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文旨在探討我國現行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科書國家認同教育之分析,以社會 領域教科書為研究對象,探討教科書中所呈現出的國家認同內涵。從頒布九年一貫 綱要起迄今,我國國民中學教育階段的國家認同內涵為何,藉由探討現行社會領域 不同版本的教科書中所呈現出的國家認同內涵之差異,暸解現行我國國家認同教育 之狀況。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國家認同與統獨問題爭議

研究者擔任國民中學公民教育教師已經十多年,從 1996 年李登輝當選第一任 總統,後來經歷政黨輪替,陳水扁擔任總統,到了政黨第二次輪替,由馬英九擔任 總統。每次的總統選舉似乎都成為不同「國家認同」和「統獨問題」的決戰場,造 成政黨的對立,台灣人民相互對立,撕裂彼此的信賴與情感。這現象一直深深影響 台灣政治民主化與本土化的發展。

每當研究者在教導社會領域公民教育課程第三冊,有關於國家的內涵介紹,都 要非常小心翼翼。曾經有家長來到學校質疑上課內容,認為台灣不是一個國家,中 華民國才是一個國家。為何在這神聖的教育殿堂?教師傳授教科書的知識,無關乎 於教師個人意識形態,仍被家長國家認同意識影響教學。選舉操弄的結果,台灣人 民對於國家認同產生極大的衝突與差異,缺乏理性溝通的空間。

近年來的多項民調報告也愈顯示出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不斷攀 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在西元 2013 年民眾對大陸政策及兩岸關係的看法綜合分析 報告中,蒐集 2013 一年來相關的民調加以分析指出,四成六的民眾自認為是「台 灣人」,僅有少數的民眾自認為是「中國人」(約百分之八左右),另認為「兩者 都是」的比率為二成五(參閱表 1-1-1)。雖然民眾對台灣的認同愈來愈高,但這

並不代表台灣民眾對國家認同已取得多數共識,在國家未來走向的問題上,分歧仍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4149&ctNode=6332&mp=1

以台灣的統獨立場來觀察台灣民意的政治認同,雖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出對

現狀再做決定」與「永遠維持現狀」者,在 2002 年 4 月時,比例約為百分之五十,

至 2013 年 7 月時為百分之六十,長期趨勢來看,不統不獨維持現狀的比例越來越 穩定(請詳閱附錄二第 179 頁)。

圖 1-1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眾對兩岸關係看法

資料來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4149&ctNode=6332&mp=1

從 1980 到 1986 年底中央民代選舉為止,黨外選票穩定緩慢的成長,顯示台 灣地區多元化政治已成為無法抵擋的歷史潮流(彭懷恩,2000)。在解嚴後的台灣 社會,台灣政治發展逐漸朝民主化及自由化的方向前進,隨著威權體制的轉型,在 多元化發展下,選舉競爭日益白熱化,探討的議題也日益尖銳,「國家認同」

(national identity)議題便逐漸檯面化。台灣社會大量湧現尋求自我認定的呼 聲。這種力量表現在族群身分的自我肯定,社會文化主體性的創造與追求,以及政 治上更明確界定國家名稱與領土範圍的努力(江宜樺,1998)。至少到 1990 年代 為止,省籍差異幾乎成了社會上預測一個人統獨立場常識性的指標。「外省與本省」

與「統一與獨立」的聯想的確發揮過族群政治動員的驚人之力(江宜樺,2000)。

隨著時間的消逝,在教育普及的年輕世代中,他們對省籍及其牽動的不公平感受並 不深刻,省籍對年輕世代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當邁入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浪潮席捲之際,台灣近年的教育改革,融入相當比 例有關全球關連和國際視野的議題,因此培養學生跨越社區、社會、國家的範疇,

進入全球領域,以成為現代公民,並不成問題。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和國家意識,

完全受制於兩岸關係的互動,以及領導者的主政理念;早期的反共時代,在一個中 國的國家目標下,國家意識不難凝聚,但自 1987 年解嚴以來,政治走向民主化,

社會逐步開放,台灣的主體性也漸次得到確認,但礙於有限的國際空間,以及受制 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國際地位未得到應有的名分,便立即影響國家認同的問題。

二、教科書分析必須具脈絡性

教育是國家活動的一環,國家對教育的介入,在威權體制下,常扮演提供者與 控制者的角色;在民主開放體制下,則成為監督者與協助者的角色。然不論何種體 制下,教育作為國家統治的媒介,卻是不爭的事實。政府透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執 行,對各種價值進行權威性的分配,必然影響每位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生涯的發展。

由於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因此,教育的政治現象,往往透過課程的選擇和分配在運 作。是以,當課程改革隨教育改革而被牽動時,課程改革所展現的,除了教育領域 的專業舞台外,還有政治舞台(黃政傑,1995)。國家透過教育可以達成政治社會 化的目的,台灣社會從過去的強調國家意識、國家認同,至今因國家定位不明及基 於教育中立,在教育上往往避談國家定位的問題,雖然近來教育政策上以加強鄉土 教育來讓學生認同台灣,但研究者認為除了鄉土意識的培養,國家意識仍應是每一 個國家的國民不可或缺的。

教科書是專為學生設計的書面材料,也是教師授課時的主要依據,更是教學目 標的具體呈現,甚至有學者認為教科書是教材的權威,是教學方案的心臟;沒有教 科書就沒有學校,應該教什麼?要如何教?幾乎完全取決於教科書。教科書,作為 最傳統的課程定義,作為課程的核心,自然無法摒除於課程改革的政治舞台之外。

以臺灣地區而言,立法委員等民意代表,對教科書相關改革議題的質詢,以及報章 媒體上對教科書爭議問題的報導,都屬於課程改革政治舞台上的熱門話題之一。尤

其在教科書全面開放審定後,許多不同立場的個人或團體,紛紛透過報章媒體的公 共論述,表達對教科書開放所衍生問題的質疑和擔憂,提出不同的主張,甚至不同 的哲學觀。

貳、研究動機

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可視為國家存在意義的一項指標。當人民對國家的認同 產生疑惑,這個國家存在的真實意義也將受到質疑。國家認同感的建立,除了要思 考如何透過教育提升人民對國家符號的認同之外,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能提升國 家實質競爭力與人性尊嚴的保障,以建立人民的國家自豪感,讓人民以自己的國家 為榮。進一步而言,對台灣來說,國家認同感的建立,不能僅僅依賴呼喊愛台灣的 政治語言,更無法透過將政治競爭對手汙名化而建立台灣認同。不擇手段的政治競 爭只會傷害台灣的生存競爭能力,使人性尊嚴向下沉淪,並讓台灣民眾變得冷漠而 且自私自利,導致對於國家認同無以為繼漂泊四處。

因此,身為台灣教育工作者一份子,最大的挑戰除了如何讓學生確立自己的國 家歸屬和國民身分,更要透過有意義的教學,讓學生願意真正關心台灣的未來,讓 免於選舉操弄的國家認同思考,成為可能。去探討社會學習域類科教科書中所呈現 的國家認同內涵,將有助於我們釐清當時的國家認同教育為何?因此教科書中所隱 含的國家意識、國家認同內涵的探討,即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之一。

處現今資訊傳播發達的時代,社會參與的擴大益加明顯。課程是學校教育重要 的一環,相對地,教科書是課程的核心,教科書開放亦反映國家社會環境實質的一 面。到底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教科書開放政策下,不同版本教科書所隱含的國 家意識、國家認同內涵的為何?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在國內,長期統編制的教科書政策下,有關教科書的研究,大抵以教科書教材 內容的分析為主,縱使教科書開放審定以來,依然如此。。其他有關教科書的研究,

例如:編審制度的相關研究、選用制度的研究、評鑑規準建構的研究、物理屬性的 研究,和市場機制的研究等,論文篇數並不算多。然而,針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

教科書開放,針對教科書有關國家認同的敘寫幾乎闕如,只有針對歷史科、公民科 教科書予以研究,而缺乏整體性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敘寫論述的綜合分析。此為本研 究動機之三。

最後,歸納詮釋研究發現,以期為我國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發展之參考,

對我國國家認同之建立有所助益,此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