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部落格第二生活

第四節 從音樂部落格到生活

基於前一節的認知,不妨說 Mingus 的第二生活反讓我們窺見了一種生活風 格,這固然提醒了我們音樂作為意象滲入生活、美感與日常界線模糊的現實,但

89 這也正是部落格的特色,允許個人化且自由的筆調。(菲飛特、杜赫提尼,2006:22-23)音樂 文字不一定與該曲目創作背景有關,反倒如此章所示,由經驗而來的感發也是一種寫作方式,如 俄羅斯鋼琴學派的 Neuhaus 曾如是記敘:「有一天晚上,我在我家的大客廳裡,彈奏著一首溫柔 而憂傷的樂曲,好像是肖邦練習曲(升C小調,Op. 25)…(略)…此刻,一種難以忍受的傷感 油然而生……」(涅高茲,2003:70)

37

生活風格畢竟不只關乎某曲目的演出印象(作為符號的聲響)上。那麼,在本章 開頭提及網路行為潛藏的日常性外,Mingus 裡還看得出哪些趨勢?CPE、古典 音樂、網頁設置等元素如何側寫一種生活風格?90

儘管了解樂曲可領略部落格和私人感發的關係,如前兩節討論音樂想法在部 落格的再現,但閱讀部落格通常不單著眼於某篇文章分析其中前言後語,而是在 相互連結中組合資訊。由於部落格書寫不需模仿出版實體編排(編輯後往往有明 確主題、走向、段落區隔),逐篇閱讀倒容易使彼此間聯繫模糊;因此,換個角 度看部落格,這裡不依按日期排序的軌跡整理生活隨感,而從「標籤分類」91功 能梳理文章。隨著一串分類標籤,不難揣測 T 君所謂的第二生活是充滿古典音 樂聆賞並以之為主的生活風格,偶而綴以其他樂種或生活隨想,如圖四。其中有 數種分類,像演出形式(如 Instrumental)、演出者(如 Just Sanderling)或作曲 家(如 Just CPE),甚至概略的地理區塊亦集合成標籤(如 Just East Germany)。

(圖四)

90 生活風格一詞有心理學或者社會學等不同進路的學術陳述,在此採其廣義概括的說法:「從內 在的心理認知,到外在的行為趨向都是生活風格的心理面向;從較高層次的藝術鑑賞,到較低層 次的衣食選擇都是生活風格的一種呈現。生活風格乃認知、態度、價值觀、心理特質、意見、興 趣、選擇和外顯行為等綜合而成的體系,也因此生活風格難以明確定義」。(陳怡君,2004:7)

91 此功能在樂多網域預設名稱是「記事分類」,標籤類別括弧中的數字指的是此類文章篇數。截 圖日期 2011/07/04

38

特別的是,T 受訪時談到的音樂嗜好和標籤分類大致吻合:雜食性、古典居 多,尤在古樂演奏(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中能自得其樂。跳出前面 的翼琴作品,從標籤進入不同類別的文章依然可以發現古樂演奏相關文章為數甚 豐:部落格紀錄性質的文章中也能反映生活景況,虛擬的頁面配置來自實際聆賞。

小編制古樂器合奏或古樂器獨奏的特徵恰好說明「在臺灣,愛樂者的聽覺世界頗 仰賴媒介再現」的事實,一如 YouTube 連結拓出了 T 和電腦喇叭間的聽覺空間。

古樂演奏的差異包括技巧的、考證的、理念的……等等因素,這裡採其聲響 特徵說明。整體說來,古樂器音量較小,脫離昔日演奏場合後音樂細節將在聲波 傳遞過程散失,在現代演奏廳裡這不是最流行的演出形式(アーノンクール,

2007:133-134)92;而臺灣少有古樂演奏的音樂會,甚至教學與推廣亦屬罕見,

故愛樂大眾接觸此風格古典樂得倚賴網上資源或唱片——無論何者都直指閱聽 人與再現媒介之近接(Hennion 1997);音樂經驗不脫空間感知,而數位化場景 好似自己打造的迷你沙龍,在多媒體並陳的部落格平台,影音呈現便捷,彷彿隱 而不見的樂師。例如 T 在〈長舌男的寡言時分〉93文末鑲嵌了 Weiss 的魯特琴作 品,於部落格點擊播放即可聽見魯特琴聲流瀉,整個聆聽音樂的空間變得能夠配 合個人需求。另一項媒介,唱片,同樣點出了親密的聆聽空間,藉著此一載體,

翼琴聲響得以在 T 的私人場域中發聲,也因此讓他捕捉到翼琴之纖細而做「直 接反應演奏者的肢體施力與肉感……講究瞬間動態……」的評判94,既描繪了該 樂器的細緻表現,也指向聽覺清晰程度。古樂演奏者 Hogwood 的翼琴唱片封底 寫著 “The renowned conductor, keyboardist and musicologist Christopher Hogwood explores the keyboard music of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erforming it as it was meant to be heard in the intimacy of a home, on a clavichord the composer himself

played.”(斜體為此論文所強調)。唱片載體讓在歷史洪流中一度噤聲的古樂器得

92 關於這點,著名古樂運動指揮 Harnoncourt 甚至以錄音室為例,表達錄音室不只是錄音地點也 可以成為音聲展演理想空間的想法。(アーノンクール,2007:141)

93 http://blog.roodo.com/blanchot/archives/15861555.html

94 http://blog.roodo.com/blanchot/archives/9144105.html 描繪了這樣樂器的細膩表現。

39

以在居家環境裡重現(Hennion 1997),讓音樂「演出」模糊了展演場所跟日常 生活(the staged / the everyday)的界線(Frith 1996);除了 Hennion 的論述外,

古樂演奏在學者眼中亦無法脫離當代媒介。95當這部落客在網上分享他的音樂生 活,既是把他自己的生活空間側寫出來也營造了其他使用者體會類似音樂空間的 契機;寫部落格是生活的一部份,而部落客可以從部落格得到一種生活體驗:聲 音(或說聲音的再現形式)確實能道出一個時代的生活樣貌。96

唱片不光在 T 的生活中佔極大比重,其實目前臺灣常見的古典音樂討論也 常以唱片出版品為焦點。話說回來,唱片本身沒有聲音,音樂是儲存在裡面的數 位訊號,而網頁亦非總有影音鑲嵌,讓感官刺激具象。音樂部落格的另一種可能 則是交流腦海裡的音樂經驗,這種聽不到聲音又看不到人的部落格有什麼箇中滋 味?接下來第三章即探討音樂部落格和消費的疊合之處。

95 參線上版牛津音樂字典的詞條〈Recorded sound〉:“Beginning with Vivaldi, the music of the Baroque era came to records in abundance, followed by music of the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period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tereo era, 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ing practice became the norm.

Recordings fostered the dissemination of interpretations by performers who repeatedly advanced new notions of acceptable performing practice. Even interpretations of Classical and Romantic music were subjected to historical scrutiny.”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6294 斜體為此論文所強調)瀏覽日期 2011/11/05

96 此為詮釋山岸美穗(2002:509)言簡意賅的一句話:「音は時代と人々の生活史を物語る。」

Hennion(1997: 425-426)也強調現代科技讓聆聽者已經相當習慣於媒體中介:“ [……] the contemporary listener’s highly mediated ear is being quipped with the aid of media, institutions [……]

it is precisely the availability of recorded music as an object to be purchased, compared, and appreciated which has permitted a return to Baroque [……] ”

40 動群體對應 Shelemay 聲景架構(Shelemay, 2006)中的兩大要點,即聲音素材

(Sound)與場景(Setting);後文即依序探討作為抽象聲音素材的歷史錄音、部 落格場景,最後綜合兩者理解此線上聲景的意涵(Significance)。99意涵賴以產 生的聲音可以是實際的以及同時屬於認知、記憶印象中的,正如唱片「本身」是

97 撰寫人邱曾於社群網站發表「理想的福特萬格勒貝多芬全集,應該是挑出最好的母盤或母帶,

復刻出最無可挑剔的音質,在解說書附上每個版本挑選的原因。還有附上一個復古又有質感的封 面……」(2011)

98 “In the first place, [popular] music in modern capitalism ‘necessarily’ goes through intermediary processes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epa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at enables the wide dispersion of music through media technologies.”(Lee 2009: 497)另外,在全球化 市場裡,類似於阿帕度萊以流動空間為背景之族群景觀(阿帕度萊,2009)的則是音樂學上的聲 音景觀(Soundscape)。

99 “Music’s meaning is shaped by the sounds and settings of musical performance.” (Shelemay 2006:

12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