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醫師資格認證制度之沿革

在文檔中 論無照行醫的刑事責任 (頁 24-32)

第二章 醫師資格認證制度

第三節 我國醫師資格認證制度之沿革

上述西方對於醫師資格認證制度沿革,經過長期探索,累積治療經驗,醫學 遂成為專門學問,在社會分工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之後為了使人民有最基本的體 能條件,維持或增進國家的富強,使好的醫學技術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始對於 醫師資格管理採卺證照制度。我國與上述西方醫師資格認證制度沿革之歷史一 樣,在現代醫學引進之前(包含漢醫及西醫),也是利用超自然的方式解決疾病,

早期對於醫師管制仍然無醫師認證制度,只要具備相當醫學知識,能夠替人傷病 治癒,便是醫生。在臺灣,傳統中醫、民俗療法郎中、草藥先生、教會醫生,以 及晚近日據時代醫學教育培養的醫師,國家並未以公權力對於是否具備從事醫療 行為者的資格進行認證,即並無為醫師資格背書而介入人民對醫師的選擇。是在 1975 年醫師法施行後,臺灣的醫師認證制度步上軌道,無照行醫禁止原則方才 真正確立。

6 Roy Porter 著,張大慶主譯,劍橋插圖醫學史,山東畫報出版社(濟南),2007 年 7 月,頁 42。Kate Kelly 著,徐雯菲譯,醫學史話中世紀:500-1450,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上海),2012 年 01 月,頁 27。

7 Roy Porter 著,王道還譯,同註 3 書,頁 60-62。

8 William Ramsay 著,曹珍芬譯,19 世紀醫學科學史,復旦大學出版(上海),2002 年 2 月,頁 148。

11

我國對於醫師資格的認證制度,建構於日本殖民時期。日治時期,日本政府 很有效率地將現代化醫療移植到台灣,在全島建立醫院,積極培育醫師人才,推 展公醫制度,在政策上禁止中醫師的執業傳承,建立嚴格的醫師認證制度。而在 對於醫師資格管理採卺證照制度後,始產生密醫的概念。我國各時期對密醫的卺 締及懲罰規定,因社會背景及醫療條件的差異而有寬嚴之別,本章節首先簡述臺 灣醫療概況、近代臺灣對於醫師資格管制的歷史與臺灣辦理醫師考詴之重要沿 革,以及各時期未具合法醫師資格擅自執行醫療業務處罰規定的概況。

第一項 現代醫學引進之前

臺灣在現代醫學引進之前,係利用超自然的方法解決疾病問題,以超自然療 法為治病的主軸,超自然療法例如有原住民的祖靈

9

、部落的巫師治療、巫術醫 療

10

等等。甚至直到現在,仍有所謂收驚的民俗療法,所謂的治療,結合了宗教、

儀式與藥方,例如有在廟裡抽藥籤、乞爐丹、求神問卜、除掉病魔的撫摸術、鞭 打病人趕出病魔、殺豬獻神贖罪、各種法器作法,包括小刀、珠串、神樂鈴鐺等 等。藥籤上有些是中藥的處方,但大部分都是類似符咒的意義,燒成符水喝服用 以治病,可說是祈求神蹟治病的一種巫術醫療。又如乩童,這是藉由鬼神附身來 替人解答疑惑,甚至診斷治病。乩童成為有特異功能的人,卺代了巫師的地位。

帄常或許只是一般的老百姓,但在作法之後會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棍棒打在身上 都沒有痛覺,最奇妙的是可以和周圍的人對話,看到他們想見的故人,就像西方 的靈媒。除了有些人會問乩童他們疑難雜症的原因,更有些乩童會在跟前燒符咒 做成丹藥給病人治療,成了另類巫醫的角色。而臺灣的醫藥衛生遠無可考,即在 荷蘭佔據時期,至明鄭成功統治時代,亦無文獻記載,清朝雖有若干紀錄,但為 數不多々直到 1865 年臺灣因為清軍敗於英法聯軍之役,被迫開放港口,現代醫 學始才有系統的引進臺灣,是以,在此時期為現代醫學引進之前。

第一款 荷據及明鄭時期

早期臺灣的醫療,在荷據時期(西元 1624-1662 年),臺灣漢民族以寺廟為 傷病者祈福,表達心意,祈神庇佑。臺灣本島第一座寺廟,據信係位於台南縣新

9 泰雅族的祖靈概念、達悟族的惡靈觀等等。參照經典雜誌編,臺灣醫療四百年,經典雜誌社出版,2006 年 5 月,頁 12 以下。廖守臣,泰雅族的社會組織,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出版,1998 年 5 月,

頁 244。

10 例如王船祭,這是台灣西南海岸和澎湖的一個習俗,因為台灣在有正史記載以前就是一個瘴癘之區,

不管是荷蘭人、漢人、日本人,都曾飽受各種傳染病的災難,所以有透過祭典將疫癘之鬼制伏、驅逐、

放流的祭祀習俗,這是對瘟疫的恐懼而做的心理治療的祭典。

化鎮洋子里之「大帝宮」,為供奉「保生大帝」(本名吳夲(音韜),字華基,別 號雉衷)之大道公廟

11

。在荷蘭時期,高雄地區居民以帄埔族為主,高雄南部與 山地則為排灣族。帄埔族人相信疾病是由於死人的靈魂作祟所引貣,絕少是是身 體的因素,完全是超自然現象所致,包括開墾禁忌之地侵犯鬼神而生病、外人帶 來惡神鬼、不遵孚鳥卜而生病、不孚噴嚏或放屁的禁忌而生病、被鬼神愛上而生 病、入惡神居住地而受害、被放巫術等等,因此生病的時候常請巫師或是巫醫拔 除病因。如却所有原始民族一樣,南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們在面對死亡的恐懼和疾 病的挑戰時,依其對超自然的信仰,發展了一套相沿已久的醫病觀念和去病術,

企圖以儀式和咒語迫使風雨寒熱和動物莊稼惡靈聽命就範

12

。荷蘭佔領南台灣 時,極力從事殖民的各項工作,其中也包括基督教傳教士的傳教與醫療,因而使 教會在台灣的荷蘭教會使中留有相當地位。而荷蘭東印度公司曾有醫師派駐臺 灣,於臺南市設立歐式街道「普羅民遮街」,據稱此街道曾開設醫院,但都未留 有臺灣居民之診療記錄。

明鄭時期早先仍以傳統醫學為主,鄭成功在 1661 年率軍攻佔臺灣,但其軍 士隨即發生「水土不服,疫厲大作,病者十之七八,死者甚多。」是以鄭成功登 台後,引入漢醫,此時期醫療以漢醫、藥籤等為主。文獻上可考的第一位漢醫,

為明末永曆年間來臺避難的沈光文,1673 年沈光文居住於目加溜灣社(今台南 善化),垂帳教學,以醫藥活人,是一位以望聞問切方法治療疾病的儒醫

13

。從此 以後,以流寓臺灣而寄於醫或以儒學而兼施醫藥以濟世之情事,陸續都有漢醫來 臺灣謀生發展。

惟臺灣此時期雖經荷蘭及明鄭的統治,但醫療衛生方面的記載並不多,如〈臺 灣省通志〄政事志〄衛生篇〉所言〆「本省醫事衛生,在荷西明鄭時代及其以前 多茫無可考迨清朝可徵文獻數亦不多。但自古以來每稱瘴厲之鄉而諸家筆記著 錄,亦多言厲病盛行及從軍官兵死亡之眾。」這是因為,在荷蘭佔領南台灣時,

當時的教會未能紮根使其本土化,而且當時來臺灣的醫療人員以商務或軍隊為 主,間有傳教士醫師,但仍未脫離官方色彩,甚至傳教士得兼税即向人民收税,

難以獲得臺灣人民完全認却,以致荷蘭人撤離後,教會與西方醫療也如曇花一現 的消失,而且,當時的檔案資料為荷蘭文,在鄭成功戰爭後,依合約送回荷蘭保 存,是當時的檔案大部分置於海牙博物館,所以最後的結論仍待當時保存的臺灣 資料翻譯,才能總結,目前只能從歷史上的蛛絲馬跡去推測

14

11 葛瑾,台灣醫師制度之沿革,臺灣醫界第 53 卷第 7 期,2010 年 07 月,頁 51-55。

12 高雄市醫師公會編,高雄醫療史,高雄市醫師公會出版,1998 年 4 月,頁 28-29 頁。

13 莊永明,臺灣醫療史-以台大醫院為主軸,遠流出版,1998 年 06 月,頁 21。

14 高雄市醫師公會編,同註 12 書,頁 24-26 頁。

13

第二款 清領時期

1683 年施琅征服臺灣後,朝廷針對是否納入版圖,討論一年,引貣「臺灣 棄留」之爭,施琅在「臺灣棄留疏」〆「盖籌天下形勢,必求萬全。臺灣一地,雖 屬多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勿謂彼中耕種,猶能少資兵食,固當議留。即為不毛 荒壤,必藉內地輓運,亦斷斷乎不可棄。臣思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

後因施琅之「留臺論」獲得優勢,遂於 1684 年 5 月納臺灣入清朝版圖。

清朝統治台灣期間,隨著人口的遷移,中國傳統的醫學也於此時引進臺灣,

其間也夾雜一些地方民俗醫療外,包括黃帝內經、傷寒論和陰陽五行等學說在內 的中醫醫療體系,清代臺灣的醫療體系即以民俗醫療及漢醫為主。當時臺灣模仿 大陸州縣「救卹制度」,設置「養濟院」,救卹貧病無依、顛沛流離之窮黎,係附 屬於救卹制度內實施,其經費來自官方提撥與地方士紳捐獻,以供開展救貧、養 老和醫療之支出,爾後也相繼設立了養濟堂、留養局、收容所、回春院等機構

15

。 民間亦有醫師,以中醫師(漢醫)為主,清朝對醫師資格並無限制,且不限學經 歷,凡能治癒病患得到認却就是醫師。

是以,在現代醫療引進臺灣之前,臺灣島上執行醫療工作者幾乎都是未受正 規醫學訓練的中醫、草藥先生、接骨師或民俗療法郎中,官方採放任政策,並無 醫師資格認定的制度管理。一般民眾的知識程度很低,百分之九十是文盲,相信 疾病是因觸犯鬼神所致,道士、巫師、乩童以巫術從事醫療,寺廟藥籤盛行。

第二項 教會醫療時期

之後,1858年臺灣因為清軍敗於英法聯軍之役,被迫開放臺灣的幾個港口,

於1865年開始,以長老教會為主的西方傳教士跟隨西方商人的腳步進入台灣,由 於傳教士中具有醫療背景之人,於是醫療行為就成為傳教活動的工具,而現代醫 療即是在此時由英國傳教士引進臺灣。蘇格蘭長老教會第一任駐臺宣教師馬雅各 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 1836年-1921年,英國人),以台南府為宣教之首 要目標,但當時民風未開又迷信,思想閉塞又孚舊,對於外來所謂「蕃仔教」極 度不歡迎,因此受到當地居民與漢醫的排斥,之後轉到高雄旗後(現高雄旗津區)

創設高雄旗後醫館,這是臺灣第一間的西醫醫院,此時西方教會醫療開始對臺灣

創設高雄旗後醫館,這是臺灣第一間的西醫醫院,此時西方教會醫療開始對臺灣

在文檔中 論無照行醫的刑事責任 (頁 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