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德行倫理學與儒家的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正是因為亞里斯多德倫理學仍難逃被指責為具有目的論色彩的學說,故 Slote 企圖拋開亞里斯多德的想法,想要重新建構一種更為徹底(radical)、純粹

(pure),即「基於行為者」(agent-based)的德行倫理學形式。在這種形式之下 的德行倫理學理論,主要強調行為者自身的品格(character)、傾向、動機(motives)

等內在狀態(inner traits)的首要優位性,並以此來評價行為的道德對錯,而無 須從其它的倫理事實(例如亞里斯多德的「幸福」)來說明或理解。

第二節 德行倫理學與儒家的相關研究

若以本文的論題來看,則大抵可將前人之研究成果由遠而近地來說:第一,

以德行倫理學來研究儒家倫理學;第二,以情感論式的德行倫理學來研究儒家倫 理學;第三,以情感論式的德行倫理學來研究孟子倫理學。

關於第一個方面,近年來隨著德行倫理學在當代的復興,許多從事中西比較 哲學的學者亦開始注意到了德行倫理學與儒家倫理學的關聯,當中較為深入且突 出的專書研究,以余紀元的《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2009)

以及沈美華(May Sim)的 Remastering Morals with Aristotle and Confucius(2007)

等書堪稱代表。以上二書均旨在力證孔子倫理學與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的相似之處,

進而主張孔子倫理學可歸屬於德行倫理學。此外,尚有許多從德行倫理學出發而 研究先秦或宋明儒家倫理學的相關文獻,不過這些論文幾乎都把德行倫理學聚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於以亞里斯多德或新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如 Hursthouse)為代表的幸褔論德行倫 理學上來談。

第二個方面、甚至是第三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即以情感論式的德行倫理學來 研究儒家倫理學的文獻,迄今似乎尚未有專書研究的出現,一些單篇的期刊論文,

例如:龔群〈儒家德性理論的當代理論意義〉(2011)、英冠球〈《論語》反映的 倫理學型態:從德行倫理學的觀點看〉(2010a)、〈《孟子》反映的倫理學型態:

從德性倫理學的觀點看〉(2010b)等期刊論文,雖然已經提到了 Slote 的情感論 德行倫理學及其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同理心、關懷),但卻仍以 Hursthouse、Slote 兩位德行倫理學陣營的大家並稱,而尚未進一步仔細考慮後者的情感論式進路與 儒家(孟子)的比較或詮釋等研究。

不過,在 Slote 最近(被譯成中文的)兩篇單篇論文,即〈情感主義德性倫 理學:一種當代的進路〉(2011a),以及〈評萬百安《中國早期哲學的德行倫理 學與結果論》〉(2011b)裡,他認為自己的情感論德行倫理學似乎有跟儒家倫理 學相近、甚至是會通的地方。舉例來說,在 2011b 文中,Slote 雖然同意萬百安

(Bryan W. Van Norden)把孔子倫理學視為接近於亞里斯多德式德行倫理學的看 法,但他卻不同意孟子倫理學也是如此接近於亞里斯多德,他說:

萬百安對孔子思想的詮釋似乎是令人信服的。不過他關於孟子的討論卻讓 我感到猶豫,因為他對孟子的說法似乎至少讓我更聯想到休謨而非亞里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多德。……孟子對仁的強調則讓他的哲學似乎更順理成章被歸類為是一種 情感主義而非理性主義。若他所建構的是德行倫理學,而萬百安也同意如 此,則那會是一種類似於休謨的情感主義式德行倫理學,而非亞里斯多德 的那種德行倫理學。(2011b:536)

而在 2011a 文中,Slote 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說:

休謨認為,正是有了移情的能力,我們才會產生依照道德而行為的意向,

也才會領會道德給我們提出的要求。……休謨在此所表達的見解,其實儒 家思想中早就有過探討。當儒家談論「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

的時候,他們實質上就是在談論移情現象。因此,我認為,在西方出現之 前,移情現象、移情的基本概念,就早已在中國思想中發揮了作用。王陽 明、程顥,甚至可能還有孟子,都將移情視為道德或者倫理生活中的一個 重要部分。……然而,既然亞里士多德在其思想中完全是理性主義的理論 性格而從未提及移情,那麼將儒家思想中某些特定的範例及傾向與西方道 德情感主義,特別是休謨的德性倫理學加以比較將會更有意義。(2011a:

29)

不過同一時間,Slote 也坦言自己並不熟悉中國哲學,他雖然對於雙方比較的可

學講座:國際大師系列」(活動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sculectures/),

在5/21、5/23、5/25 等三日以「新轉向:東方與西方」(New Directions: East and

West)為講題,分別發表了三場講座演講:其中第二講(5/23,How Important is

Moral Self-Cultivation?)曾略微提及了他對儒家重視道德修養工夫的意見;第三

講(5/25,Receptivity and Two Advantages of Chinese Thought)則提出了一個新 想法:「感受力」(receptivity)的重要性,並認為這是中國哲學在他自己從事西 方哲學研究時,所帶來的新啟發與靈感。但很可惜的是,由於該講座演講之書面 資料在本文寫作期間尚未刊行,故無法援引與進一步討論他的看法。不過,Slote 在今年(2013)一月所發表的新書 From Enlightenment to Receptivity: Rethinking

Our Values 當中,也正式以「感受力」為主題來討論自啟蒙運動以來的西方哲學

傳統有何缺失之處,但綜觀該書論旨,Slote 之意已超乎道德哲學的論域,而是 企圖從更為廣泛的文化哲學觀點來討論西方哲學傳統的基本傾向,本文限於時間 因素無法參考Slote 該書的最新意見,只能留待日後有機會再行探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