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文先從情緒與行為問題的產生引入,進而探索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內涵與相 關研究。

一、 情緒與行為問題的產生

Carroll Izard(1991)定義「情緒」是被經驗到的感覺,這個感覺會刺激、組 織、引導我們的知覺、思考與行動(引自莊素芬譯,1999,3頁) ;盧素碧(1992)則 說情緒是一種反應,是一種強烈刺激所引發的劇烈反應,而幼兒時期是情緒發展 的主要時期,約至5歲就已分化具備成人大部分的情緒,情緒的發展是否良好影響 到幼兒未來的性格發展與人際關係;簡淑真(2001)則指出「情緒」是指內外在因 素刺激個體的整體性主觀反應,它是行為(包括表情、身體動作、及工具行為)、

生理變化(包括情緒的生物化學、內分泌、腦機能等)、和情緒經驗(包括情緒的解 釋、外在事件的評估、及主觀的情緒感覺)的統合;除直接來自生理變化引發的情 緒外,大部份的「情緒」都源於個人主觀的詮釋,以較原始、強弱分明、不易控 制的愛、怒、哀、樂、怕、羞六大類基礎為核心,逐步向外擴大為心情,「心情」

是比情緒和緩而持久的,再往外是「性情」,具特殊性情或氣質的人,較易引發 特定的情緒與心情;最外圍則是「情緒障礙」。

呂翠夏、張鳳吟(2005) 對於幼兒的情緒性、情緒調節、與其同儕互動之關係 的研究中,發現容易強烈生氣和具有低情緒調節能力的孩子,傾向較多的攻擊行 為,而高生氣與害怕、低情緒調節能力的孩子,有較多的退縮行為;鄧蔭萍(2011) 則指出兒童藉著情緒的表達,建立與他人的人際互動,當兒童們能控制自己的情 緒,其社會互動的行為則多顯示出正向的行為模式,如︰分享、關懷、友愛等,

但是當孩子們不能控制情緒時,則有可能藉著傷害他人來處理問題,如︰攻擊他 人、打人、搶玩具、破壞他人物品等;王珮玲(1998)則指出幼兒在團體生活或與 其他同儕互動時,行為必須符合社會的標準或同儕間可接受的社會模式,若行為 不成熟、任性、霸道或富攻擊性等往往不受同儕歡迎,易形成情緒困擾或其它社 會適應問題。

洪儷瑜於親子天下第5期「教出好情緒」(2009)的「我的孩子有情緒困擾嗎?」

一文中指出孩子因大腦前額葉尚未成熟,所以有情緒困擾是正常的,但怎樣讓孩 子學習其他適當的表達情緒方法,讓孩子順利發展出應有的情緒,而不要一直停 留在自我觀點、原始的情緒反應,也不要一直用直接、原始的哭鬧或肢體動作來 表達;兒童在學齡前階段都會經歷情緒與行為困難,一般的困難與嚴重問題之間

只是程度上差異,當行為嚴重程度足以影響與同儕或成人建立正向關係、干擾課 堂活動、及對他人造成危險,則須尋求專業協助。

二、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名詞界定

Kauffman(1993)指出美國文獻上代表行為問題名稱很多,發現名詞不外乎「情緒、

行為、社會、或個人」方面再加上「困擾、異常、適應不良、障礙、衝突或缺失」等 兩組名稱組合(引自陳介宇,2006,頁9)。陳介宇(2006)則指出「嚴重情緒困擾」、

「行為疾患」、「情緒與行為疾患」此三者為相似的對象,皆有著嚴重情緒與行為問 題。

洪儷瑜(1995)於「必也正其名乎—行為異常、性格異常、情緒障礙或嚴重情 緒困擾?」一文中提到對於相關名詞做了一些解釋,如美國公法94-142及1990年修 訂的身心障礙者教育法案皆採用「嚴重情緒困擾」(SED),法令中限制了嚴重程度,

其爭議性在於不嚴重的情緒障礙並不表示就不需要特殊服務教育,因此美國特殊 教育學界對於公法94-142的「嚴重情緒困擾」(SED)表達反對,並提出「行為異常」

(BD),此名詞較廣闊、客觀、不具負面標籤且較能代表特殊教育工作重點,但鑒 於「行為異常」(BD)易造成教師忽略內向性行為問題,且未包含情緒或性格的問 題,故於1987年美國成立的全國心理衛生和特殊教育聯合組織發表這類特殊兒童 的名稱和定義為「情緒或行為異常」(EBD),其內涵包括外在行為表現及內向性行 為問題。

三、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意涵與成因

Kirk,Gallagher,& Anastasiow(1997)指出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定義為一個行為 異常或嚴重情緒困擾的孩子,會持續表現出不合年齡的行為以至於造成社交上的 衝突、個人的不快樂和學業上的失敗;Compbell(1995)也說明所有孩子都會有某 些越軌行為,需在其相關聯的環境,問題行為的頻率及強度才是問題行為的決定 點(引自蔡昆瀛、陳介宇,2009,頁2);鈕文英(2001)在行為問題的認定上指出需 考慮行為本身是否符合個體的年齡、性別和發展程度,行為發生的情境是否恰當,

周遭人物對此行為的看法,行為對個體本身是否適當,行為是否造成自己或他人 傷害及困擾等要素。綜合以上所述情緒與行為問題,除考慮個體行為外,尚需考 量所處情境、個體發展、強度及問題行為頻率。

探究情緒及行為問題的成因為以下: (蔡昆瀛、陳介宇,2009;楊坤堂,2000;張 春興,1996):

1.生物模式:主張偏差行為生理構造與功能發生問題的結果,主張生物功能失常是心

智疾病的必要成因,但若無不利的環境因素,則不可能觸發其精神疾患。

2.心理模式:由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論(The Psychosexaul Theory)得知兒童的早期經 驗對兒童人格形成有重大影響,產生情緒問題的原因可能為意識與潛意識的衝突、

人 格 結 構 的 失 衡 與 早 期 生 活 經 驗 不 良 ; 而 艾 瑞 克 森 的 心 理 社 會 理 論 (The Psychosocial Theory)則以文化和社會影響著眼,以自我的發展為中心思想,也就 是個體與社會環境接觸互動成長,在成長過程中個體在社會適應上產生心理困難,

稱之為發展危機,調適後則獲得成長,但如未獲滿足或遭受限制則易導致不合宜情 緒與行為問題。

3.社會模式:須從個體所處的社會處境探究個體的行為問題,亦即從社會因素探討個 體偏差行為的成因。

4.傳動模式: 傳動模式強調人與環境之間,是一種動態的、交互的、雙向的關係,此 模式考慮兒童本身的特質(例:生物的、氣質因子)、兒童的養育環境(例:父母的 特性、文化因子),以及兩者之間的交互關係,因此傳動模式視發展為兒童本身特 質及外在養育環境下,一種影響與被影響的動態且雙向的過程。

綜合以上所述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成因,並非為單一因素造成,其形成多為生物、

心理與社會等交互作用形成。

四、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分類評量方式

情緒與行為問題常用的分類評量方式有兩種,一為精神病學分類法,二為統 計學分類法,其相關說明如下:

(一)精神學分類法:係根據臨床醫師對病症發生的特徵作為界定,較注重症狀疾病 原學的因素,主要以質性的文字資料對病症加以描述,多使用於醫師對精神 疾病的診斷,如:心理及患診斷與統計手冊(DSM)則運用此種分類方式。(蔡昆 瀛、陳介宇,2009)

(二)統計學分類法:蒐集大量資料,藉由因素分析方式辨別出具關聯性的組型,根 據因素內的行為特質命名,並以統計方法決定檢核表的向度類別,且多為量 化的資料以做為篩檢工具之用,不僅能幫助家長與老師更確實的評量幼兒行 為問題,對教育與輔導更能顯現其功用(何華國,1999),如:蔡昆瀛、陳介 宇於2009年所編製的幼兒情緒與行為問題檢核表等..,皆採用此種分類方 式。

Wicks-Nelsen與Israel(2000)指出以統計之方式分類的情緒與行為問題 主 要 有 兩 種 廣 義 類 別 為 內 化 問 題 (internalizing behavior) 與 外 化 問 題

(externalizing behavior)兩個向度,內化問題為內隱性、過度控制或焦慮、

退縮等..,是指兒童表現於內在的衝突或困擾,常有的表徵為憂鬱、焦慮、

或是退縮的行為(Achenbach,1991a),至於外化問題為外顯性、控制力不足或 品行疾患等,常被認為是因個體和環境產生衝突,以致個體的反應會影響到 環境者,其常有的特徵是表現出攻擊行為或是違紀行為(引自蔡昆瀛、陳介宇,

2009,頁7)。

以下就情緒與行為問題依內化問題及外化問題兩個向度的內涵及特徵做說明 (陳介宇,2006;楊坤堂,2000;陳幗眉,1995)

(一)內化問題

1. 退縮:退縮的行為是攻擊行為的相反,也就是不跟外界接觸,不參與活動;發展階 段偶而會產生類似狀況,通常家人注意,則易幫兒童脫離退縮的情況。但如果有 明顯而持久性的退縮現象,則應考慮是否性格上出了毛病,或是精神病的早期現 象。

2. 憂鬱、沮喪:兒童較嚴重沮喪情緒的徵兆為遲鈍,看起來動作緩慢、沒有精神、內 疚、無望的感覺、飲食、睡眠、頭痛或肚痛、習慣的改變。這些徵兆如果是暫時 的,則可以被理解的,然而如果不快的心情或退縮的情形超過事件本身所造成的 程度且持續,應該注意,是否要尋求專業的協助。

3. 儀式程序:一到三歲的幼兒常會認為規則是不能更改的,固執、強迫性的行為,是

「肛門期」的特性表現。然而當規則改變時產生過度的擾亂,可能就是屬於不適 當的問題行為。

4. 恐懼: 所有的兒童都經歷過一段恐懼的時期,恐懼是正常的,而且它幫助兒童解 決一些發展上的重要問題。恐懼分為下列四種情況:(1)本能的恐懼--是嬰兒出生 就有的情緒反應,也就是是本能的反應。(2)知覺和經驗相聯繫恐懼--知覺發展相 聯繫的恐懼從嬰兒四個月開始出現,但過度不愉快經驗的刺激會激起恐懼情緒。

(3) 怕生--對陌生刺激物的恐懼反應,一般在六個月後出現,嬰兒對母親的依戀 越強烈,怕生情緒也越強烈。(4)預測性恐懼—隨著想像的發展,出現預測性恐懼,

環境影響和想像相連繫的恐懼情緒,如怕黑、怕壞人等妖怪、魔鬼之類。

5. 分離焦慮:在嬰兒與主要照顧者建立一種特殊的感情連結,也就是所謂依戀關係,

而隨著依戀關係的建立,出現了分離焦慮,而分離焦慮也有可能延續或發生於三

而隨著依戀關係的建立,出現了分離焦慮,而分離焦慮也有可能延續或發生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