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情緒、情緒類別的意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緒、情緒類別的意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圖畫中負向情緒概念與調節策略之呈現。在本章一共分為三 節,第一節探討情緒、情緒類別的意涵,包含情緒的概念、情緒的類別與引起負向 情緒產生的背景因素;第二節探討情緒調節與調節策略的類型,包含情緒調節的意 涵、兒童情緒調節的發展、情緒調節的策略類別;第三節的重點在探究圖畫書,包 括圖畫書的定義、圖畫書在情緒教育的價值與圖畫書在情緒教學上的相關研究。第 四節內容分析在圖畫書研究之運用,包括內容分析的意義與圖畫書內容分析研究。

第一節 情緒、情緒類別的意涵

一、情緒的概念

「情緒」這個名詞源自於拉丁文「Emotum」,原文意指「行動」的意思。情緒 是一種內在感到不安的反應,個體在接受某種刺激後,會產生強烈的生理變化與心 理感受(王淑俐,1995)。張春興(1990)認為情緒是個體受到某種刺激後所產生的 一種身心機動狀態;此種狀態雖為個體自己所能體驗,但對其所引起的生理變化和 行為反應,導致個體本身的生理與行為有所改變。Ellis(1979)認為情緒是種「認 知─知覺」的狀態,即引起情緒反應的並非事件或刺激的本身,而是個體對於此事 件的解釋,所以情緒在本質上是一種態度、認知的過程(引自章淑婷,1993)。我們 將情緒視為一種主觀意識,具有獨特性。是透過生理、心理等反應所產生出來的一 種激動狀態;是一種由內、外在特定事件刺激所引發的反應狀態。這種狀態包括心 理感受、認知評價、生理狀態與外顯行為等四個層面交互作用而成(林昭慧,1999)。

由生理層面觀之,情緒是由生理變化而激起的神經衝動,其傳輸至中樞神經系統後,

個體因此而產生激動狀態(張春興,1985)。就心理層面觀之,強烈的情感受到某種 情境的激發,引起內在或外顯的反應就是情緒(簡淑真,2001)。從社會層面來看,

情緒是用來適應環境潛在的危險,以渡過惡劣的環境,其有適應、維持、建立人際 關係等功用存在(林昭慧,1999)。

在K.T.Strongman所著,游恆山(1993)翻譯的情緒心理學一書中,整理幾個國 外學者的看法;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感受狀態,包含意識的經驗、內在明顯的生理反應、以及促 進或抑制的動機性行為傾向(Dworetsky,1985)。

情緒是對刺激的一種複雜而連續的反應,包括認知的評估、主觀的感受、自律神經 的喚起、及激發行動,而此行為是由引發複雜且連續過程之刺激所造成的結果

(Pluctchick,1984)。

情緒是一組複雜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受到神經系統和荷爾 蒙系統的調節,它可以(1)引起感情經驗(2)產生認知歷程;(3)活化一般生理適應為警 覺狀態;(4)導致行為,這些行為通常是表達的、目標導向的及適應的(Kleinginna,

1981)。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看法,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的定義:情緒是一種經由刺激所 引發的反應,是心理與生理交互作用的複雜狀態,基本上至少包含了主觀的心理感 受、認知評價的過程、生理的變化以及行為衝動和外顯行為四個層面(王淑例,

1995)。綜上所述「情緒」係指:當個體受到環境中特定的人、事、物等刺激時,會 觸發其主觀的情緒感受,並伴隨著認知上、生理上、行為上的改變。

二、情緒的類別

人類是宇宙萬物當中最富有情緒的。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歷程,具有複雜性、

可變性、多樣性與主觀性,每個人隨時可能產生或面對喜怒哀樂各種情緒。柯華葳

(1995)《青少年心理學》一書中提到:「事實上人類有數百種情緒,期間又有無數 的混合變化和細緻的不同,情緒的複雜是遠超過語言所能及的」。人類究竟有多少種 情緒?關於情緒的種類與分法,國內外學者的看法與分類皆不相同。

國外學者的分類:

(一) Plutchick(1994)的情緒分類

將情緒分為八種:害怕、生氣、厭惡、驚訝、欣喜、悲傷、接受和期待。將這 八種情緒排成一個情緒輪(emotional wheel),他認為人類所的情緒均由這八種情緒 變化而來的。

8

(二) Fischer, Shaver,與 Carnochan﹙1990﹚的情緒分類根據美國人有關情緒用與提出 一系列的情緒:愛、欣喜、生氣、悲傷、害怕五種基本情緒(引自蔡秀玲、楊智馨,

1999)。

(三) Ellis﹙1973﹚的情緒分類

將情緒分為原始情緒(primary emotions)和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s)。原始情 緒是指以生理為基礎的情緒,不因個人的文化背景或經驗有異而有所不同,包括:

快樂、恐懼、氣憤等;次級情緒會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引自紀惠,2001)

(四) Ekman, Frisesen,與 Ellsworth﹙1982﹚

依臉部表情列出憤怒、討厭、害怕、歡樂、悲哀、驚訝等六種情緒類別(引 自鍾永吉,1997)。

(五) Daniel Goleman 的分類

在《EQ》一書中,將情緒分為八種(Daniel Goleman著,張美惠譯,1996):

1.憤怒:生氣、微慍、憤恨、急怒、不平、煩躁、敵意、恨意、暴力。

2.悲傷:憂傷、抑鬱、憂鬱、自憐、寂寞、沮喪、絕望及病態的嚴重抑鬱。

3.恐懼:焦慮、驚恐、緊張、關切、慌亂、憂心、警覺、疑慮,以及病態的恐 懼症與恐慌症。

4.快樂:如釋重負、滿足、幸福、愉悅、興味、驕傲、感官的快樂、興奮、狂 喜,以及極端的狂躁。

5.愛:認可、友善、信賴、和善、親密、摯愛、寵愛、痴戀。

6.驚訝:震驚、訝異、驚喜、嘆為觀止。

7.厭惡:輕視、輕蔑、譏諷、排拒。

8.羞恥:愧疚、尷尬、懊悔、恥辱。

(六)Shaver、Kirson & O’conner,(1987)分類方式

Shaver、Kirson & O’conner(1987)將135種情緒名稱讓大學生分類,歸納出六 種基本情緒:正向情緒─愛(love)、喜悅(joy)、驚喜(surprise),負向情緒─氣憤(anger)、

悲傷(sadness)、恐懼(fear)。

(七)Lazarus(1991)提出「認知─動機─關係」分類方式

Lazarus(1991)認為情緒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產物,個體評估事件、情境,評 估的結果若與目標一致,則產生正向情緒;反之,評估結果若與目標不一致,則產 生負向情緒。正負向情緒為一體兩面。

1.正向情緒

(1) 喜悅/幸福(joy/happiness):當我們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並朝實際目標一步 步前進時,所感受到的愉悅感覺。

(2)驕傲(pride):當自己的努力或成就感獲得我們所認同的團體或個人的讚 賞,因而提申的自我認同感,所產生的情緒感受。

(3)愛/希望(love/affection):愛是指情感的渴望或投入,且不求回報。

(4)同情(sympathy):因他人受苦而心有所感,並想協助他人的情緒感受。

(5)寬心(relief):某種令人苦惱的不一致情況有所改善,因而消除個人情緒上 的痛苦。

2.負向情緒

(1)憤怒(anger):這種情緒是起於維護或提高受到打擊的自我或社會自尊,例 如:權益受損時、受到挫折或傷害時、被忽略時、維護自主權時或想要影響他人的 情緒與行為時所產生的情緒。

(2)焦慮/驚慌(anxiety/fright):是指一種象徵性、不確定性的短暫威脅。亦即 當個人對於會發生什麼事、何時預防、該採何種因應措施,毫無頭緒時所產生的情 緒。

(3)罪惡感/羞愧(guilt/shame):罪惡感是指對於一些正在做或想做的事,給予 道德上的指責,亦即該事件違背了道德規範或要求。當我們認為自己的行為不道德,

或因做錯事,傷害到無辜的第三者,我們便會產生罪惡感。羞愧起源於個人不能遵 守自我理想的。也就是說羞愧是一種個人想要怎麼做,但卻無法達到自我的標準或 理想。例如:在自己重視的人(如父母、師長…)面前出糗、丟臉等。

(4)悲傷(sadness):「悲傷」是經歷一種不能改變的損害。在此種情緒中,不 再渴望任何希望和回復所損害的。

10

(5)羨慕/忌妒(envy/jealousy):「羨慕」是一種當我們看到一些我們熱切渴望得 到的事物,或著是一些明顯的令人迷惑的快樂來源所產生的情緒。「嫉妒」為了失去 或可能失去另一個人的情感而怨恨第三者。

(6)厭惡(disgust):是指必須靠近或接受某些令人無法忍受的事務時所產生的 情緒。

二、國內學者的分類

(一)楊瑞珠(1996)的情緒分類 1. 正向情緒

(1)愉快:在實現目標時有合理的進展。

(2)驕傲:藉由達成一些有價值的目標或成就而提高個人的自尊。

(3)放鬆:某種令人苦惱的目標或不協調狀態有所改善。

(4)希望:害怕狀況變壞,同時期望狀態好轉。

(5)愛:期望和他人分享感情,但不一定要求回報。

(6)同情:因他人受苦而感動,並想提供他人協助。

2. 負向情緒

(1)憤怒:當個人的意願和權利受阻時,所引起的一種攻擊的態度。

(2)焦慮:因面對情境中的不確定狀態及威脅而產生的情緒。

(3)驚慌:面臨一種立即性,具體且無法抵抗的外界危機而產生的情緒。

(4)罪惡:逾越某種嚴格的道德規範而產生的情緒。

(5)羞愧:無法達成自我的理想標準而產生的情緒。

(6)難過:經歷一項無法挽回的損失而產生的情緒。

(7)羨慕:期待自己也能擁有他人所擁有的東西而產生的情緒。

(8)忌妒:因怨恨第三者奪走或威脅他對自己的感情而產生的情緒。

(9)厭惡:必須靠近或接受某些自己無法忍受的事物而產生的情緒。

(二)王淑俐(1995)

王淑俐的情緒分類以個人對刺激判斷為界定。個人對刺激判斷對自己有利的為 正向情緒,包括高興、喜悅、快樂、喜歡、愛、同情、憐憫、求知欲、渴望、羨幕 等。個人對刺激判斷對自己有害的為負向情緒,包括怒、哀、懼、恨、嫉妒、羞愧、

自卑、煩惱、失望(沮喪)、憂鬱、罪惡感、挫折感、絕望、厭惡、驕傲、驚訝、敵 意、不安、焦慮等。

從上所知,國內外學者所研究的情緒經驗類型均大同小異。不同學者對於情緒 分類之研究大致上對於「基本情緒」有重疊之處,包括:愛、喜悅、就情緒受社會 文化影響程度,可分為原始情緒,次級情緒;受動機的影響來分可分為原始情緒、

次級情緒、工具性情緒及習得的不適應情緒;再以個體需求滿足來分,又可分為正 負向情緒等類型。由於Lazarus(1991)以針對大部分的負向情緒發展出相關的核心 主題,並明確界定出該情緒所適用的情境,固本研究將以其分類,作為本研究「負 向情緒」各次類目。

三、幼兒負向情緒產生的背景因素

現代孩子因社會環境變遷迅速、視聽媒體的過度刺激,情緒方面出現困擾的孩 子逐漸增加。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認為每個階段都有心理社會危機,階段信任 務順利完成有助於日後的發展,反之,對日後發展有負面的影響。幼兒在日常生活

現代孩子因社會環境變遷迅速、視聽媒體的過度刺激,情緒方面出現困擾的孩 子逐漸增加。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認為每個階段都有心理社會危機,階段信任 務順利完成有助於日後的發展,反之,對日後發展有負面的影響。幼兒在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