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三節 投票行為研究

研究選民的投票行為,大致上可分成總體性資料分析的從生態學方面進行研究的

「芝加哥學派」,與個體性投票行為的從社會學方面進行研究的「哥倫比亞學派」、從 社會心理學方面進行研究的「密西根學派」、從經濟學方面進行研究的「理性選擇學 派」。

壹 壹

壹 壹、 、 、生態學研究途徑 、 生態學研究途徑 生態學研究途徑 生態學研究途徑

該途徑的研究方法為針對單次選舉,選擇不同的政治、經濟、宗教等特質的選區,

進行長時間的研究,而資料來源通常是選區的選舉統計資料和人口統計資料。此種方 法的好處是總體資料取得方便,能避免調查資料可能發生的誤差,缺點是無法推論選 民的政治態度與動機,容易造成生態謬誤(ecological fallacy),即我們無法根據總體 資料來推斷選民個人的行為。

主要的研究焦點在一、選區的投票率和選區都市化程度、人口結構、地理位置、

政黨結構、經濟結構等變項之間的關係。二、選區的投票方向與選區都市化程度、人 口結構、地理位置、政黨結構、經濟結構、宗教等變項之間的關係。三、選區投票率、

投票方向對個人特質與社經背景之間的關係。

貳 貳 貳

貳、 、 、社會學研究途徑 、 社會學研究途徑 社會學研究途徑 社會學研究途徑

哥倫比亞學派,又稱「社會學途徑」。是 1940s ~1950s 投票行為研究的主流。該 研究方法為社會地位對投票行為具有何種影響?政黨如何影響選民?報紙、電台廣播 及正式宣傳在選舉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為何?家人或朋友又扮演何種影響力?為何有 些選民很早就決定要去投票,有些則很晚才決定?投票抉擇是如何形成的?為何有這 樣的抉擇?

該研究途徑認為社經地位、宗教與居住地三個背景因素對投票抉擇具有重要的影 響,Lazarsfeld(1944)等人使用這三個變數建立「政治傾向指標」(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 IPP),結果發現 IPP 與投票抉擇有顯著的相關。而政治興趣和交叉壓力 的影響關係為政治興趣高,投票決定越早且不易改變,反之,則決定時間越晚且越易 改變。交叉壓力小投票時間越早且不易改變,反之,則決定時間越晚或甚至不去投票。

競選活動對選民的影響則有強化作用、催化作用、轉化作用、意見領袖扮演重要角色

→兩階段傳播概念 與初級團體 (primary group)的重要性。

主要的研究焦點在一、重視社會結構對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二、重視不同的社 會團體(如種族、階級、年齡、宗教、語言、職業等)間不同投票率的解釋。三、強 調次級團體(如政黨、工會等)對選民個人的影響。四、強調社會互動、團體的概念。

Lipset.&.Stein Rokkan(1967)用社會分歧的角度試圖去解釋歐洲政黨體系的發

展。這些社會分歧促進一個以穩定的團體為基礎的政治衝突存在,這些政治衝突藉由

行為的「理性抉擇模型」(rational choice model),成本(cost) 和效用(utility)是此模型 的核心概念。

Downs 認為選民是理性的,而有以下幾種特徵:一、當選民面對許多選項時,選 民是有能力作判斷。二、根據選民個人的喜好,將各種可能的選擇列出一有次序的等 級出來。三、喜好的程度具有遞移性。四、選民通常選擇最接近個人喜好的選項。五、

當每次面對同樣的多重選擇時,選民的決策都是一樣的。每一位選民投票給某一個政 黨,是因為選民相信這個政黨會比其他政黨能提供他更多的利益。從上述這個觀點來 看,「團體」是自利行動者的一個集合,以團體為基礎的投票行為和 Downs 的研究就 有相似之處,經濟投票(economic voting)理論中的自我中心與總體性(Egocentric vs sociotropic)、前瞻性與回顧性(Prospective vs retrospective)。

社會學途徑,強調社會結構、個人所屬社會團體對投票行為的影響力。社會心理 學途徑,強調政黨認同的重要性,投票被視為是個人對某個政黨表示忠誠感的行動。

經濟學途徑,強調投票行為是比較工具性的(instrumental),投票給某個政黨是個人理 性計算下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