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心智繪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對本研究的主題進行相關文獻的探究討論,內容共分以下 四節:第一節為探討心智繪圖的意義與使用;第二節為探討科技創造力 的意涵;第三節為校園綠建築的發展;第四節為心智繪圖教學與科技創 造力的相關理論。

第一節 心智繪圖 一、心智繪圖的意涵

心智繪圖是由英國的 Tony Buzan 於 1970 年代提出的一種輔助思考 工具。心智繪圖通過在平面上的一個主題出發畫出相關聯的對象,像一 個心臟及其周邊的血管圖,故稱為「心智繪圖」(Mind Mapping)。陳 崗熒(2010)認為由於這種表現方式和人思考時的空間想像比單純的文 本更加接近,已經越來越為大家用於創造性思維過程中。在語義的網狀 結構(Semantic network),因一個瞭解人類學習的理論在 1950 年代後 期發展起來,並且在 1960 年代早期由 Collins 和 Quillian 發展成心智繪 圖。由於 Collins 的貢獻和公開研究(在學術、創造力和生動的思考上的 成果),他則被認為是心智繪圖模型之父。

心智繪圖及其相關類似概念被教育學家、工程師、心理學家和其他 學家使用在學習、腦力激盪、記憶、視覺記憶和解決問題已經有幾世紀。

而在上世紀這位有名的思想家 Buzan 宣稱發明心智繪圖模型。他說他的 想法來自 Alfred 的普通語義學(General semantics),那是一本有名的科 幻小說。他發展一些早期心智繪圖的例子,並且生動地將亞里斯多德的 概念顯現出來。哲學家 Llull 也同樣使用這些心智繪圖,Lamont(2009)

更進一步證實古代哲學家利用心智繪圖表現出腦中思維的程序與關係,

8

並且能夠幫助注意力集中。使用心智繪圖也能夠幫助使用者更準確的反 應出個人思緒與經驗,容易讓心智繪圖的使用者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產 生良好的研究結果幫助使用者進行自我了解。

「心智繪圖」的構思源自於大腦樹狀圖的組織,而且每一突觸能在 瞬間聯絡上萬個大腦細胞,它可以為我們開啟大腦無限的潛力,從它的 放射式聯想結構,每一個心智圖中的關鍵字或圖像都可以激發大量的想 像及聯想,具有以下的四項功能(孫易新,2001)。

(一)記憶:運用右腦的長期記憶和歸納整理能力,就像電腦的超強 記憶一般輕易的就可以喚起,減少思考所花費的時間。

(二)分析:將繁雜的事物切割成若干片段,有助於分析和了解,且 輕鬆愉快。因為心智繪圖使用到左腦的分析、邏輯歸納技巧、

及右腦的整體性考量功能。

(三)創意:充分使用右腦的色彩、圖形、想像力等技巧及左腦的量 化及邏輯等能力,可使創意有無窮的變化。

(四)溝通:運用到全腦的所有技巧,左右腦的理性與感性能得到平 衡發展,有助於人際溝通,生活充滿喜悅。

根據 Buzan 的論點,他認為心智繪圖的發展以下四個特點(許素甘,

2004):

(一)資訊處理應具網狀結構或平行方式:人類如果能夠利用視覺、

聽覺、動覺等三管齊下,學習效果就可以大大的增強,所以網 狀結構或平行處理資訊方式,才是符合人腦思考的模式。

(二)未來的知識必定以文字和圖像同時儲存:人類語言的創造來自 溝通的需求,而文字與符號的創造是溝通需求的延伸。因此人 們在使用文字與符號時,是先在腦中形成圖像,將圖像與思想

9

觀念銜接起來,然後再以適當的文字與符號來表徵,因此可以 使欲表達的資訊更為貼切。

(三)與大腦神經組織相似: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是人類大 腦的自然思考方式之一,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

記憶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數字、符碼、食物、香味、線條、

顏色、意象、節奏、音符、文章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

再從這個思考中心向外放射出成千百萬的聯想,每一個聯想又 能散發出無數的線與其他資料連結。這些連結就是你的記憶,

也可以稱做資料庫或圖書館。不管你腦中現存有多少資料,也 不管這些資料所產生的關連性有多廣,你還是有發展放射式思 考的潛力,而心智繪圖法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

(引自羅玲妃譯,1997)。

(四)效法大自然的結構:達文西督促科學家、藝術家在追求知識、

了解知識時,務必「直接師法自然」,大自然裡蘊藏著許多奧 秘,如植物的成長、物體的運動、星辰的運行、生命的興衰等,

仔細去觀察時,道理與原則就在其中,如阿基米得原理、愛因 斯坦相對論等,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能將閃現在腦海中 的影像,化為自然的型態,繪出屬於自己的心智繪圖,才是心 智繪圖的真正精神。

心智圖延伸向許多不同形式發展,同時也在包括學習、腦力激盪、

教育、文檔規劃在創意、記錄筆記和工程圖表等場合中廣為應用。在藝 術家 Margulies(1991)出版的「Mapping Inner Space」也是一本很好的 心智繪圖工具書。這本書重點放在創造象徵符號與圖像,並指導如何幫 助學生使用這項有利的學習工具。Hepworth(2011)也認為利用心智繪 圖突出的文字顏色在製作筆記上對於接受訊息的統整有極大的幫助,因

10

此鼓勵學生使用此方法增加視覺感官的功效來幫助學習。在學校教育中 大多集中在左腦活動,相較之下學生若能夠多啟發右腦將能更占優勢

(Yasar, 2006),利用心智繪圖大量運用右腦的特性可使學生的學業表 現較具優勢。

心智繪圖是一項可以幫助你看到整體圖像,快速而輕易地抓住複雜 想法,以及看清想法與過程之間關係的簡單技巧。當具備了心智繪圖地 基礎之後,就可以近一步來畫心靈景象圖(Mindscape),他是一種比較 沒有結構與規則的圖示方法,用來檢視整體環境及主題的細節資料,開 放的結構可以讓新想法隨時加入,只要想法與整體圖像相符即可。

Yeomanson(2009)指出心智繪圖利用繪圖與著色似乎像是兒童使用的 方法,但卻能夠讓有想法的人輕易的鼓勵自我以及增加自我的積極性。

心智繪圖及心靈景象圖是組織資料、產出觀念、與人溝通、解決問題、

創造學習與思考環境的有利方法(引自許舜青譯,1997)。

二、心智繪圖的步驟

要使大腦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與資訊連結,資訊就必須以能輕易「插 入」的形態存在。若大腦主要以環接及融合的方式與關鍵概念產生互動,

我們所寫的筆記,字與字之間的關係,在許多情況下就應該以這種方式 組合,而不是傳統的行列式。

Wycoff(1991)在 Mindmapping 一書中提到,Buzan 所發展與研究的 技巧,有下列幾項要點步驟:

(1) 將一個想像或問題的代表圖型或訊息,繪製在白紙的中央。

(2) 放鬆思考自由聯想讓想法源源不絕。

(3) 使用關鍵字代表想法。

(4) 每一條線代表一個關鍵字。

(5) 豐富的色彩強調新想法。

11

(6) 運用想像力與符號來凸顯想法,並作其他的相關聯結。

在進行心智繪圖時必須要突破自我的侷限與心理障礙,利用聯想能力 添加空白支幹、加入圖案與符號,再快速的複習自己的作品,以正面積極的 心態來使用心智繪圖創造自我學習空間。孫易新(2002)指出初次使用心智 繪圖時都會發生幾種容易產生的錯誤步驟:以一種顏色來繪製心智圖、每條 分支線超過兩個字彙、書寫太過潦草以致於最後複習工作難以進行、文字與 圖型未拓展無法充分利用整張紙的範圍。

Buzan(2003)表示,與其用從上而下的方式閱讀文句或是列表,

我們更應該由中心觀念為起點,再以各種概念向外分出支幹,而不是從 上到下一句句、一條條寫下來:

(1) 明確定義中心思想。

(2) 指出每個想法間的互相重要性。靠中心點的比較重要,靠近周圍 的較不重要。

(3) 因為關鍵概念間的遠近及關連,其連結程度即可一目了然。

(4) 基於已得知的結果。回想及複習將更有效率且加快聯想速度。

(5) 心智繪圖的結構性將允許隨時加上新想法,而無需雜亂地塗改。

(6) 每一幅心智繪圖都將有別於其他,將有助於任何時候回想。

(7) 心智繪圖具有開放的特性,對於較具有創造性的領域更容易產生 新的聯想。

Buzan 在列出以上心智繪圖的要點之後又根據每項要點訂定出心智 繪圖的繪製步驟與原則(引自陳素儀、孫易新譯,2007):

(1) 先在中心點繪製一個彩色圖像。圖像通常「勝過千言萬語」並能 在強化增強記憶的同時激發創造性思考。將紙張橫放在面前。

(2) 以圖像貫穿整張心智圖。如同第一項所述,圖像可以刺激大腦皮 層的活動過程,並吸引視覺的注意,幫助記憶。

12

(3) 英文字必須以印刷體書寫。為了便利回頭重讀,印刷體字型較能 提供清晰、易認、易於了解及圖片式的回顧。多花一點時間用印 刷體來記錄,於複習時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文字應寫在線條上,同時線條與線條要彼此相連。這樣做才能確 保心智繪圖的基本架構。

(5) 每一個支幹線上只寫一個關鍵字。這樣能讓關鍵字與關鍵字間有 更多連結的空間,並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以及彈性。

(6) 在心智繪圖中使用不同的顏色,如此才能強化記憶,使視覺產生 深刻印象,並激發正確的皮層活動。

(7) 為了激發創意的活動,應讓頭腦擁有充分的「自由」。任何關於 事情開如何發展或包括那些事項的「思考」,只會延緩整個過程 的速度。

這樣的用意為的是讓大腦根據中心主題概念,發展出任何可能的想 法。因為頭腦產生想法的速度較書寫速度快得許多,接近於毫無停頓,

在思考遇到瓶頸時,應該毫不猶豫地繼續書寫下去,Zahorsky 與 Hansen

在思考遇到瓶頸時,應該毫不猶豫地繼續書寫下去,Zahorsky 與 Ha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