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戶外教學的實施 戶外教學的實施 戶外教學的實施 戶外教學的實施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戶外教學的實施 戶外教學的實施 戶外教學的實施 戶外教學的實施

本節的重點主要在探討戶外教學實施前、中、後所應該完成的事項,並探討 實施戶外教學可能遇到的障礙,最後再介紹戶外教學的實證性研究。

一一一

一、、、、戶外教學的前置作業規劃戶外教學的前置作業規劃戶外教學的前置作業規劃 戶外教學的前置作業規劃

一個完整的戶外教學計畫必須要有完善的前置作業,前置作業包括戶外教學 計畫的撰寫與呈報、寫一封信給家長並取得家長的同意函(Norman,2008)、教 學地點的聯繫、經費概算與使用方式、保險的辦理、交通工具的安排及教學場地 的事先勘察等,準備工作越是仔細,越能減少臨場的手忙腳亂(周孟志,2003)。

事前的計畫及公文的呈報雖然煩瑣,但事涉行政程序,不可忽視;另外,保險的 辦理也非常重要,千萬不可省略。戶外教學的前置作業,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項:

(一)活動地點的選擇:關於活動地點的選擇應該考慮以下幾項要素(李崑山,

1993):

1.路程的遠近:一個理想的戶外教學不應該浪費太多時間在路程上,單程最 好不要超過一個半小時,半小時以內的車程時間最理想,否則將會影響真正 教學及學習的時間。

2.安全性:所選擇的教學地點是否安全?有沒有危險的區域?休息的空間 夠不夠?這些因素都該列入考慮,因此行前勘察或請教專家是有必要的。

3. 地 點 適 不 適 合 : 教 師 應 依 教 材 的 關 聯 性 來 選 擇 合 適 的 戶 外 教 學 地 點

(Kisiel,2005),尤其要考慮不同年級的認知特性,一個戶外教學的地 點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年級。

(二)將學生加以分組:適度的在戶外教學中安排競賽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 感與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黃瑞成,2006),所以在進行 戶外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擬定一個競賽活動,針對學生的學習精神及學 習態度加以評分,並將學生分組,選出小組長,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及學 習興趣。

(三)蒐集資料及設計學習單:為了讓教學效果更好,教師必須事先蒐集戶外教 學地點的相關資料,於戶外教學前做介紹,並可事先提出若干問題,引起 學生實地觀察的探究動機,必要時設計好學習單,讓學生可以從實地的觀 察中作答,以免教學參觀流於走馬看花,失去戶外教學的意義(周孟志,

2003)。關於學習單的設計,用字遣詞要適合兒童的程度和閱讀能力,且 最好能圖文並茂,力求生動活潑(李崑山,1993);此外,也要顧慮到學 生的背景知識(Schneider,2003),學習單的內容不宜太多,以免學生為 了撰寫學習單而忽略了學習活動。

二二二

二、、、、戶外教學進行中戶外教學進行中戶外教學進行中的戶外教學進行中的的的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學生在戶外教學現場從事學習,需要有適當的隨隊人員引導學生做有系統的 觀察與操作,除了老師本身與現場的專業解說人員之外,也可以事先規劃安排學 校義工或班級家長隨行;學生的年級越低,所需的隨隊人員比例就要越高。有足 夠的隨隊人員,除了可以提高學習效果之外,對於秩序與安全上的維護尤其有很 大的幫助(周孟志,2003)。

在進行戶外教學時應該避免過多的講解,因為戶外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 與自然環境的真實接觸來達成教學成效,如果老師安排太多的講解可能會讓學生 覺得索然無味,因此應該讓學生多看、多接觸,減少講解的比重(黃瑞成,2006)。

在戶外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顯露出熱誠、有愛心及愉悅的外表,在教學的過 程中一切以鼓勵為主,避免責罵的情形發生(李崑山,1996)。

教師在戶外教學的過程中要留意學生的行為,做好秩序的掌控;對於不同教 學地點也要做好內容轉換及連接的工作,並時時掌握教學目標,勿使戶外教學失

去焦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對突發狀況應該要保持彈性,甚至在戶外教學進行 前 就 應 該 設 想 可 能 發 生 的 突 發 狀 況 , 事 先 做 好 準 備 ( Kenney, Militana,&

Donohue,2003)。

三三三

三、、、、戶外教學結束後的相關活動戶外教學結束後的相關活動戶外教學結束後的相關活動 戶外教學結束後的相關活動

戶外教學的實施,不是止於活動的結束,而是應該要有延伸的學習活動,特 別是給學生做省思的機會,然而為了避免給學生造成太大的負擔,學習單與心得 應該儘量避免抄寫,改以具創意及思考性為主(周孟志,2003),讓學生可以將 參加戶外教學的心得表達出來。

教師也可在戶外教學結束後的室內課程播放活動的照片或影片,加深學生對 戶外教學課程的印象,也可以協助學生統整戶外教學中的所見所聞(黃瑞成,

2006)。另外,檢討戶外教學的成效與缺失也是必要的工作,成果的彙整與缺失 的檢討,除了供作他日舉辦類似教學活動的參考之外,也可當作課程與教學之評 鑑依據(周孟志,2003)。

四四四

四、、、、實施戶外教學的障礙實施戶外教學的障礙實施戶外教學的障礙 實施戶外教學的障礙

實施戶外教學雖然有許多好處,但在實施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許多障礙;根 據謝鴻儒的研究指出,現今國小教師在實施戶外教學的過程中,最容易遇到以下 幾項障礙(謝鴻儒,2000):

(一)時間的缺乏:國小老師的授課時數偏高,再加上有一些人兼任行政工作,

所以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實施戶外教學,更不可能從事戶外教學課程的設 計、研究與發展。

(二)共識的不足:一個成效良好的戶外教學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學生、社 區的共同參與,然而許多家長無法改變智育成績至上的觀念,對於學校舉 辦的戶外教學活動無法全力支持。

(三)教師專業能力不足:教師長期以來習慣於使用教科書照本宣科,不想再多 花心思去編輯戶外教學教材,且因為缺乏這方面的研習及進修,對於戶外 教學的管理技巧及教學原理的認識都顯不足。

(四)資源的缺乏:戶外教學的實施需要許多資源的配合,例如經費資源、人力 資源、資訊網絡資源等,現今國小在這些方面的資源非常有限,故影響老 師實施戶外教學的意願。

謝鴻儒也建議,為推動戶外教學,各校應成立戶外教學推行委員會,由校長、

行政人員、各領域召集人及家長會成員共同組成,支持並鼓勵教師配合課程需 要,舉辦戶外教學活動。

五 五五

五、、、、戶外教學的實證性研究戶外教學的實證性研究戶外教學的實證性研究 戶外教學的實證性研究

洪瑞佑以實驗教學法研究戶外教學對於學生在鄉土地理學習效果的差異,他 將學生分成兩組,實驗組進行戶外教學活動,控制組則只進行室內講述活動,他 的研究結果指出戶外教學活動有利於學生在鄉土地理知識的學習及讀圖技能的 增進,但對於學童在鄉土學習態度的改變並不明顯(洪瑞佑,1998)。

黃素鳳以觀察及訪談等方法,研究班群組織模式對戶外教學課程設計與實施 的影響,她的研究結果顯示以班群組織的方式來實施戶外教學可以強化老師們的 團隊概念並建立共識,也可以提升班群教師課程設計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若 能融入家長的力量,則可以達到親、師、生三方共贏的局面,在學校行政方面,

若行政主管能適時的參與與支援,將使戶外教學課程實施更為順利(黃素鳳,

2003)。

Randler 將國小三、四年級的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兩棲類生物辨識教學,其中 控制組僅進行室內教學,實驗組則至兩棲類生物的保護區進行戶外教學,兩組學 生皆進行前、後測及殘留記憶測驗(實驗結束後 4-5 週實施),實驗結果指出實 驗組的後測分數明顯優於控制組;在殘留記憶測驗方面,兩組之差距則較為拉 近,研究者認為是受到兩組學生交互作用的影響及實驗組學生得分的天花板效應

(ceiling effect)所致(Randler,2005)。

王聖賢以彰化縣福寶溼地為研究場域,設計一套「福寶溼地自然保育課程」,

以彰化縣漢寶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進行實驗教學,他的研究結果顯示實驗 組學童在經過溼地保育課程的戶外教學之後,不論在自然保育認知、態度與行為

意向的表現均顯著優於控制組,若以此三個項目來進行比較,則對自然保育認知 的影響大於自然保育態度,對態度的影響又大於行為意向(王聖賢,2006)。

黃瑞成以高美溼地為研究埸域,用實驗教學法研究戶外環境教育的教學成 效,比較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在環境知識及環境態度的前、後測差異。他的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戶外環境教育的學生在環境知識及環境態度均有顯著的進 步,他也認為戶外教學的行前探勘及分組競賽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

戶外教學也可以朝著短程、半天教學的方式來規劃,而回到學校後的檢討與講解 也是很重要的活動(黃瑞成,2006)。

Shanely 以訪談法研究一個四天的戶外教育課程對四個青少年的影響,她的 研究指出經過這個戶外教育課程,這四個參與者對大自然有較為親近的感覺,且 戶外教育課程可以增加他們的自治精神,並使他們勇於面對挑戰,也增加了大自 然在他們心目中的重要性,但她也指出現代的孩子不易親近大自然,且許多家長 也不鼓勵孩子接近大自然,因此推展戶外教育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Shanely,

Shanely 以訪談法研究一個四天的戶外教育課程對四個青少年的影響,她的 研究指出經過這個戶外教育課程,這四個參與者對大自然有較為親近的感覺,且 戶外教育課程可以增加他們的自治精神,並使他們勇於面對挑戰,也增加了大自 然在他們心目中的重要性,但她也指出現代的孩子不易親近大自然,且許多家長 也不鼓勵孩子接近大自然,因此推展戶外教育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Shan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