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蜜蜂與環境

第三節 從蜜蜂看環境問題

採種用 花椰菜、結球白菜及甘藍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牧草、

洋蔥、紅蘿蔔及花卉等

資料來源:吳輝虎、林洋三,〈蜂產品產值及蜜蜂授粉之經濟重要性〉,收於《蠶蜂業 專訊》革新 10 號(苗栗:蠶蜂業改良場,1994 年 12 月),頁 4;吳燈楨,〈蜜蜂授粉 技術〉,《蠶蜂業專訊》革新第 15 號(苗栗:蠶蜂業改良場,1996 年 3 月),頁 7-10;「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蜜蜂主題館」,網址:

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subject.php?id=12640,2020 年 6 月 16 日瀏覽。

第三節 從蜜蜂看環境問題

誠如所言,因為臺灣人對蜜蜂缺乏相關知識或有錯誤觀念,民眾開始使用化學 農藥之後,蜜蜂成為其受害者。筆者對幾位養蜂家進行訪談之後就發現,雖然現代 幾乎沒人對蜜蜂抱有錯誤觀念,但對養蜂家而言,由於農民普遍使用農藥,蜜蜂的 農藥中毒仍然是要注意的問題,特別是在中南部地區。所以有一些養蜂家在山上

69

戰後出現了許多種化學農藥,其中 DDT(dichloro diphenyl trichloroethane,又 稱滴滴涕)殺蟲劑最普遍使用,從 1950 年代臺灣政府為了撲滅瘧疾,推動 DDT 噴 灣公共衛生百年史》(臺北:遠流,2011),頁 367-373。

173 〈撲滅稻蟲害〉,收於《聯合報》(1951 年 9 月 19 日),5 版;〈四年撲瘧計畫 昨起開始執 行〉,收於《聯合報》(1951 年 7 月 15 日),2 版;〈撲殺蝨蟲 從頭下手〉,收於《聯合報》

(1952 年 9 月 20 日),4 版。

174 行政院衛生署編輯,《臺灣撲瘧紀實》(臺北: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5),頁 23。

後來因為 DDT 具有長效性環境污染的性質,1973 年政府禁止其製造和輸入,於 1974 年終禁止其

70

隨著這些農藥的使用愈普遍,卻因為時人使用農藥不慎,引起的家畜或人類中毒案 件也愈多,175在這些農藥受害者當中,蜜蜂也是其中之一。1955 年 12 月的《豐年》

提到,「近年因為殺蟲劑的廣泛使用,數以千萬的蜜蜂群,可能因飛入噴晒過殺蟲 劑的園地而被毒死,這是一項相當嚴重的損失。」176可見 1950 年代農藥問題對蜜 蜂已經造成不少的負面影響。

於 1962 年 Rachel Carson 發表《寂靜的春天》,並指出各種化學藥品的濫用導 致破壞生態系。177這本書使社會大眾警覺到化學物質對自然環境逐漸造成衝擊,於 是在 1960 年代環境保護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178從 1969 年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31

銷售與使用。參照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農藥使用方法及使用範圍一覽表》(出版地不詳,臺 灣省政府農林廳,1993),頁 478。

175 〈農藥的中毒症狀及其解救的方法〉,收於《聯合報》(1958 年 6 月 24 日),4 版。

176 〈警告蜜蜂〉,收於《豐年》第 24 期(1955 年 12 月),頁 12。

177 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著、李文昭譯,《寂靜的春天》(臺中:晨星出版社,1996)。

178 曾華璧,《人與環境》(臺北:正中書局,2001),頁 48、136、164。

圖 4-4 撲瘧計畫中噴射 DDT 的一員(1951 年)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舊寫真 資料庫」網址: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detail.jsp?dtd _id=32&id=40513&3&pk=seq&showlevel=2

,2020 年 7 月 14 日瀏覽。

71

日之間,於《中央日報》連載該書的中文翻譯,179在臺灣社會也促成環保概念,在 1970 年代環境問題成為被公開討論的議題。180在這個趨勢之下,1972 年 1 月 6 日 政府公布「農藥管理法」,其主旨是「為保護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防除有害生物,

防止農藥危害,加強農藥管理,健全農產業發展,並增進農產品安全」,依據該法 律規定,嚴格取締農藥的進口、製造、販賣、使用等。181

雖然如此,在 1970 年代,養蜂者的蜜蜂遭到農藥中毒,有時農藥中毒使整個 蜂群毀滅,182從當時直到今日,農藥問題仍是養蜂業的一大困擾。事實上 1970 年 代之後農藥的使用量仍持續增加,從 1979 年到 1989 年的僅 10 年間,農藥使用量 倍增,高達 1 萬公噸,直到今日並沒有很大的變化(見圖 4-5)。根據 FAO(聯合 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的統計,以 2017 年為例,臺灣農藥單位面積使用量在全世界 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四,高達每公頃 13 公斤,也遠超過世界平均用量的 2.63 公 斤(見表 4-5)。在這樣的狀況下,為了達成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政府於 2017 年 宣布,到 2027 年將達成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半的計畫,根據該計畫方案,第一年為 擬定與推動時期,以後每三年進行檢視及修正的行動(見圖 4-6)。183

179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網址:http://140.112.113.22/cnnewsapp/start.htm,2020 年 7 月 2 日查詢。

180 劉翠溶,《臺灣環境史》(臺北:臺大出版社,2019),頁 301。

18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

https://law.coa.gov.tw/glrsnewsout/LawContent.aspx?id=FL014387,2020 年 6 月 30 日瀏覽。

182 〈改良養蜂技術和設備〉,收於《經濟日報》(1970 年 5 月 17 日),2 版;嚴奉琰、高學 文,〈如何防止蜜蜂中毒〉,收於《豐年》(1972 年 8 月),頁 16。

183 〈農藥十年量減半 食品環保必加值〉,取自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網 址:https://www.baphiq.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massage&id=16900, 2020 年 7 月 11 日瀏覽。

72

圖 4-5 農藥使用量一覽圖

資料來源:1979 年~1984 年的部分參照臺灣區農藥工業同業公會,《農藥年報》(出版 地不詳:該會,1985 年),頁 1;1987 年~2001 年的部分參照「農業資訊服務網」的

「農藥統計 農藥產銷統計 有效成分」,網址:

https://pesticide.baphiq.gov.tw/web/Insecticides_MenuItem9_1S.aspx,2020 年 7 月 3 日查 詢;2002 年~2018 年的部分參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印《農業統計年報》中的「農藥 使用量值」取自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業統計資料查詢」,網址:

https://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2020 年 7 月 2 日查詢。

表 4-3 每個國家、地區對於農地的農藥用量(2017 年值)

國家、地區 農藥使用量(公斤/公頃)

聖路西亞 19.6

香港 16.6

厄瓜多爾 13.9

臺灣 13.3

中國 13.1

日本 11.8

英國 3.2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農藥使用量(單位:公噸)

73

美國 2.5

世界平均 2.6

資料來源:FAO(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的 FAOSTAT,網址:

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EP/visualize,2020 年 7 月 20 日瀏覽。

圖 4-6 農藥 10 年減半計畫政策文宣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址:

https://www.coa.gov.tw/theme_list.php?theme=photo_news&class=1&id=934,2020 年 7 月 20 日瀏覽。

不過這些農藥政策有一個漏洞,那就是檳榔產業。目前在臺灣,農產品農藥 殘留監測與管制,在上市前的生產階段由農藥管理法查處,上市後的販賣的部分 則由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查處。但由於臺灣政府對檳榔產業採取「不鼓勵、不禁 止、不輔導」的三不政策,且不認為其為食品,所以檳榔無從納入食品衛生管理 法所管制的對象,於是其種植、販售與嚼食,所涉及相關農藥的施用、管理、殘 留監測等,成為農藥政策的漏洞。1842018 年 8 月在南投縣埔里鎮,蜂農發現蜜蜂

184 〈檳榔之農藥管理法制研析〉,取自於「立法院」網站,網址: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185465,2020 年 7 月 11 日瀏覽。

74

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QA/visualize,2020 年 7 月 20 日瀏覽。

185 賴香珊、張家樂,〈疑芬普尼肇禍 埔里養蜂群暴斃〉,收於《聯合報》(2017 年 9 月 1 日),B2。

186 Savage Candace, 2008, Bees: nature’s little wonders.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Greystone Books, pp.106;芳山三喜雄,〈世界におけるミツバチ減少の現状と欧米における要因〉,收於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2012 2015 2018

全世界蜂箱總數之變遷(單位:萬箱)

75

為何近年來蜜蜂消失受到大眾的關注?其重要契機是 2007 年。美國從 2006 至 2007 年的冬天,被人類飼養的 31.8%之蜂群(65 萬 1 千~87 萬 5 千的蜂群)消 失,奇怪的是,有些蜂群在蜂箱裡面幾乎找不到其屍體,蜜蜂消失的原因也不清楚,

研究者將此一現象叫做「蜂群衰竭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簡稱 CCD)」。

在該段時間,因非 CCD 而減少的蜂群比率為 25.4%,另一方面,因 CCD 而減少的

187 Dennis VanEngelsdrop, Robyn Underwood, Dewey Caron and Jerry Hayes, Jr, 2007 July, “An Estimate of Managed Colony Losses in the Winter of 2006-2007: A Report Commissioned by the Apiary Inspectors of America”, American Bee Journal, volume147 No.7, pp599-603.

188 王重雄、羅竹芳、乃育昕、王智源、陳韻如、黃偉峰、簡慈盈、吳治宇,〈蜂群衰竭失調症〉,

收於《臺灣昆蟲》第 29 卷第 3 期(臺北:臺灣昆蟲學會,2009 年 10 月),頁 119;Peter Neumann and Norman L Carreck, 2010, “Honey bee colony loss”, Journal of Apicultural Research volume 49(1), pp1-6.;陳姵如,楊恩誠,〈蜜蜂失蹤謎團〉,收於《科學發展》481 期(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2013 年 1 月),頁 34。

189 Dennis vanEngelsdrop, Jay D. Evans, Claude Saegerman, Chris Mullin, Eric Haubruge, Bach Kim Nguyen, Maryann Frazier, Diana Cox-Foster, Yanping Chen, Robyn Underwood, David R. Tarpy, Jeffery S. Pettis, 2009 August,“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A Descriptive Study”, Plos one Volume4 Issue8, pp1。

190 王重雄、羅竹芳、乃育昕、王智源、陳韻如、黃偉峰、簡慈盈、吳治宇,〈蜂群衰竭失調症〉,

頁 120;門脇辰彦,〈世界におけるミツバチの現状と減少要因〉,收於《化学と生物》48 卷 8 號

(2010 年 8 月),頁 577-582。

76

呼籲蜜蜂在自然生態系和農業上有多麼重要。191除此之外,於 2014 年 1 月 17 日,

臺灣公視播放一部紀錄片《蜂狂》,探討全球蜜蜂消失的狀況,以及農藥與食物安 全的議題。192隔年,這部在國外的電視節目比賽獲得了幾個大獎,193可見蜜蜂消失 已是全球共同的課題,在臺灣也引起了社會的討論。繼《蜂狂》之後,於 2017 年 10 月 20 日,該電視台播放《蜂狂 2》,討論蜜蜂消失背後的農藥濫用問題,194從 中可知臺灣社會對於蜜蜂的關心日益增多。

整體來看,臺灣還沒有發生廣泛且大規模的蜜蜂消失,就養殖的蜜蜂箱數來看,

戰後開始有統計的 1976 年至 2018 年間,臺灣養蜂戶數與飼養蜂箱的變化如圖 4-8,從該圖就可知,飼養箱數與養蜂戶數的增減顯示連動的關係。在臺灣每一戶的 平均飼養蜂箱數為 142 箱,1980 年代後期養蜂戶數與飼養箱數都大幅下降,可推 測這是因為當時明星蜜蜂產品的蜂王漿市場式微,導致養蜂業者與蜂箱數的減少。

就歷年每一戶飼養箱數的減少比率來看,除了 1989 年的 46.0%之外,都是在 26%

的範圍內,鑑於在美國 2006~2007 年因 CCD 減少的蜂群數量高達 45%,在臺灣 養殖蜜蜂尚未大規模消失。但也不能樂觀看待這個情況,是因為其實臺灣曾經也有 發生疑似 CCD 的案例。例如 2007 年 4 月,宜蘭市農會養蜂人家產銷班班長的黃 東明說明,600 萬隻蜜蜂突然莫名地消失,若蜜蜂因農藥中毒而死,其屍體會在蜂

191 陳宜君編譯〈手機惹禍?美歐出現蜂群崩解〉,收於《聯合報》(2007 年 4 月 16 日),第 A14 版;陳世欽編譯,〈蜂群消失 殺蟲劑擬元凶〉,收於《聯合報》(2007 年 4 月 25 日),第 A14 版;閻紀宇,〈美蜂群消失〉,收於《中國時報》(2007 年 4 月 27 日),第 A12 版;夏嘉玲編譯,

〈無蜂 人只能活 4 年?〉,收於《聯合晚報》(2007 年 5 月 3 日)6 版,;汪瑩,〈當蜜蜂消失 時 人類將來日無多〉,收於《聯合報》(2008 年 7 月 14 日),第 A11 版;王道還,〈美國野蜂 群消失 自澳洲進口補充〉,收於《中國時報》(2009 年 1 月 25 日),第 B4 版。

192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網站,網址:

https://viewpoint.pts.org.tw/ptsdoc_video/%E8%9C%82%E7%8B%82/,2020 年 6 月 18 日瀏覽。

193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視得獎紀錄」網站,網址:

https://friends.pts.org.tw/award.php,2020 年 6 月 18 日瀏覽。

194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網站,網址:

https://viewpoint.pts.org.tw/ptsdoc_video/%E8%9C%82%E7%8B%822/,2020 年 6 月 18 日瀏覽。

77

統計資料查詢」,網址:https://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2020 年 7 月 2 日查詢。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飼養蜂箱與養蜂戶數一覽圖

飼養箱數(箱) 養蜂戶數(戶)

單位:箱 單位:戶

78

蜜蜂的神經系統,並推論這可能是造成 CCD 的原因之一。197益達胺是於 1985 年,

拜耳公司(Bayer)所開發的殺蟲劑,於 1991 年該公司將它作為商品名「Gaucho」

開始販賣,隨後在僅幾年內,在約 120 個國家,益達胺被用於 140 多種的園藝作

197 James E. Cresswell, November 2010, “A meta-analysis of experiments testing the effects of a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imidacloprid) on honey bees”, Ecotoxicology 20, pp.149-157:楊恩誠,〈益 達胺對蜜蜂行為的影響〉,收於《苗栗區農業專訊》55 期(苗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 改良場,2011 年 9 月),頁 16-18;陳姵如,楊恩誠,〈蜜蜂失蹤謎團〉,頁 34-39;Yi-Chan Peng and En-Cheng Yang, January 2016, “Sublethal Dosage of Imidacloprid Reduces the

Microglomerular Density of Honey Bee Mushroom Bodies”,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 6, pp1-13.

198 參照「Bayer」網站,網址:

https://www.seedgrowth.bayer.com/explore/100%20years%20of%20innovation/imidacloprid,2020 年 7 月 8 日瀏覽。

199 利部伸三,〈新規殺虫剤イミダクロプリド〉,收於《化学と生物》31 卷 8 號(1993 年 8

199 利部伸三,〈新規殺虫剤イミダクロプリド〉,收於《化学と生物》31 卷 8 號(1993 年 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