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系統品質

DeLone and McLean(1992)所提及的資訊系統成功模式(ISSM)中,系統品質 是指透過軟體或是元件來判斷其系統的品質,也就是說系統本身在資訊處理過程 中會間接影響到消費者對於系統的觀感,系統的可用性、可得性、適應性、下載 反應時間等面向都是評斷系統的標準。P. B. Seddon(1997)將其定義為系統當中 沒有程式錯誤(bugs)需要修正,Kim ,Oh, Shin &Chae(2009)則是提出的看法是 使用者使用過後,對於系統的完整度及表現程度。Ahn 等人(2004) 以 TAM 科技 採用模型為基礎,研究購物網站的行為,指出系統品質還包括介面設計、安全性、

下載延遲、瀏覽導航各個衡量指標。能衡量系統品質的指標還很多,DeLone and McLean(1992)將資料正確性、資料庫內容、容易使用性、容易學習性等 18 個指 標來衡量系統品質。李有仁、張書勳、林俊成(2011)認為資訊品質應該更著重在

「讓使用者感受到網站所提供的系統服務之認知信念」,下載速度、介面設計、

安全性、上傳空間、搜尋準確度五個面向。

截至為此,關於系統品質的研究,衡量指標上沒有一定的固定指標,故將整 理為圖表如下:

表 2-5 系統品質之衡量指標

學者 年度 衡量指標

Belardo et al. 1982 可靠度、反應時間、易使用性、容易學習性 Bailey &

Pearson

1983 彈性、系統整合性、反應時間、存取便利性

Srinvasan 1985 反應時間、系統可靠度、存取便利性

DeLone & McLean 1992 資料正確性、資料流通性、系統彈性、系統整合性、系統使用性 系統正確性系統調整時間、資料庫內容、容易使用性、容易學習 性、人性因素、使用者需求的實現程度、系統特性與功能使用 性、系統可靠性、系統精密性、系統效率性、反應時間、存取便

利性 Doll &

Torkzadeh

1998 反應時間、可獲取性、正確性、完整性、容易使用性、穩定性

Lin & Arnett 2000 快速存取性、搜尋準確性、易用性、協調性、安全性 DeLone & McLean 2003 適應性、反應時間、有用性、可獲取性、可靠性

Wixom & Todd 2005 彈性、整合性、即時性、可靠性、存取性

Wang 2008 容易使用性、親和性

李有仁 et al. 2011 下載速度、介面設計、安全性、上傳空間、搜尋準確度 Cha 2014 播放速度、螢幕大小、解析度、音質

資料來源:林宜慧(2013)與本研究整理

透過以上文獻回顧整理出,前期學者都偏向系統本身是否具有可靠性、資料 庫內容、反應時間、系統整合性,之後越來越重視人機之間的協調,彈性、容易 使用性、介面設計、安全性等人性需求,換言之,不僅僅是消費者需求需要兼顧,

對於系統的可靠性、正確性、即時性,整個系統的各功能都是系統品質上需要衡 量的因素。在跨媒體情境下,人們在觀看有線電視頻道及 OTT 平台時,本研究將

會著重在系統品質的易用性、反應時間、資料庫內容、觀看品質、介面設計這五 項指標上。

二、資訊品質

DeLone & McLean(1992)將資訊品質提出,並定義是系統在傳輸資訊內容的 品質,即是會影響用戶使用意願及滿意度的關鍵,並且大多主要變相是屬於知覺 性的。Seddon(Seddon & Kiew, 1996)將其定義為系統產生的資訊是具有正確性、

攸關性、格式性、時效性。Lee, Strong, Kahn & Wang(2002)定義資訊品質為資 訊產品要符合消費者的資訊需求。Ahn 等人(2004)以 TAM 理論作為基礎,以線上 線下特性作為外部變數,線上特性裡就包含有資訊品質裡的內容多元、資訊完整 性、詳細度、準確性、即時性、可靠性等衡量指標。Wang & Strong(1996)整理 出資訊品質可以分類為四種種類及二十個維度,如下:(1)資料相關性:加值 度、相關性、即時性、易操作性、適當數量、彈性;(2) 資料正確性:準確度、

完整度、可追蹤名聲、可信度、客觀度、來源種類;(3)資料取用性:成本有 效性、資料取用性、通路安全性;(4)資料呈現:簡要度、易懂性、一致性、

可譯度。李有仁等人(2011)也指出,資訊品質中的內容品質是適合衡量影音分享 網站的指標之一,使用者可以藉由觀看富有教育性質、內容豐富的影片,來滿足 對於內容的認同感,其中包括娛樂性、教育性、影片數量、解析度、內容多樣性 五個面向。

由於資訊品質衡量的標準眾多,故整理如下圖表:

表 2-6 資訊品質之衡量指標

學者 年度 衡量指標

Ives et al. 1983 可靠性、相關性、正確性、精確性、完整性 King & Epstein 1983 流通性、充分性、理解性、偏差性、即時性、可靠

性、決策相關性、可比較性、量化性 Miller & Doyle 1987 資訊完整性、正確性、報告相關性、即時性 Doll & Torkzadeh 1988 內容、格式、資訊正確性、即時性

DeLone & McLean 1992 重要性、了解性、資訊性、清楚性、有用性、相關 性、易讀性、格式、外觀、內容、偏差性、精確性、

可比較性、充足性、可靠性、即時性、正確性、完整 性、獨特性、精簡性、量化性、流通性 DeLone & McLean 2003 相關性、理解性、個人化、安全性

Wixom & Todd 2005 正確性、完整性、流通性、格式 Barnes & Vidgen 2007 精確性、可靠性、即時性、相關性、易理解

性、正確性、格式

Wang 2008 內容、正確性、格式

資料來源:林宜慧(2013)與本研究整理

資訊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相關度高,唯有讓消費者滿意,才能維持消費者忠 誠度(林宜慧, 2013)。而在跨媒體的情境之下,大家在選擇該觀看什麼平台會考 慮的因素,提供的資訊如何就很重要,本研究將會著重在資訊品質的多元性、即 時性、內容、格式、易理解性五個指標面向。

三、科技接受模型(TAM)

現今有線電視平台及 OTT 平台科技盛行,Davis 等人(1989)提出科技接受模 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以便於解釋使用者願意使用特定科

技之行為模型,並用來預測科技的接受度及行為,很適合用來有線電視平台及 OTT 平台這樣的跨媒體行為模式的探索,以下為 TAM 的理論內涵。

TAM 是 Davis et al.(1989)以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為基礎,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環境下,TAM 適合用在各種終端使用技術及 使用者族群上,主要用來觀察外部因素對於使用者的信念(Beliefs)、意向

(Intentions)、態度(Attitudes)三者的相互關係(吳智鴻 & 蔡依錞, 2014),

因此影響科技使用行為。TAM 認為主要影響資訊行為的內部信念有兩個,其一為 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以及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知覺有用性」定義為:「使用者主觀認為在使用特定科技時,能夠提高其工作 效率或表現之可能性」,換句話說,使用者會採用特定的科技,主觀覺得此科技 越有用時,對於此特定科技所抱持越高的正面態度。「知覺易用性」的定義為:

「使用者主觀認為此科技能夠減少操作的負擔程度」,也就是說當科技越易使用 的同時,自我效能及自我控制會使使用者更信心,對其科技也會有更正面的態度 (楊雅婷,2018)。科技接受模式有三個階段:第一、發展階段:了解使用者想法 再根據其建議修改系統;第二、導入階段:判斷使用者的接受程度,再加以導入 因應策略;第三、評估階段:使用者決定此系統是否成功。

科技接受模型是目前最常被解釋的理論模型之一,是用來探討用戶對於一項 新科技所帶來的看法或是接受度,其中有五個構面:外部變項、知覺有用性、知 覺易用性、使用行為態度、使用行為意圖,還有一個實際使用行為,之後可以依 照前面的態度進行預測使用行為。TAM 模型透過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的中介 效果,讓外部變項對於行為意圖產生影響,而知覺易用性在直接影響行為意圖的 階段較為早期且強烈,隨著時間及經驗的增加,才慢慢學習新科技,讓知覺易用 性間接影響知覺有用性來改變行為意圖(Venkatesh,1999)。此外,Davis(1989) 也從期望模型、自我要效能理論、創新接受模式等理論的角度,證實了知覺有用 性、知覺易用性之存在,進而影響其知覺信念。「外部變項」的定義為:「相較 於使用者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等內部信念以外的變數」,包括使用者的外在

環境、系統設計、內容豐富度、穩定性、訓練等變項,或是使用者內在特質如自 我期望、接受新科技程度等因素都會間接影響到使用者的行為意圖和實際行為。

圖 2-1 科技接受模型架構(Davis, 1989)

科技接受模型以簡單的概念顯著地解釋出使用者對於新科技的接受度,也符 合理論的三大性質其中兩點:廣泛性、簡單性,其根據高天一(2010)指出,有許 多學者認為 TAM 可以廣泛地使用在以下此方面:

1. 研究者可以使用 TAM 模型來進行跨平台及自身平台間的研究,進而了解其資 訊散播、普及性、科技採用。

2. 當新科技產生之後,出現系統或是軟體上的問題,可以使用科技接受模型。

3. 最後是研究者也可以使用科技接受模型,探討其科技系統成功之因素。

Johnson and Hignite(2000)提出將科技接受模型套用到WWW這種大眾接 受的新科技,但是少數文獻探討促成使用WWW的因素為何?因此引用了以下精 簡版的資訊接受模型,以便探索人們使用WWW的心理因素為何?不同於以往終 端使用者之系統研究,此研究更偏向於認知行為的部分,作者發現,在使用 WWW 的環境之下,知覺易用性對知覺可用性的影響力極大,不單單只是外在變數單純 的影響,而是個人使用新科技的同時,讓「使用者舒適」也是重要的一點。另外 有學者發現,TAM 中的知覺有用性可能不需要經過行為態度,即可直接影響使用 者的行為意圖,故可以屏除考量行為態度的因素(Venkatesh & Davis,2000)。

圖 2-2 Johnson and Hignite(2000)精簡版科技接受模型

而 Venkatesh, Davis, Morris(2003)在近年來做了研究回顧,整理出技術接 受模型(TAM)、理性行為理論(TRA)、計畫行為理論(TPB)、社會認知理論

(SCT)、動機模型(MM)、等八個理論,這八個理論的基礎上,並整理出了整 合科技採用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Technology,UTAUT), 其中有四個變數會影響使用意向:績效預期(Performance Expectancy,PE)、

(SCT)、動機模型(MM)、等八個理論,這八個理論的基礎上,並整理出了整 合科技採用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Technology,UTAUT), 其中有四個變數會影響使用意向:績效預期(Performance Expectanc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