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日治時期蜂蜜消費文化

第二節 日治時期蜂蜜的消費市場

隨著養蜂產業的發展,實際上蜂蜜消費市場的情況為何?本節以蜂蜜的消費 量、用途及價格來觀察日治時期蜂蜜消費市場。

一、消費量

日人在臺灣著手改良養蜂技術的 1912 年當時,蜂蜜的普及度仍然極低,甚至 有些人未見過實物。64到 1920 年代,臺灣從外國輸入少量蜂蜜,其主要來源是中 國(見表 2-1)。但伴隨著日人改良養蜂技術,自 1920 年代末期起臺灣蜂蜜產量 開始逐漸增加,在同時期蜂蜜進口量接近零。雖然 1930 年代後期蜂蜜的產量稍微 減少,但進入到 1940 年代之後又開始增加,並成為日治時期蜂蜜產量的高峰期(見 圖 2-2)。

由於尚未看到蜂蜜的出口以及移出相關統計數據,筆者認為在臺灣生產及從 國外進口的蜂蜜都是在臺灣內消費,若假設蜂蜜「消費量=生產量+進口量」,臺 灣蜂蜜消費量如圖 2-3。就每人每年蜂蜜消費量來看,其消費量每年不到 150 公克,

不過在整個日治時期臺灣,尤其是 1920 年代末期之後蜂蜜的使用量大致上呈現增 加的情形(見圖 2-4)。

表 2-1 國家別蜂蜜進口量統計表(單位:斤)

中國 英國 美國 法國 總計 1902 年 39,324 2 0 0 39,326 1912 年 54,351 20 16 2 54,389

64 大塚由成,〈養蜂業の振興を望む〉,《臺灣農事報》(臺北:臺灣農友會,1912 年 8 月 20 日),

頁 681。

27

1922 年 24,491 0 0 0 24,491 1932 年 0 0 0 0 0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編纂,《明治三十五年 臺灣外國貿易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 民政部財務局稅務課,1903),頁 115、131;臺灣總督府編纂,《明治三十五年-大正元 年 臺灣外國貿易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財務局稅務課,1913)頁 123、147、

153、168;臺灣總督府編纂,《大正十年 臺灣貿易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 務課,1923),頁 213;臺灣總督府稅關編纂,《昭和七年 臺灣貿易年表》(臺北:臺灣 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1933),頁 281。

圖 2-2 臺灣蜂蜜產量與進口量一覽圖(1896~1945 年)

資料來源:《臺灣農事報》,第 74 號(1913 年 1 月)、第 215 號(1924 年 12 月);《臺 灣之畜產》第 3 卷第 10 號(1935 年)、第 4 卷第 2 號(1936 年 12 月)、第 5 卷第 2 號

(1937 年 12 月);《臺灣畜產會會報》,第 1 卷第 3 號(1938 年 11 月);臺灣省行政 長官公署統計室,《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 年 ) ; 「 臺 灣 歷 史 統 計 臺 灣 貿 易 四 十 年 表 , 1896-1935 」 , 網 址 :

http://140.112.36.98:10100/zh_tw/page_03,2020 年 8 月 5 日瀏覽。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896 1898 1900 1902 1904 1906 1908 1910 1912 1914 1916 1918 1920 1922 1924 1926 1928 1930 1932 1934 1936 1938 1940 1942 1944

蜂蜜進口量與產量(單位:公噸)

蜂蜜進口量 蜂蜜產量

28

圖 2-3 臺灣蜂蜜消費量一覽圖(1896~1945 年)

資料來源:與圖 2-2 相同。

圖 2-4 日治時期臺灣每人每年蜂蜜消費量一覽圖(1905 年~1943 年)

資料來源:與圖 2-2 相同。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896 1898 1900 1902 1904 1906 1908 1910 1912 1914 1916 1918 1920 1922 1924 1926 1928 1930 1932 1934 1936 1938 1940 1942 1944

蜂蜜消費量(單位:公噸)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905 1907 1909 1911 1913 1915 1917 1919 1921 1923 1925 1927 1929 1931 1933 1935 1937 1939 1941 1943

每人每年蜂蜜消費量(單位:公克)

29 二、用途

1912 年臺灣總督府官員林久三撰寫的《臺灣料理之栞》,介紹了 63 種臺灣料 理的食譜、料理的原料與食材,以及相關用詞,65其中,他將蜂蜜列為臺灣料理的 原料,但在食譜上未看到蜂蜜。作為甜調味料,在臺灣料理裡面會用到的調味料便 是砂糖。所以在日治初期,將蜂蜜當作甜味調味料而使用的機會可能不多。但日治 中期以後由於養蜂技術的進步使得蜂蜜的品質提升,其甜味甚至可替代砂糖,逐漸 開拓了蜂蜜市場。蜂蜜除了被當作滋養飲料的原料,也成為許多食品的原料,其中 常見將蜂蜜當菓子(菓子是甜點的日文)的原料。例如,日治時期菓子產業在臺灣 相當發展,1935 年臺灣新報社舉辦菓子人氣投票,在入選幾種菓子的原料當中可 窺見到蜂蜜的身影。66

實際上,1935 年福田要在《臺灣の資源と其の經濟的價值》一書中對於當時 蜂蜜的用途有詳細的說明:

1 食用

砂糖代用甜味料、果羹的原料、果實的蜜漬、製醋原料、麵包、蜂蜜羊羹、飴、

饅頭、蜂蜜煎餅、滋養強壯劑、辣味餅、補乳補充劑。

2 藥用

藥劑、緩性瀉藥、灌腸、座藥、含嗽劑、通便劑,以及喉嚨粘膜炎、扁桃炎、

感冒之藥。

3 工業用

65 林久三,《臺灣料理之栞》(打狗:里村榮發行,1912),頁 77。

66 郭立婷,〈味覺新滋味:日治時期菓子業在臺灣發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 論文,2010),頁 144-146。

30

牙膏、蜜石鹼、漆器製造時的添加物、香煙,也可以用於印刷用機器等、化妝 品。

67

由上可發現蜂蜜被用於不少食品當中,但除此之外,蜂蜜依然有藥物用途。在 中國,漢人最早從戰國時期就有食療、醫食同源的醫學思想。68臺灣漢人也自清代 累積漢方藥材的使用經驗。雖然日治時期日人建立現代西方醫學體系,但由於臺灣 民間對中醫有一定程度的需求,所以仍有中醫、中藥藥的存在,當時甚至出現中醫 師人數漸少、中藥店卻逐年增加的情形。69在日治時期製造中藥的過程有幾種,包 括用水、火及酒等製造的方式,其中也有以蜜加工藥物,其方法叫做「蜜製」,而 其特點是「藥物之燥性者、以蜜製之則變為潤性,且可藉由其甘緩助益元氣」。70 由上可知,中藥裡面蜂蜜的角色較為特別,不僅是一種中醫藥材,「加入蜂蜜」本 身也成為炮製中藥過程中的一道手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蜂蜜與許多產業有所關聯,包括菓子、飲料等食品產業,

還有化妝品、肥皂、漆器、香煙等生活用品,蜂蜜用途開始多元化,這似乎已別於 清代時蜂蜜的消費方式。蜂蜜確實是逐漸融入到臺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67 福田要,《臺灣の資源と其の經濟的價值》(臺北:新高堂書店,1921 年),頁 555-556。

68 黃韶顏,〈中國傳統食療之探討〉,收於林慶弧主編,《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頁 443。

69 林昭庚、陳光偉、周佩琪,《日治時期(西元 1895-1945)の臺灣中醫》(臺北:中醫研所,

2011)。

70 〈漢藥品之炮製之種類〉,收於《臺灣皇漢醫報》5 卷 10 號(臺北:臺灣藥醫研究室,1933 年 12 月),頁 10-15。

31 三、稅額與價格

就蜂蜜的課稅情況來看,1911 年日本政府發布開始徵收「砂糖消費稅」,此 項政策也在臺灣實施,課徵內容包含砂糖、蜂蜜及糖水。711924 年日本政府決定對 於奢侈品徵收輸入税,蜂蜜也列在其中。72雖然 1928 年蜂蜜被剔除在奢侈稅課稅 項目之外,73但蜂蜜的課稅率仍居高不下,如 1929 年大藏省決定將蜂蜜的課稅率 自 7.2%拉高至 21.6%,741943 年大藏省再度調整物品税,每一百斤的蜂蜜需被課 稅 5 圓。75 蜂蜜與砂糖都是甜味調味料,到底蜂蜜和砂糖的價差為何?蜂蜜的價 格遠高於砂糖,例如 1913 年,蜂蜜 100 斤的價格是 25 圓,76同年在臺北砂糖 100 斤價格則為 13~16 圓,77蜂蜜的價格大概是同量砂糖的兩倍。隨後其價格開始高 漲,1925~1939 年之間,蜂蜜 100 斤平均價格約 39 圓,1940 年代就高達 70 圓(見 圖 2-5),就其價格來看,蜂蜜是奢侈品。蜂蜜的價格之所以昂貴,首先因為與砂 糖相比,蜂蜜產量本來就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蜂蜜產量會影響其價格,自 1937 至 1941 年,蜂蜜產量減少(見圖 2-2),導致拉高蜂蜜價格。加上 1940 年在臺灣

71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資料庫,件名〈明治四十四年法律第四十五号・(砂糖消費税織 物消費税等ノ徴収ニ関スル件)・ヲ台湾ニ施行ス〉(1911 年 6 月 20 日),典藏號

A1511382660。

72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資料庫,件名〈 御署名原本・大正十三年・法律第二十四号・贅 沢品等ノ輸入税ニ関スル件〉(1924 年 7 月 29 日),典藏號 A03021489200。

73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資料庫,件名〈 贅沢税除外品〉(1928 年 11 月 20 日),典藏號 A08071967400。

74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資料庫,件名〈 改正税率及旧税率対照表(法律第 32 号~第 34 号)〉(1929 年 3 月 30 日),典藏號 A08072693900。

75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資料庫,件名〈物品税改正沿革一覧表〉(1943 年 8 月),典藏 號 A18110347000。

76 稻村宗三,〈臺灣の養蜂〉,《臺灣農事報》,第 74 號(臺北:臺灣農友會,1913 年 1 月),頁 9。

77 上菁糖 100 斤 13 圓 80 錢、三號粗花糖同 15 圓 80 錢,參照〈臺北物價〉,《臺灣日日新報》

(1913 年 3 月 17 日),版次 4。

32

開始了砂糖的配給制度,78民眾所取得的砂糖有限,進而對砂糖代用品蜂蜜的需求 提升,然而蜂蜜產量卻無法馬上增加,因此價格也連帶漲高。但甜味料並不是生活 必需品,所以筆者認為,由於蜂蜜被認為營養保健食品,當時社會大眾關注食品營 養而注意健康(第二章第二節詳細討論),這樣的社會氣氛也影響了蜂蜜的價格。

圖 2-5 蜂蜜與砂糖 100 斤價格之比較(1925~1941 年)

資料來源:《臺灣之畜產》,第 4 卷第 12 號(臺北:臺灣畜產會,1936 年 12 月)頁 20;《臺灣之畜產》,第 5 卷第 12 號(臺北:臺灣畜產會,1937 年 12 月)頁 19;《臺 灣農友會報》,第 4 卷 12 號(臺北:臺灣農會,1942 年 12 月),頁 113;古慧雯、吳 聰敏,〈臺灣砂糖甘蔗的產額與產量之估計:1901 至 1953 年期〉,收於《經濟論文叢 刊》,31 卷 2 期(臺北:臺灣大學經濟系,2003 年 6 月),頁 183-184。

說明:歷年砂糖價額是每一砂糖「年期」的價額。以 1941 年期為例,1941 年期的砂糖 價額是指 1941 年末至 1942 年 5 月製成砂糖之價額。本圖將 X 年期的砂糖價額當作 X 年 砂糖價額來與蜂蜜價額比較。

78 陳聰民,〈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少吃草:戰時的生產活動與配給制度〉,收於林金田編,

《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圖錄 下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頁 71。

100 2030 4050 6070 8090

蜂蜜與砂糖價額的比較(單位:圓 /100斤)

蜂蜜 砂糖

33

綜上所述,1910 年代日本人改良養蜂技術之後,尤其是自 1920 年代末期起臺 灣的蜂蜜產量逐漸增加,其消費量也慢慢地增加,逐漸形成了蜂蜜市場。此時期蜂 蜜的用途多元,民眾或直接作為食品、藥品的原料,又或是工藝品的材料,逐漸建 立了消費蜂蜜的習慣。儘管如此,長久以來蜂蜜都是高級奢侈品,例如在 1930 年 代的臺灣,將蜂蜜淋在鬆餅上食用還是很奢侈的行為。7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