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時代的音樂民族誌——以三個古典音樂部落格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網路時代的音樂民族誌——以三個古典音樂部落格為例"

Copied!
8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ic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網路時代的音樂民族誌——

以三個古典音樂部落格為例

A Musical Netnograph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With a Focus on Three Classical Music Blogs

周靖庭 Ching-ting Chou

指導教授:山內文登 博士 Advisor: Fumitaka Yamauchi, Ph. D.

中華民國 100 年 12 月

December 2011

(2)
(3)

誌謝

不僅為了薄薄一本論文,更是對研究生活的回顧。我要感謝:

不小心給我基因的那兩位與溫茜學妹 / 一路彼此扶持的叁零肆夥伴(亨哥、

白大、賈彬、阿亮、小紅、寶尼、王抑制、徐四根、伯伯能、郡主、小鳴、鯊魚、

譚大、白花等) / CKHC 41st&44th(尤其是魚寶、小喬、小毛、白皙、李承)/ 音 樂路上的朋友(韋縉、維中、迪西、若軒等人和香港中大的朋友)和學習之道上 的同儕(鴻霈、欣怡、舒雯、尾鰭、綿羊、屁股、鼎堯)/ 過去一直給我鼓勵的 理謙、瑪丹 / 一同運動保持身心良好平衡的彭威 / GIM 101 辦公室、104 分娩室、

103 工作室的諸君 / 還有我那挺識相的筆電,合作無間。

接下來是跟論文比較有直接關係的幾位。感謝:

指導論文的山內老闆 / 受訪者和校外口委簡教授給予協助與建議 / 讓我體 會到觀察的李師 / 把我領進音樂學的楊師蔡師(兩位都引出了我的寫作頭緒,

也感謝蔡師願出任口委) / 從研一開始容忍我隨性的王師 / 多方提供思考刺激 的陳師 / 最後是一路提攜我並以身作則的馬里亞那海溝上峙下維索爾第法王。

PS, 差點忘了要謝謝翻開這論文的人。

PS2, 好不容易寫到誌謝的感覺還滿爽的。

i

(4)

摘要

音樂學領域關注的對象從焦點人物、經典作品(Canons)擴大到日常生活

(Everyday Life)的場景(Shelemay 2006; DeNora 2000),而網路是現下生活脈 絡的一大特色,進入部落格時代後,音樂性肌理如何融於日常實踐?許多領域已 開始著眼於此網路環境,然音樂學目前尚未有特別明顯的關注,這份研究主要聚 焦於三個古典音樂部落格,藉以初探音樂部落格的脈絡,並觀照其如何溝通線上 與離線(online/offline)的音樂實踐。

文中試圖跨越「線上/離線」的「虛擬/現實」二分思維,正如網路介面/聆聽 空間並不對立,音樂再現由聲響質地構出氛圍亦由聆賞行為勾勒生活樣貌;又,

討論社群不僅為線上群集,其串聯音樂產品的年代記憶成為當今版本比較的核心 之一;另,音樂譬喻的書寫與過往平面媒體有貫通處,可為東西文化交會例證。

音樂場景登入部落格時代後,網路行為亦成了種參與音樂活動的方式,這份 論文試著詮釋之,留下一份當代紀錄;而此初探於結語處留下開放式尾聲,期冀 本研究告一段落處亦能供後來論者憑作後續討論的起點。

關鍵字:音樂部落格、部落格環境、音樂實踐、媒介、音樂評論

ii

(5)

Abstract

The focus in musicological studies has been modified; not merely figures or canons, presently, everyday life is also one of the sonic scenes to be estimated. As the internet signifies modern lives, how the notion of musicking has been applied when it comes to the age of blogging? Certain fields have touched upon this blogosphere while musicology has not shown its urgent concern to this topic so far.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ree blogs devoted to classical music. With this research, I try to understand musical blogs’ context and to examine how theses blogs connect online and offline music behaviours.

Here I would offer no simple dichotomy such as online/offline or the virtual versus the real. Internet interface is not on the other side of a real listening space, and discussion within a cyber community could reveal how its participants value their collections. Besides, to write about music on blogs is discursive; according to audio materials, the encounter between Chineseness and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would be musically considered as well.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pretty potentially, people participate in music events through blogging. My thesis is on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and a sort of contemporary record. As a beginning, this paper shall hardly be self-contained, and I hope this open-ended paper would one day make a starting point

Keywords: music blog(s) / blogosphere / musicking / mediation / music criticism

iii

(6)

目 錄

誌 謝 ……… i

摘 要 ……… ii

緒 論 ……….1

第一章 登入部落格時代……….8

第一節 他山之玉………..9

第二節 研究案例與細部………16

第二章 部落格第二生活………21

第一節 超連結、超媒體………22

第二節 搜尋 CPE………

………....27

第三節 樂曲設計、演奏表現、聆賞認知………33

第四節 從音樂部落格到生活………36

第三章 歷史錄音聲音景觀………40

第一節 歷史迴聲………41

第二節 愛樂版圖 2.0 ………..43

第三節 版本情結………48

第四章 中文性西方古典音樂………55

第一節 文化轉寫………55

第二節 三個例子………58

結 論 ………66

參考資料 ………70

(7)

1

緒論

壹、研究背景、對象與目的

網路上資訊大量流通,各類文章不一而足;而部落格平台服務益發完善,於 此場域之創作更是方興未艾。1本論文以廿一世紀初的部落格為研究重心,廣義 的部落格環境從上個世紀末尾發展至今日所見之活躍樣態已不是蓬勃發展四個 字便能一語道盡的2;就臺灣而言,這個世紀初開始席捲各領域,除了個人使用,

無論是綜藝圈、傳媒、政界學界也都看得出向部落格靠近的趨勢。3部落格成了 普羅大眾暢所欲言的好去處,各主流文化、次文化的專業人士或業餘愛好者都有 機會在自家網路園地上一抒己見。開闊的虛擬環境讓文化傳播多了一項強而有力 的媒介,音樂勢難置身事外,不同樂種的樂迷也開始經營自己的網路空間。華語 流行樂、歐美日韓流行樂、世界音樂、爵士樂、西方古典音樂(以下稱古典音樂)

等等都有樂迷架設部落格用以交流、分享,其中多元訊息不乏可資參考利用者,

儼然是新材料來源,亦有值得認真看待處。4發表聆賞經驗、瀏覽演出評論說明 音樂場景也登入了部落格時代,使用音樂部落格就成了種參與音樂活動的方式。

本論文聚焦三個古典音樂部落格,藉之探討網路時代的音樂實踐:從部落格 環境出發,試著析論音樂述評與愛樂者生活樣貌在此一脈絡特殊之處。換言之,

解讀部落格文章寫作方式與其中包含的音樂現象,並考察使用部落格作為音樂活

1 根據http://www.sifry.com/alerts/archives/000419.html所說,平均每一秒就有一個部落格創立!

“On average, a new weblog is created every second of every day - and 13.7 million bloggers are still posting 3 months after their blogs are created.” 這份論文中,若未在註腳特別說明,則網址的最近 瀏覽日期皆是 2011/11/03。

2 美國網站http://technorati.com/state-of-the-blogosphere 提供了個概括的說法:“Since 2004 we've seen explosive growth and maturing of this new arm of the fourth estate.”

3 根據 http://blog.yam.com/blogclub/article/7655330,雖然二十世紀末的臺灣並未流行部落格,也 不見得能說是蓄勢待發的新媒介,但已有初生的枝枒,到了廿一世紀就是雨後春筍了。維基百科 中文版條目(http://zh.wikipedia.org/zh-tw/部落格)列舉了許多服務平台,如 2000 年啟用至今的

「PChome 個人新聞台」和後來支援中文介面的「Blogger」。

4 「Nardi 等人(2004)在探討部落格作者為什麼要寫部落格之後,得到五個主要書寫的動機,

為了紀錄自己的生活而寫部落格,使用部落格發表自己的評論與意見,使用部落格來抒發情感,

使用部落格來整理思緒與在部落格上交流意見。」(劉江釗,2005:12)這幾個動機在本論文所 探討的案例中都並非獨立存在(如第二章),音樂經驗是生活的一部分,既有感發也可予以評論。

(8)

2

動所呈現之意涵。論文主要聚焦三個分析案例,依序是「Mingus Mingus Mingus、

blue97 Music Daily、A 博的夏康路線」

。(後文皆將部落格名稱標以粗體)絕大 部分內容皆與古典音樂活動相關,涵蓋各類心得,例如討論演奏者、曲目,或介 紹唱片的版本資訊等。選定討論對象的初步理由有三:首先,所選對象皆累積了 數年篇章且多有合理地鋪陳想法,而非寥寥數語草草帶過,具一定質量可供探究;

再者,三位部落格撰寫人有一定知名度,亦是可聯繫的對象,因此確認訪談可行 後,選擇這些部落格為檢視對象當屬合宜;最後,選材之間互有異同,各有敘事 重心,可對應不同檢視角度,內容應亦適於研究。5更精確點講,寫作反映出的 不只文章所談的某某議題本身,也很可能串連出音樂交集部落格的景況。這些篇 章不僅僅是發表在網路上的字句,更在書寫中呈現了背後的思維。

「我們孜孜不倦於探討音樂和媒介之連通,而今確實必須將網路拉進研究裡,

不只因為那是討論音樂科技之處,其自身就是音樂賴以實踐的科技整合。」6

(Sterne 2006: 262)的確,網路上的音樂經驗、現象有其值得探討之處,不僅因 為跨領域研究(結合媒體與音樂)蔚為風潮,更因為這是結合學術與日常生活的 一種方式。我們,甚至往後的世代,能夠自然而然地使用部落格不代表這行為是 直覺般渾然天成,而這份論文也試圖藉著詮釋部落格,留下一份當代紀錄。如同 Storey 所述,文化研究的民俗誌並非要判定「文本真正的意義」或窄化現象的解 讀,反而是用以發掘大眾創製的可能(史都瑞,2009:223)。音樂部落格如何連 結起線上現象和離線環境(online/offline)?對一份研究來說,這也是問題意識 起始之處:我們可以怎麼建立音樂部落格的脈絡?以及,從使用層面看起,有哪 些現象?與過去媒體之異同顯現於何處?

5 比如 blue97 Music Daily 瀏覽人次相對較多,而 A 博的夏康路線雖不盛行留言回應,卻有充分 的起承轉合。Mingus Mingus Mingus 則另闢蹊徑,點出不少目前在臺灣並未大紅大紫的音樂。

另,選材難脫「代表性」之慮,此做法考量將於結論處敘述。

6 原文:“Indeed, those of us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music and media technologies must now include the Internet in our research, because not only is it a space where music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it is also itself a set of technologies for musical practice in a wide range of genres and cultures.” 學者 Jonathan Sterne 在結合媒體與音樂的研究方面頗有建樹,其對網路的觀點反映了日常生活作為學 術論題漸趨看重網路的傾向,如網路意涵的轉變(Manovich 2009: 319-320)。

(9)

3

貳、文獻概覽

音樂學科裡關於部落格應用的論述未臻蓬勃,而部落格作為研究取材對象也 相對晚起步。據推測,一方面是因為部落格文化興起確實與科技發展的年代有密 切關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網路的一大特色在於不固定的文本(出版書目一經印 行,實體修改不如網路修改來得便利),再加上書目本身帶給讀者的線性閱讀習 慣在超文本網路空間裡形同取消,因而難有「最終文本」可供研究。於此,目前 研究方向少有直接相關的文獻,故本論文從幾個大方向爬梳前人論著、擷取各方 觀點。第一、與網路/部落格相關的著述;第二、臺灣過去的古典音樂評論書刊 雜誌;第三、音樂學和其他領域中與本論文欲探討的面向相關之研究。第三點將 併入研究方法處陳述。另,因此類論題仍處發苗階段,文獻回顧處稍有精簡,但 相關之研究論述將應用於主體行文。

著手尋找資料時,搜尋「音樂/music」和「部落格/blog/weblog」等關鍵字交 集的文獻鮮有與本文特別呼應的前人研究,於是退而求其次,從「部落格 /blog/weblog/cyberspace」等詞彙下手,搜尋結果提供了初步索引。先說出版書目,

關於網路文化的論述,如《草根媒體》、《誰沒部落格!》等著作,協助闢出一塊 初始的討論空間,在其中可見列舉不同種類的部落格、特性及視角:新聞的、科 技的、個人的、社群的……等等。另外,在學術論文方面,除了數位機制的科技 類議題外7,許多相關研究都關注「影響」8,然本論文聚焦於部落格書寫的詮釋,

亦是難以大量援引前人研究。但部份論文回顧文獻時常強調的部落格特性可資借 鑑,如劉江釗(2005)列出四個特性9:1. 彙整(圖文影音等媒介相互關聯)2. 靜 態鏈結(固定的超連結)3. 時間戳印(系統所紀錄起來的文章時點,不一定會

7 如高虹安(2008)討論了電腦程式的模組,礙於對計算機理論相當陌生,一時之間難以找到與 此論文之關聯。

8 例如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的林昭妘所撰〈Blog 商業模式之研究〉或者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 杜念魯的〈部落格(Blog)對報業從業人員行為影響之初探〉論文等。國外學者研究領域也很強 調這部份,例如 Henry Farrell 和 Daniel W. Drezner 合寫的〈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blogs〉 討 論部落格對政治活動產生的實際影響。

9 這四點括號內是我的摘要。比較不同的部落格介面後,應再添一點,即「5. 標籤分類」(撰寫 人可選擇將文章歸入某個標籤群組。)

(10)

4

顯示)4. 日期標頭(頁面上顯示出來的時間)。雖然介面特徵似乎只是形式,卻 可與文章內容連通起來,探究可否相互闡釋,如 Landow(2006)、Mitra 與 Cohen

(1999)等人強調功能的傾向啟發了我對網路研究的初始視野:研究媒介不得不 看待實際的使用層面。此想法應用於第二章,探討網路媒介與音樂實踐的連結。

此外,網路文化研究不免取徑於社群(Community)概念,例如民族音樂學 文獻中,Ward(1999)的討論主要圍繞在虛擬世界中的社群概念,或如 Waldron

(2009)著眼於互動的音樂活動,如上傳音樂、推薦、討論、反饋等。部落客間 互動10的概念在本研究裡仍佔有一席之地,資訊交換也常是音樂部落格裡的焦點,

如林淇瀁(向陽)發表過數篇論文,主題皆圍繞著數位時代的文學,其〈尋找書 寫新部落:台灣作家「部落格」傳播模式初探〉一文即以「讀寫互動」為討論重 心。姑且不論部落格與社群是否能劃上等號(儘管中文語境裡「部落格」這個譯 名讀起來比「網誌」多了不少社群意味),應該注意的是網路上的社群由什麼連 繫起來,是共通的興趣、背景(Pinard & Jacobs 2006: 84)或記憶、認同(盧嵐 蘭,2007:121-149)?第三章便帶入社群意識,以之為背景,看音樂部落格裡 重心可能落在哪。

古典音樂賞析類的普羅讀物亦是相當重要的參考,恰巧主要探討的部落格文 章也不屬學術性質,兩相對照,或可看出些歷史痕跡的理路。臺灣以往常見的音 樂評論書籍或音響雜誌的音樂欄多以短篇的方式呈現11,除了時有專題報導會佔 較大篇幅外,短小精幹的「評介」位居主流。12參照這類書籍的理由不僅在於這 些出版品的盛行年代與古典音樂雷射唱片(Compact Disc, 以下簡稱唱片)在臺 銷售成功的時期大致吻合,更重要的是相當數量的部落格文章取材和這類書刊有

10此處部落客一詞指的是廣義的,包涵撰寫人和瀏覽人,使用部落格的皆可納入部落客一詞的範 圍。

11 例見第四章。

12 偶有例外,如焦元溥所著《遊藝黑白》(分兩冊)、《經典 CD 縱橫觀》(共三冊)。但僅憑少數 人實在難以論定「樂評」的發展狀況。另,嚴格說來,樂評在臺灣並未發展成專業,各人有其寫 作模式,莫衷一是,尚無特定標準可檢視。「樂評」可能是專業分析式的音樂評論,也可能是以 心得分享為主的鑑賞、評介。

(11)

5

一共通處,即以唱片為討論重心13;就唱片評介而論,部落格文章實可視為同類 書面體裁之延伸,在臺灣的古典音樂書寫紀錄上有跡可循。第四章即討論唱片評 介文字的譬喻筆法。文獻回顧大致分類如前述,但此處並未涵括所有參考來源,

尚有較細瑣的部份相關文獻,將在後面章節行文中一一解釋附註。

叁、研究方法與章節概述

本研究採取的方法逐漸從民族誌和民族音樂學的視角成形。首先是接觸了網 路和人類學科交織出的詞彙:Ethnography 的前綴諸如 cyber-/on-line/virtual 等,

不盡相同,但都是可相互抽換的詞面14,提示著網路的虛擬性質,討論時概念可 以互通。值得注意的是這類網路民族誌(Netnography)的研究不約而同地暗示 著看似虛擬的網路能實在地紀錄下音樂活動、虛擬的線上行為卻是實際生活的一 環15——「所謂的虛擬性格只有和其它文化現象同等真實」(Cooley, Meizel & Syed 2008: 91)16,這也是論題所指部落格時代的特徵。部落格時代並非卓然獨立於 前後的一種斷代指稱,即使毋庸置疑地屬於網路環境,因為它既延續網路之前的 媒介經驗卻又不連貫;重疊之處在於寫作筆法(第四章),而相異處則來自寫作 和閱讀中的網路特徵(第二、三章)讓部落格時代的「生活、聲景」在慣習用法 上再添一層數位版解釋。

適於作為本論文方法論進路的先決條件之一正是「虛擬和現實無法截然二分」

的想法,因此本研究在部落格文章外也將輔以訪談,綜合撰寫人現身說法以求進 一步分析,由詮釋音樂行為跨過網路論述虛/實之間的那條線。在此先稍加說明

13 當代古典音樂活動中,唱片聆賞確是相當主要的環節,本地樂迷對此樂種現場演出的參與程 度有限,而現場的曲目(Repertoire)也不如市面上唱片能提供的來得廣。

14 如 Lysloff(2003)論題以 on-line 來說明虛擬性質,在文中也頻繁使用了 virtual 作為提示,行 文中常見“virtual ethnomusicology/community”等字詞。

15 比如 “Indeed, the physical and virtual realm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separate due to the less frequent face-to-face contact. [……] I acknowledge that the physical and virtual envelop each other, but I maintain that the value of virtual space resides in its capacity to enha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s physical, political and social lives.”(Ward 1999: 105)也正如 Lysloff 批判性地寫道:

“Understandings of media technology or the Internet should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networks of materiality made up of physical devices and the human beings who use them.”(Lysloff 2003: 237)

16 原文:“Virtuality is only as real as any other cultural production.”

(12)

6

本論文進行訪談的情況,三個受訪者,恰好有三種距離:第二章的受訪者原先完 全不認識,在接觸後由於會面、通信、互相造訪彼此的部落格而熟稔,該受訪者 對於論文中的詮釋持開放態度,對研究過程可說是鼓勵,亦是助力;第三章受訪 者由於聯繫過程並未十分順利,因此僅有網路上魚雁往返,但仍能從少數的對話 中抽絲剝繭出些許關鍵,不足之處以該部落格的瀏覽留言補充;第四章受訪者在 2005 年便已相識,較容易進行訪談,無論訪談內容或次數都較前者為多,更使 得該章訪談內容和研究直接相關。在過往的人類學領域需要一段時間的融入,這 段時間在網路版本的觀察裡確實存在,約由 2005 年至 2011 年,但是否已足矣?

或者換個方式講,本身包涵線上和離線的訪談(由網路聯繫、並脫離網路實行面 對面的訪談)同時可以跨越 online/offline 外,作為固定讀者所觀察的寫作理路是 否足以支援三個章節的內容?

試驗網路民族誌方法期間形同挑戰自我觀察視野(並非樸華無實地以日為單 位進行鉅細靡遺的紀錄),觀察內容使我的論文形式有了初探的餘地:三個部落 格講三個話題,如本節前述,論文中試圖掌握三個初探方向即旨在凸顯以網路時 代材料為主之研究過程(而非如多數論文般以各案例觀照一個說法);至於文章 主體有些雜亂的發散頭緒卻是刻意提醒翻開這本薄論文的讀者——網路的文章 在目前這個時代亦確實益發發散而非收斂,如同 YouTube 播放頁面旁各預設的 外連影音,資訊作為節點是帶你往另一個資訊,將不輕易定著。稍微岔題一番:

論題旨在跨過 online/offline 不也正是種「發散外連」?

承前,如 Lysloff 表述,「虛擬」的民族誌仍扎根於「傳統」的方法17,關於 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observation)一項,直接的實踐手段便是試著撰寫部落 格18;同時,為了處理音樂題材,也著手接觸無論以往熟悉抑或陌生的作品以試 圖理解分析案例中描繪的抽象氛圍、聆聽核心及版本差異等細節,再與部落客說

17 “In fact, in many respects, my research tools were not all that different from those used in classical field research: participant-observation, interviews, documentation, and so forth.”(Lysloff 2003: 234)

18 http://trinax.blogspot.com 而這經驗也帶來一些效果,首先便是意識到以中文轉寫古典音樂的

難度,進而留意到了該平台的中介性質,與論文第二、四章有關。

(13)

7

法相互印證……音樂研究不只是樂譜載體,後唱片工業的現在也仍不應忽略過去 呼風喚雨了一陣子的唱片載體。處理聲音材料與週遭環境的方法亦將借重 Shelemay 所發展出分析聲音景觀(Soundscape,後文簡作「聲景」)的框架,藉 以探查聲音素材在特定場景中作用可提供網路上的音樂活動何等意涵。19

最後,人類學經驗外,此處背後其實還有另一個音樂學的觀照,即 Rice(2003)

結合時間、地點與音樂隱喻(time/location/musical metaphors)的三個維度。這始 終提醒著時間與空間可讓討論對象的定位得以逐漸浮現、音樂的詮釋則在抽象的 層次上發揮:線上空間脫離傳統地點的面對面接觸,但仍是空間,如第二章示;

時間指涉包括個人的、群體的、歷史的(湯亞汀,2005),如第三章示……音樂 部落格再次強調了這世紀的文化之一,相對於傳統的時/地關係,網路上的時/地 怎麼跨過虛實?這也是後文分別探討不同概念的原因,從部落格的生活、聲景、

筆法切入以求發展討論面向。

論文架構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份(即第一章)嘗試描繪音樂部落格的諸 多樣貌。要與今日的音樂部落格環境對話其實必須先承認有個限縮的過程,場景 是不斷聚焦:臺灣網路音樂部落格古典音樂的部落格各個愛樂者的部落 格。在第二部份(第二至第四章,為三個部落格之解讀)開始前,第一部份需先 梳理大致的網路環境,於是範圍由「音樂部落格」的大致樣貌著手,作法是闡述 一些「關鍵字」20,並在第一章第二節編排關鍵字與合適切入方式予後續章節且 闡釋各案例發展藍圖,方法概述此處從簡,後詳於該章節。第二章從「Mingus

Mingus Mingus」檢視部落格媒介(第一節)如何連結音樂(第二、三節)及其

同生活間的連結(第四節)。第三章在「blue97 Music Daily」裡看歷史錄音的虛 擬聲景,其聲音、場域、意涵分別由三個節討論。第四章第一節解釋音樂譬喻的 解讀可能,第二節從「A博的夏康路線」檢視音樂文字之撰述。

19 Shelemay 由三個角度構築音樂文化模型,Sound/Setting/Significance,於本論文譯為「聲音/場 景/意涵」。(Shelemay 2006)第三章將借重此方法。另,其 Soundscape 一詞沿用自 Murray Schafer,

但概念略有不同,原先 Schafer 強調的是注重身遭聲音景況的環境意識。(呂心純、楊建章,2010)

20 諸如超連結/超媒體/生活/版面設計(第二章)、歷史錄音/社群/記憶/唱片產製(第三章)、寫作 筆法、文化轉寫(第四章)等。

(14)

8

第一章 登入部落格時代

部落格是怎麼回事?彷彿公式般地解釋 Web + Log = weBlog 已經滿足不了 未來對這個問題的想像,反而是多元內容造就了時下部落格的樣貌。網際網路上 諸多題材都有部落格為之撰文,題材涵蓋極廣,既有細緻文章亦充滿大眾化內容:

諸如海外留學生菜餚料理紀實、從色香味到價格都一覽無遺的美食經驗、古董型 號相機使用竅門、熱門社會議題——從國內外政治動態到少數族群之關懷、綜藝 娛樂花邊新聞、讀書心得兼雜生活隨想(並在留言回應欄位與朋友談天說地)、

上班族的旅遊紀行混著心情抒發、專業影視評論與電影資訊、個人化的圖像設計 與美感展示、新舊電玩攻略到細部資料設定……頁面五花八門,取材好似難以窮 盡。21當然,「音樂」這個混合藝術和商業的大標籤一出來,不意外地,曬在網 上的資訊目不暇給。以音樂為中心的外延相當廣,相對本地網路生態而言,比較 特殊的是國外相當風行的檔案分享平台,但在臺灣或許礙於版權法規,此種可能 遊走在法律邊緣的資訊不易成為討論主角;或深入點看臺灣較小眾的西方樂種,

如古典音樂或當代爵士音樂,些許風衣版現場音源或私人廣播收音也受限於錄音 者的時空條件,因此本地的音樂網絡也不常成為散播此類音源的核心。22說回主 題,在臺灣網路資源最常見的型態之一便是部落格,其中的音樂話題其實涵蓋了 多層次場景,從臺灣網路到古典部落格。

臺灣音樂族群富歧異性,除了論文欲探討的古典音樂外還有許多不同樂種之 論述,第一節借他山之玉,舉五個非古典樂種、面貌各異的部落格為例,說明網 路多元呈現音樂資訊的樣貌且指出其中特點,而後在第二節試著將各特質大致符 應至古典音樂部落格概況一探究竟。

21 在《誰沒部落格!》一書中,作者列舉數種型態,如「知識部落格、戰爭部落格、政治部落 格、媒體部落格、影像部落格、個人私密網誌……」等等。(菲飛特、杜赫提尼,2006:49-59)

22 最明顯的例子不得不說飽受爭議/訴訟的 peer-to-peer 傳播模式。(謝奇任,2006:166-167)至 於前述的檔案分享平台,在研究過程中所接觸的多藉部落格發表文章並利用免費空間上傳檔案。

(15)

9

第一節 他山之玉

「音樂部落格」五個字像個大拼盤,在眾多且紛雜的資源裡有什麼可以看、

要怎麼看等頭緒都有待推展。部落格環境有其草根性,作為大眾化的傳媒,進入 部落格的門檻已不像過去那樣專業導向,業餘者的書寫機會大幅提昇,公眾得到 更多發聲機會。此一媒介使個人得以訴說認同、社群感或藉以建構記憶,分享、

表達、記敘(菲飛特、杜赫提尼,2006:59-67)等取向都可納入考慮。23以下簡 述並考察五個部落格:嘗試個人風格歌曲創作的「晚起」、產出世界音樂相關篇 章的「龜壁茶居」、臺灣留聲機老曲盤收藏家所經營的「桃花開出春風」、在流行 樂界佔有一席之地的「音速青春」及深入評介爵士樂手與唱片的「jazzfun」。

晚起24:超媒體/生活

廣義來看,這的確是部落格,不過乍見之下,和直覺的認知稍有出入……這 是個用音樂說話的部落格。其所在的街聲網域提供形形色色的題材,首頁連結便 可看出不同的面向,第一個是「音樂」類別,隨後有「攝影」、「設計」、「影片」、

「街頭情報」等點入後各自揮灑的主題,此不贅述。25音樂類別是讓許多創作者 大展身手的好地方,網域提供每個使用者固定的內建區塊,諸如「個人檔案」、「網 誌」、「相簿」、「音樂作品」、「留言板」、「好友名單」等等,功能既包括社群取向 也帶有音樂目的。其首頁版面設定如圖:

23 另,“Blogs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 general) illustrate the fusion of key elements of human desire — to express one’s identity, to create community, to structure one’s past and present

experiences temporally — with the main technological features of 21st century digital communication (speed, reach, anonymity, interactivity, broadband, wide user base).”(Gurak & Antonijevic 2008: 67)

24 http://tw.streetvoice.com/users/whiteassass撰寫人目前為一自由業者,慣於網路上發表歌曲創作。

截圖日期 2011/06/02

25 http://tw.streetvoice.com

(16)

10

主要版面可以粗略分成三塊區域——左方的個人資料,右方的廣告贊助與中間的 音樂區塊。網站提供了「網誌」功能,但比起慣常認知的文字敘事,這例子是用 創作紀錄下部落客想表達的事情。晚起頁面裡羅列的曲目藉由初步的網頁編排呈 現抒情、民謠等創作者歸類的「歌曲風格」;進入歌曲連結聆聽後,不難揣摩取 材生活的歌曲中,個人化的詞、素人的錄音設備、簡潔的編曲配置正是此部落客 生活時刻的情境摹寫,而生活便在網路上以媒介經驗再現了出來。街聲頁面設定 瀏覽者進入每首歌的連結後,聲音檔會自動播放,歌詞可於聲音檔播放介面下方 點擊瀏覽。26明顯的例子如〈關於洪通〉就是由畫家洪通的某幅畫啟發樂念的創 作;或者在〈給我體內的孩子〉這首歌裡透露了對未來子女教育的想法。27這些 詞曲在網路上紀錄需要契合的載體,而提供歌詞刊載跟上傳聲音檔的街聲空間則 是實現音樂生活的媒介。

26 如http://tw.streetvoice.com/music/whiteassass/song/152540

27 兩首歌的完整歌詞於http://tw.streetvoice.com/music/whiteassass/song/136354 和http://tw.street voice.com/music/whiteassass/song/125634

(17)

11

桃花開出春風28:歷史錄音/社群/記憶

架在新浪網域29的桃花開出春風在臺灣蟲膠唱片界裡若說是炙手可熱可能 也不為過。版面色調清爽,文章標頭及曲盤片心掃描圖檔直直接接地映入眼簾、

左方則列著〈望春風〉、〈心酸酸〉、〈雙雁影〉……等經典流行歌,老音樂的氣氛 躍然網上,在此不妨先從版面上首篇文章一探究竟——〈又是月下又是戀〉30

若電腦音源常態運作,舊時錄音片段便從網頁上流瀉而出,確實符應此部落格的 副標題:78 轉萬花筒——網路老曲盤分享會。彷彿要將日治時期臺灣舉辦在公 共場合的「蓄音機音樂會」挪移到 21 世紀的網路上,沙沙炒豆聲與單聲道聲響 往耳際襲來,奇異的時空交纏再現跳舞時代的風華。物質剪影也進到視野:片心 大大的 Columbia 字樣、從右到左的傳統中文寫法以及幾分刻損的痕跡無不協同

28 http://blog.sina.com.tw/davide 撰寫人為著名蟲膠唱片收藏家林太崴,目前於臺灣大學音樂學研

究所擔任研究助理。截圖日期 2011/05/23

29 http://blog.sina.com.tw

30 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609376

(18)

12

音樂檔帶電腦前的觀/聽眾回溯某段泛黃光景。由《四月望雨》碰觸幾十年前的 時代,帶著私人感性又兼有共同記憶,撰寫人可不是只唱獨角戲,部落格的開放 特性在此有十足昭顯,首頁右方「最新回應」處顯示的〈RE: 大稻埕行進曲〉31 就充滿部落客密切互動的繁盛內容,歌詞由瀏覽者留言協力拼湊出日文樣貌也分 享譯至閩南語的成果,相當程度地彰顯了部落格的社群效能。32

除了前例文章從 2007 年的音樂劇跳回 1932 年的創作背景,此部落格的其他 篇章也共同反映出撰寫人對於古早時期之投入,比如介紹書籍《臺灣空運文化的 立體新世界》時便大量應用黑白人物相片、介紹古早流行歌〈桃花泣血記〉時描 繪了唱片市場的策略、錄製的理由、辯士詹天馬的行蹤甚至也提供一部分三年後 重編新劇的台詞……桃花開出春風的整體呈現或許正如同 2010 年的文章標題所 講……〈原來,我還在這裡〉33……時代的滾輪向前,而他仍向著往日裡尋找。

龜壁茶居34:版面設計

說到網路實踐,常見的部落格介面如同樣架在新浪網域的龜壁茶居說著網路 使用者熟悉的語言——由上而下的捲軸式閱讀、側邊列有超連結、背景有底圖和 色彩配置,當然還有一點很要緊:由文字和貼圖建構起的地方。一個講述世界音 樂的部落格,在聆賞與體驗中勾勒出了跨疆界的輪廓。相較於前述展演空間較為 定著的晚起,龜壁茶居帶著幾許虛擬的遼闊。瀏覽這個部落格時,其生動述聞很 難不令人察覺這份跨越疆界的感受;當人們造訪這個網頁,即便還沒細讀冒險般 的旅遊紀行或少見的樂種述評也說不定會慢慢讓龜壁茶居給潛移默化,因為右方 版面記載的就是壓縮在一個頁面裡的世界——

31 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566094

32 互動在部落格研究中幾乎是無法略過的話題,然而學者間對互動的看法卻不盡相同(鄭國威,

2007:26-27),就桃花開出春風而言,箇中原因或許也不脫部落客的人格特質和彼此間的關係。

33 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585377

34 http://blog.sina.com.tw/znamenny未取得撰寫人聯繫方式,僅在此附上頁面截圖。

截圖日期 2011/06/02

(19)

13

文章分類的欄位列示著「中東歐、中東、中亞、南亞、東亞、南島、太平洋、非 洲、西北歐、中南美……」等區域。再就近細看,該部落客使用介面的模式也強 化了這份虛擬地踏足異國的氣氛。首先就是文章標題,輕易可見阿爾巴尼亞、地 中海、俄羅斯、泰國、瑞典、日本、爪哇、高加索等字樣,就算對大部分填上地 名的標題視若無睹,一張張風情萬種的相片與穿插其中的地圖總也該在眼角餘光 留下印象了。整體觀之,面板預設的標籤分類與彩色貼圖並非習慣上認知平面媒 體的主角,但網路閱讀的範疇則須將之納入;部落格內容並非只就文字而言,介 面扮演的角色也應謹慎看待。

(20)

14

音速青春35:超連結/樂迷回應/唱片產製

再說唱片市場,長期耕耘流行樂的音速青春亦頗為知名(其持續不綴的寫作 甚至進而出版實體書《給所有明日的聚會》)。樂迷希望看到的樂團介紹、甚至部 落客給予評比排名在這裡都不曾缺席;主頁面上的第四篇〈My Albums of 2010〉

36提供了大眾樂迷的聆賞取向,也進一步側寫了音樂工業裡的商品產製性格。這 篇洋洋灑灑列了六十張唱片的文章,格式非常整齊,標號、團名、專輯名稱、附 圖,專輯名稱上藍色,顯示為專文的超連結。且以名列第二的專輯(Arcade Fire - The Suburbs)之連結37檢視部落格特色:

單刀直入地,也是在開頭就見到張圖,鮮艷對比又隱約潛伏著燠熱的氣氛,右上 方打著團名,這是張專輯的封面,銷售意象、包裝樂團(雖然此團體已然成名)。

關於 Arcade Fire 這個加拿大樂團,部落格中簡單交代了發展軌跡、評析了 演奏特色,文中散見內行樂迷可望文生義的所指,如「民謠龐克」、「白色噪音吉

35 http://pulp.bluecircus.net 撰寫人陳德政為音樂文字工作者,長期關注歐美流行樂文化。

截圖日期 2011/06/02

36 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14837.html 瀏覽日同截圖日期,當時為主頁面第四篇文章。

37 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14710.html

(21)

15

他」、「新浪潮舞曲」等名詞,其餘還有不少人名和專有名詞也以超連結形式嵌入,

甚至在這個 Arcade Fire 的頁面裡還有一個 Arcade Fire 的超連結38,帶往撰寫人 的音樂會參與經驗,在此描述了團員背景與又一次介紹音樂編配手法,並以感性 的口吻敘事;這篇部落格文的回應十分踴躍,留言提及了主唱的歌聲、對照片的 評論、與其他團體的比較、網友雜感、還有更多連結……不意外地,在這個頁面 繼續可見 Arcade Fire 的超連結,這次則是連往該樂團的官方網頁,同樣的名詞 串起了不同的事件,一個牽一個,見證了網路的特色。

jazzfun

39:寫作筆法

38 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4759.html

39 http://blog.roodo.com/wisconsin撰寫人孫秀蕙現於政大任教,並持續在爵士樂領域筆耕。截圖

日期 2011/05/23

(22)

16

最後的簡例是同樣訴諸大量文字工作的 Jazzfun,部落格背景底圖是一位爵 士樂手的模樣,好似暗示著這裡不以品項為號召、改用人物作軸線40,進入首頁 便會看到第一篇文章的第一張圖,那是薩克斯風演奏者 Tubby Hayes 生動的剪影,

套著西裝閉眼吹奏,銅管色澤在樂器上定格。在此,爵士樂的寫作面貌又如何?

以這介紹 Tubby Hayes 的文章41來說,如同音速青春,交待了過去的事件,也細 膩刻劃器樂彼此間的應和42;但隨著逐軌聆賞繼續閱讀,不難發現雖是側重人物 和音樂表現的書寫,背後支撐的唱片工業卻始終未曾抹去,甚至像是刻印在每張 唱片封面上,「專輯、廠牌、代理、錄製、版權、限量、發行」等字眼和唱片公 司名稱散見文章各處也不足為奇。根本來說,販售音樂脫離不了市場,然而商品 意象在蒐藏和重新發行的輪迴中益發強化,「夢幻逸盤」一詞尤能展現此一性格。

考量起遣詞用字,豐富的評介裡不難發現撰寫人筆法變化的趣味,其不時穿 插華語裡與音樂聲響無直接關聯的詞彙甚或成語。以〈孤高的爵士魂〉43一文為 例,首段即見「滄海遺珠」、「灰飛湮滅」兩個成語,間以「茫茫碟海」四個字,

該文介紹的少數錄音便有了市面上罕見的第一印象;在介紹鋼琴樂手 Al Haig 演 奏風格處,「甘醇」、「圓熟」、「兼容並蓄」、「甜而不膩」、「條理分明」、「行雲流 水」、「氣定神閒」等形容則讓讀者在聽見聲音前先有了想像空間;然而實際上此 類筆法修飾的是怎麼樣的音樂性?此考量亦是閱讀時可再探詢的環節。

第二節 研究案例與細部

為求面向多樣,論文包涵三個案例且各採取不同的進路,以下即依章節順序 簡介各部落格及適切的方法論。

40 首頁右方的記事分類欄位中可明顯看出「樂手‧歌手」是為文焦點,所佔比例最高。

瀏覽日期 2011/11/04

41 http://blog.roodo.com/wisconsin/archives/15685423.html

42 「……反覆的貝斯低音中帶出海斯輕盈如羽翼的長笛旋律,再加上特殊的節奏編排,聽起來 有耳目一新的趣味。低沈的管樂合奏與海斯高亢的長笛旋律互相抗衡、互動……」

43 http://blog.roodo.com/wisconsin/archives/14736615.html 其實標題裡的孤高二字也是相當中文 化的形容詞。

(23)

17

Mingus Mingus Mingus(撰寫人 T 君

44):超媒體/超連結/生活/版面設計

http://blog.roodo.com/blanchot

以下縮寫部落格為「Mingus」並簡稱撰寫人為「T」。如桃花開出春風,樂 多網域45版面配置也允許 Mingus 名稱後跟著副標題—— “All is empty, all is the same, all has been. Was that life?....Well then, once more!” ––Nietzsche。這句《查拉

圖斯特拉如是說》摘出來的英譯暗示了至少兩個 Mingus 裡的現象:其一,寫作 裡多處中英雙語並置,少了編輯出版嚴格要求,不拘泥傳統中文寫法,較為自由;

其次,T 引述這則尼采文字並非結尾在非懷疑語氣的“Was that life?”而是“Well

then, once more!”,實則傳達寓生活於部落格書寫的意涵。46因此,論文將考察生

活面向在 Mingus 裡怎樣顯現。

如此出發不免需要訪談以貼近較整全的面貌,然與 T 接觸過程中,對方表 明希望保留偏私人性質的資訊,出於學術倫理,些許細節也僅能點到為止。47有 趣的是,這反倒提供了逆向操作的契機——不從訪談裡驗證日常生活的細節,而 是從其「第二生活」之呈現來接觸撰寫人的生活。接著,網頁閱讀、進階些的親 身操作及訪談經驗帶來的體認如同 Lysloff 所指出的關鍵,單是考察文字大抵不

44 見面訪談共兩次,分別是 2011/06/11 與 2011/10/14;另,與研究相關通信期間為同年五月至十 一月。首次訪談時,T 君表示希望「用英文字母代號替名字打上馬賽克,我想保有作為部落客的 網上生活、第二生活……想要避免瀏覽的網友知道我的身份、可能就會在看的時候戴上眼鏡……

假設我的職業進到讀者的認知裡,可能大家就會多了一副眼鏡過濾我寫的東西。」(2011/06/11)

45 http://www.roodo.com

46 在見面訪談前,T 君於通信時強調其「作為部落客的第二生活」(2011/05/20)的意識,也因此 希望讓網路上的活動歸於網上,盡量與日常的社交圈劃分開來。誠然,如果研究「虛擬和現實是 否難以二分」,這更可再發展成為一個議題,然非此處主要論題,因此打住;惟應注意,無論細 究虛擬/現實與否,於此觀照之下,部落格與生活之間的關係只有更顯密切,而非獨立於撰寫人 生活之外。另,網路研究論者也指出「網際空間並不僅止是一個空間而已;網際空間是由許多空 間所組成的」、「我們真的能夠說網際空間的生活所引發的效應與現實生活是一點關連也沒有嗎?」

(雷席格,2002:173、486)

47 社經背景,諸如教育養成、族群認同、社經背景等因子無不型塑個人的音樂經驗與思維,理 應影響 T 的音樂活動與認知,但前列因素又多偏於私人性質,因此訪談過程較聚焦於音樂理解、

經驗及其評論。

(24)

18

足以符應網路環境下的「文本」48概念,畢竟程式碼構築的空間與傳統書面媒介 的差異難以視若無睹。透過平台功能撰寫部落格作為音樂活動的討論則應把媒介 一併納入考察範圍。49第二章著眼於部落格環境,參考網路研究論者著重的特點

(超連結、超媒體)展開觀察50,並探究 Mingus 揉合古典音樂元素的生活空間。

blue97 Music Daily(撰寫人邱先生

51):歷史錄音/社群記憶/樂迷回應/唱片產製

http://blog.roodo.com/chiu719

以下縮寫部落格為「blue97」並簡稱撰寫人為「邱」。副標題「散播古典唱 碟的流言蜚語版本口水」確為該部落格的最佳註腳。此部落格相當知名,一方面 顯現了當代音樂活動中唱片聆賞所佔比例之巨,另一方面也道出了資訊時代眼花 撩亂的「版本比較」可以有如此多選擇。邱亦是音樂雜誌《MUZIK》主筆之一52稍加瀏覽 blue97 便不難發現此處有如小倉庫,而資訊重心便是邱在雜誌專欄上 致力耕耘的「歷史錄音」53區塊。首頁上列有共廿篇文章54,扣去一則轉載新聞 和一則部落格公告,餘下的十八篇唱片相關資訊有十四篇是關於歷史錄音,比例 幾達八成。

歷史錄音,既有歷史又是錄音,它同時開了兩條路:抽象的音樂記憶與實體 的商品產製。音源錄製年代和演奏反映出的時代感不斷地為消逝的過往發聲,弔

48 “The danger of a purely textual approach is that it perpetuates ‘the fantasy that one can understand the workings of public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solely by interpreting/deconstructing representations’

(Ortner 1999: 55-56).”(Lysloff 2003: 233)Lysloff 指出的方向不啻是建議研究者將整個網路環境 當作文本來檢視,非僅限於文字剖析。網路研究方法論頗注重此批判思維,簡言之,不得不謹慎 看待網路文本的使用方式。

49 “it means a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through which ‘various sounds, words and images have been constituted, transmitted and received’ (Negus 1996: 68)”(Lee 2009: 490)

50 譬如 Mitra、Cohen(1999)論及的特徵。兩位學者提出網路可加以分析的基礎包括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及衍生自此的非線性(Nonlinearity)、讀寫互動(The reader as writer)、多媒體

(Multimedia),此四點適於解讀部落格,尤其前兩點便是超文本(Hypertext)概念的特質,超 連結與超媒體應用將於第二章第一節解釋;至於全球網路(Global WWW)和不穩定的超文本

(Disappearing Hypertext)與第二章較無關聯,故不從這兩個切入點展開過多論述。

51 無實際訪談,通信聯絡亦未頻繁,其間斷斷續續,自 2011/05/20 至 2011/10/08。

52 筆名即 blue97,對德國指揮 Furtwangler 的錄音多所著墨。

53 歷史錄音不易嚴格定義,容於第三章述。

54 瀏覽日期 2011/05/23

(25)

19

詭於是浮現,時間軸向前、轉錄再製技術更新帶來的卻是某個懷舊的想像、對某 個年代的追念;尤為現實的是,音樂記憶不全然憑空附著在腦海裡,而是藉由一 份一份的重新發行製作讓人從聽覺重新領略。從 blue97 切入,流通網上的資訊 點出過往的聲響感受、在討論中逐漸可窺見唱片發行景況的冰山一角與感受無形 之中逐漸堆疊起來的歷史錄音氛圍,這些細節恰可符應 Shelemay 討論音樂文化 的聲音景觀架構:過往的聲響感受(聲音素材)、網上資訊流通與唱片發行景況

(場景中)、歷史錄音部落格的可能意涵。

A 博的夏康路線(撰寫人徐先生55):寫作筆法、文化轉寫

http://blog.roodo.com/sussicran

以下縮寫部落格為「路線」並簡稱撰寫人為「徐」。同樣地,這也有網頁副 標——「對古典音樂錄音、錄影、現場演出有感而發的小天地」,雖然也是公開 的網路空間,不過相較之下,從路線的瀏覽人次56來看,比起 Mingus57和 blue9758 就顯得私人不少59,少了龐大讀者群無形中帶來的壓力,文章發表毋需頻繁、分 類也相當簡單60,宜於作為個人音樂感發的小天地。這裡的寫作和 jazzfun 有一 處類似,雖是西式樂種,卻善用中文來豐富地描繪聆聽感受,帶有中文特徵的譬 喻筆法又有何等巧妙的門路?如此寫法旨在抒發抑或同時指涉演奏手法?

第四章著眼於音樂文字寫作特點。在臺灣談論古典音樂不脫中文構句,西方 古典音樂與中文各有背景;徐咀嚼音樂後基於中文性(Chineseness)61反映出的

55 訪談共計四次,2009/11/02、2009/11/16、2009/12/20、2010/07/05。第三次為電話訪談,其餘 則為親身訪談,前兩次至徐的住所參訪。

56 2005 年 8 月 12 日開張至 2011 年 11 月 10 日,瀏覽人次略將近 3 萬。

57 2005 年 11 月 20 日開張至 2011 年 11 月 10 日,瀏覽人次剛超過 6 萬。

58 2005 年 1 月 17 日開張至 2011 年 5 月 10 日,瀏覽人次已破 100 萬。

59 參照第一節列舉的部落格會更顯落差。龜壁茶居瀏覽次數接近 96 萬、桃花開出春風接近 74 萬、音速青春超過 380 萬、jazzfun 超過 8 萬人,最私人的晚起則是三百餘人。紀錄日期 2011/05/31

60 路線裡的文章同樣也是致力於古典音樂心得討論,有唱片聆賞、歌劇製作或音樂會的影像紀 錄、參與現場演出的感想及其他介紹性質的文章(樂曲、演出者等)。按訪談內容,這和徐對自 己部落格的定位有關,對他而言,路線主要是「備份」性質(2010/07/05);間歇地撰寫部落格,

以之為聆賞軌跡、文稿備份。這與徐的工作經驗頗有相關,他曾任滾石唱片古典部企劃業務與 EMI 臺灣區古典部企劃副理,亦曾為自由音樂文字工作者,現為鵬博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61 此處所謂中文性特別重視中文寫作裡與傳統對話的寫作策略(如使用成語)。Chineseness 翻譯

(26)

20

述評便有了可供玩味之處。此部份最初構想源於轉譯/敘述中呈示的「第三空 間」——於東方語言同西方聲響際會時產生的微妙融合。62如同霍米巴巴以語言 為例強調出自不同文化的對話將使既有之語言慣習模糊(Bhabha 2004: 48),論 文第四章即從語言之彈性出發,試圖詮釋中文如何轉寫音樂表現。

小結

本論文討論的「音樂部落格」指的是以音樂經驗為撰寫重心的部落格,而初 步統整一番,從晚起到 jazzfun,五個部落格提供好些「關鍵字」值得細究,後 續章節即以三個部落格對應發展前述「關鍵字」:音樂生活如何交集於部落格媒 介(第二章)、以唱片為主的網路社群和音樂記憶怎樣兜在一起(第三章)、解釋 由文字轉寫之聲響呈現(第四章)。

同是古典愛樂者63在網上的音樂書寫,彼此異中存同又同中求異,例如在路 線裡會有類似 blue97 的歷史錄音述懷、在 Mingus 裡可以找到路線中少提及的曲 目心得;再擴大視野來看,音樂傳播不限部落格間,也在網路與非網路間傳播,

因此還有另外一層異同:論文第二章由採用超連結、超媒體兩項平台介面特質起 始,第三章藉詰問社群概念闡釋網路書寫特色,第四章回歸狹義的文本,檢視其 與過往書刊的聯繫,網路作為媒介,「新」的功能層面也包裝了「舊」的文字。

理解音樂正如 Rice 所解釋,橫跨美感欣賞、社會行為、商品性格等等面向(Rice 2003: 163-67),而衍生現象散見諸古典音樂部落格,是以論文試圖在當代脈絡中 解讀書寫樣貌。

廣泛,因地制宜,此譯法考量將於第四章解釋。

62 論述根基派生自後殖民主義論者 Bhabha(2004)。“that even the same signs can be appropriated, translated, rehistoricized and read anew.”(Bhabha 2004: 55)又,「它(文化翻譯)游移於語言系統 或文化傳統之間,從而在實施過程中引入一種偶然性因素或不確定性,它不事先存在於任何單獨 存在的文化或語言中」(生安鋒,2005:84-85)論文取「第三空間/混雜性/文化翻譯」(Third Space/Hybridity/Cultural Translation)三個概念的集合,討論文化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彈性,主要著 眼於以中文譬喻西方古典音樂的解釋方式。

63 T 君要求論文中不要出現太多日常生活的線索(除了 Mingus 裡有提到的部份)所以職業部份 將保留;至於徐邱二人,不僅是愛樂者,目前的工作也都和古典音樂相關。就本研究範圍,三人 共通之處在於對古典音樂的愛好十分顯而易見。

(27)

21

第二章 部落格第二生活

「開始的動機啊……寫部落格……第一個是正職外的自由寫作,第二個是對 自己的紀錄……A note to self。」(2011/06/11)撰寫人 T 君談到架設部落格的 動機時,一如其網上書寫的風格,雙語並陳,偶而運用簡潔的英文字詞表達當下 閃過腦海的語句。相對於個人身份的隱密需求,閱讀其文字、累積 Mingus 裡的 片段,反而形成此人的側寫及其生活的認知途徑。線上行為遮掩了日常性卻又同 時部份地反映,部落格書寫正是如此巧妙地強化了「第二生活」的所指。日常性 之介入除了文章偶有片面提及的人事時地物(比如 T 紀錄下的旅遊隨想、家庭 生活),更根本的是寫部落格的習慣:在可以連線的地方坐下,打開電腦、連上 網路、使用鍵盤滑鼠與某個瀏覽器軟體登入樂多網域、準備好要說的話然後在自 己的平台發表文章;「日常的」Mingus 也涵括了「音樂的」Mingus,音樂想法 是敲打鍵盤完成的一行行淺灰色字體,也是 T 在居家環境取出一張張唱片放進 音響系統後聆聽且輸出的行為——說這有意識的動作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生活 應不為過,而閱讀部落格有如逆向操作,如同把完成式轉換為進行式般,從已完 成的頁面返回書寫時意識流動的片段。T 頗強調有感而發的瞬間,他提到過往文 字創作的經驗讓他相當注意「片段的自由性和暗示的潛力」(2011/06/11),雖不 見得這就是他所有文章的行文風格,但卻相當忠實地反映了其寫作態度:即時、

即興感發、個人化,以私人趣味為主導。(於此,Mingus 與出版刊物最基礎的差 別也正藉著撰稿的自由程度表達出來,毋須侷限書寫模式也不受交稿期限緊盯。)

第二章試圖解析從音樂部落格可以怎樣看待「第二生活」此一描述性語彙,在進 入案例前,以下先稍加闡述論文中看待網路文本的切入角度。

(28)

22

第一節 超連結、超媒體

探究網路環境似乎不能摒除 BBS 來談64,然而現今指稱「部落格」,通常是 較狹義的,以網頁式為主的。網頁式與電子佈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

的其中一顯著差異在於形式,即超文本概念之應用。就閱讀而言,網頁式的圖片 可以直接鑲嵌顯示,省去 BBS 的連結形式,視覺效果紛呈;在音樂部落格上,

以前章桃花開出春風為例,誠可謂此時有聲勝無聲,音樂的「效果」讓文字閱讀 多了想像空間。單純地輸入文字是在電腦上寫作,並不強烈地具有網路特徵,而 各項「處理文本的方式」方顯出網路書寫之異。平台提供自由編排的頁面配置,

本章討論 Mingus 裡的實踐主要聚焦於其中超連結(hyperlink)65與超媒體

(hypermedia)66兩個功能。科技來自於人性,超連結與超媒體雖常見於網路世 界,但這兩種功能可說奠基於使用者的心理活動,幫助使用者以自己的方式拼裝、

累積資訊而後貫串。打個比方,寫論文的前置階段需要參閱前人研究,而搜尋書 目、翻到目錄、閱讀章節、參考註腳……挑選前人研究、過濾摘錄段落其實已粗 略地模擬了超連結的效果:在節點(nodes/blocks)間按圖索驥,透過「非線性 的互文閱讀」組織認知67;廿世紀末論者指出非線性(nonlinearity)和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的閱讀正符合當今超連結的特徵。超媒體則是並置影音及文字,

讓內容呈現更加豐富,為超文本概念的延伸應用,白話點說,就是把想用的視聽

64 如「共同的生活風格,最能促使在實體空間中距離遙遠的個人,在大、小型生活風格 BBS 站 或板上相遇,形成網路生活風格社群,其社群成員也可能進而在實體世界中相會,發展成實體世 界中的社群。」(孫治本,2004:149)

65 定義參考韋氏字典所述:“an electronic link providing direct access from one distinctively marked place in a hypertext or hypermedia document to another in the same or a different document” 可另參 大英百科詞條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279622/hyperlink

66 至於超媒體定義則參考自此:“Hypermedia simply extends the notion of the text in hypertext by including visual information, sound, animation, and other forms of data.”(Landow 2006: 3)

67 這裡我試圖將媒介與使用者的思維連結在一起,也呼應緒論處所說「媒介的研究不得不看待 實際的使用」:“text is used in a relatively broad sense without necessarily concentrating on the written word but also bringing into the analysis the associated multimedia images that are becoming common on the WWW [……] how the text presents information [……] the focus is not only on the content of the WWW texts but also on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ent is presented and on its significance.”(Mitra, Cohen 1999: 181)

(29)

23

材料拉到同個平台上。程式碼演進、介面支援項目逐步擴充,部落格容納的範圍 包括文字、貼圖、影音……這些材料並置在一個平台能使讀者迅速接收刺激,以 自由程度衡量便和書籍附錄的有聲光碟形式大異其趣68,超媒體既備聆聽觀看之 即時亦有與文字接著之緊密。下以簡例說明兩者69

68 譬如一張專輯裡有限的曲目與播放時間便解放了,超連結可串連起遠超過唱片收錄的內容。

可參見 YouTube 的播放清單,能夠方便地串連起不同影音連結頁面,亦可自由編輯,例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8Be7KG2r4&feature=mr_meh&list=PL721E8F83661978BE

69 圖一節錄自http://bachradio.blogspot.com/2010/09/beethoven-piano-concertos-no-4-and-5.html 圖二節錄自http://trinax.blogspot.com/2009/12/reflection-4.html 前者即第一章所說的檔案分享型 部落格,後者則來自我個人的雜記。截圖日期皆為 2011/06/28

(30)

24

(圖一)

以圖一為例,部落格發展讓圖文關聯無形中在網路時代重新詮釋了約翰˙伯 格所謂「影像用以說明文字」的觀點(2008:36)。在撰寫人引用評論前,圖片 旁條列廠牌、發行日、演出者等資訊,斜體 Review 下是來自www.1000recordings.com 的唱片評論,主角是圖裡那張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的唱片;張貼評論後,撰寫人於 最後一行留下了粗體的 ape, covers,頁面重點也在此。不明究理的新訪客說不定 困惑於「人猿」、「覆蓋」等詞,知情的內行人(比如該網址下方的回應者)則悠 遊於這層圖文間的暗示:不再是用文字輔助說明平面圖像的意涵,而是圖片導引 讀者接觸文字,進而導向該唱片的試聽檔案,滑鼠移到圖片上會發現「唱片封面 縮圖本身就是超連結」,點擊後其實是連到某網路儲存空間,裡頭存放的檔案便 包含了 ape 和 covers(高音質聲音檔案壓縮格式和唱片封面圖檔)。當然,在網

(31)

25

路時代,影像不僅與某段文字共同作用,也和其他的圖像產生關係。讀者瀏覽彷 彿在月台間穿梭,可任意跳到彼此有關聯卻又不盡相同的列車,如圖一頁面底端

(You might also like)的三個超連結圖片都延伸至另外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唱片 頁面,讓使用者得以在交互聯結裡漫遊。

(32)

26

(圖二)

(33)

27

圖二來自關於巴哈郭德堡變奏曲的雜記,文章前半段利用 YouTube70 提供的 嵌入程式碼在頁面上呈現兩個演奏片段71,接著以譜例對照兩個版本的鋼琴家彈 奏方式有何出入,結尾處以約兩分半的電影片段作結。姑且不深究文字細節,此 一頁面可供說明前述的超媒體應用。圖中擷取的材料包括文字、譜例、深褐色超 連結字樣、取樣巴哈音樂的電影片段;文字是書寫的初步構成、點擊譜例會連往 更清楚的五線譜圖72、深褐色超連結則跳到該電影在 IMDB 網站的條目73、鑲嵌 影片可直接於頁面播放74

超連結、超媒體協助使用者在資訊中穿針引線,儼然已是部落客司空見慣的 模式,看待部落格內容無法忽略這兩個功能。Mingus 篇章繁多,逐篇討論容易 失焦,因此原則上研究以部落格裡某主題開展閱讀。與 T 訪談時提及此想法,

經討論後,同意論文以其關於 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以下縮寫為 CPE)的 文章作為檢視對象,第二節便由 CPE 出發探討。

第二節 搜尋 CPE

身為固定讀者,瀏覽 Mingus 很難忽略 CPE 字樣或相關資訊出現之頻繁,後 來逐漸領略到這是 T 君在音樂上持續關注的焦點之一,而後甚至發展出系列文 章。在決定討論 CPE 後,「應該選用哪幾篇?」的問題首先浮現出來。從部落格 蒐集資源如前述,是拼裝、累積資訊而後貫串的選擇,使用平台提供的「Blog 搜尋」功能列出搜尋結果75,正是許多標題/超連結,都連向與 CPE 有關的文章。

70 http://www.youtube.com

7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94m_S3QDo&feature=player_embedded、http://www.

youtube.com/watch?v=FOvxNDS9UXQ&feature=player_embedded 最後瀏覽日期 2011/06/22

72 http://4.bp.blogspot.com/_HnhhczwpLg8/SzpG1BynKxI/AAAAAAAAADQ/H-sjFzKSECo/s1600- h/988b_Gould.bmp 點入後圖片較大,比縮圖多了一個小節的顯示幅度,更清楚完整。

73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2471連往更多關於該電影的資訊。

7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Te-vHRm36A&feature=player_embedded

75 搜尋“CPE”有 45 筆結果,而“C. P. E.”則有 13 筆。搜尋日期 2011/05/23 http://search.blog.roodo.com/index.php?q=cpe&blog=blanchot&sort=u、

http://search.blog.roodo.com/index.php?q=c.p.e&blog=blanchot&sort=u

(自己的研究想法正如同第一節所說「奠基於使用者的心理活動」。)

(34)

28

閱覽每條 CPE 連結並不像「尋找威利」。尋找威利的模式是掃描不同項目,

最後找到一個結果(終點所在即樂趣完成的所在);而網際網路的搜尋功能,如 Google 搜尋引擎76,資訊往往是成群結隊任君挑選。研究過程反覆看了四十五筆 搜尋出來的條目卻難看出哪篇用了豐富的超連結,然而轉念一想,如果非得在某 篇部落格文裡找到豐富的超連結不可,反倒接近尋找威利的模式。退一步想,「搜 尋 CPE 後得到四十五筆連結再連出去各自的頁面」的動作豈不便是在部落格裡 實踐超連結的第一步?搜尋結果呈現得清清楚楚,搜尋出來的文章標題全是藍色 字體並加上底線,就是超連結的形式;進而觀之,四十五個標題交錯間的敘事或 許更有得發展。搜尋“CPE”,以張貼時間排序的條目如下:

76 http://www.google.com.tw

風中搖曳的小花 2010/05/02

《新新名曲名盤 300》出版消息 2010/04/01 Slow journey with CPE 2010/03/29 Ear Candy: 新歡黑騎士 2010/02/26

「以父之名」:

W.F. Bach 的波蘭風舞曲

2010/02/06

Happy 2010 ! 2009/12/31 我的海頓年(之二):

思考 "Early Style"

2009/12/01

我的孟德爾頌年(之四):

R. Larry Todd 的孟氏音樂傳記

2009/09/29

Forget Mozart: 「傾德排奧」 2009/09/26 09 年德國之旅(之六): 唱片經 2010/09/21

標題 張貼日期

《古碟》若干推薦 2011/04/20 未發片之漫長等待 2011/03/31

隔牆有琴? 2011/02/17

收假前的 CPE 2011/02/08

我聽貝多芬 2011/01/06

Untimely.唔著時 2010/11/23 CPE Bach 之「我不是教你詐」 2010/11/03

Michael Sanderling 接任德勒斯登愛樂

2010/10/26

Folia 小史 2010/09/20 Schumann 在德勒斯登 (之二) 2010/08/09 折點 2010/07/31

(35)

29

前一節所說的非線性與互文性在排列裡給帶了出來。先直接地看標題,列表 裡可見〈C.P.E. Bach 唱片版圖〉系列文章共三篇,頭兩篇還接在一起,接著就 脫離了連貫的線性書寫,過了兩篇其他心得之後才回到唱片版圖系列的第三篇。

拉大些解釋,CPE 的搜尋結果不限該作曲家本身,反倒幅散了開來,可以看見不 同時期的作曲家,彼此之間也看不出特定關聯,Haydn(1732-1809)、Telemann

(1681-1767)、Quantz(1697-1773)、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Mozart

(1756-1791)、Schumann(1810-1856)、Beethoven(1770-1827)等人列名其中,

都是 T 興之所至的聆樂紀錄,而非某種強制的線性敘述。當然,還可以再擴大 一層,而這也就是 Mingus 的多元題材取向了,搜尋一個作曲家的名字可以出現 唱片評論、音樂風格、演奏詮釋、生活雜感等內容各異的文章,而這多元面向便

近來三樂事 2009/07/22

我的孟德爾頌年(之三):

來自萊比錫

2009/07/19

Black or White 2009/07/02 (C.P.E.) Bach 與 Mendelssohn

之旅 (計畫中)

2009/06/26

Berlin Classics 廠牌 Reference Gold 與韓德爾聲樂系列

2009/06/20

Mendelssohn 與 C.P.E. Bach 的 淵源

2009/06/19

多愁善感之聲:clavichord 2009/06/03

唯二的執著 2009/05/31

C.P.E. 的「敵手」:笛手 Quantz 2009/05/12

C.P.E. Bach 唱片版圖(之三) 2009/05/09 也無風雨也無晴 2009/04/30

三位一體:

CPE Bach, Schumann, Schulhoff

2009/03/17

C.P.E. Bach 唱片版圖(之二) 2009/03/13 C.P.E. Bach 唱片版圖(之一) 2009/03/03 我的海頓年(之一): Haenchen 的

標題交響曲

2009/02/27

協奏曲的多種玩法 2009/01/29

忘路之遠近 2009/01/09

Baldassarre Galuppi 的六個變奏 2008/11/26 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Olbertz

的 Haydn 奏鳴曲全集

2008/04/22

(36)

30

派生出相互指涉的可能,孕育了互文的線索。換言之,閱讀 CPE「既是閱讀文本 也是閱讀文本間的連結」(Landow 1991: 83)。

和第一章的音速青春相比,T 並未將關鍵字設為環環相扣的超連結,如何有 可能在文章之間互相參照?或者,Mingus 在樣式上少有突出字詞的作法(例如 標成粗體或者顯示為藍色並加上底線的超連結)讓閱讀變得沒那麼數位化,這樣 的呈現又如何提示讀者自行組裝瀏覽內容的自由?面對這兩個問號還是得回到 T 的寫作思維(也是常見的部落格文章現象)如何契合於超連結的特徵:篇幅不 固定的個人感發、不受起承轉合的強烈規制,也很合理地不預設文章間相互連貫 的程度,開放於瀏覽者的詮釋77;資訊其實是拆解後散入各篇章;僅考察單篇文 章難免只接受到零散的點,要抓住某個脈絡好比要掌握晶體的點線面,統合越多 訊息越有可能看出輪廓,而不同的關注予使用者不同的晶體。又,樂多平台預設 的版面配置是每篇文章結尾都會隨機產生五篇延伸閱讀,適於讓瀏覽者連結相關 資訊,例如下面這篇〈收假前的 CPE〉78在內嵌影片後即有內建的超連結79

77 “First, by removing the linearity of print, it [hypertext] frees the individual passages from one ordering principle [……] Second, hypertext destroys the notion of a fixed unitary text.”(Landow 2006: 99)

78 http://blog.roodo.com/blanchot/archives/15133097.html

79 截圖日期 2011/06/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More able students and those who have interest may further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pop music, cartoons, movies, television, etc.) in post-war Hong Kong to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 Music

The temperature angular power spectrum of the primary CMB from Planck, showing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seven acoustic peaks, that are well fit by a simple six-parameter

In fact, his teachers believe that it is his good ear for music that has helped him with the precise pronunciation of different languages – especially with a tonal language like

After investigating those exegesis in the fi rst chapter of Kuiji’s commentary and Xuanzang’ translation of āgati, it shows that because Kuiji transformed the concept

1) The student is desperate for sympathy and concern. 2) The student is not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the lesson. Tell the students to rest and hold it until class ends.

Forming the initial ideas as the base of the composition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