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掌握練習機會

有了共同經營戲劇的經驗,我開始構思從生活中事件中,慢慢加入自我決策的 元素,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技巧。從十月中,班上陸續發生幾個重要事件,對兩位 學生來說是學習機會,我也因此能在事件中引導學生察覺目標,進而行動、調適。

壹、 我的學習表

(一)初步嘗試

兩年前起,我開始在每學期初為學生設計特殊的聯絡簿,裡面呈現每日所有可 能進行的活動(如附錄二)。經過兩個學期的練習,學生也已經學會在每日放學前把 當日完成的活動勾選完畢,最後讓兩位老師寫評語或連絡事項。但現有連絡簿只有 活動勾選,卻沒有完成進度標示,獎勵也必須靠老師書寫。因此,我想到賦予學生 部分責任,讓他們在老師評量完作業成果後,自己勾選工作完成進度並寫下希望的 獎勵方式。

十月中開始,我著手引導兩位學生使用簡單的學習檢核表,名稱就訂為「我的 學習表」(如附錄三)。表格裡有簡單的學生自我管理的技巧,重點放在小晴、小培 的自我監控和自我增強,我希望他們除了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任,每天按著活動進度 逐一完成作業並填滿表格,當兩位老師在處理其他小朋友的突發狀況時,兩位學生 還是能夠完成指定作業或工作,不會中斷學習。

使用之前,講解我把每日重要活動相關的國字,一個一個寫在黑板上,部分內 容請小培、小晴參照聯絡簿謄寫。

抄寫表格是沒有問題,…但學生顯然對於裝飾紙張的邊緣比寫格子裡的東 西還要感興趣。…小晴會趁機畫畫,沒看黑板,老師要花不少時間才把學生的 注意力從畫畫抓回來。

(941021 觀側)

(二)發展與困境

經過兩天指導之後,小培明顯地可以把每日工作完成,相較之下,小晴的未完 成的空格比較多。小培要求格子填滿第四節課就讓她看影片,小晴則毫無意見。但 接著的突發狀況令我手足無措,

到了第四節,齊齊就像打開了開關似的消防栓一樣,水柱向四方亂 射。他突然地「嘿嘿!」接著從座位上彈起來,直衝到前方小朋友的座位 上,搶走小晴的聯絡簿,小晴的學習檢核表也連帶著被搶走,緊緊地揉成 一團,小晴大叫一聲:「唉唷!」抗議齊齊的行為。搶完小晴的,接著搶 小培的,後來還把阿昶和小晴桌上的東西全部掃在地上。

(941022 觀)

齊齊讓大家氣得不得了,我認為他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才這麼做。給他東 西,他不肯做,給他獎勵品又搖頭不要。叫他東,他就西;叫他西,他就東,搶到 手的東西就摀在胸口蹲著,也不還給同學。同樣的狀況持續幾天,「我的學習表」

作業不得不中斷(941026 札)。

接著我也發現,自己在無意間把謝老師負責的課程列入檢核表選項中。這樣 導致一個問題,就是當小朋友要做工作後檢核時,我不知道謝老師的標準在哪裡,

當然也就無從評價起,而且對謝老師相當地不尊重(941028 札)。因此我詢問謝老師 一起實施檢核表的意願,並解釋勾選的原因,謝老師很快地回絕我。

謝:幹嘛要這樣?

我:就讓學生比較一下啊,看自己有沒有做到…

謝:沒必要吧!你看班上現在這個樣子,有辦法做嗎?

你看光高組齊齊和文文,一個過動加暴力傾向,一個拒絕學習,

光他們兩個我就快氣死了,我哪有力氣做啊!

(941028 訪謝)

Agran(1996)認為,自我管理可以節省老師的時間。如果高組的其他學生可以自 己做好一些管理工作的話,或許,我們可以節省一點力氣,把多出來的時間精力用

來對齊齊做一對一的教學。我想謝老師的看法並沒有惡意,只是把實際狀況說出來 而已。怎麼辦呢?眼前最迫切的恐怕不是學習檢核,而是處理小朋友間的爭執。我 知道齊齊的問題很大,也不只一樁,搶東西、打同學等,甚至是打老師,這些不管 是頻率還是強度,都超乎一般教室裡可以忍受的範圍(941029 札)

貳、 從靜態轉為動態

每年十一月縣府會為全縣的特教班小朋友舉辦「適應體育比賽」,把一般體育 競賽活動調整為適合身心障礙孩子活動的項目,讓孩子們也能享有一般競逐遊戲的 成就感。班上已經連續兩年獲得全縣總冠軍,當小晴知道今年還要再舉行一次比賽 時,雀躍地說:「我今年要參加賽跑。」我問:「小培你呢?」小培:「嗯,去年不 是有那個滾球大賽嗎?…我想參加那個。」

謝老師:你那個表我看是用不成了,啊,現在只要寫作業都是這樣,我的 數學學習單,他也會搶…

要不然適應體育比賽也快到了,乾脆給他們到外面練習好了。不 然在教室裡搶來搶去也不是辦法…

(941028 訪謝)

小培:好啊,我們可以把小黑板搬到外面上課

(941028 觀)

依照目前班上的狀況,上數學、語文老師講解時還好,但開始寫作業時齊齊就 會站起來干擾大家。謝老師建議小晴、小培現在正在練習二位數加法,射飛鏢、擲 沙包、滾球、保齡球都可以讓他們練習加法,而且小朋友喜歡,愛做又能學東西 (941031 札)。就這樣我們決定把上課地點挪到操場上,練習競賽項目之外,再把其 他領域學習內容融入競賽中,比在教室裡浪費時間好多了。

比賽項目有十項,其中「桌上保齡球」和「彩虹盤」等六項是讓功能較弱的孩 子參與的項目,「套圈圈」、「滾球」、「銅聲若響」、「六十公尺徑賽」、「陸上行舟」

則適合班上的高組參加。

小培:我想…我選套圈圈跟那個滾球好了,陸上行舟也可以。

小晴:我全部都嘛可以!我這次跑步要得第一名,嘿嘿!我去年好像也有 得獎…

謝老師:你得第六名啦,你忘了哦?

小晴:嘿,那我今年要得…欸,那滾球勒?嘿(微笑),

我:第一名啊,你們去年滾球、陸上行舟都是第一名,獎牌都還在,

小晴:好啊,那我們也來拿第一名。

我:(糾正)你要說,我今年還要拿第一名。

小晴:嗯,我今年還要拿第一名。

(941103 觀)

除了自己選的項目之外,我們另外改編新的競賽項目「九宮格」,除了讓學生 練習用棒球擲準外,還混入兩位數加法或語文課文中的字詞。練習一陣子之後,小 培建議,如果答對了就可以出來寫計分板,而且可以當小隊長管秩序,

小培:我教他們一個一個排好,那這樣我當第一個啊,等文文、齊齊,還 有阿昶,等他們都做完,再換人當隊長

(941108 訪培)

小培指揮同學依著順序排隊擲球,但次數多了,小晴也會抗議。小晴似乎認為 指揮大家按著順序排隊是一項特權,於是要求換人計分。

小晴:唉唷!都你做,你算錯了啦,那個那個(指著「正」劃計)老師!我

也要做!

小培:好嘛,要不然猜拳嘛!你贏了就出來當隊長啊。

(941110 觀)

Anderson 等人(1995)認為讓學生對學習環境負責,像是擬訂共同遵循的規則可 以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到了練習後期,「小隊長」的榮譽已經不能滿足 小晴、小培了。他們發展出「更好的」獎勵方式:比比看,看誰跑得最快或得分最 多,「贏了就可以看電視,誰贏片子就給誰選」(941114 札)。規則雖然是自訂的,卻 沒有獲得其他高組小朋友的支持。小培提出建議後,希望阿昶、文文支持她。文文 同意看影片,卻提出但書,

文文:我要看「太陽王國」。

小晴:我不要,我要看「古典魔力客」還有「霍爾的城堡」!

小培:看「我們這一家」啦,(走向電視櫃,拿片子)

(文文衝向電視櫃,齊齊也跟著撲向櫃子,把小培壓在電視櫃門上,小 培大叫:「唉唷!」)

謝老師:通通給我離開!誰再給我碰電視櫃誰就倒大楣!

(941115 觀)

謝老師:他們要看的片子每個都不一樣,讓他們選片只會亂七八糟、搶 來搶去,尤其那個齊齊喔,又愛拿遙控器,啊這樣要怎樣看啊!

算了算了,我決定比較快。

(941115 札)

小培、小晴能夠主動掌握自己的獎勵方式是很好,但這個建議沒有獲得大家的 認同,顯然其他小朋友只知道要看電視,卻無視於小培提出來的條件:「贏了就可 以選片」,輸了是不能選的。

此外,小培的提議有個缺點,「看影片」固然可以作為獎勵,卻會佔用老師上 課的時間(941116 札),

我:你們都沒問過我啊?自己說了算唷?

小培:陳老師,等下給我們看電視好不好?

我:是可以啦,可是要上課欸,不然二十分鐘好了。啊你們搞到謝老 師這麼生氣,我看過一陣子好了。等你們表現好再說。

(941116 觀)

Wehmeyer(1998)解釋,自我決策行為不完全是成功的行為表現,個體可能會經 驗到負面的成果,然而這也是一項重要的學習。小晴、小培在決定自己的獎勵之前 沒有獲得老師的認同,加上未考慮到可能引發其他小朋友的衝動行為,增加老師班 級管理的困擾,導致被謝老師中止獎勵。雖然是未能達成自己的期望,卻也是一項 重要的學習。

參、 保護自己的權益 (一)遠因:小晴的偷竊事件

九月底某一天全校大掃除,齊齊不到第二節就發飆,抓住小培脖子後衣領,狠 狠地揍她。我們趕緊把齊齊拉開,謝老師壓制齊齊、我安撫小培,之後分派工作時,

還得應付小嵐和阿郝的的大小便,一連串的事件讓我們疲於應付,快喘不過氣來。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已經累癱了,隨手翻一下包包裡的東西,突然想到有些錢該拿 給同事,忙到忘了。看一下錢包,天哪!兩千多元的鈔票,只剩下四百!

憑直覺,我馬上懷疑是小晴,難道他又再犯了?我質問他是否偷我的錢。當然,

他否認了。趁小朋友把餐桶抬回去放的時候,我問阿昶和小培。阿昶才道出,小晴 趁著齊齊發作、老師在幫小嵐清大便、幫小朋友清洗屁股時偷了老師的錢,小晴還 把錢分給他呢!放學之前,我又發現手機 sim 卡不翼而飛。

放學之後,我親自到松柏園確定發生的事情,劉老師已經幫我找回失竊的兩千

放學之後,我親自到松柏園確定發生的事情,劉老師已經幫我找回失竊的兩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