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整理與分析

第一節 問卷回收統計

三、 指標內容整理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三、 指標內容整理分析

問卷第二部份的指標內容,共計十四題,上述已針對專家判別結 果進行討論,每一條指標皆合於研究設立的標準;接下來則是以國內 課程領域專家學者意見回饋或建議,針對指標詞句加以調整或修改,

建構更完善的大學院校系所開課科目課程評鑑指標。

要特別說明,指標所提及的實際開課科目有兩個不同的使用時機 與意涵。換句話說,本研究所建構的指標,並不是針對每一個科目的 評鑑,而是針對單一科目或是實際開課整體的評鑑。舉例來說:評鑑 開課與否需經由課程委員會討論決定,開課指的是單一科目,換言 之,單一科目是否經由課程委員會討論決定。

又或是在評鑑開課是否合於統整性,開課即是針對整體開課來 看,表示修業學制內或稱某學生進入到系(所)內,在正規的修業規 定之下所接觸到的實際開設的科目整體來看。例如:大學生的實際開 課整體包含四學年所有接觸到的實際開課出來的科目,稱之為實際開 課整體。

釐清本研究對實際開課的不同使用之後,接下來,即是針對每一 條指標的調整與修改。首先,在每題題項會先說明本研究設計的本 意,然後列出專家意見的彙整表格,接著研究者彙整專家的意見與設 計的本意後加以討論,最後呈現每一條指標的調整結果。

將十四條指標逐一討論後,最後整理指標調整的內容,乃為本研 究大學院校系所開課科目課程評鑑指標的總結,亦提供第五章建議的 重要依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 第一題

本題設計的原意是想讓系所再次思考學校整體的特色與精神所 在,依Tyler(1949)的觀點,教育目標應是有一致的方向。因此,

學校特色與精神能在系所成立宗旨、培育目標中看見縮影。

舉例來說:某校大學畢業生須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系所開課 時,有全英文授課之科目或是英文導讀訓練等科目。當然,學校特色 精神的拿捏或展現的程度可以因系所宗旨或目標而異,本題項重點是 在開課科目上的有無,而不是強調合乎程度的高低詢問。

1. 專家意見彙整

本題項旨在檢視實際開課對於學校的取向,亦即其特色與精神是 否有加以考量。然而,敘述時或許有不夠清楚之處,對於特色與精神 的概念有些籠統,因此在詞句上需要有調整之處。將課程領域專家學 者給予回饋,列舉如表4-10 所示:

4-10 指標內容第一題意見彙整 原題項

問卷代碼 本系(所)各學期的開課科目呼應本校的特色與精神。 分數

95 如何呼應也很重要。 4

67 特色改為"理念"。 4

14 呼應改為"符合"。 3

69 建議保留"特色"即可。 3

56 精神改為教育目標。 3

81 再加上與學院目標的結合。 3

#80 特色與精神改為教育目標。 3

#35 改為"呼應本校的辦學特色、設校宗旨與精神"。 3 #65 特色與精神,改為"教育理念與辦學特色"。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因此,研究者參酌同題項不同專家學者的意見與該專家學者在其 他題項的意見來看,可能是學校層級過大,系所開課時確實有難以呼 應之處,亦或是實際開課與課程架構表中呈現出的科目有差別,課程 架構比較有可能呼應實際開課。

(3) 課程架構或課程地圖絕非本研究要評鑑的主題

然而,綜合這兩種解讀來看,研究者要評鑑的是實際開課而非評 鑑課程架構或課程地圖的編排。各系所的課程架構或課程地圖,所列 出各種不同學習範疇或階段的科目,這些科目有哪些出現在實際開課 上,是本研究要將指標用於評鑑的部份,從開課科目對於學校的特色 或精神是否有所呼應,而不能只是存在於課程架構中可被看見。

當然,不是所有的實際開課科目都能呼應學校特色與精神,但 是,指標不應只是針對現況而設計,而是希望帶有對未來可能可以做 哪些事情的方向或建議。因此,研究者從專家判別結果與質化意見的 討論後,保留指標。

(4) 開課科目詞彙的調整

開課科目一詞使部分課程領域專家學者以為是課程架構,研究者 為了使語義更清楚,接下來的指標調整或修改,將開課科目依照題 意,皆可改為實際開課科目,以降低對開課科目一詞的誤解。

3. 調整結果

針對上述的建議,研究者彙整後,本題指標修改為:

★本系(所)各學期的實際開課科目呼應本校的特色與精神。

課程委員前加入"三級"、後加上"會"。

#65 課程委員前加入"三級"、後加上"會"。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研究者彙整意見

(1) 課程委員會層級說明

當初撰寫指標時,未將課程委員會層級說明清楚,在校、院、系 不同級別中各有其課程委員會;而本題項的設計是指系/所級別的課 程委員會。

(2) 字詞的刪減

指標列出「討論決定」這四個字,本意是在瞭解是否真是在討論 後才決定,包含兩個動作的進行。為了要讓指標的動作簡單清楚,將 討論決定四字改為「決議」一詞。

(3) 對於刪除指標的釐清

針對有「刪除」指標的課程領域專家學者,研究者從其背景資料 來看,係是在任教十年以上、曾兼任系所主管或行政職務,亦曾擔任 課程委員會成員,就該課程領域專家學者的背景資料與其他題項填答 的意見,再參考同一題項其他填答者的意見,思考建議「刪除」的原 因可能是考量系所開課時,皆是經由課程委員會討論決定而成,指標 有多此一舉之嫌。然而,研究者設計的本意除了讓系所填答是否有經 由課程委員會討論的用意,尚希望透過本題項讓系所再思考是否課程 委員會的會議決定是否有漏開或不足之處。本條指標確有保留之存 在,但是,可以將指標內容更精簡清楚的呈現,分為兩條指標。

3. 調整結果

針對上述的建議,研究者彙整後,本題指標調整為:

★本系(所)實際開課之單一科目皆通過系(所)課程委員會的 決議。

★本系(所)各學期實際開課科目的整體規劃皆通過系(所)課 程委員會的決議。

#103 "整體發展方向"這六字可以思考改為"課程規劃"。 4 66 改為:課程委員"能"定期討論開課科目及整體"課程"發展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研究者彙整意見

(1)詞句的討論與調整

首先是有關於「定期」一詞是的用意課程委員會討論的時間不一 定,或可一個學期兩次也有可能一學年一次。本指標未來施行時,不 一定是作為量化指標評定,亦可用於質性研究討論,定期一詞具有彈 性,因此,於本研究中暫不修改。

至於在本題項的連接詞有部分課程領域專家學者予以調整,改為

「課程委員會<會>定期討論」,其實本題項原意為「課程委員,會 定期討論」,研究者基於此,修改指標加入逗號,使題意更清楚。

(2)概念的討論

針對較有別於本題項用意的意見回饋,研究者皆會對照意見回饋 的課程領域專家學者在不同題項的意見與背景資料;亦會對同一題項 不同課程領域專家學者所提出的意見回饋進行討論,試圖找尋最接近 的填答原因。

首先是「#62」的課程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本指標設計皆有不 同用意,因此,研究者參酌其他的課程領域專家學者意見,暫不採納。

其次,關於「49」的課程領域專家學者,會在十四條指標都討論 過後予以綜合該課程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

最後,對於本題項有部分課程領域專家學者認為可分為兩道題目 的回饋,研究者原意並非如此,為了讓指標更簡單明瞭,而有所修改 調整。

3. 調整結果

針對上述的建議,研究者彙整後,本題指標調整為:

★本系(所)課程委員會針對各學期/學年的整體規劃,進行定期 評估或調整。

#13 1.針對開課科目"定期"進行評估、2.刪除"與同儕討論"和"

可行性"、3.合宜性→時宜性指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概念釐清的討論

本題項評鑑對象有別於課程委員會成員與其組織的討論,是擴大 到系所每一位教師是否自發性或受他人影響,不論在任何場合,公開 或私下;不論使用何種評鑑,自評或他評、質性或量化等。

本題項旨在瞭解各系所在追求卓越的現在,對於實際開課的重 視,是否能達到卓越或是只是複製上學年上上學年的課表。在實際開 課上,止步於課程委員會之內,課程委員會以外的人是否關注實際開 課,對於實際開課的合宜與可行性又是如何?因此,絕非是以課程委 員會為對象,且是評鑑實際開課非課程架構。

(3)本題項旨在整個系所的教師能否形成討論實際開課的文化 本題項旨在詢問教師而非課程委員會,原因是各系所會有設置課 程委員會,有一定的工作職責,但是,教師能否於演講中正式場合、

或非正式場合討論每個學期的開課,是重要的文化。

(4)主動蒐集教師的意見

研究者增列一條指標,係考量系所成員,像是:教師與學生,有 參與課程討論權利與責任,因此,系所要主動蒐集其意見,而非僅是 提供意見的管道。此外,蒐集的意見不是單一科目的教學意見表,而 是對實際開課整體的討論。因此,這對於系所考量每學期實際開課科 目是很重要的意見。

3. 調整結果

針對上述的建議,研究者彙整後,本題指標調整為:

★本系(所)教師能針對實際開課科目定期與同儕討論其合宜性 或可行性。

★本系(所)主動蒐集教師對開課整體規劃的意見,作為調整實

★本系(所)主動蒐集教師對開課整體規劃的意見,作為調整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