竟眾多因素間,何者 帶來關鍵性影響,則是難以明確理解,這可能是因為教學現場有許多複 雜因,本來就是彼此相互牽動。此外若要瞭解落實程度如何,上述的問 卷調查都恰好多在瞭解老師落實的意願,部分涉及教學使用的研究(吳 明隆、林義雄,2001),僅能知道老師用哪些器材為主,無法得知落實

59

情況,進而分析落實間各因素的關係。

幾篇質化研究,反映教師信念是影響教學落實方法的主因,也凸顯 環境與教師的交互影響。電腦融入教學傾向建構精神的課程設計,期待 教師使用電腦教學,能夠突破傳統局面。

Wang(2000)的研究,都顯示教師的信念對於原有教學經營的理念、

學科學習與科技使用的看法,是深層左右其教學方式的主因。軟硬體和 教學準備時間缺乏、教師電腦知能不足以及沒有相關諮詢人員等,這些 外在原因都容易克服,可是教師心中最底層對於電腦使用的信念,對於 固有班級經營的想法則是較難克服的。也就是說外在的環境因素或是教 師使用電腦的基礎知能都容易解決,但是牽涉到教學觀念與信念的部 分,一位教師教學的核心價值部分,則難以更動。換句話說分析曾落實 電腦融入教學的教師,其中理念傾向建構精神者,是由於個人信念,再 加上處在鼓勵反省與教法創新的學校文化當中,造就老師願意去使用科 技,也願意在教學觀念與方法上有所調整。

可見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間是彼此相互影響,要營造融入教學的落 實,兩者是不可或缺的。不過個人因素當中,以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態度 為最核心的影響。當其他因素都逐漸改善,如果教師未能及時改變心態,

在電腦融入教學的實施中,不見得會有跳脫傳統以課本為主,老師講授 的教學方式。然而在不利的環境中,教師個人若有較強的科技應用或教 學理念,覺得電腦與教學結合是重要的,仍會努力去突破爭取資源,Wang

(2000)的研究對象當中,就有幾位教師,雖然處於資源缺乏的環境,

(2000)的研究對象當中,就有幾位教師,雖然處於資源缺乏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