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傳統的工作迅速消失中。未來的年輕人必須有能力發明工作,政府有責任,

幫下一代準備不同的教育系統,以培養這個能力。這樣的能力包括好奇心、想像 力、挫折復原力、團隊合作等。但是我們長期研究卻發現,現有的教育制度,正 在把學生的好奇心拿走、把學生的想像力拿走………

(Paul Collard/英國創意、文化與教育中心執行長)

~摘自親子天下雜誌 34 期~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背景

1938 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曾說:

「想像是創意的開始。」(Imagination is the beginning of creation)。同樣為諾貝爾得 獎的愛因斯坦提到:「想像比知識更重要。邏輯會把你從 A 帶到 B,但是想像會帶 你去任何地方。」(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Logic will get you from A to B. Imagination will take you anywhere)。在這兩位世界文明與科學推動者 的眼中,想像力是超越知識,而且導向創造的。

豐富的想像力經常催生創造力,故隨著創造力教育的推動,想像力教育也逐 漸受到重視。教育部自 2002 年公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使臺灣教育邁向了一 個創造的新紀元,而隨著「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的開展,也讓創意的種子 在教育中紮根。國科會科教處(現更名「科技部」)於 2011 年徵求「想像力與科 技實作能力培育」的整合型計畫,目標在於培育未來科技人才,提升高層次思考 能力,使得「想像力」一詞不再隱身於創造力之中,提升其在理論探討與教育中

的地位。同時,教育部也匯集專家學者的意見,展開了「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 育中程計畫」,以「未來」為導向,培育學生想像與高層次思考的能力。在國際上,

英國的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of England)下的「創意、文化與教育」機構 (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 CCE)提出了「創意夥伴」計畫(Creative

Partnership),界定孩子在 21 世紀所必備的九項技能,第一項即是想像力/創意。

除了政府單位,學術或民間機構亦投入想像力的教育。在加拿大西蒙弗瑞沙 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有一個想像力教育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Imaginative Education),其下的想像力教育的研究團隊(Imagin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Group, IERG),極力提倡將想像力融入教育中,並藉由網路平臺、定期性 的交流活動,以及每年舉辦的研討會,分享新進的想像力理論、研究成果與教案。

此外,還有一些地區性或國際性的競賽,藉由提供一套問題或點子發想的模式,

讓孩子在活動的過程中想像與創造,例如:「未來問題解決」(Future problem solving)、

「目的地想像」(Destination Imagination)、「心智的奧德賽」(Odyssey of the Mind)、

「Design for Change」(DFC)….等。

如何將「想像力」運用在教育情境中,並且探究其對於學習者的影響,是許 多學者所關心的議題。然而,在不同的研究中,「想像」或「想像力」所指涉的內 涵卻不太相同,而其也影響教學者如何設計教學、評量,以及解釋學生的學習結 果。首先,有學者將想像視為一種「內容的特性」,通常教師會編製或運用富有「想 像性」(imaginative)的學習內容,喚起學生的先備知識與相關經驗,使其建構新的 知識,甚至在某些教學設計當中,想像性的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Egan, 2005;

Smith & Mathur, 2009)。換句話說,「想像性的內容」觸發了學生的想像力,使其能 運用於新的學習經驗中,進而達成提昇學習成效,並可能伴隨著創造力的發展。

第二,想像被視為是一種「學習」或「記憶策略」,學生藉由形成新概念的影像或

心像,透過回溯或加強圖像與概念間的連結,以提升其學習成效,而此被稱為「想 像效果」(Imagination effect)。相關研究發現,圖像的記憶策略能協助學生記憶、

理解,甚至是學習遷移 (Cooper, Tindall-Ford, Chandler, Swellwer, 2001; Ginns, Chandler & Sweller, 2003 ; Kester, Kirschner, & Van Merrienboer, 2005; Mayer, 2009;

Mayer, Steinhoff, Bower, & Mars, 1995)。第三,想像力被視為促進創造力的一種「心 智能力」,學習者能透過適當的觸發、刺激或是思考策略的學習,從長期記憶中提 取相關表徵,藉由各種操弄,轉化原始表徵或修改基模,進而產生「獨創」的想 法(Chu, 2014; Ho, Wang & Cheng, 2013; Karwowski & Soszynski, 2008; Lin & Chu, 2014; Mellou, 1995; Smith & Mathur, 2009;林偉文,2011)。

從前述文獻發現,在教學或學習過程中的「想像」或「想像力」,具有兩種功 能,其一為促進學習成效,其二為提升創造力。不過,過去的研究仍有一些尚未 探究,甚至是待釐清的部分。第一,無論是想像力對於學習成效,或是其對於創 造力的影響,都是在不同的研究中探討,而「想像」、「學習」與「創造」是否有 可能存在不同的關係?或是,三者是否能藉由彼此關係的連結,對於學習者產生 最大的效益?這值得再進一步探究。第二,從過往的文獻發現,「想像性的內容」

與「引發想像的策略」皆在想像力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兩者欲達成的 主要目標不同,但亦有重疊之處。若再進一步思考,兩者是否有可能整合在教學 歷程中?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甚至使學生產生有效率的學習與創造?本研究 認為前述之文獻缺口,仍有待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以補足。因此,本研究從文獻 中抽取出「想像」、「學習」與「創造」三個主要元素,並以「想像」為核心,嘗 試從理論中探究三者可能存在的關係,以及如何轉化,進而運用於教學之中。

二、想像、學習與創造間的關係

為了探究「想像」、「學習」與「創造」三者在教學與學習歷程中的關係,本 研究以理論的觀點與過去實徵研究為基礎,開展了兩個方向的思考:

(一)想像與學習的關係

在文獻當中討論想像對於學習的影響時,通常將想像界定為一種喚起先備知 識 的 一 種 心 智 能 力 , 其 能 夠 連 結 個 體 既 有 經 驗 和 新 學 習 內 容 之 間 的 關 係 。 Vygotsky(2004)即認為想像力是人與生俱來能力,其能協助個體運用既有的經驗與 表徵,透過重組或轉化的歷程,形成新的經驗或建構新知識。從想像力教學相關 研究發現,若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想像的元素,也就是跟學生經驗或興趣相關的內 容(例如:奇幻、科幻、模擬、故事或是跟學生切身相關的經驗),不僅能提高學 習動機,亦能促進學習成效(Egan, 2005; Glenberg, Gutierrez & Levin, 2004; Smith &

Mathur, 2009)。雖然過去的研究揭示了想像對學習的影響,但這些研究所呈現的多 為現象與關係,較無清楚地論述「想像」如何影響「學習」。換句話說,若教師們 欲讓孩子透過想像獲取一個新概念時,其該如何適切的融入教學活動中?在這方 面的文獻尚未有一個完整的輪廓。此外,雖然已有研究證實,想像性的內容或活 動較能引發學生動機,並且維持高度的參與,甚至讓他們較能夠記住新概念,但 究竟「想像性學習內容」的組成要素包含哪些?這些要素又如何與新概念結合?

過去的文獻少從這個向度進行論述與探討。因此,根據上述的討論,歸納與探討

「想像性學習材料」的組成要素,並且探究其對於學習的影響,為研究者的第一 個動機。

若將兩者影響方向翻轉時,則可發現「學習」亦會對「想像」產生影響。若 從這個方向進行思考,想像除了喚起不存在於當下的經驗外,還多了一種以發展

獨創想法為導向的功能,稱之為「創造性想像」(Creative Imagination)(Vygotsky, 2004)。由過去的研究中發現,學習對想像的影響發生在兩個部分,其一是可用於 想像的「內容」,若在教育情境中,所指的是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概念或相關的技 能學習,當他們需要運用想像進行創造時,這些已學過的概念知識就可成為想像 的來源(Egan, 2005)。不過,究竟知識要如何呈現或編排,才能夠有利於運用想像 力提取,進而促進創造力?在創造力研究中,曾針對個人所擁有知識的「量」進 行探究,這些研究指出,雖然創造力常常發生在領域知識較豐富的專家身上,但 是擁有較多知識,不一定會讓人更有創造力,甚是可能產生負向的遷移,使其在 面對新情境時被知識所侷限,產生功能性固著。此外,研究者們也發現了知識與 創造力之間有倒 U 型曲線的相關,也就是說,個體只要具備某種程度的知識量即 可達到最大的創造,若超過這個程度的知識,並不會讓個體更有創造力(Frensch &

Sternberg,1989; Luchins & Luchins, 1959; Simonton,1984)。再從知識的「質」的面向 探討,Mumford, Blair 與 Marcy(2006)將出現在創意問題解決歷程中的知識進行分 類,發現可分成三種系統:「基模知識」(schematic knowledge)、「連結知識」

(associational knowledge)與「以案例為基礎的知識」(case-base knowledge)。雖然這 三類知識系統各作用於創意問題解決的不同歷程,個體運用知識系統也會有偏好,

不過,若能在問題解決的情境中,同時使用這三種知識,則會達到「綜效效果」

(synergistic Effect),最容易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法。前述的相關研究顯示了,

個體所擁有的知識的「量」對於創造力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知識的「質」, 也就是知識的特性,將可能對於獨創想法的產生更有貢獻。因此,接續並結合第 一個研究動機,在「想像性學習材料」中納入知識的成份,並且探究其對於想像 力(特別是創造性想像)的影響為本研究的第二個動機。

學習對想像的影響的第二個部分,即聚焦於激發想像力「策略」的學習,而 本研究稱之為「想像激發策略」。亦即學生習得某些策略後,能在想像時發揮作用,

提高其想法的數量,甚至是增進想法的獨創性。在 Ho, Wang 與 Cheng(2013)的研 究中,分析了教師指導科展的歷程,觀察到教師會教導學生使用想像的思考策略,

協助其科展點子的發展,促使學生在想法的質與量都有所增進。此外,有研究曾 探究創意科學教師的想像歷程,利用放聲思考(Think Aloud)記錄教師們教學設計過 程中的想法發展,歸納出七項重要的機制。爾後,在另一研究中將想像機制轉化 成教學,運用於訓練職前教師撰寫想像性自然科教學故事,研究結果發現,想像 策略的教導能提升想像表現(Lin & Chu, 2014; 林偉文,2011)。在 Chu(2014)的研究 中,其根據林偉文(2011)所歸納的想像機制,轉化部分機制形成想像力的教學

協助其科展點子的發展,促使學生在想法的質與量都有所增進。此外,有研究曾 探究創意科學教師的想像歷程,利用放聲思考(Think Aloud)記錄教師們教學設計過 程中的想法發展,歸納出七項重要的機制。爾後,在另一研究中將想像機制轉化 成教學,運用於訓練職前教師撰寫想像性自然科教學故事,研究結果發現,想像 策略的教導能提升想像表現(Lin & Chu, 2014; 林偉文,2011)。在 Chu(2014)的研究 中,其根據林偉文(2011)所歸納的想像機制,轉化部分機制形成想像力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