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從音樂教學觀摩與討論中再學習

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把所學的教學理論和方法應用在實際教學情境 中,一方面也會根據學生上課的反應與成效做適時的修改。

(一)賴老師與家長及學生良好的互動是學習的榜樣

「教學這麼多年讓我知道要從家長或小孩子的角度來教音樂,就是受我 一位同事—賴老師的影響。」(2008/05/12 訪問)

在小羽老師心中的這位賴老師,應該算是在台東團體音樂班教得最好的老 師,賴老師個人的特質做事很細心,會注意到上課時全面的整體性,不是說上課,

下課然後掰掰。這位賴老師在跟家長的互動上特別用心的經營,班級的經營不只 有自己的教學而已,在教音樂這個專業之外,家長提出的反應及學生個別的表現,

賴老師會做很詳盡的說明。每個老師的教學能力與技巧上,都會慢慢的精進,但 是願意開放心胸與家長真誠接觸的老師,卻不多見。

(二) 從音樂教學觀摩與討論中再學習

小羽老師任教的音樂教室,在固定一段時間後有給老師的研修課程,一方面 督促老師學上要更精進,一方面提供機會跟其他老師進行研修討論的機會,回公 司的研修課程,是所有在音樂班任教的老師一起研修教學課程,研修中會針對課 本的一首曲子,分組討論導入手法,請督導來講評可行的方式。在研修中就可以 從其他老師的分享中,學到從不同的角度來帶入教學活動。

「大部分去公司研修的老師,對每一首曲子的想法,假設一首曲子,譬

如說「○○的嘉禾舞曲和○○進行曲」,要求每一位老師出來做出自己的 方法,15-20 人成立一個小組,每一個老師都出去做自己的想法。每曲子 的第一階段叫導入,我的導入是希望將○○的嘉禾舞曲舞曲的原意表現出 來,它是巴洛克的宮廷舞曲,我的導入手法是爸媽跟孩子一起跳舞,可是 有些老師的手法,不是這麼偏重○○的嘉禾舞曲的原意,譬如說那首曲子 是ㄙㄛ大調,跟倫○橋曲子一樣,第 B 段的地方,指法的改變,希望第一 次談到ㄙㄛ大調的新位置,新的指位,延續到這首○○的嘉禾舞曲的曲子來 。有些老師直接做彈琴的技巧訓練,我自己較喜歡一首曲子進來先給他情 境的東西,如果直接彈琴會有些無聊。」(2008/05/12 訪問)

同樣的一首曲子會因為老師強調的重點不同,導入的方式就不同,教法沒 有絕對好或壞,知道還有別的導入型態對老師而言都是學習。

在小羽老師的情境知識中,因為僅是受聘於音樂教室的老師,所以在教室 的空間擺設及佈置沒有參與權,也因為沒有安排固定的音樂教室,也讓老師無 法發揮情境教育的功能。雖然如此,並沒有影響小羽老師的教學,以她的教學 經驗看來,家長的參與學習才是對學生影響最多的。

「每次剛開始上課都會跟家長說,來這邊就放下工作跟疲勞跟疲憊暫 時拋開,融入跟孩子一起快樂學習,家長快樂,孩子就快樂。」

(2008/01/15 訪問)

在教學情境中,學習者扮演著重要的的角色,教師必須先了解學習者的特質,

選擇適才適性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才有意義。

綜上所述,小羽老師的教學情境,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就屬於目前所任職的 音樂教室體系,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家長在教學情境中,扮演著師生間重要橋樑 的角色,家長在課堂中不僅是孩子學習時的另一雙眼和耳,扮演陪伴學習的角色,

還是與孩子同樂的參與者,在課後回到家就成了家庭中的指導老師,延續課堂中 正確的學習。家長在小羽老師教學情境中,扮演重要的關鍵關於學習環境,除了 教室以外,小羽老師別強調家庭音樂氣氛的營造,她認為孩子接觸音樂的機會越 多,對音樂的感受就會更敏銳,音樂的學習情境應由教室延伸到家庭。

鍾淑慧(2005)探討幼兒音樂性向及音樂表現能力的研究中提及,音樂性向 高未必有高成就,音樂環境對高性向者具有高成就的影響,家庭音樂環境越豐富 對幼兒的音樂表現能力有正向的幫助;家庭音樂環境貧瘠的幼兒較難有突出的音 樂表現,音樂性向高的幼兒若處於家庭較不重視營造音樂活動的環境下,其音樂 表現會無法表現出潛藏應有的能力,此研究結果可驗證小羽老師對於家庭環境營

造的重視,是有依據的。

家長在孩子的音樂學習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小羽老師認為孩子學習音樂的 成效好壞跟家長的參與有絕大部分的影響,吳雪菁(2006)針對國小學童校外音 樂才藝學習、父母管教態度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中指出,父母親對於孩子學習 音樂的管教態度,越趨向正向且積極的態度,對於孩子的表現給予整面的鼓勵與 回應,孩子擁有較多的成功經驗,就能擁有更多自信,如此一來對於音樂的學習 是有幫助的。

徐秀娟〈2000〉提出家長在教養態度上,要盡力鼓勵孩子獨立自主此論點與 小羽老師的說法是一致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家長在課堂上的共同參與,有好處亦有要克服的困境,

家長參與的程度,對孩子的學習固然造成影響,但家長的伴學角色過於彰顯,也 容易養成孩子過於依賴而不獨立學習的態度,當孩子年紀小,要獨自面對音樂領 域的學習,家長的陪伴是需要的,但經過課堂訓練及適應之後,家長的角色應該 淡出,還給老師及孩子正常的學習模式,這是研究者在課堂中的發現。

另外,同儕間的教學對話及專業研修,是讓小羽老師的教學不斷精進的原因,

也是一直能夠在音樂教學中找到快樂的泉源。

研究者發現小羽老師在每一節課開始以前,會先請孩子排隊,將上一堂課規 定的作業面交給老師批閱,如果習寫有錯誤,老師會立即指導改正,如此一來老 師可立即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有利於課堂中教學的順暢。批改回家作業的同時,

小羽老師會選播一段音樂,營造音樂教學氣氛,孩子在音樂聲中,調整心情與思 緒準備上課。當孩子排隊等待批改作業的時候,或是已經批改完回到座位等待別 人的時候,可以喚起孩子之前的學習記憶,讓他們能夠在這種音樂氛圍當中,在 心理上為接下來的學習作好準備。研究者發現這是一個對孩子進入學習情境很好 的開始儀式,值得參考應用。

最後,研究者對於 A+音樂教室在整個巨觀的音樂教育體系中,歸納出幾個想 法:

1. A+音樂教室其「親子性」高於獨立性,學習時要有大人陪伴,對現今忙碌 的父母而言,陪伴學習造成負擔。

2.父母陪伴學習,有時亦會跟不上進度,或不瞭解課程,則無法繼續學習。

3 將鍵盤的學習帶入課程,會造成幼兒之小肌肉變形或姿勢不正確,強迫一定 要學習樂器的情況下,會造成孩子學習音樂的壓迫感,降低學習興致。

第四節 小羽老師在學科內容知識方面 的實際知識

學科內容知識主要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情境中的教學內容,包括該學科領域 的重要事實、概念、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陳國泰,2000b)。在音樂教學中,

如果對學科內容知識缺乏應有的重視,就會致使教學中出現許多事與願違的狀況

。舉個例子說,音樂本來是最有感染力的藝術,如果為了強調音樂技能的訓練內 容,往往不自覺的忘了情感體驗,一股腦的進行音樂技能的操練,就容易使音樂 教學顯得支離破碎、枯燥乏味,讓學習者不但不喜歡學習音樂,甚至慢慢的排斥 音樂。

教師必須對每個學科知識有足夠的瞭解,才得以有效的引導學生做更詳盡及 深入的認識、而不是表面化的。對音樂重要概念的認知及探討,也是老師在從事 教學時須要學會的問題,老師對音樂學科內容的理解與詮釋,將會影響接下來從 事教學時教材及教法的選擇。

許多音樂教育專家都認同幼年時期的音樂啟蒙,對一生有重要的影響,並提 出各種支持說法的教育理念。音樂教育家奧福(Carl Orff)曾指出,兒童階段是想 像力與感受力最豐富的時期,應把握機會予以啟發,這對未來有極大的影響,若 此階段沒有培養,其所造成的損失將難以彌補。幼兒音樂教育的著重點應該是以 不同風格的童歌、韻律、節奏、音感多樣性的啟發與引導,配合聽覺、肢體、哼 唱、打擊樂器的互動,來刺激腦部聽覺以及認知。

本節將就小羽老師對音樂課程內容,包括聽、唱、彈、讀與寫與音樂性等方面 的了解,對音樂課程設計原則的看法,及課程在課堂中的實施來分析其學科內容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