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之執行,部分依據臺東大學郭李宗文教授、實踐大學鄧蔭萍教授之國 科會研究計劃—母職效能、教養行為與幼兒社會情緒行為之研究撰寫而成。

本研究旨在探討「城鄉幼兒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和幼兒情緒與行為問 題」進行相關研究。本章共分為三節說明: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 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 研究背景

Golenman 在 EQ 一書中提及幼兒時期的情緒能力是個體未來適應生存的重要機 制,而情緒教育奠基於家庭,父母扮演情緒管理的典範,不僅透過父母對子女的 管教,還包括間接觀察父母的行為及夫妻彼此的相處之道(張美惠譯,2006),而 父母在婚姻生活中各層面的相處感受即是婚姻滿意度。

親職效能則為關於一個家長對自己實行教養行為的能力評價,國外的研究指出 具高親職效能的父母親比低親職效能的父母親,在與孩子的互動表現得更加樂觀、

威信並與孩子互動教一致性。

近年來不少兒童有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困擾,常出現情緒不穩定、低效能等現象 (羅品欣、陳李綢,2005),而幼兒早期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家庭,不當的家庭環 境與氣氛,除了剝奪兒童正常的情緒發展,當情緒無法調節時即可能造成情緒與 行為問題。

二、 研究動機

(一)家庭樣貌的改變影響婚姻滿意度

家的核心價值是感情,親密關係和諧是關鍵,但社會變遷,強烈衝擊著現代 家庭。的結構與功能。雙薪、家庭、再婚、隔代教養、新住民…等各種型態家庭 出現,比例依城鄉所在有所不同,但卻都因為不同的家庭型態無可避免地改變了 婚姻中的婚姻關係。賓靜蓀(2011)於「親子天下-家,變了」一文中指出雙薪家庭 狀況普遍,統計顯示臺灣婦女二十五~四十四歲這個階段的婦女有高達 76.5%的勞 動參與率,也就是說除了家務的職責外,仍必須和爸爸一起分擔經濟的重擔,但 傳統對於女性的期待卻還沒有調整,家務與教養仍傾斜於女性,常讓母親成為「不

平衡媽媽」,有孩子的職業婦女更常面臨兩難的工作家庭兩頭燒的狀況,既想在工 作上奮力一搏,又想多陪伴孩子,處於這樣多元因素影響了婚姻滿意度。

Saxton 於 1990 的研究指出在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中,夫妻的婚姻滿意度 皆呈現 U 型曲線,即夫妻在結婚初期的新婚期及結婚後期的子女離家期的婚姻滿 意度較高,而在養育孩子的階段,夫妻的婚姻滿意度最低(陽琪、陽琬譯,1995),

而國內婚姻滿意度相關研究中,伊慶春(1991)的研究結果顯示婚姻滿意度會隨生 命週期逐漸下降、另外陳姿勳(2001)的研究亦顯示母親的婚姻滿意度在子女出生 後下滑;比較國內研究與西方呈現的婚姻週期結果不同,但同樣的是在養育子女 後婚姻滿意度皆為下滑。

近十年來臺灣的婚姻狀況,結婚未滿五年即離異者由 8.11%上升到 11.61%,

佔總離婚人數的 30.78%(內政部統計處,2010),且臺灣在 2010 年更成為離婚率 亞洲第一,顯示現代人對於結婚後產生衝擊的承受力和包容力都在下滑中,夫妻 關係中原本視為常態的體諒和互動支持逐漸消失,期盼藉由更進一步探討,瞭解 家庭中夫妻的婚姻滿意現狀及影響因素,此為動機之一。

(二)親職效能的重要性需被強調及探究

Coleman與Karraker於1997年指出親職效能是家長對自己實行他所想要的教養 行為的能力評價,為人父母是成人階段中遇到最複雜的社會角色,當父母承諾對 孩子提供定期保護、撫育,這需要不間斷的時間和精力的,有些父母能體現心理 上的堅毅性,有足夠且持續的耐心去迎接挑戰,而少數則會為養育子女感到沮喪,

照顧者可能因此忽略孩子,而產生虐童前兆,或對孩子產生生理、社會情緒或認 知發展產生傷害;而陳富美於2001年的國中生中輟研究中也指出在老師期待家長多 擔負起管教責任的同時,是否也該考量父母的親職低效能可能是導致孩子疏於管 教的因素;不可諱言的研究者在學前教育職場上也常把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問題或 學習表現歸咎於父母的管教不當或管教不用心,而忽略掉父母的親職效能,在老 師要求期待父母的高親職效能而父母的效能感卻偏低的狀況下能,造成親師合作 的困難,這凸顯了親職效能的重要性。

另外在Coleman與Karraker(1997,2000,2003)的研究發表前,自我效能親職領 域相關研究較少被探討,直到Coleman和Karraker強調親職效能相關研究的重要,

國外對此類研究才有較豐碩的成果;但反觀國內研究成果仍不多,且如:陳富美(2005) 探討親職效能、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研究對象為國小五、六年 級學童、而劉百純、陳若琳(2010)探討新手媽媽的配偶支持、親職效能與親職壓力 相關研究,研究對象為家有兩歲半以下幼兒之新手媽媽;以上研究其對象並無針對

學齡前(4~6歲)幼兒及其母親,研究者身為學前幼兒教師,想針對此一部分作探究,

這是本研究想探究的動機之二。

(三)情緒與行為問題需被關注

2012年教育部公告「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情緒領域為六大課程之 一,可見其重要性。簡淑真,郭李宗文(2008)在「幼兒園教保活動及課程大綱:

情緒領域期末報告」中指出國內的幼兒情緒研究得知幼兒的情緒與行為問題發展 會隨年齡、語言及認知而改變,還發現幼兒對週遭事件的情緒反應、解釋及情緒 表達因人而異;黎樂山、程景琳、簡淑真(2008)指出情緒受到早年生活經驗的影響,

幼兒時期的情緒調節能力,將是個體未來適應生存的重要機制;洪儷瑜於「我的 孩子有情緒困擾嗎?」(2009)一文中的指出孩子因大腦前額葉尚未成熟,所以有情 緒困擾是正常的,而一般的困難與嚴重問題之間只是程度上差異,當行為嚴重程 度足以影響與同儕或成人建立正向關係、干擾課堂活動、及對他人造成危險,則 易形成情緒與行為問題。

研究者在幼教現場也發現不少幼兒都存有人際互動和情緒與行為問題,這些狀 況對孩子而言可能是暫時的,但也有可能是造成未來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指標,期 盼藉由更進一步探討,瞭解孩子情緒與行為問題現狀及影響因素,此為動機之三。

本研究將以臺灣本島人口密度最高的--臺北市為城市代表,人口密度最低的鄉 村區域--臺東縣為鄉的代表,試圖針對城市與鄉村的母親進行比較,釐清不同環境 背景下幼兒之母親婚姻滿意度、親職效能和幼兒情緒與行為問題是否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