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想像力教學模式建構

在文檔中 想像力教學模式建構與驗證 (頁 113-1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想像力教學模式建構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建構「想像力的教與學模式」(Model of Imagin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MITL),主要目的為提升學習成效與想像力,並且導向創 造。模式中包含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學習者層次,呈現學生在創造過程中「想

在「想像力的教與學模式」中,教學者透過引發與發展想像力的教學歷程,

促使學習者內在的認知狀態產生變化,以達成提升學習成效與創造力的目標。以 下分別說明兩個層次與如何驗證。

壹、學習者層次

一、各元素說明

(一)想像

從想像力教學的相關文獻中發現,「想像」一詞在教學中所指涉的意思有三大 類:(1)想像性的教學內容:意即教學內容的呈現係透過特殊編排或轉化,帶有較 重的感官特性(特別是鮮明的視覺影像),並且能引發學生正向情緒或好奇心,其 中包含模擬、預測、假設(或假裝)……等元素,並且會以「脈絡」組織這些元 素(Egan, 2005; Frisch & Saunders, 2008; Frisch, 2010; Ford, 2004; Glenberg、

Gutierrez & Levin, 2004; Parker & Lepper, 1992; Ritchie, Rigano & Duane, 2008;

Smith & Mathur, 2009; Solomon, 2002; Stinner,1995)。(2)想像的學習策略:即教師 會引導學生使用一些想像的策略,促進學生的新概念獲取(Cooper, Tindall-Ford, Chandler, Swellwer, 2001; Ginns, Chandler & Sweller, 2003 ; Kester, Kirschner, & Van Merrienboer, 2005; Mayer, 2009; Mayer, Steinhoff, Bower, & Mars, 1995);(3)想像力 的激發策略:即透過教導學生想像或思考的策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使其能夠在 想法的質量上提升,並且產出獨創或是超越現實的想法(Ho, Wang & Cheng, 2013;

Karwowski & Soszynski, 2008; Lin, Chu, Wang & Chu, 2011; Smith & Mathur, 2009;

林偉文,2011)。

前述三種學習中的想像,在學習歷程中互相搭配,彼此之間的比重之分配係

依主要學習目的而定,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將其分類成兩項目標:

1.提取長期記憶中的知識或經驗

想像性的教材通常以學生的經驗出發,將其熟悉或是感興趣的題材融入教材 當中,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能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出相關的元素或片段,同時 也引發其相對應的情緒。想像的學習策略通常運用於新概念的獲取,藉由提取相 關的先備知識,以協助學習者建構新的概念。而在想像激發策略部分,通常會考 量學生的經驗或先備知識,在教導策略的過程中使用學生熟悉的主題,以協助其 想出各種可能的點子,之後再讓學生使用不同的策略,改善想法的獨創性。

2.轉化或重組既有的知識與經驗

在這個目標中,又可分成兩個次目標,首先,利用轉化或重組既有的經驗,

可以協助學生建構新的概念。在 Vygotsky(2004)的文章中曾舉了一個例子,學生在 書上讀到「非洲沙漠」時,雖然他並未實際走訪過沙漠,但因為他的基模當中有 「沙 子」、「沙丘」、「缺水」,以及他可能看過「沙漠動物」的圖片,所以他可以利用這 些既有的經驗,建構出「非洲沙漠」的樣貌,而其即透過這樣的方式形成「非洲 沙漠」的新概念。第二,轉化或重組意味著,知識或經驗需脫離原始的樣態,以 一種進化或新的形態出現,此即為一種導向創造的想像運作。

(二)學習

在本模式將「學習」界定為兩個面向:(1)知識概念的學習:意即能夠協助個 體解決問題或是產生創意結果的知識、概念或是經驗。此亦分成兩類,第一類可 視為先備知識或是個體過去的經驗,是由個體在其文化脈絡環境中習得,或是透

過各類正式或非正式的學習獲得(Vygotsky, 2004)。個體在想像或創造的歷程中,藉 由適當的刺激或提取,能協助個體學習新概念或是成為想像操弄的表徵(Egan, 2005;

Ho, Wang & Cheng, 2013; Lin, Chu, Wang & Chu, 2011; 林偉文,2011)。第二類是即 將習得的新概念,其尚未存在於個人的認知基模當中,但卻是解決問題與創造的 必要元素。在此模式當中認為,學習這類有利於創造的新概念可透過想像,包含 想像性的學習材料或是想像的策略(Egan, 2005; Smith & Mathur, 2009)。 (2)策略學 習:意即學習使用想像相關的策略,協助個體建構新概念(Cooper, Tindall-Ford, Chandler, Swellwer, 2001; Ginns, Chandler & Sweller, 2003)或是發展獨創的想法 (Chu, 2014; Ho, Wang & Cheng, 2013; Lin & Chu, 2014; Lin, Chu, Wang & Chu, 2011;

林偉文,2011)。前述兩者共同存在於學習歷程中,且關係密不可分,而學習在本 模式中主要有兩個目的:(1)習得新概念:即透過想像的方式轉化學習內容,或是 連結舊經驗與新概念之間的關係,使學習者能運用有效的方式習得新概念。(2)產 生獨創的想法:無論是新概念或是想像的策略皆是以解決問題與創造為導向,故 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會以想像的元素融入,使個體在提取時,連同時提取利於想 像的相關部分,以協助其進行想像與創造。此外,策略的學習係為了協助個體運 用有效的方式,將新概念運用於創造的歷程中。

(三)創造

根據創造力的定義,創造力是指能夠產生具有「獨創性」(Originality)與有效 性/價值(effective)的產品(Runco & Jaeger, 2012)。探究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學者對於 兩者的異同有相近的看法,亦即無論是想像力或創造力,都強調想法的「獨創性」,

不過,相對於想像力,創造力更強調「有效\價值」,想像力常常可以產生獨創性 的想法,不過,想像的結果不見得能夠變成實際的狀態或物品(Ainsworth-Land,1982;

Lin, Chu, Wang & Chu, 2011; Vygotksy, 2004; 邱發忠、陳學志、林耀南、涂莉苹,

2012;詹志禹、陳玉樺,2011)。將想像力轉變成創造力的關鍵在於「知識」或「領 域專業」,也就是說,個體所想像的獨創點子或想法是否有運用到知識或某個領 域的專業(Amabile, 1983; Csikszentmihalyi, 1996),從實徵研究中亦發現,許多創意 教師認為知識是創造的基礎,那些可稱之為創造力的表現或作品,通常是學生能 運用知識產生獨特的想法(Ho, Wang & Cheng, 2013; 林偉文、朱采翎、王毓苓、劉 家瑜,2010;林偉文,2011)。

基於前述的探討,本模式在學習歷程中所指涉的「創造」,意指學習者能夠運 用想像的方式,獲得新概念或知識,並將其運用於問題解決或發想創意的產品,

進而產生出獨創的結果。

二、各元素間的關係

「想像」、「學習」與「創造」三者在學習層次上密不可分,在以創造為目標 的學習當中,三元素相互交疊,並以動態的關係演化成不同的學習型態。三者彼 此之間的關係說明如下:

(一)想像與學習

在以創造為導向的學習歷程中,「想像」與「學習」之間有多重的複雜關係,

其互動透過交疊、循環或互相支持等方式,協助個體獲得新概念,並且發展具有 原創性的想法。其互動關係可從兩方面進行說明:

1.想像促進學習

大部分學者定義想像力,皆指出想像力是一種不受時空限制的能力,其能喚

起不存在於當下的感覺、知覺、經驗或是概念,並且藉由轉化,產生有別於原始 型態的認知產物(Lewin, 1986; Singer, 1999; Vygotsky, 2004; 詹志禹、陳玉樺,2011)。

故有研究者主張,將想像的元素運用在學習的歷程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並且增進其想像力(Egan, 2005)。Smith & Mathur(2009)回顧想像力教學相關文獻時,

亦發現教師們為了增進學生的認知、情意或想法獨創性,會在教學中融入想像的 元素,使其教材或教學活動富有想像性。探究想像效果(imagination effect)的研究 中引導學生使用圖像式的想像力學習策略,並且發現能顯著提升新概念的理解、

記憶與運用(Cooper, Tindall-Ford, Chandler & Sweller, 2001; Ginns, Chandler, &

Sweller, 2003; Leahy & Sweller, 2004; Leahy & Sweller, 2008; Leopold & Mayer, 2015;Tindall-Ford & Sweller, 2006)。基於前述的探討,「想像」無論是以學習內容

(或活動)或策略形式,皆對新概念的學習有促進的作用。透過適當的刺激或活 化的歷程,想像力能協助個體提取相關的表徵與基模,再藉由學習活動或想像的 策略,使個體能使用既有的表徵或基模對新的現象進行探索、預測或形成假設。

最後,經由對於表徵的操弄與轉化,以及基模的調適,以獲取新的概念。

2.學習激發想像

此作用可分成兩個部分說明:

(1)學習的結果是想像的基礎

個體進行想像時,係藉由不存在於當下事物的操弄,而那些不存在於當下卻 能進入想像歷程中的事物,即個體過去曾經習得的知識或經驗。Vygotsky(2004)提 出,人類所想像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憑空而來,那些看起來奇幻或不可思議的事務,

其實都是組合個人過去經驗中的某些元素。其另外提到,人類是可以透過別人的

經驗進行想像,但這個前提是,個體需要具備想像他人經驗的元素(例如:雖然 個體沒有去過南北極,但仍可以透過課本或他人描述了解極地氣候的概念,因為 其具備有冷、冰塊、風、雪等概念,所以可以透過元素的組合了解極地氣候)。

再進一步探討哪些類型的學習結果有助於想像,本研究聚焦於「知識」的面 向。Mumford, Blair 與 Marcy(2006)提到,在問題解決的歷程中存在多元的知識系 統,彼此之間存在有四種交互作用,其中「促進效果」(Facilitative Effects)與「綜 效效果」(Synergistic Effects)較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這兩者的共通點 是,當其中一種知識系統被觸發時,也會同時帶動或觸發另外的知識系統。而在 Mumford 等人所提出的知識系統中,「以案例為基礎的知識」(Case-Based knowledge) 對新手的負荷量最小,因為案例知識中充滿許多脈絡性的線索,使新手知道如何 建構問題、形成計畫與評估。此類型的知識也較能協助新手有創意的解決問題。

根據前述的探討,並結合 Vygotsky 的對於想像力的觀點,本研究認為若新概 念在建構的歷程中,即涵蓋幾類知識系統,並且以具脈絡性的方式呈現,則當個 體運用新概念進行問題解決或創造時,其所提取或觸發的就是多種知識類型,而 此種學習結果將可能促進想像,特別是想法的獨創性。因此,本研究基於前述的 文獻基礎,編製想像性的教材,以故事的形態呈現,並且融入其它知識系統元素,

目的在於使學習者能於建構新知識時,即帶有利於想像的元素,並能於適當的時 機輔助其創造。

(2)學習運用策略會促進想像

雖然有學者主張,想像力為人類天生的能力(Egan, 2005; Vygotsky, 2004),不 過,研究亦發現,教導學習者使用策略可提升想像的質與量,並且較可能導向創

雖然有學者主張,想像力為人類天生的能力(Egan, 2005; Vygotsky, 2004),不 過,研究亦發現,教導學習者使用策略可提升想像的質與量,並且較可能導向創

在文檔中 想像力教學模式建構與驗證 (頁 1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