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接納 接納 接納態度 接納 態度 態度 態度之重要性探討 之重要性探討 之重要性探討 之重要性探討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接納 接納 接納態度 接納 態度 態度 態度之重要性探討 之重要性探討 之重要性探討 之重要性探討

壹壹

壹壹、、、、態度的態度的態度的態度的意意意意義義義

態度一詞,最早由英國心理學家 H. Spencerm 於 1862 年提出,態度是個人對事物 的鑑別力。之後由 Tomas 和 Znanicki 將其應用在社會學的領域,自此確立其重要性(引 自張春興,2004)。郭生玉(1999)認為,態度指個人對某種事物、情境、機關、觀念、

其他人的積極或消極反應傾向。張春興(2004,2006)定義「態度」為,個體對人、對 事、對周圍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性的與一致性的傾向。若以心理學觀點來看,態 度則為一種複雜的心理歷程,由個體的觀念、感覺及印象等混合而成,並且能使個體對 所處環境作選擇之反應。蔡明富(2006)定義態度為,個人對某一對象所持有的評價與 行為傾向。而此對象可包括人、事、物、團體、制度以及代表具體事物的觀念等。

國內外學者皆認為態度同時包含認知、情感(情意)、行為傾向三個成分,分別解 釋如下(李美枝,1991;張春興,2004;郭生玉,1999;黃翠琴,2005;蔡明富,2006;

Myers, 1999):

一、認知(cognition):認知係指對態度對象所持有的信念,亦即個人對事物之瞭解情形、

知識程度及看法。情感成分常常帶有評價的意味,不僅敘述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所知,

亦表示個人對態度對象之贊同與反對。

二、情感(affection):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情緒感覺,包括尊敬-輕蔑、喜歡-厭惡、

同情-排斥等正負面的感覺。情感成分的態度是認知的判斷與情感的好惡所交互產 生的結果。

三、行為傾向(behavior intention):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行為反應傾向,亦即當個人對 態度對象必須有所行動表現時,所表露出來的行為準備狀態。

貳 貳 貳

貳、、、、同儕接納態度的定義同儕接納態度的定義同儕接納態度的定義同儕接納態度的定義

新韋氏大專辭典將同儕定義為:彼此處於同等地位的人。Lewis 和 Rosenblum (1945) 將「同儕」視為:社交上平等(social equal),亦或泛指在日常行為之複雜程度上,彼此 類似的個體(引自 Shaffer, 1999)。心理學家在討論同儕團體時,他們所指的不僅是一群 玩伴,而是一個真正的同盟團體,他們必須是:(1)在一個固定的基礎上發生互動,(2)

界定出一種歸屬感。(3)制定出自己的標準來規範成員,(4)發展出一種架構或階級組 織,使團體成員為達成共同目標而合作(Shaffer, 1999)。

而國中階段青少年的社交生活中,最受關注的或許莫過於同儕的接納。Shaffer (1999) 將「同儕接納」(peer acceptance)解釋為:兒童作為同伴,受同儕重視或喜歡的程度。

通常可以透過社交計量法(sociometric techniques)的自我報告法(self-report instrument)

來評量同儕接納度。徐易男(2006)認為「同儕接納」是,身心障礙學童與一般學童共同 學習,可培養學童的人際關係、同理心,並達到人權教育與生命教育的目標。同時可除 去負面標記(negative label)影響,增進情緒穩定及歸屬感,如此可增加對於差異性的 接受度,且有助於學生間彼此學習與互動,達到一般生與障礙生雙贏的局面。

蔡昌樺(2006)解釋「同儕」指,相同年齡、年級、相等地位或能力的團體,包括 同伴、玩伴或朋友。而「同儕接納」是指個人被其相同年齡、年級、相等地位或能力的 團體或個人所接受而成為其中的一員。將接納與態度結合,可將「接納態度」解釋為,

個體以欣然的心情面對周圍的人所持有的一種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的傾向,而此一致性 與持久性的傾向同時含有認知、情感及行為傾向等三個成分(吳婉君,2008)。

因此,本研究所指的同儕接納態度,即透過本研究的量表來瞭解在不同變項的情形 下,情緒障礙學生的同儕對其接納之情形。

參參

參參、、、、國中階段國中階段國中階段國中階段同儕接納態度之重要性同儕接納態度之重要性同儕接納態度之重要性同儕接納態度之重要性

同儕關係對於行為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特別是在兒童期中期和青春期早期,建立

良好、相互的同儕關係才能有正常的社會化發展。Smith 等人(2008)發現有 80%的情緒 和行為障礙學生在普通班中與同儕互動的技巧不佳;同樣的學生,有 69%在完成班上任 務上是失敗的。Kauffman(2005)認為出現情緒障礙或行為異常(特別是反社會或違法 行為),很重要的原因來自於同儕的壓力或加入具有偏差行為的團體。具有反社會行為 傾向的學童容易受到班上具有偏差行為的同儕團體所吸引,並透過觀察、模仿而學習偏 差行為。對此,Landy (2002)也提出類似的觀點:兒童的同儕及朋友是彼此的社交對象。

他們可能是攻擊、社交能力,或退縮的學習對象。同儕也可以是關懷行為的模範,例如 分享、幫助他人、表達同情,以及慷慨。同儕有這些行為時,該兒童也比較可能仿效,

事實上,同儕對兒童行為的影響力可以和父母一樣大。

出現情緒障礙或行為異常(特別是反社會或違法行為)很重要的原因來自於同儕的 壓力或加入具有偏差行為的團體。雖然一個人的身體特徵和認知、學業、運動本領與同 儕認同皆有重大的關係,但如果同儕認為其行為不當或反社會,即使是長相迷人的學童 也不受歡迎。具有反社會行為傾向的學童容易受到班上具有偏差行為的同儕團體所吸 引,並透過觀察、模仿而學習偏差行為(Hallenbeck & Kauffman, 1995; Shaffer, 1999)。

綜上可知,同儕接納態度受很多因素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良好的社交認知 技巧,且行為合乎社會規範。因此,在青少年時期沒有學會合作、同理心和社會互動等 利社會行為,將影響未來成年期的人際關係,無法發展親密和恆久友誼。

Shaffer (1999)、Kauffman (2005)的研究指出,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或為社會接受 者,是具有樂於助人、友善和遵從規則的特性,和同儕相處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互動,

對其他人展現正面良好的態度;相較之下較低社會地位或為社會孤立者,在同儕關係上 具有敵意、分裂和攻擊的行為。且發現,在小學時期被同儕拒絕的人,比起那些享有良 好同儕關係的人更容易輟學涉入犯罪活動,且在往後的青少年和青年時期會表現出嚴重 的心理困難。可見,同儕關係是形成社會偏差的決定性因素。令人遺憾的是,被同儕拒 絕的學童在整個學期中,往往持續被拒絕的狀態(Shaffer, 1999)。他們可能潛在一些社

交技巧或調適的問題。Landy(2002)則指出,不受歡迎、及朋友很少的兒童之後比較 有可能會逃學、有管教問題及中途退學。有社會困難的兒童在學校發生問題的機率是其 他人的 3-5 倍,雖然這些問題並未被證實是造成的原因,但它們常被聯想在一起。相反 地,被同儕平等為比較受歡迎的兒童比較有可能適應良好,喜歡上學及完成學業。

特殊兒童缺乏互動技巧,其負面行為會影響同儕接納(鄒啟蓉,2004)。在學習和 社會技巧上,學生彼此間可以有非常正向的影響(張世彗,2005)。換句話說,同儕可 以是情緒障礙學生的楷模,藉由一些合適的教學策略,例如示範、角色扮演等,可以訓 練情緒障礙學生得到適當的社交技巧,進而發展出良好的人際關係。楊坤堂(2000)也 提到,情緒障礙與行為異常學生有兩項主要的教室適應問題,其一是難於符合教師的適 當行為表現與學業成就的期望,其二是難於建立與維持良好的同儕關係與互動。而馬傳 鎮(2008)則認為,若師生及同儕關係欠佳,或相當缺乏學習動機,則學生會逃學、曠 課或中輟。有關同儕關係的影響,臧汝芬(2003)提到,正向的同儕關係,使孩子有高 自尊。對青少年來說,外表的樣子,固然對自尊是重要的,但學業表現、同儕接納居中,

再來才是行為規範與體能。換句話說,同儕接納對自尊是有相當程度意義的。當青少年 處於多種自我象徵、自主獨立掙扎時期時,對父母的認知有所不同,形成衝突,而導向 重視同儕的關係。此外,林美和(1994)主張,融合教育不僅提供特殊學生從同儕中學 習互動技巧,更能幫助他們在正常環境下以自然的方式來學習。徐易男(2006)、陳衣萍

(2008)也認為:如果同儕能抱持正向積極的接納態度,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學習尊 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不僅能和身心障礙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也能協助其適應融 合的環境,對融合的推展將有莫大的助益與實質的效益。

同儕間必然相互影響,提供各種行為上的楷模,當然,有些行為是好的,有些則未 必。對於結交朋友的益處,Shaffer (1999)明確主張下列幾點:

一、朋友提供安全感與社會支持:與一位或更多朋友之間的緊密關係可以提供一張情感 安全網、一種安全感,這不僅幫助兒童更積極地去處理新挑戰,且讓他們更能忍受

各種生活壓力。

二、朋友提升解決社交問題的技巧:同儕顯然相互影響,因為他們將對方作為比較社交 適應能力的目標。

三、友誼為成年時的愛情關係預作準備:從童年中期至青少年時期,相互關係愈來愈密 切是親密友誼的特徵。這種幾乎全是同性夥伴之間比較熱烈且親密的聯繫,是日後 發展愛情關係深遠的敏感性和承諾。

陳衣萍(2008)曾就兒童的人格發展、Maslow 的心理需求理論和 Bishop 的研究結 果等三方面來說明同儕接納的重要性,如下:

一、就兒童的人格發展而言:從學齡進入學校至成年階段,兒童人格的形成主要建立在 同儕關係上。兒童若能處於被接納的同儕關係中,則能順利發展出良好的自我概 念,得到自我認同,提升自信心,並獲得自我存在的價值,對日後的人格影響甚遠。

一、就兒童的人格發展而言:從學齡進入學校至成年階段,兒童人格的形成主要建立在 同儕關係上。兒童若能處於被接納的同儕關係中,則能順利發展出良好的自我概 念,得到自我認同,提升自信心,並獲得自我存在的價值,對日後的人格影響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