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政策建議與後續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第二節 政策建議與後續研究

一、 政策建議

臺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依存度很高,中國大陸目前是臺灣第一大出口國、

第二大進口國,依照前述之結論來看,若臺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依存度越高,

則臺灣與中國大陸之薪資差距將會逐漸縮小,造成臺灣之薪資水準停滯不前的 現象。而要擺脫此困境,則最重要的是分散臺灣之出口市場,以降低對中國大 陸之貿易依存度,使臺灣之薪資水準擺脫中國大陸之牽絆。並可透過降低失業 率之政策以及提高臺灣第三產業產值占總產值比重之政策來改善薪資成長停 滯之困境。

而以中國大陸而言,自改革開放以來,因具有勞動力豐沛的比較優勢,故 利用其優勢迅速的發展進出口貿易並成為貿易大國,也使得平均薪資逐年增長。

而以上述研究結果來看,若中國大陸能持續增加各國對其之貿易依存度,將會 使中國大陸與各國之薪資差距逐漸縮小,平均薪資將會獲得成長。而第二產業 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過高是使得中國大陸薪資低於其他國家的原因之一,中國 大陸擁有大量的勞動力,若能提高第三產業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應能改善目 前中國大陸低平均薪資的現況。

二、後續研究

在臺灣,對於貿易依存度與薪資差距之關聯性所做的研究及文獻不多,因 此在蒐集資料及理論背景上都仍相當欠缺,而國際貿易對臺灣而言有著相當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度的重要性,故國際貿易與薪資之關聯性更是相當值得研究的議題,希望本文 能引起更多人對此議題之興趣。

而後續研究的建議,則有以下幾點:

(一) 國際貿易對臺灣而言相當重要,而中國大陸已成為臺灣最大順差來源,

臺灣與中國大陸間之經貿往來是否會造成兩岸之間薪資水準逐漸趨於一致,

亦是日後可研究之重點。本研究採用與中國大陸貿易關係較為密切之前 20 名國家之實證研究分析貿易依存度對貿易夥伴間薪資差距之影響,未來倘 若能蒐集大量中國大陸與臺灣間之數據,則能針對兩岸之間之議題進行更 進一步的研究。

(二) 實證分析上,不同的薪資差距影響因子的選擇十分重要,而本研究是 基於過去的文獻來做為變數選擇的標準,難免有所遺漏,日後有興趣從事 此一議題研究者應加以注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參考文獻(中、英文)

一、中文部分

江豐富(2006),「外勞引進對本國勞工失業、職業選擇及薪資之影響」。台灣 經濟預測與政策,37(1),69-111。

吳惠林(1985),《台灣與其貿易競爭國之工資與勞動生產力比較》。台北,中 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專論。

李靜洵(2009),《台灣的教育報酬率-兼論高教擴張之影響》。國立清華大學經 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佳雯(2012),《決定台灣薪資成長因素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炳文、林佳蓉(2013),《國際貿易原理與政策》。台北:指南書局。

邱麗芳(2003),《台灣地區大學教育報酬率時間變化趨勢之分析》。國立中央 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金哲松、李軍(2008),《中國對外貿易增長與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回 顧與展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希均、李誠、林祖嘉(2006),《兩岸經驗 20 年-1986 年以來兩岸的經貿合 作與發展》。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高長(1990),《職業選擇與性別工資差異:台灣地區之實證分析》。人口變遷 與經濟社會發展研討會,台北。

張小濟(2008),《走向世界市場-30 年對外開放回眸》。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張明志(2008),《比較優勢、貿易增長與產業發展-基於中國的經驗研究》。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張鴻(2006),《中國對外貿易戰略的調整》。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許忠信(2010),《ECFA 東西向貿易對台灣之衝擊》(一版)。台北:新學林出 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坤銘(1982),《台灣的價格競爭能力與對外貿易》。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經濟專論。

陳淑萍(1996),《貿易對薪資的影響-臺灣實證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紹綸(2010),《高等教育擴張對大學畢業生薪資生產力之影響》。國立台北 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于玲、張一穗、陳建名、苗坤齡(2006),「近年來受雇員工薪資變動狀況分 析」。主計月刊,第 612 期,68-75。

黃登興(2014),《臺灣薪資停滯現象解析-全球化貿易與投資夥伴》。如何再創 造台灣奇蹟:1990 年代後的轉型、發展與挑戰研討會,台北。

葉懿倫(2011),「經濟成長,薪水不漲,理由何在?從經濟成長構成觀點分析」。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4(9),103-111。

詹建隆(2011),「以勞動生產力解析台灣薪資問題之成因」。台灣經濟研究月 刊,34(9),112-120。

劉錦添、劉錦龍(1989),《台灣地區男女工資率的差異》。台北:中國經濟學 會年會論文集。

蔡敏仁(2008),《國際化與工資不均:分量迴歸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 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鍾谷蘭(1987),《台灣地區工資與就業的性別差異》。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二、英文部分

Baltagi,Badi H.(2008),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anel Data.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Burman, Leonard E. and William C. Randolph(1994),”Measuring Permanent Responses to Capital-Gains Tax Changes in Panel Dat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4), 795-809.

Dicky, D. and W. Fuller(1979),”Distribution of the Estimation for Autoregressive Time Series with a Unit Roo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74(366), 427-431.

Dicky, D. and W. Fuller(1981),”Likelihood Ratio Statistics for Autoregressive Time Series with a Unit Root.”Econometrica,49(4),1057-1072.

Freeman, R.B.(1976),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ranger, C. and P. Newbold (1974),” Spurious regression in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2(2), 111-120

Greene,William H.(2002), Limdep Version 8.0 Econometric Modeling Guide. New York: Econometric Software.

Hsiao,C.(1989),”Modeling Ontario Regional Electricity System Demand Using A Mixed Fixed and Random Coefficients Approach.”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4),565-587.

Katz, L. and K. Murphy(1992), “Changes in Relative Wages 1963-1987: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1), 35-78.

Kennedy, P.(2003),A Guide to Econometrics,5th edition, MIT Press, 2003,Chapter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Mincer, J.(1993),Human Capital, Technology, and the Wage Structure, in J.

Mincer, Studies in Human Capital, E. Elgar Publishing.

Philips, P. and P. Person(1988),”Testing for A Unit Root in Time Series Regression.”

Biometrika,75(2),335-346.

Rodgers, Y. and S.Nataraj(1999),” Labor Market Flexibility in East Asia: Lessons from Taiwan. “Economo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8(1),51-69.

Said, S. and Dicky, D.(1984),”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Autoregressive-Moving Average Model of Unknown Order.”Biometrica,71(3),599-607.

Stopler, W. and Samuelson, P.(1941),”Protection and Real Wag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9(1),58-73.

White, Halbert(1980), “A Heteroskedasticity-Consistent Covariance Matrix Estimator and a Direct Test for Heteroskedasticity.” Econometrical, 48(4), 817-8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附錄 A:與中國大陸貿易較為密切 20 個國家之係數

編號 國家 coefficient t-ratio

1 臺灣 -8705.44338 -5.24758 2 日本 7743.08557 3.44954 3 美國 14078.04929 5.49125 4 香港 8110.62215 2.92392 5 韓國 3605.85326 2.59920 6 德國 5704.44088 5.96312 7 新加坡 16765.01306 16.35827 8 英國 1130.30328 0.95993 9 澳大利亞 8102.95406 9.77143 10 馬來西亞 -6343.70216 -2.64863 11 俄羅斯 -10403.18427 -5.08709 12 荷蘭 4773.42154 4.23133 13 法國 -754.12437 -0.55167 14 印度尼西亞 -12601.80988 -5.26959 15 加拿大 6593.42372 4.63026 16 義大利 1152.27113 0.66333 17 泰國 -15223.60494 -7.33254 18 瑞士 5032.71606 3.37526 19 巴西 -16848.16678 -15.19838 20 菲律賓 -15635.20365 -8.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