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飛魚」菲爾普斯 2015 年在全美冬季游泳錦標賽強勢奪下三金,努力朝 2016 年在里約奧運復出參賽努力。而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 2008 年奧運奪下八金開創 輝煌的歷史;另外,他更在 100 米蝶泳比賽中上演逆轉的激勵人心劇碼,雖然與 夏季錦標賽的 1 分 52 秒 94 有段不小差距,但能在單一賽是贏得 3 金,可見得菲 爾普斯的決心與毅力。菲爾普斯於 2016 年在里約奧運奪下 5 金 1 銀,累計拿下 23 面奧運金牌,打破西元前 152 年古代奧運傳奇跑者 Leonidas of Rhodes 高懸 2168 年的紀錄,以近乎完美表現結束自己長達 24 年的游泳生涯。

心理堅韌性(Mental toughness)的意義,是指面對有威脅性的情境時,心理上具 有不容易被擊敗的特性,在健康心理學當中也有一個概念類似的的名詞為「韌性」

Headiness,為個體的性質,像是壓力以及對於壓力反應之間的緩衝器。例如個體 在面對心理或生理的傷痛時可以忍耐,或是個體可保持高度的專注,並擁有堅定 的求勝意志與高度自信心(黃崇儒,2004)。Dienstbien (1991) 認為心理堅韌性是 一種面對挑戰時反應型態,這反應型態包括心理的、情緒的和身體的。心理堅韌 度可看出個體如何有效率的因應有挑戰或有壓力的情境。從運動的角度切入,心 理堅韌性是許多運動員所具備的特性(Gould, 2002)。Gibson (1998) 提到心理堅韌 性與一個人的內在自我控制與自我效能有關,心理堅韌性會讓人透過努力來克服 生活中的困擾,或是使在努力的過程中有辦法面對挑戰。學者 Brennan (引自 Looney,

1998) 則更進一步認為,心理堅韌性除了可使人控制集中精神與堅持下去外,還可

以讓人處理任何所面對的事情,在身心情緒各方面呈現出「我可以」的氛圍。

國內學者盧俊宏(1994)將 mental toughness 翻譯為堅定的心智,是指不在意 強烈的批評,當表現不佳甚至失敗的時候並不沮喪,可以從逆境中繼續努力而不 灰心,不須他人額外的要求或鼓勵而能自動自發的練習。 Jones 、Hanton 與 Connaughton (2002) 認為,運動心理堅韌性強者必須具有下列的人格特質:一、自 信心;二、慾望;三、動機;四、專注力;五、抗壓力;六、能夠承擔與控制痛 苦與辛勞。國內對於運動心理堅韌性的研究則是在黃崇儒(2004)發展出「特質 運動心理堅韌性量表」之測量工具後,相關的研究越來越多。他提出運動心理堅 韌性強者的行為特徵應為:一、無論情境為何,皆能保持高度的專注;二、能忍 受生理上的傷痛;三、積極自律;四、努力追求完美及既定目標;五、擁有高度 的自信心;六、比賽時有堅強的求勝意志力;七、有因應壓力的能力。而黃崇儒

(2003)更提出運動心理堅韌性能透過學習過程逐漸醞釀,加強運動員的心理訓 練,並且增強其運動表現。季力康(2005)認為運動員心理堅韌性的特質等級可 依序分為:一、自信;二、壓力因應;三、承諾;四、堅持;五、投入;六、專 注;七、不怕失敗;八、控制;九、忍受傷痛;十、平常心。李靜、劉賀(2009)

探討青少年運動員心理堅韌性的特點,其研究對象是以中國青少年為主且不同運 動項目的選手,結果則發現運動等級越高的選手其抗壓性勝過於一級、二級選手,

也代表其訓練年限越長越具抗壓性。本研究採用黃崇儒(2004)的運動員特質心 理堅韌性量表,其中量表分為積極奮鬥、抗壓性及忍受傷痛的面向,加以探究。

林彥志(2011)在針對運動心理堅韌性研究中,根據過去文獻資料將運動心 理堅韌性研究類型分爲:運動心理堅韌性與參與動機、運動心理堅韌性與壓力因 應、運動心理堅韌性的發展與維持等議題,其研究結果亦發現到運動心理堅韌性 與個人能力層級、訓練時間、抗壓性與運動表現有其相關。黃相瑋(2012)探討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對運動心理堅韌性的知覺差異比較,研究發現大學羽球選手為

12 性不僅能協助運動員持續投入運動,並且能協助運動員減低倦怠感。Gucciardi 及 Gordon (2009) 研究 16 位板球選手的心理堅韌性內涵及發展測量工具,結果發現 到心理堅韌性中的情感智慧、注意力控制、回復、自我信念、、求勝慾望和運動 倦怠感呈負相關。其認為心理堅韌性越高的選手越不容易產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倦

怠感,因此較能持續長時間的接受運動訓練。

黃崇儒(2004)認為影響運動員心理堅韌性的因素包括:體能和技術、社會 支持、成就感、外在誘因、目標設定、隊上的風氣、情境因素、競爭壓力及個人 特質。從許多研究中也發現,許多學者也將影響運動心理堅韌性的因素歸納為內 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Beawick, 2000; Garner-Holman & Giacobbi, 1998; Warner, 2002;

Yessis, 2000),內在因素包括:體能、技術、因應壓力的能力,當參與運動的個體 用這些因素成分高時,堅韌性可能會比較高;外在因素包括:情境的知覺和社會 支持,當所從事的運動項目容易受傷、場地環境較為惡劣得不到他人支持時,堅 韌性就可能容易瓦解。

Graham、Sheldon 與 Declan (2002) 認為心理堅韌性是一位優秀運動員應具備 的心理特質之一,並且表示心理堅韌性意指擁有天生的或是後天由發展而來的心 理優勢,使選手能夠比對手有更佳的抗壓及許多運動選手的需要,特別是在保持 決定、專注、自信及壓力下的控制上比對手更好、更一致。在所有的運動中,運 動員的成功或失敗,主要是依賴生理(力量、速度、平衡、協調)及心理(專注、

自信、焦慮處理)等能力的組合,大部分的教練認為運動競賽至少有百分之五十 要靠心理,像是高爾夫球、網球、體操等,所佔的比例可能更高一些(黃崇儒,

2004)。

心理堅韌性已被視為調適高壓及在運動競賽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心理過程 (Anthony, Gucciardi, & Gordon, 2016 ; Connaughton et al., 2010; Gucciardi & Gordon, 2011),其因在於運動員如何迎應壓力的能力和對一個人調適壓力的信念是心理堅 韌性的關鍵 (Gucciardi, Gordon, & Dimmock, 2009 ; Gucciardi, Hanton, Gordon, Mallett, & Temby, 2014 ; Levy, Nicholls, & Polman, 2012)。在教練與選手關係上,相 關研究也指出對於運動選手之心理堅韌性影響。薛堯舜(2018)探討國中拳擊運 動代表隊教練與選手關係,研究發現教練-選手承諾關係會顯著正向影響運動表

14

現,教練選手承諾關係、互補關係會顯著正向影響心理堅韌性,心理韌性會顯著 正向影響運動表現。劉義傳、王清欉及黃崇儒(2013)探究 207 位甲組高中棒球 選手的心理堅韌性、知覺教練威權領導對競技倦怠的反應,研究發現教練過度的 嚴格強調紀律與年輕棒球選手的成就感知覺降低和對運動的價值貶低有關;倘若 選手本身能不畏艱難積極參與訓練,所知覺到的競技倦怠也會較少。王清欉(2018)

探討 232 名大專棒球選手之運動熱情、教練-選手關係對心理堅韌性的預測關係,

研究發現對教練而言,引導運動員發展對專項運動的熱情,以及營造一個具有支 持性的教練和選手互動關係,可以有助於運動員發展出較佳的心理堅韌性。然而,

目前對於心理堅韌性、運動員知覺教練賦權氣候及運動投入的關係尚未獲得進一 步的探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