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提升學生參與校園體育活動之策略

一 、 學 生 參 與 體 育 活 動 的 阻 礙 因 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根據圖 4 學生未參與體育活動人數有 441 人 (40%) ,未參加的學 生校園體育活動的原因除個人因素外,即為參與體育活動的阻礙,這些因素根據問卷研 究包含 「學校設備過於老舊」 、 「時間無法配合」 、 「運動技能不足」 等因素,

與曾瑞怡 (2004) 以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為對象,針對學生運動參與行為調查的研究中發 現,臺北市高中職學生課後運動阻礙因素依序為:「運動場地使用者太多」、「沒有時間」、

「沒有適合的場地」、「學業壓力繁重」、「沒有同伴的陪同」、「運動器材取得不易」、 「運 動環境不佳」、「沒有持續運動的毅力」、「運動技巧無法突破造成挫折」、「缺乏指導人員」

等因素。

其中未曾參與校園體育活動的原因「學校設備過於老舊」、「沒有時間」、「運動技巧 無法突破造成挫折」皆曾瑞怡 (2004) 與相符合。

在曾瑞怡在 (2004) 提到「學業壓力繁重」不願意參加體育活動的原因之一,本研 究進一步探討文山區某高中學生成績高低與活動參與情形的關聯,根據表 25 顯示參與 校園體育活動的學生中, 參加人數最多的分數在 70-79 分有 238 人(36%)、其次是 80-89 分有 152 人(23%) 屬中等成績參與運動的人最多,90 分以上的人在 663 人中僅有 45 人 (7%)參加過體育活動,而全校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成績分布。

根據表 28 顯示參加校園體育活動,也會在課後運動居多的同學成績也是在分數在 70-79 分及 60-69 分的人數居多。明顯看來課後願意參加運動的人仍以中等成績的學生 居多。

根據表 22 得知成績高低與參與活動的最主要目的的關聯,成績在 90 分以上的人數 有 45 人(7%)佔少數,成績好的學生參加校園活動的原因最多的是享受運動樂趣 23 人,

其次是班級榮譽感 9 人,成績較好的同學也樂意享受運動樂趣,並重視班級榮譽感。成 績在 90 分以上的同學表 25 中顯示,課後會有運動習慣的人數僅有 28 人(4%),可見對 成績較優的學生在運動習慣仍以學校的體育活動為主,廖建順 (2009) 提到學校是學生 體育運動啟蒙的初始處所也是體育活動最頻繁的場所。在學校教育過程中,身體活動教 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運動技能、學習觀念的建立以及運動習慣的養成,有著深遠的影 響。

43

在升學主義課業繁重的教育制度下,課後能夠兼顧運動與課業竟仍是少數的學生,

提高在校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才能讓學生在課後有多的時間可以出份運用。

場地的限制與設備的老舊也是影響學生參與活動的阻礙之一。陳建佑 (2002) 指出,

運動設施不足,運動空間受到嚴重限制;而且室內運動空間更是普遍不足,對體育活動 及教學極為不利,更是學校體育發展的障礙。表13中102年度個案學校就因為跳遠場地荒 廢不符標準而停辦活動。表29中提到學生最滿意的活動場地設施是籃球場,最不滿意的 其他內容中提到常常爭場地(下雨天室內場館不足)、排球網爛又鬆柱子又歪、場地過度 悶熱容易中暑、游泳池天花板漏水、桌球教室不夠通風等原因反映場所的設備陳舊與不 足。

賽程及時間上的分配也是阻礙學生參與意願的原因,根據表 27 學生對校園體育活 動辦理的時程滿意情形,最多學生表示不滿意的是「活動辦理的時間太緊湊」、其次是 課後補習無法參加。詹彩琴 (2003) 曾在增加學生運動時間方案中提出可能的解釋,國 內各級學校升學雖採多元入學方案,可是大多數學生放學後與假日仍參加課業補習或學 習才藝,以致於從事休閒運動時間相對減少。因此體育活動的時間在安排上會受到學生 課後補習的排擠效應。教育部 (2013) 調查各縣市阻礙高中學生參與運動的主要原因發現,

「時間不足」因素的比率最高,且各縣 (市) 間的差異不大。

二、教師建議提升校園體育活動之策略

本研究根據第一節校園體育活動現況可以得知,學生對於體育活動的參與情形、需 求與建議,本節綜整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需求與教師對體育活動辦理困難處提出建議,

將分為以下四點分析:

(一)行政方面之推展現況與困難

通常體育行政工作,都是配合政策實施,對於活動的品質無法兼顧,往往是今天來 文,明日就要完成。總是要數據,要調查,完全不在乎承辦人能配合與否,所以行政工 作者為了應付,常常就忽略品質而活動就流於形式。

據了解就是要經常配合一些政策的推行,而且往往是今天來文,明日就要完成。總是要數據,要調 查,完全不在乎承辦人能配合與否。 (A-6-1030512)

通常體育行政工作,都是配合政策實施,對於活動的品質往往無法兼顧。全體教職員也不會有概念

,總覺得是體育組的事情,經費在活動上也略顯不足,常常覺得無奈但也無法解決。(C-6-1030512)

44

教師認為賽程編排是最常協調的問題,另外也要考慮學生參賽時間及裁判安排。

導師們常常會反映要更改賽程,時間的安排總是最有爭議,常常會希望不要安排在課後,避開補習。

(A-8-1030512)

體育教師們對學生參加活動的價值觀,常常會在活動辦理的競賽過程中,有不同的意見及看法常因 為學生放學後要補習,賽程的編排受改變。例如報名單逾時繳交,是否要給予學生機會參賽,就會 有很多不同的想法。 (E-8-1030512)

賽程編排的時候,學生在這個時間可能會不能參加比賽或是要補習之類的。體育活動又通常是在課 後,所以在編排的時候會以課後為主,比較難面面俱到。 (F-8-1030512)

(二)活動面之推展現況與困難

教師對於體育活動參與的看法,提到學生的參與情形以及影響參與意願的原因。

本校學生在體育活動參與上表現一般,沒有很積極。有很多學生可能就讀三年都未曾參與過活動,

也因為辦理活動的項目屬性太接近,接觸參與的往往都是同一些人。班級報名單總是會有很多延遲 繳回甚至無人可以報名的情形發生。這些情況都構成活動辦理上的一種遺憾。活動辦理太老舊,一 層不變的內容,太形式化。(A-5-1030512)

有項目上的差異問題,基本上學生算非常熱衷的參與、但常見學業上及放學時間參與不適等問題發 生。另外有部分導師顧及學業學習會受影響反應較不熱絡。(E-4-1030514)

籃球的參與總是最高的,游泳和田徑競賽,總是比較冷清的,然後感覺上每年的活動,都流於形式 辦理。(D-4-1030513)

(三)場地設施

教師辦理體育活動對校園場地設施上,覺得最需要改進之地方認為學校是有很多場 地設施要改進的,如桌球教室又潮濕又悶熱環境很差,田徑場的跑道都已經變形了,水 溝蓋都脫落,跳遠場地根本就荒廢了。另外因為文山區常下雨,所以還是要有風雨操場 興建上的需求。

45

田徑場的跑道都已經變形了,水溝蓋都脫落。籃球場地不足供應學生在課後使用,跳遠場地根本就 荒廢了。 (A-10-1030514)

整體來說,學校有許多場地設施需要改進。如桌球教室很潮濕又悶熱,燈光昏暗。游泳池更衣設備 不足,看臺不寬敞。目前學校田徑場,跑道上的溝蓋都有脫落的情況。 (C-10-1030513)

因為文山區常下雨,所以還是要有風雨操場興建上的需求。桌球教室通風設備不佳,非常悶熱,造 成學生們很不喜歡上桌球課程。 (E-10-1030514)

比較不滿意的地方有游泳池,使用空間來講最主要是在盥洗與更衣的地方是不足的,女生他們在下 水再上來要盥洗的時候其實淋浴間是不足的,這會影響他們下水的意願。(F-10-1030515)

(四)建議策略

綜上所述綜整教師訪談內容分為以下四點建議策略:

1、行政面的建議策略

教師認為舉辦活動要依照政策,但是政策推行的不一定適合各校環境或條件,例如 教育當局要推行高中檢測游泳能力須具備游泳 50M 的能力,在表 15 及表 16 中可以發 現研究學校的參與人數年年減少,在 102 年度沒有學生願意報名參加。學生參與意願低,

就無法教育當局的政策,如此容易造成比賽流於形式。提出解決的策略可以朝經營溝通,

必須增進游泳技能,制定吸引的獎勵制度,進而提高參賽意願。

承辦業務的人在很多面向沒有去做經營及溝通,比方說學生可能對某項活動的運動技能很陌生,甚至可 能沒有一個準備週或是準備月,讓他們可以先了解這個比賽,然後怎麼去玩,這個部分就是老師甚至是 要配合社團要去融入的。(E-7-1030514)

未比賽之前盡可能要先說明可能會遇到甚麼問題,解決的策略跟方式是怎麼樣,當大家都有共識的時候,

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才不會說臨時要變化一些方式的時候引起老師的反彈。只要是學生有參與班際的競 賽,不管得名與否,可能我在體育成績的區塊會給他額外加分的情況。 (F-11-1030514)

根據景美芳 (2009) 指出學校體育行政為學校體育整體運作之主要核心,先依據教 育及體育原理原則,再配合國家體育政策之需要與學校整體發展之考量,運用經濟且有 效的方法,推動有關體育教學、活動、行政及運動場館之工作,以創造屬於學校之體育 特色。

46

承辦人員在溝通上必須運用「經濟且有效的方法」去解決行政面遇到的種種問題,

善用溝通方式去確認細節以增加舉辦體育活動的行政效益。

2、活動面的策略建議

有趣的活動吸引可以學生參加,設計多元化的體育課程及活動、針對大多數人辦理 全體性的活動,因材施教應用在體育課程中,設計完整又完善的體育課程,以及運用社

有趣的活動吸引可以學生參加,設計多元化的體育課程及活動、針對大多數人辦理 全體性的活動,因材施教應用在體育課程中,設計完整又完善的體育課程,以及運用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