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變數定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第三節 變數定義

本節將就各解釋變數及被解釋變數之定義加以說明。

一、被解釋變數

與中國大陸之薪資差距(WA)

本項變數主要係來自於中國統計年鑑、行政院主計處、各國官方網站

與各種區域組織,即各國每年之年平均實質薪資與中國大陸每年之年平均 實質薪資之差距,並以當年度各國貨幣兌美元之匯率換算。

二、 解釋變數

(一)工業化程度的差距(IND):

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張 明志(2008)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表示,1998 年中等收入國家的 第一、第二及第三產業占 GDP 的比重分別為 9%、36%和 56%;高收 入國家的三項比重分別為 2%、33%和 65%。而中國大陸的三項比重分 別為 18%、49%和 33%。故從國際間的比較來看,中國大陸的第三產 業之比重嚴重偏低,而第二產業之比重則相對較高,顯示若一國之第二 產業所占比重越高,則該國之平均薪資水準將會越低。故本文採用各國 工業化程度與中國大陸工業化程度之差距作為解釋變數。

(二)失業率的差距(UNE)

所謂的失業,指未獲得任何有薪工作的狀態。在經濟學中,一個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願意並且有能力為了獲取報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況,就被認 為是失業。而失業率是指勞動人口裡符合「失業條件」者所佔的比例。

而而 Rodgers and Nataraj(1999)的文章中也提到競爭壓力的變化是造 成失業率影響工資的主要原因。在高失業率的環境之下,因為競爭壓力 較大,故資方有籌碼可以用較低的工資雇用員工;反之在失業率較低的 環境下,競爭壓力相對較小,將會造成工資較高的現象。故若失業率越 高,則該國之平均薪資水準將會越低。

失業率的計算方法為:失業率(%)=(失業人口+勞動人口)×100%,

而本文將各國失業率與中國大陸失業率之差距作為解釋變數之一。

(三)女性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例之差距(FEM)

係指(女性就業人口∕總就業人口) ×100%,依前述文獻回顧曾提 及有關性別薪資差異的情況,劉錦添、劉錦龍(1989)以職業之選擇來 解釋性別薪資之差異,將 1989 年之臺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觀察樣本之 職業重新分為五大類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在平均薪資水準相對較 低的兩類職業中,不利於女性勞工之薪資歧視情形最為嚴重,一國之女 性員工所占的比例越高,則該國之平均薪資也越低。故本研究將各國與 中國大陸之女性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例之差距做為影響薪資差距 之解釋變數之一。

(四)對中國大陸之貿易依存度(RE)

係指各國與中國大陸之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各該國進出口貿易總額 之比例,比例越高,代表對中國大陸之貿易依存度越高。根據 Samuelson

(1949)提出的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定律,表示當兩國間就某一商品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密切自由貿易後,在該商品之價格具一致性而勞力具同質性的前提下,

該兩國之生產要素價格(例如勞工之薪資)會趨向均等化。亦即兩國之 經貿往來越密切,則該兩國之薪資差距將會越小。故本研究以各國對中 國大陸之貿易依存度作為影響與中國大陸薪資差距之解釋變數。

(五)教育程度之差距(EDU)

本研究採用的教育程度係指就業人口中,擁有專科以上學歷人口占 總就業人口的比例。Freeman(1976)、Katz and Murphy(1992)、Mincer

(1993)等認為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將造成大學畢業生薪資相對於高中 畢業薪資差距逐漸縮小的現象,而陳紹綸(2010)以高中職畢業生的薪 資為對照,比較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受高等教育政策擴張影響的狀況,研 究發現,高等教育擴張政策確實使大學畢業生的相對薪資有顯著負面影 響。表示此一政策雖然增加了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但也使大學畢業生的 相對薪資減少。故教育程度之改變亦是會影響薪資的因素之一。上述文 獻顯示,若一國之教育程度越高,則平均薪資水準應越高。本研究將各 國與中國大陸教育程度之差距當作解釋變數。

(六)中國大陸對他國之貿易依存度(REC)

亦即中國大陸對其他國家之進出口貿易總額占中國大陸進出口貿 易總額之比例。

資料來源:臺灣各政府單位所發布之各種年、月報、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簡稱 WBG)、

中國統計年鑑、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 APEC)、經濟合 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 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 IMF)

及各國家官方網站所公布之各國相關統計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