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探究式教學法

探討探究式教學前,必須由對於知識的建構方式有所瞭解,進而延伸 理 解 探 究 以 及 探 究 式 教 學 的 意 涵 。 而 知 識 的 建 構 方 式 以 建 構 主 義 (constructivism)著墨最多,建構主義源自「人本」或「個人主體」的哲學觀 點,其所強調的是學習者的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並非被動的 全盤接收,而是基於先前的經驗、知識主動地建構知識。在 Piaget(1970) 所 提出的發展認識論(genetic epistemology) 中,Piaget 認為科學知識不是靜止 的也不是瞬間轉換的,而是持續建構、轉換再組織的歷程,個體因為過去 經驗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詮釋而建構出不相同的知識;此外,他認為認知 (knowing)的基本方式不是來自感官,而是來自行動(actions),認知行動乃是 透過認知主體與生俱來的心智(hereditary intelligence)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 不斷朝目標(objects)運作,而形成個人獨特的認知結構(structures)或基模 (scheme)的歷程。探究式教學法即為延續發生認識論概念的教學方法。

壹、 探究的意涵

過去許多研究中,「探究」被定義為人類找尋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歐 陽鍾仁,2000;黃鴻博,2000)。李明堂、郭明堂(1995)提到「探究」一 詞,廣義的意義即是學生自行研究訂定問題,探究、組織出自然界的各種 現象,並探求其科學概念。而 Anderson(2002)認為「科學的探究」是指科 學家透過不同的方式去瞭解、探索自然,並依據其研究得到的證據做出對 自 然 世 界 的 推 論 與 解 釋 。 另 外 在 國 家 科 學 教 育 標 準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1996)中探究式教學所使用的「探究」一詞意指學生有 興趣參與學習的過程;它同樣也是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主動去做某些事,

而非迫使他們去做。Phillips(2002)指出,在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所描述之

「探究」一詞為複合概念,其中包含了基本的科學過程技能以及整合的科 學研究技能,其必須同時也運用批判及邏輯性思考等能力。

基於上述的觀點,可看出其共通之處,探究一直被定義為找尋問題及 解決問題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過程,是一個尋找的動作及過程方法。由這些 共同點可以看出,探究最根本所強調的就是去研究問題及探討現象的方式。

因此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概念即為著重於此探究精神,進而引導學生從事探 究學習活動的教學互動方式。

貳、 探究式教學法

自 70 年代之後,各國教育學者紛紛倡導探究式教學,鼓勵自然科學教 師能夠開發「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模式來進行教學。透過探究式教學 除了能提升學生的科學概念與科學能力(Minner, Levy & Century, 2010),同 時也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建構、整合、內化資訊、應用與遷移資訊的能力 (Brooks & Brooks, 1993)。因此,探究式教學具備培育學生科學能力與激發 學生創新知識的能力,為新興科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也被視為是培養 科學過程技能的有效方法(Mattheis & Nakayama, 1998; Sandoval &Morrison,

2003)。

過去研究顯示,學生往往無法獨自將他們探索、觀察與潛在的科學概 念相互連結(Bianchini, 1997; Jimenez-Aleixandre, Rodriguez & Duschl, 2000)。

Dewey(1938)所提出的實用主義談到學生的學習始於實際活動以及實踐體 驗,透過真實情境面對與解決問題的經驗以及和他人討論的過程來學習。

而根據 Stahl(2000)對於知識建立過程的架構則指出,人類理解的循環是從 個人隱性知識或背景知識(pre-understanding) 開始,藉由發現問題之後的解 讀以形成個人信念(brief),最後藉由闡明計畫以及解決衝突或填補缺口,最 之外,也重視學生學習的歷程(張清濱,2000;洪文東,2000)。從 Ellis(1981) 將探究教學法定義為:針對特定問題,選擇、蒐集和處理資料的過程,並

主動建構自己所認知的自然世界。

參、 體驗式探究鷹架教學法

Kolb 在 1984 年 所 著 的 《 體 驗 學 習 ─ 體 驗 爲 學 習 成 長 的 來 源 》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中,

主張學習是由體驗轉換以建構知識的過程。體驗學習可分為四個階段:直 接的體驗、觀察與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應用概念於新環境,形成一個 四階段的體驗學習圈(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這種動態是經由親身生活 體驗而獲得知識的教學過程(謝智謀,2003)。以 Kolb(1984)所提出的四階 段體驗學習圈為基礎,參考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1996)所提出的 科學探究教學模式的五個階段:1.學生圍繞科學性問題展開探究活動;2.學 生獲得證據以幫助他們解釋和評量科學性問題;3.學生根據事實證據形成 解釋,解答科學問題;4.學生經由比較其他可能的解釋,來評量自己的解 釋;5.學生要溝通辯解他們所提出的解釋;Hong, Park, Chun and Kim (2007) 綜合兩者的看法,將其合併成為體驗式探究教學模式:1.體驗(experiencing):

藉由生活體驗,探究所發生的現象,並類化思考舉出相類似的例子;2.反 思(reflecting):根據類化的現象進行反思,舉出無此現象的例子;3.概念化 (concepting):綜合前面兩者,嘗試解釋為什麼會這樣,最後形成可理解的 概念;4.應用(applying):將歸納的這些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將體驗式 探究教學模式整理如圖 2-1 所示。

圖 2-1 體驗式探究教學模式(引自 Hong et al., 2007)。

Hong et al. (2007) 針對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動手操作的科學性問 題,利用體驗式探究教學設計教學模組在國小進行實驗教學,結果發現學 生容易在「嚐試解釋以形成可理解的概念」發生困難,探究其原因是因為 自然科學綜合能力不夠,需要鷹架引導才能幫助學生概念化。「鷹架」

(Scaffold) 源自於 Vygotsky 之社會文化觀點,認為真正教學的地方是在「近 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藉由教師或同儕協助能力 不足的學童搭建鷹架,使學童能充分學習、內化探究的技巧,並且慢慢獨 力學習(Vygotsky, 1978; Wilhem et al., 2001) 。Kaartinen and Kumpulainen (2002)根據 Vygotsky 社會文化論的觀點,在教師對學生提問的探究學習過 程中,提出四種師生互動的向度:1.交談策略,著重於透過交談過程而逐 步解讀問題的狀況;2.邏輯過程,著重於探索原因、尋求證據、推論結果的 歷程;3.解釋的本質,著重於對於情境因果、情境描述的解釋以及實例的 解釋;4.認知的策略,著重於使用證據、已知的原理探求未知的事物。

Hong, Hwang, Lu and Tsai(2016)採用 Kaartinen and Kumpulainen 的師生 互動向度發展鷹架式提問教學,依序漸近,包含:1.提供思考方向,2.提供 範例,3.提供答案,4.提供答案的解釋。盧秀琴、洪榮昭與蔡春微(2008)

綜合「體驗式探究教學模式」的鷹架理論,將其稱為體驗式探究鷹架教學 法,即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探究學習時,因學生的不同需求,漸進

搭設鷹架,依序為提供思考方向、提供範例、提供答案、提供答案解釋等 四階段鷹架引導學童。

為了有效率的搭設鷹架,教師在不同的學習狀況之下必須導向不同的 策略(Hong et al., 2016)。許多研究者也提到可以透過師生發問、討論的合 作學習模式訓練學生思考進而產生有意義的學習(Li et al., 2011),而有意義 的學習可以受四個向度的思考方式所影響(Quellmalz & Hoskyn, 1997),包 含 1.歸納思考(inductive resoning),能夠區辨不同類別,並能從中找出原則、

規律或條件的思考方式,建議教師在引導時以列舉屬性、引導找出原則或 條件的方式。 2.衍生思考(deductive reasoning),能運用已連結的認知分支 推論出多方面現象的心理機制,建議教師在引導時以生活中哪些其它的現 象符合這些原則或條件切入(Reverberi et al., 2009)。 3.類化思考(analogical reasoning),利用先備知識來構築新的學習內容(Richland et al., 2010),類化 思 考 需 要 具 備 整 合 複 雜 事 件 關 聯 性 以 及 避 免 相 似 事 件 混 淆 的 能 力 (Blackstone et al., 2005),建議教師在引導時以生活中的類似現象或例證切 入。 4.逆向思考(reversible reasoning),運用對比的選項來改變思考途徑的 方向(Driscoll & Moyer, 2001),同時給於明確的情境資訊(Bourgeois-Gironde, 2010),建議教師引導時以生活中哪些事件沒有該現象或提出例證幫助學生 思考。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運用依照體驗式探究鷹架教學法所設計之國小四 年級自然科學教材,同時透過雲端自然科學平台進行自然科學課程,將學 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藉以探討探究式學習歷程 對於學生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