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中文性西方古典音樂

第一節 文化轉寫

這裡所謂文化轉寫並非語言學上考研兩種語言音聲的細緻工夫,而是指以書 寫「翻譯」樂聲,兩種不同的溝通模式。值得注意的現象在於使用傳統中文詞語 描述西洋古典音樂的模式可以是抽象的,而非單純用擬聲字詞,文化轉寫的中介 性格在此凸顯出來:中介,而非中立。音樂評論的本質難脫主觀,遣詞用字恰能 反應評論者的文化背景。124

122 網路與出版刊物的編輯模式不同,音樂聆賞或評介相關書籍多為主題式的,而部落格相對而 言,順序較不受拘束。此處重點放在撰述用語而非編輯排序,因此仍強調「同」的關聯。

123 出自 Bach 作品編號 BWV. 1004,Ciaccona。

124 「翻譯」與譯者的意識形態密切連結。(鄭紅櫻、舒正,2007:63)研究過程查閱「文化翻譯」

相關著述,發現討論的多是文字、文學上的翻譯推敲。故若細究,東西接軌、翻音譯樂的行為若 僅以「譯」字描述,易生誤會,故本章主採「轉寫」一語。

56

本章所用中文性概念引申自“Chineseness”一詞126,這個名詞在學術討論中依 各自的論述脈絡有不同譯法。引張京媛所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為例,配 合語境的翻譯各有作用127,如第 17 頁在討論族裔散居(diaspora)後將 Chineseness 譯作「中國性」,暗示了地緣關係變移;第 96 頁自東南亞角度提出較概括性的「中

57

這些敘述都可瞥見中文性之應用。這些傳統文句套用起來通常少予解釋,因而不 夠明確,或許言之有物,但同意與否則倚賴讀者自由心證。總之,綜觀過去的書 刊,可知「以抽象概念傳達演奏特質」的筆法並非網路世界所獨有,雖難判定如 此以中喻西的寫法肇始於何時,但至少到了 1990 年代左右便可散見於各家撰述,

如下表引述:

雜誌刊名 用語 用意 年份/期別/頁數

音樂月刊 寶刀未老 已過中年的歌者表現甚佳 1990/102/28

音樂月刊 充實之謂美 指揮驅使樂團音樂性表現 1993/124/37

音樂與音響 七情六慾 小提琴演奏音色變化豐富 1996/263/94

音樂與音響 富麗堂皇 管弦樂團的演奏聲響效果 1997/279/122

音樂月刊 不苟言笑 避免讓演奏流於輕鬆隨意 1997/172/93

音樂月刊 花拳繡腿 指揮對樂曲內容挖掘不多 2001/227/46

古典音樂 曖曖內含光 詮釋風格謹慎而不求誇大 2002/112/47

MUZIK 循規蹈矩 演出和譜面指示貼近程度 2008/23/81

MUZIK 霧裡看花 對樂曲的理解或接受程度 2009/33/109

書名 用語 用意 年份/頁數

大指揮家列傳 一洩千里 指揮家肢體動作流暢 1993/133

古典 CD 解讀 醉後各分散 樂曲傳達的心情感受 1993/135

十大名曲版本比較 典型在夙昔 古樂錄音的參考價值 1994/100

古典之門 栩栩如生 錄音效果如現場重現 1996/105

至於討論樂評的專書,顏綠芬(2003)提供報章實例並加以分析點評,亦於 附錄提供自己的寫法予讀者參考。該書提供了此類寫作的切入角度,比如作者自 身善用社會角度觀察音樂現象;然而在討論了西方樂評寫作、回到中文樂評環境

58

檢視時,並未特別討論中文評介的文字風格,稍為可惜,本章則欲從此補上中文 性的視角。129進入網路時代後,大量的部落格寫作中更易見到「中西貫通」的寫 法,比如第二章討論的 Mingus 有篇文章便命名作〈何以解憂,唯有夏康〉130, 把曹操的杜康給蒸發了去。成語、詩文用典在生活會話和各式書寫都不難發現蹤 跡,言簡意賅,傳神且有效率131。誠然,這些詞句用起來方便又不失趣味,但更 因此引人注意實際音樂表現究竟能有多大程度符應中文效果,若是撰述只服膺想 像而非音樂呈現也許就不免偏向文字上的推敲了。詮釋上的細節如何對應中文寫 法決非不證自明,次一節配合訪談內容,考量音樂曲例,就三個演出132討論其寫 作除了表面看來抽象的譬喻,還能如何針對特定詮釋,進而理解應用中文性(成 語、詩文或者傳統概念,亦即應用前述「教育過程中習得的中文書寫」)的可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