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第三節 故事結構的內涵 故事結構的內涵 故事結構的內涵 故事結構的內涵

語文的認知結構就是大腦中學習和保留的知識架構,這個架構是有層級性 的,其中較抽象、一般性和涵蓋性的概念居於上層,較特殊、具體的規則事例居 於下層(張壽山、張酒雄、張新仁、邱上真,1992)。而認知心理學家所謂的故事 結構亦存在著相似的結構,其分析的主要單位是狀況與事件,它描述這些狀況與 事件在結構中適當的位置(蔡銘津,1995)。

故事結構教學強調故事主要元素與故事架構,並使用圖表來呈現,幫助讀者 在閱讀時能及時掌握內容架構的一種理解策略,是相當實用的教學策略(黃瑞 珍,1999)。

廣義的故事結構,指個體早期在接觸語文材料與活動的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 故事感,這種故事感會逐漸轉為儲存於長期記憶中的心理架構,此一架構可用以 組織日常生活中經歷的事件(Naremore,1977;Roth,2000)。 狹義的故事結構,

是分析故事的概念結構,詳細說明故事元素,包括目標、行動、結果間等的關係

(吳英長,1998;蔡銘津,1995)。在本研究中是採用狹義的故事結構意義,分析 故事要素,呈現文章架構,用此教導學生故事體寫作。以下就故事結構分析、故 事基模及故事寫作的形式做一整理說明。

壹壹壹

壹、、、、故事結構分析故事結構分析故事結構分析故事結構分析

人們在述說故事時,儘管文化背景不同,卻都遵循著某種型態,故事中多包 括:主角、問題或衝突、解決問題的經過以及結局,這些元素被稱為故事結構(王 瓊珠,2004)。

故事

背景

(setting) 主題

(theme)

結局

(resolutio)

情節

(plot)

狀態

(state)

次目標

(sub goal)

(event) 事件

目標

(goal) 插曲

(episode)

嘗試

(attempt) 結果

(outcome)

Rumelhart(1975)是第一位以故事結構表徵故事基模的學者,他認為故事體 的文章都有一個內在的結構,其故事的文章結構包括:背景(setting)、主題

(theme)、情節( polt)及結果(resolution)等四部份。

Thorndyke(1977)根據Rumehart 之故事文章結構,將背景、主題、情節及結 果加以整理成基本規則如下(如圖2-2-1):

1、故事是由背景(setting)、主題(theme)、情節(plot)、和結局(resolution)

構成。

2、背景包括角色(characters)、地點(location)、和時間(time)。 3、主題是由目標(goal)所構成。

4、情節包括一些插曲(episodes)。

5、插曲是由一些事件和一些狀況所構成。

6、結局是由事件(event)和狀況(state)所組成。

圖 2-2-1 Thorndyke(1977)的故事結構圖

(state) 情境

(story) 故事

事件結構

(event structure)

(setting) 背景

(internal state)

目標方針

(goal path)

複雜反應

(complex reaction)

內在事件

(internal event)

(outcome)後果

(attempt) 企圖

(goal) 目標 簡單反應

(simple reaction)

(emphasis) 強調

圖 2-2-2 Mandler 和 Johnson(1997)的故事文法結構圖

在 Stein 和 Glenn(1979) 的故事結構分析模式中,一個完整的情節應包含 六個故事成份(如圖 2-2-2):

1、背景(setting)-事件發生的時空情境。

2、起因(initiating event)-環境因素及事件動機。

3、內在反應(internal response)-主角的目標、想法及情感。

4、企圖(attempt)-為達目的所採取的行動。

故事

插曲

反應 背景

外在 事件

內在

行動

事件 結果

事件 周處被公認為是地方上的禍害。

有一天他親耳聽到別人稱他為三害之一。

他立志要為地方除去三害。

他上山打白虎、下海殺蛟龍。

地方人士見他生還,

卻都嚇得急忙逃命。 他傷心的離開故鄉,

立志重新做人。

5、結果(consequence)-目的達成與否。

6、回響(reaction)-主角對結果的情緒反應。

圖 2-2-3 故事結構樹狀圖(引自顏若映,1992,110 頁)

由以上的探討發現,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故事結構元素分類法,但其實都大 同小異,其內涵是相似的。國內的學者(林敏宜,2000;黃瑞珍,1990;蔡銘津,

1995)也提出故事結構內容如:主角和主角的特質、時間與地點、開始事件或衝 突、事情經過、主角的反應與行動、故事的結局、主旨、細節與觀點等。基本上 包括了故事前、中、後的發展經過,同時也考慮主角的特質及其內在心理感受。

前六項元素是最主要的故事結構元素,後兩項屬於較深入的故事結構內容,不宜 列入一般性故事結構類別當中。

陳姝蓉(2002)整理國內外 22 篇關於故事結構的研究,發現故事結構策略 的名稱也不盡相同,就國內而言,有故事體文章結構、故事文法、故事結構分析、

故事文學要素等;就國外而言,有”story grammar”、”story structure”、”story map”、”advanced story map”、”narrative story grammar”等不同名稱。故事結構 名稱與分類雖各有不同,但本質上是共通的。

我們可以發現故事結構雖然不同,但故事的組成要素仍大致相同,根據故事 結構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的故事,所以故事不一定要全符合故事結構,而故事結 構也並非一成不變。本研究針對國小三年級寫作教學之需求,參考陳姝蓉(2002)

與王瓊珠(2004)對故事結構元素的歸類,將故事結構的內容歸納為(1) 主角;(2) 背景;(3)主要問題;(4)事情經過;(5)故事結局和(6)主角反應。做為故事結構的 分析與架構之策略;而「故事主旨」一項,屬於故事內容的高層次要素,只在評 量學生作品時供評分者作為評分項目。

貳 貳貳

貳、、、、故事基模故事基模故事基模故事基模

故事結構和認知基模理論有密切關係,基模理論主張,個體內在基模的形成 與外界事物、互動與事件皆有相關,既存的內在基模能將經驗轉化為個體既存的 認知結構中,藉此將新資訊同化入先前的知識體內,引發理解過程。因此,知識 體中用來理解故事的內在組織架構,即被稱為故事基模(story schema)。進行故 事閱讀或寫作時,個體能運用內在故事基模來理解並架構新故事(Idol & Croll,

1987;Pahl,1987)。 故事基模為個體存於內在的結構體,故事結構則為個體表 現出來的外在結構(陳姝蓉,2002)。

Mandler 和 Johnson(1977)發現許多流傳的名間故事,通常只是口耳相傳,

並未真正記錄下來,卻能保有相當的完整性,他們認為這是因為有故事基模存在 的緣故,有故事基模幫助個體記憶,故事才能繼續流傳下來。他們認為故事基模 是由下列兩種方式形成:第一是經由聽很多故事,了解故事的事件順序而得到的

知識;其次是經由對因果關係及各種行動順序的認知而來。不同年齡和不同文化 之間,都有相似的故事基模存在。故事基模的使用頻率和複雜程度,都隨年齡的 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說,故事基模普遍存於人類心智當中,因為受到成熟與學習 的影響,個體年齡愈大,故事基模的發展也愈成熟,以幫助個體記憶和學習。(陳 淑如,1997)

一、故事基模的特色

故事基模是兒童認知發展的一個重要層面,它有三個運作的特色

(Meadowcroft & Reeves,1989):

1、階層組織:故事中的訊息在記憶中會因重要性之不同而成群集結在一起。

重要的訊息(如故事結構、故事元素)在故事階層的上端,比較不重要的訊息在 故事階層的下端,有助於個體分層儲存故事內容,使重要的訊息記得更好,而容 易找出故事重點。

2、促動:是指輸入的訊息與故事基模配合在一起的過程。當個體將故事編 碼時,會用故事中的訊息去填滿故事基模的「槽口」,所以「促動」會使得理解 容易一些。

3、預測:當故事內容被促動時,透過基模可以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預 測能力幫助個體想出策略來修正故事內容的組織,以符合預期中的故事順序。

二、故事基模的重要性

故事基模是透過故事經驗與生活經驗,對故事所建立的內在認知結構,此結 構引導個體有效的處理並統整故事所提供的訊息(張寶月,1995)。故事基模在個 體早期的讀寫發展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Mandler&Johnson,1977),個體從小聽 說了各種故事,這些故事變成內在的故事基模,基模一旦建立,個體在閱讀或寫

作時,就可憑此處理近進出出的訊息(吳英長,1986)。也就是說,當兒童具有故 事基模時,他就會期待故事內容符合故事基模,並依循熟悉的基模框架依序回 憶,以形成一則完整的故事。

一位有效能的讀者必須能夠在閱讀時運用既存模基,自然地在閱讀的過程中 掌握內容要素,獲知故事結構以促成理解,個體既存的故事基模是引導解碼故事 內容的關鍵,在理解的過程中,內在故事基模必須與新輸入的文章內容產生連 結,理解才能進行,如果此時文章內容太難,超越了內在基模所能同化的範圍,

理解是無法產生的(Gersten,1998;Idol&Croll,1987;Pahl,1987)。

張寶月(1995)的研究發現:四歲的兒童早已經發展出由時間關係組織個別 行為的故事基模,到了七歲時,有些兒童已經發展出用因果關係將情節組織成階 層式網路的故事基模,由此推論,年紀長於七歲的二、四、六年級的學生,其故 事基模的發展應該較七歲兒童完備。所以故事基模是隨著年紀而成長的。

年紀小的孩子,對於故事的理解限於故事內容的事實與結果,年紀漸長後,

逐漸理解故事內容中所隱藏的情節、主角的企圖與各事件間的因果與時序關係 (McConaughy, 1982)。低年級的孩子可能只需發展場景、情節、結果等幾個最基本 的結構要素,到了高年級時,故事內容的高層次要素,如:主角特質、企圖、隱 藏在事件間的因果、故事主旨等,就要逐漸的加入(Kuldanek1988)。年長的孩子故 事組織與複雜性比年幼者強,回憶故事及重述故事時,較能說出有順序目豐富內 容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基模能力應該是一般學齡兒童所具備的(Fitzgerld & Spiegel, 1985)。McConaughy(1982)認為,利用故事結構來引導理解時,必須注 意到個體的故事基模發展程度,也就是說安排故事結構教學時,要視學習者的程

度而定,否則,再完整、精準的故事結構也是沒有效用的。

總之,故事基模是故事存在於個體內在的抽象心理表徵,他是個體透過故事 經驗,對故事所建立的內在認知結構,此結構可以引導個人有效的處理與統整故 事中的訊息。故事基模發展愈成熟,愈有助於兒童主動重建故事,而當兒童主動

總之,故事基模是故事存在於個體內在的抽象心理表徵,他是個體透過故事 經驗,對故事所建立的內在認知結構,此結構可以引導個人有效的處理與統整故 事中的訊息。故事基模發展愈成熟,愈有助於兒童主動重建故事,而當兒童主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