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社會領域教科書國家認同內涵的演變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我國社會領域教科書國家認同內涵的演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台灣重歸祖國的懷抱。政府在中小 學階段,特別重視民族精神與國家認同教育。這些議題都納入國文、綜合領域、社 會領域等教科書中,尤其以社會領域教科書表現最為突出,當時中國主體概念是教 科書的主軸,國家意識相當明確,相對的也穩定社會人心,這種國家化的社會化教 育一直延續到 1987 年政府解除戒嚴之後,這也是威權統治時期國家認同意識。

政府解嚴、社會開放、威權體制也轉型為民主化與自由化的體制,社會領域教 科書不但要傳遞知識、充實社會知識、還要負擔培育民主化公民資質的任務。進入 90 年代,為因應政治體制的轉型,政黨崛起,利益團體林立,社會朝向多元發展,

但迫於不利的外交情勢,兩岸關係又無法突破,民眾對於過去的國家概念不免質疑,

國家認同是否要轉變?教科書也很敏感地反映此一時期變遷的過程,此為威權統治 轉型時期國家認同意識所面對的變遷。

2000 年總統大選,造成政黨輪替,執政的民進黨,採取鎖國政策,堅持要走 帶有強烈台灣意識的主體路線,國家認同頓時陷入矛盾困境,由於政府政策會導引 教科書的走向,如何確立國家意識是社會關注的焦點。2008 年三月總統大選政黨 執政再度輪替,國家認同何去何從?值得探討,這也是民主鞏固時期國家認同意識 所探討的課題。

教科書是教師教學的內容,亦是學生學習的要素,更是教師、學生、家長之 間的重要媒介。教科書是時代的產物,其內容往往受制於政治環境和社會脈絡,須 常反映政府政策和社會需求,因此,探討教科書自然成為教育學門中的重要議題。

政府遷臺後,教科書為配合反共抗俄的國策,由審定本改為統編本,一直延續到民 國九十年教育改革之前,足見受到政治力影響的程度。

本文將社會領域教科書國家認同的演變過程,分成三個時期,其斷代點分別 是政府宣布解除戒嚴和第一屆民選總統產生。其一是 1949 年政府遷臺至解除戒嚴 前的威權統治時期,此時期為配合政府國策,完全採統編本(部編本)的方式,由 國立編譯館主編,基本上是一綱一本,中央集權的做法。其二是政府解除戒嚴至第

一任民選總統產生的威權體制轉型時期,教科書仍然是由國立編譯館主編,基本上 是一綱一本,中央集權的做法,但教科書內容慢慢轉變與民主化、自由化有關。其 三是 1986 年民選總統產生至今的民主鞏固時期階段,由統編本改為審訂本,課程 大綱取代課程標準,能力指標取代教材綱要,由一元變成多元,完全開放民間編寫,

衍成一綱多本,百家爭鳴的現象;嗣因升學考試的關係,政府不得不在社會學習領 域課程綱要增定基本內容,各家編法又趨於一致,又走回大同小異的時代。

本節將分成四個部分,分別從威權統治時期、威權統治轉型時期、民主鞏固時 期,將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總綱、國民中學社會領域公民教育課程、歷史教育課程以 及地理教育課程內容演變,探討不同時期教科書的國家認同內涵為何,最後做一個 小結。

壹、 威權統治時期

一、我國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總綱之演變

1945 年抗戰勝利後台灣地區回歸國民政府統治,教育體系也承襲了國民政府 之學制,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對中小學課程作了多次指示與修改,1968 年實 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後,國民中學課程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普遍,茲摘列 1952 年 至 1987 年台灣中學課程標準總綱如下:

(一)1952 年中學課程標準總綱

我國正式訂定頒布中學課程標準,是在 1929 年 7 月,後來在 1932 年 8 月、

1936 年 11 月、1941 年 9 月、1948 年 12 月進行修訂。但後來因中共叛亂,大陸各 省相繼淪陷,政府暫時移駐台灣,課程標準僅能先在台灣一省實施,發現「公民」、

「國文」、「歷史」、「地理」等四科課程標準,不能與當時「反共抗俄」之基本 政策,以及「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密切配合,所以局部修改以符合實際需要。

公民課程標準,注重培養學生做人態度,並特別加強激發民族精神方面之教材。「國 文」、「歷史」、「地理」三科課程標準,加強有關反共抗俄之教材,配合當時國 家政策(教育部,1952)。

(二) 1962 年中學課程標準總綱

1.中學教育目標:遵照中學法第一條之規定為:「繼續小學之基礎訓練,以 發展青年身心,培養健全國民,並為研究高深學術及從事各種職業之預備。初級中 學教育目標,在於繼續國民學校之基本教育,發展青年身心,陶融公民道德,發揚 民族文化,充實生活知能,以培養有為有守之健全國民。

2.教學通則第三點:初級中學之主要職能,在於陶融民族文化,試探學生才 能,指導學生就業與升學,故初中除注重文學陶冶外,應加強指導工作,並設置選 修科目,以鑑別學生個性,發現學生才能,試探職業興趣,俾能人盡其才(教育部,

1962)。

(三)1968 年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總綱

1.目標:為提高國民知識水準與人力素質,以奠定國家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 之基礎,並充實戡亂建國之力量,特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國民中學教育目標,在於 繼續國民小學之基本教育,發展青年身心,陶融公民道德,灌輸民族文化,培養科 學精神,實施職業陶冶,充實生活知能,以奠定其學習專業技能或繼續升學之基礎,

並養成忠勇愛國之健全國民。

2.教學通則第二點:加強民族精神教育、生活教育、及職業指導,以發揮倫 理、民主、科學之精神為國民中學各科教學之重點所在,教師必須充分加以注意。

(四)1972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總綱

1.目標:為提高國民知識道德水準與人力素質,以奠定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 之基礎,並充實戡亂建國之力量,特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國民中學教育目標在於繼 續國民小學之基本教育,發展青年身心,陶融公民道德,灌輸民族文化,培育科學 精神實施職業陶冶,充實生活知能,以養成忠勇愛國德智體群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

並奠定其就業或升學之基礎。

2.教學通則第二點:三民主義教育之精神在於以倫理教育,求民族之復興,

以民主教育建立法治的社會,以科學教育發展國民之生計,因此各科教學應加強民 主精神教育、生活教育、科學教育以培育健全的國民建設現代化新中國。

3.教學通則第三點:國民中學之主要職能,在於陶融民族文化,試探學生才

能指導學生就業或升學,因此在課程方面除注重一般的文化陶冶之外,應加強職業 指導及職業陶冶,以鑑別學生個性發現學生才能,試探職業興趣並確立勞動神聖,

職業平等之觀念以矯正升學主義之偏向(教育部,1968)。

(五)1983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總綱

1.目標:國民中學教育繼續國民小學教育以培養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 等健全國民為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需輔導學生達成下列目標:

(1) 陶冶民族意識愛國情操及互助合作服務社會的精神。

(2) 養成修己善群守法負責明禮尚義的優良品格。

(3) 鍛鍊強健體魄,增進身心健康。

(4) 增進運用語文,數學的能力,充實生活所需的知能。

(5) 培養善用公民權利,克盡公民義務的觀念與能力。

(6) 增進認識自我了解自然環境,與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7) 發展思考創造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8) 養成勤勞習慣陶冶職業興趣。

(9) 培養審美能力,陶冶生活情趣,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2.編選教材第三點:應依據教育目標,並注意下列要點 (1) 符合倫理民主科學的精神。

(2) 適合社會需要。

(3) 適應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而且是生活中最有價值運用最廣的。

(4) 具有永恆的價值。

3.編選教材第七點:教科書不是唯一的教材。教師須利用自及和社會的事物,

作為活的教材,適時補充使教育與生活打成一片,尤其對於時事及地方建設資料,

應及時介紹,以處進學生服務社會,鍾愛國家的熱誠(教育部,1983)。

由上述中學課程綱要可知,威權統治時期的國家認同教育目標在於確立行為 規範,而尤注重道德行為之實踐,並透過民族精神教育培養學生愛國心、公德心與 對國家社會之責任心,教育學生成為一個愛國家、愛同胞、合群服務、負責守紀,

足以表現中華民族道德文化,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並以三民主義教育之精神,倫理、

民主、科學教育發展國民之生計,陶融公民道德,灌輸民族文化,以奠定社會建設 與經濟發展之基礎,並充實戡亂建國之力量。強化國家認同及敵我意識,如何復興 中華文化,維繫社會倫常,為此時期國民教育階段重要工作,於是教育被賦予「教 化灌輸」(indoctrination)的任務。

二、我國國民中學社會領域公民教育課程內容之演變

1949 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當時政府處於風雨飄搖、危疑震憾之秋,政府為 安定政局,延續大陸時期的公民、三民主義等課程,由國家主導公民教育的推展,

實施國家化的公民教育,該時期有多項政策性的指示,如:蔣介石總統於 1953 年 發表「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1968 年復手訂「對國民小學『生活與倫理』,

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課程之指示」,皆由上而下來推動公民教育課程,此一時 期一直持續至 1980 年行政院頒布「加強推展青少年公民教育計劃」達到極點。此 計劃指出「公民教育的範圍很廣,不僅是公民知識的傳授,而且要改變國民心理氣 質與行為,使其能適應獨立自由民主社會的生活。因此,公民教育的實施,必須依 據中華民國憲法和三民主義的精神,教導青少年學生熱愛民族文化,認識國家處境,

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課程之指示」,皆由上而下來推動公民教育課程,此一時 期一直持續至 1980 年行政院頒布「加強推展青少年公民教育計劃」達到極點。此 計劃指出「公民教育的範圍很廣,不僅是公民知識的傳授,而且要改變國民心理氣 質與行為,使其能適應獨立自由民主社會的生活。因此,公民教育的實施,必須依 據中華民國憲法和三民主義的精神,教導青少年學生熱愛民族文化,認識國家處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