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文獻探析

臺灣推動頂尖大學、五年五百億、獎勵教學卓越計畫等政策,給 予重視高等教育有力的證明,要使高等教育品質提升或是達到卓越,

會透過高等教育評鑑作為判斷與考量其良窳的依據。

教育的根基是課程與教學,課程的良窳的是影響教育品質的重要 因素。現今的高等教育課程評鑑似乎被教學評鑑、行政評鑑或是研究 評鑑所稀釋,如果要達到高等教育品質的卓越,課程評鑑需要更被注 意。本研究基於此,試圖先以課程整體中最具體可見且最能被直接檢 視的實際開課著手,建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大學院校系所開課科目的 課程評鑑指標。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共分為兩節,第一節是課程評鑑,課程評鑑 先於高等教育評鑑,係課程此概念是所有後續文獻探討的基礎,將從 課程之意涵、類別、選擇、組織、設計與發展、和評鑑進行探討,以 助於鞏固本研究建構指標之文獻基礎。

第二節是高等教育評鑑,首先暸解高等教育的現況,接著對高等 教育的評鑑歷史及其相關研究、和世界大學排名指標做出探析,再整 合分析第一、二節,以試圖建構大學院校系所開課科目課程評鑑指標 草案,待第三章透過國內課程領域專家學者以問卷施測後後,修改指 標:研究者最後進行整理與分析,建構出正式的指標。綜合第二章之 文獻探討,使第三章之研究方法與設計更紮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一節 課程與課程評鑑

隨著政治、政策、經濟等時代環境因素,近年來對於高等教育之 大學質與量的提升日益重視。翻查坊間之書籍文獻,對於教育評鑑甚 至是高等教育評鑑的重視加深了,不僅是書籍、論文、期刊質量的增 加,學術研討會議以此為主軸的亦不少。但是,高等教育評鑑中有關 於課程評鑑的專論,卻是較為缺乏的一塊。

教學與課程實是教育之兩大根基,缺一不可。然而,多數之評鑑 僅以教學評鑑為主,對於課程評鑑之著墨較少。因此,本研究企圖透 過文獻之分析探究課程及課程評鑑與高等教育評鑑中關於課程評鑑 的內容與相關研究,作為本研究之草擬指標的基礎。因此,第二章第 一節先透過課程意義、類別、組織、設計與發展等,分析探討課程的 意涵、選擇、組織、設計與發展等文獻;再對課程評鑑進行探究,是 希望課程評鑑是植基於課程各種文獻的支持,而非僅是以課程評鑑做 為單一的文獻來源,以建構出更完備的指標。

一、課程的意涵與類別

本研究為臺灣大學院校系所開課科目課程評鑑指標之建構,首先 從「課程」之意義開展,接著討論課程與教學之關係和課程的類別,

在這樣的文獻基礎上,針對課程選擇、課程組織、課程設計與課程發 展等內容加以彙整討論,是作為本研究欲建構課程評鑑指標的重要支 持內容。首先,先針對課程的意義進行討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課程的意義 1. 課程的意義眾多

課程之定義對於不同人而言界定之範疇或是涵義皆不同,Portelli

(1987)指出專業的教育文獻中已有超過 120 種以上的課程定義出 現,要為「課程」下一個適切的定義不容易。

但是,「課程」是本研究主要探討的方向,又課程的重視與提及 皆為近代之思潮,其定義眾說紛紜,難有標準的答案,研究者翻閱諸 多以課程為名的書籍,茲列舉國內外學者對課程之定義,並試圖找出 切合於本研究之意涵。

「課程」寫成英文為「Curriculum」,係源於拉丁文 currere,原 指奔跑、跑馬場,至今為學習的進程之意。最先使用這字的人,是羅 馬哲人西塞祿(Marcus Tallius Cicero),後來轉變為名詞 Currus,其 意為「車子」,再演變成Curriculum,含有「人生的過程」的意義,

然後再演化為「學識過程」、「生平」、「思想步驟」、「言談程序」

等意義,其中已隱含現今所言之課程意涵(王文科,1988;李子健、

黃顯華,1994;鐘啟泉,2005)。

國外學者對課程之定義,一開始對於課程係將其定為四種不同之 意義,分別為:課程即目的或成果、課程即經驗、課程即科目和課程 即有計畫的學習;當然,課程的意義不僅於這四種意義,為了呈現國 內外各學者對課程的不同解讀,臚列如表2-1 所示:

Alexander

課程四種意涵:課程即目的或成果、課程即經驗、課

Daniel Tanner

& Laurel N.

Tanner

將課程分為九類:綜合且有組織的知識傳統、思考方

1985 Taylor&

Richards

認為課程有六種定義:教育內容、學習進程、教育經

資料來源:1.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p.10). Oliva, Peter F,2001. New York:Longman, 5th ed.

2.How to Make a Curriculum(p.2). Franklin Bobbitt, 1924. Boston:Houghton Miffli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綜合表 2-1 及表 2-2 呈現出國內外學者對於課程意義的見解,研 究者可發現課程的意義眾多,但是,對於課程最基本的觀念仍不離課 程的四種意涵,換言之,課程即科目、課程即目的、課程即經驗和課 程即有計畫的學習,是最常被提及的課程意涵的討論。

3. 課程即科目是課程意涵中最普遍且最具體的意涵

研究者整理文獻後,認為課程是有計畫的學習,在研究假設的前 提下,包含科目、經驗與目標。然而,課程之涵意眾多,但是課程即 科目是最傳統、最普遍且最具體的意涵(黃政傑,1991;黃光雄、蔡 清田,1999)。

此外,考量研究者之時間、精力及能力,能處理的範疇有限;僅 從「課程即科目」的立場上去進行研究,當然,這並非課程唯一的意 涵,但是,考量學習者被提供的學習選擇機會,與大學院校系所有意 的課程規劃來看,科目可謂是課程整體中最具體且最能被直接檢視的 一部份。接著研究者從課程與教學的關係、課程的類別、課程組織、

課程設計與發展、和課程評鑑的角度作為指標建構的依循。

(二)課程與教學的關係

課程與教學乃教育的兩大支柱,缺一則偏頗。Oliva 對於課程與 教學的關係提出四種解釋(Oliva,2001):

1. 課程與教學的關係有四種解釋

(1)二元模式(Dualistic Model):課程與教學相互區隔,不相干涉,

若此模式在教室中,可說是教師的教學不理會課程計畫,或課 程設計忽視教師教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聯鎖模式(Interlocking Model):指課程與教學各自獨立,但是 仍存在關連與交集的部分,這種關係亦指示出課程與教學應有 統整之關係。

(3)同心模式(Concentric Model):此模式指出兩種情況,可能是 課程包含教學或是教學包含課程,至於誰包含誰,取決於不同 個體對課程與教學的界定而決定的。

(4)循環模式(Cyclical Model):此模式指出課程與教學乃相互獨 立,但是存在著互動性,所以會相互影響、相互牽動。

Oliva(2001)最後將課程與教學的關係做出普羅共同的信念之 解讀,認為課程與教學是不同卻有關連性的、課程與教學是相互依賴 與聯結的、課程與教學可以被研究與分析卻不能被獨立運作與隔離。

2. 課程與教學存在關聯卻又各自獨立的關係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課程與教學實乃不同、獨立卻存在關連相 互影響之關係。然而,在教育之中,課程與教學就像車子的前輪與後 輪,缺一而不可,卻可能常常將課程與教學混為一談,把課程認為教 學或把課程挪為教學而不自知。

「課程是先於教學存在,必須事先計畫,教學則是課程的執行或 達成課程目標的手段」(黃政傑,1987,p.39)。

從這句話,更可體會到將課程與教學的關係攤開來看,兩者有所 不同,而課程評鑑是否被教學評鑑、行政評鑑或研究評鑑稀釋了。然 而,若要達到高等教育的卓越,課程評鑑不應該被稀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因此,瞭解課程與教學的四種關係模式,有助於釐清兩者的關 係。針對課程的類別加以討論,從課程類別的釐清更有助於找出本研 究在建構指標時的定位。

(三)課程的類別

課程類別是課程各部分的配合,它可謂是課程體系的骨架,主要 規定了組成課程體系的學科門類,以及各學科內容的比例關係、必修 課與選修課、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的搭配等,體現出一定的課程理念 和課程設置的價值取向。因此,若說課程類別是課程目標轉為教育成 果的紐帶,亦是課程實施活動順利開展的依據不為過。

對於高等教育而言,必修、選修、跨校修課等等的類別比中小學 更為複雜,大學院校內的系所擁有比中小學的各科更多的課程彈性、

規劃自主的力量也比較大。課程類別是針對整個課程體系而言的,課 程的知識構成是課程類別的核心問題,因此,課程類別有助於找到本 研究建構指標的定位。

1. 課程主要分為實有課程與懸缺課程兩種類別

課程主要可以分成兩種類別,亦即容易明顯感受到的實有課程和 亦遭忽略的懸缺(空無)課程。實有課程指的學校的課表、行事曆或 是教師言行等潛在課程;懸缺課程指的是學校該教而未教、疏忽的教 材、科目或情意陶冶等。由於潛在課程與懸缺課程若是在實際開課的 研究基礎上探討研究會更紮實,此外,考量研究者時間能力有限的情 況下,不在本研究中討論,亦期待未來針對潛在課程與懸缺課程建構 時評鑑指標的相關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二、課程選擇、課程組織、課程設計與發展

Tyler(1949)提出編制與開發課程時考慮四個問題的基礎:學校 應該要追求哪些教育目標、如何選擇達成教育目標的學習經驗、學習 經驗如何有效的組織以使教學更有用、如何評價學習經驗的效果;上 述四點構成泰勒法則(the Tyler’s rationale),亦可歸為「目標→選擇

Tyler(1949)提出編制與開發課程時考慮四個問題的基礎:學校 應該要追求哪些教育目標、如何選擇達成教育目標的學習經驗、學習 經驗如何有效的組織以使教學更有用、如何評價學習經驗的效果;上 述四點構成泰勒法則(the Tyler’s rationale),亦可歸為「目標→選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