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二節 政黨認同

長久以來,選民的投票行為模式ㄧ直是選舉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全國性的民意調 查亦針對這項課題進行相當份量的調查。在民主化的國家裡民意是一切的基礎與依 據,所以選民對政黨的支持傾向與原因是非常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存在。

壹 壹

壹 壹、 、 、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 、 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 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 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

政黨認同的概念始自於密西根學派,原意是指一種個人對某政黨的穩定情感取向 或是心理的情結(Miller,1976:22)。1960 年 Campbell 等人以心理學的角度提出「漏 斗狀因果模型」(funnel of causality)的概念。此概念認為政黨認同是一種長期性且穩 定的心理狀態,選民的投票行為主要受到政黨認同、議題與候選人等因素影響,而政 黨認同又可影響選民對議題與候選人的看法。政黨認同被認為具有下列的特性:一、

高度穩定;二、屬於長期因素,並構成個人形成其他態度的基礎;三、可用來區辨不 同政黨陣營的成員;四、是多種政治行為的有效預測變數;五、能夠解釋政治穩定與 變遷(黃玉瑩,2007:21)。許多學者(王甫昌,1998;何思因,1994;吳乃德,1999;

洪永泰,1995;徐火炎,1991,1993;張卿卿,2002;莊天憐,2001;盛杏湲,2002;

陳昺麟,2002;陳陸輝,2000;陳義彥,1994;陳義彥、蔡孟熹,1997;傅明穎,1998;

黃紀、吳重禮,2000;游清鑫,2002;劉義周,1994)運用政黨認同的概念對選民的 投票行為進行研究所獲得的成果也支持 Campbell 等人的觀點。

而政黨形象的概念則是「選民心中有關政黨的圖像」,同時還包含了認知和評價 的成分。雖然政黨形象儘管不像政黨認同般根深蒂固,但和選民對選舉議題和候選人 態度比較起來又顯得較為穩定。因此Trilling(1976)將政黨形象的理論角色定位在長 期的政黨認同和短期的選舉議題的立場之間的一種「中程的角色」。而在測量政黨形 象的題目設計上,比較強調評價的部分,和政黨認同較偏重心理感情因素不同。政黨 形象在政黨認同的轉變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當政黨形象加強了過去的政黨認同 時,此認同會更加的穩定;反之當政黨形象和過去的政黨認同相衝突時,政黨認同可 能會改變。因此,政黨形象和政黨認同是高度相關,但並非是相同的概念。政黨形象 強調選民對政黨認知、評價的層面,政黨認同則是強調選民對政黨情感的層面。從比 較的角度來思考,政黨認同比之政黨形象而言,是較長期的因素,可是當選民對認同 的政黨產生負面的形象時,選民可能會改變政黨認同。

徐火炎(1991)探討台灣地區選民對兩大政黨所持的印象與偏好之內涵,進而檢 視選民這種對政黨的心理傾向與黨派投票行為之間的關係。發現無論選民是對政黨的 印象或偏好,對選民在黨派投票的抉擇行為上都有顯著的決定影響作用。雖然選民的 性別、省籍與年齡等個人與社會的不同屬性差異對選民黨派投票行為也有直接或間接 的影響作用,但與居中介的關於政黨的心理傾向——政黨印象與政黨的偏好程度 等——比較起來,影響效果相對較小。此種發現支持密西根學派所發展出來選舉投票 的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認為以政黨認同為核心的各種「對政黨、候選人與政見等」的 政治態度才是影響選民投票抉擇的最主要的因素。

游清鑫(2002)認為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在內涵上息息相關。游清鑫指出藉由政 黨認同來架構選民與政黨之間的聯結關係時,主要集中在態度與行為兩個面向的探 討,前者強調選民對政黨具有長期性的心理連結,此種持久性的連結關係,也同時包 含選民對政黨的情感評價與依附;後者則進一步將心理上的認同轉化成具體的投票行 為。游清鑫在 2000 年總統大選後針對面對面訪談與焦點團體進行訪談調查。該研究 發現政黨輪替後,民眾對於各政黨的認同度並不高,多數民眾在政黨認同上持中立或 不表態的立場,即使是初獲得政權的民進黨亦不例外。此一結果透露出多數民眾支持 政黨的依據是以民眾自身對政黨形象的感受為考量。當時政黨競爭激烈,各政黨均有 正負面的表現,因此民眾對各政黨的支持抱持保留態度,不願輕易表明自己的政黨立 場。另一方面,也代表著民眾對於政黨間的競爭過於激烈,產生了天下烏鴉ㄧ般黑的 心理,加深了政治不信任感的程度。

郭琮淵(2006)針對1996年至2004年三次總統大選,國、民兩黨形象之跨時性變 化與比較後發現,民進黨的政黨形象在三次大選中,所呈現出的趨勢可以說是一個比 較代表著台灣人與本省人利益、一般民眾利益、不與黑金掛勾以及是一個激進的政 黨,而且選民對於民進黨的某些形象認知依然是強烈而且深刻的。然而,隨著執政之 後的表現以及整體政治環境的變化,民眾對於民進黨的階級利益代表與清廉形象已經 開始有了負面評價的轉變,不過變化的幅度是和緩而有限的。反觀國民黨所呈現出的 趨勢仍是一個比較代表外省人利益、有錢有勢者利益、與黑金掛勾以及溫和卻保守的 政黨。雖然國民黨近年來積極地進行政黨轉型、組織改造與黨務革新,使得代表有錢 有勢者利益、與黑金掛勾以及保守這些負面評價的形象比起以往有較為減輕,但長期 以來相對轉變的幅度仍然有限。

另外郭琮淵發現到在1996年的資料中,幾乎所有的人口統計學變項與政治心理變

項對於國、民兩黨形象都有顯著的影響作用。而在2000年時,對國、民兩黨形象的認 知差異具有顯著影響作用的變項只剩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族群認同。

最後,在2004年的資料,則包括年齡、省籍、族群認同和統獨議題立場。總而言之,

男性、年齡愈小、本省族群、教育程度愈高、家庭收入愈高、自認為是台灣人以及支 持台灣獨立的選民比較傾向民進黨的形象;反之,則較傾向國民黨的形象,而年齡和 族群認同這兩個變項則是在三次總統大選中始終都具有顯著影響力的變項。

劉義周(1994)針對外省籍與本省籍的各世代做比較,發現年輕的世代在有政黨 競爭的環境影響下對於政黨的訴求及看法明顯不同於較年老的世代。在此影響下年輕 的世代會較傾向於民進黨,以及對於民主自由與政治制衡等議題較為關心。

吳乃德(1999)認為選民政黨認同的形成,意識型態的因素未必是答案。他指出 年輕世代的選民不像上個世代的選民意識形態根深蒂固,或許根本沒有意識型態,卻 不傾向獨立選民。因此他認為新世代選民的政黨認同來自於家庭社會化,上一代的政 治立場在家庭的潛移默化下,自然而然地傳承給下一代,因此新世代的政黨認同在不 知不覺的情況下已經確立。大多數台灣民眾為避免在公共場合談論政治而產生衝突,

因此有關政治的議題僅在家中與家人談論,孩子在家中聽著父母談論政治,也跟著模 仿學習父母的政治立場。

陳陸輝(2000)利用跨時代的資料檢視台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以 及分析影響不同政治世代選民政黨認同的因素。發現以世代交替的眼光來看,第一代 選民的逐漸凋零以及第三代選民逐漸成為選民主體後,要是選民的政黨傾向繼續維持 不變的話,世代交替的結果會使國民黨淪為實質的少數。第二代選民的政黨傾向是較 為穩定的,不過第三代選民的態度卻是可能改變的。一部分是因為年輕,另一部份是 因為他們的政黨傾向尚未定型。另外政治信任感也能左右政黨認同,而政治信任感又

與施政滿意度有相當程度的關聯,這結果也證實了選民穩定的政黨認同與政治秩序之 間的密切關聯。

有研究者認為性別的差異也會對政黨的認同產生影響。楊婉瑩、劉嘉薇(2006)

指出男女在對政黨認同上的因素大不相同,而造成此種現象可能是由於性別與社會結 構之間的組合/位置式影響以及條件/相關性的影響。此研究令我們瞭解在不同的社 會結構影響下,男女在對某個政黨或議題的考量大不相同,即使他們做出相同的選 擇。楊婉瑩、劉嘉薇的研究令選舉研究增添了新的元素,有別於以往著重在族群的探 討,開啟了更多元的方向。

從以上的探討中我們可以發現,政黨認同是指強調選民對政黨的情感層面,政黨 形象是指強調選民對政黨認知與評價的層面。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不僅互有關聯,同 時也影響了選民對政黨的投票支持及政黨體系的穩定性。

貳 貳 貳

貳、 、 、政黨認同的疑點 、 政黨認同的疑點 政黨認同的疑點 政黨認同的疑點

對於密西根學派提出政黨認同的兩項特性「長期穩定性」與「心理層面」,有部 分學者存有不同的看法,認為以美國選舉經驗為例,既然選民政黨認同是長期穩定 的,即表示不會輕易的產生變動,為何全國性選舉結果,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支持率與 得票率會隨著時間而不斷地改變,甚至巨幅波動?假如「個人層級」的政黨認同係持 續穩定,則「總體層級」的政黨支持情況,應該不會呈現起伏震盪的現象。另外,對 於政黨認同的心理層面,有研究者引用Downs(1957)「理性選擇研究途徑」的觀點,

解釋民眾的投票抉擇是基於理性計算,因此對於選民而言,政黨只是簡化投票計算的 工具而已,考量以最少的政治行動成本獲致極大化的個人利益。即所謂選民的心理依

解釋民眾的投票抉擇是基於理性計算,因此對於選民而言,政黨只是簡化投票計算的 工具而已,考量以最少的政治行動成本獲致極大化的個人利益。即所謂選民的心理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