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 、 、教學媒體的功能 、 教學媒體的功能 教學媒體的功能 教學媒體的功能

貳 貳

貳、 、 、教學媒體的功能 、 教學媒體的功能 教學媒體的功能 教學媒體的功能

教學媒體的主要功能在彌補傳統教學之不足,能突破受時空限制的傳統教育方式,節

省人力與物力,達成理想的有效教學,陳淑英(1993)將媒體的功能歸納如下:

(一)能提供具體的經驗,並擴展經驗範圍。

(二)能引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吸引注意力,使教學更為生動有趣。

(三)能傳送具體真實的訊息,不受時空限制,使知識與技術傳遞得更加快速。

(四)可提供團體學習,便於共學;也適合個別學習,便於自學。

(五)可改變學習態度,使學習更富有互動作用。

(六)可打破語文的限制,使教學的內容標準化。

(七)隨時隨地均可提供教學,使學習者可獨立進行學習。

(八)教師可扮演積極指導的角色,幫助教師提高指導的效率。

在國立編譯館編輯(1981)的視聽教育一書中,則將教學媒體的功能分為七點如下:

(一)能提供具體的經驗。

(二)能推展經驗範圍。

(三)能激起學習興趣,鼓勵自動學習。

(四)能提供模仿學習的良好典範。

(五)能提供集體學習,也適用於個別學習。

(六)能適用於各種程度學生及各種不同性質科目。

(七)減少不同背景的學習障礙。

王英州(2002)則認為教學媒體的功能有三:

(一)能增加學生具體的學習經驗,減少抽象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成效。

(二)不需要教師在場,學生即可以進行自我學習活動,學習的時間也可以延長。

(三)可以重複使用並保持一定的學習成效。

陳秀蘭(2007)則指出教師善用教學媒體可幫助學生之學習如下:

(一)教學媒體能將抽象的知識觀念或事物予以具體化,來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能力,讓 學生容易瞭解與學習。

(二)藉由不同的教學媒體可以把外面的世界帶進教室裡,讓學生突破時、空限制來認識 事物與學習知識,並以多元的學習內容與架構及學習過程,讓學生學習事物更具體 與深入進而達成有效學習。

(三)而現今的教學媒體為了兼具學生集體學習與個別差異的學習的功能,可重複操作與 使用,並能夠提供齊一的教學效果之功能,也能提供互動式的學習功能。

(四)教學媒體的使用不會因為領域課程的不同性質或學生程度的差異而受到限制。

誠如以上研究者所提出教學媒體的功能,能把抽象的意念、經驗藉由不同形式媒體之 轉介,植入學習者心中。然運用上的巧妙變化在於教學者適當的選擇教學媒體與規畫媒體 及媒體呈現的步驟,即教學流程是否能引起學習者之共鳴為首要。

參 參 參

參、、、、教學媒體應用於教學歷程的相關傳播理論教學媒體應用於教學歷程的相關傳播理論教學媒體應用於教學歷程的相關傳播理論教學媒體應用於教學歷程的相關傳播理論

傳播是指個人或組織團體之意念,透過媒介或媒體(語言、符號、圖片、影像、行為),

傳達遞送給個人或組織。教學的歷程可說是思想意念傳播的歷程,亦為思想傳播工作。因 而教師應擅用現有的教學媒體及其相關的學習或傳播理論,做出有效的教學,以提升學生 學習之成就。茲就常用的白樓的視聽傳播學說、施蘭姆的傳播理論、拉斯威爾的傳播模式

做一說明,以印證教學媒體使用之模式。

一、白樓的視聽傳播學說

白樓(David K. Berlo)教授是美國的思想傳播學者,他擬出了「思想傳播的模式」(如 圖 2-3-2),說明了思想傳播的要素和歷程的關係。所謂教學的歷程其實就是訊息處理者(傳 播來源)思想傳播的歷程,教學就是思想傳播工作,同時思想傳播一方面是傳播意念譯為 符號者的概念意思,一方面是一交互作用,所以在教學上的應用時會產生「回饋作用」

(feedback)

,使學習者可以學習到更多更具體的知識和經驗,也更能使教學達到成功(張

霄亭,1995)。

「思想傳播的模式」(SMCR),即傳播來源(教師或傳播者)之傳播技術、態度、知識、

社會制度、文化等特質,會影響訊息的處理(資料符號、內容、資料處理),其訊息經由通 道五官感覺等路徑,傳達遞送給接收者(教師或傳播者或將符號譯出意念者),接收者因其 本身之傳播技術、態度、知識、社會制度、文化等特質,而會有不同之解讀或闡述。而傳 播來源與接收者兩者會互交換持續。傳播行為遂成為一持續性之活動(張霄亭,1995)。

二、施蘭姆的傳播理論

另一傳播學者施蘭姆( Wilbur Schramm) 則提出傳播模式六大要素:第一個要素是「訊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引自張霄亭(1995)。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五版五版五版五版))))。頁81。台北市:五南。

圖圖

圖圖 2222----3333----1111 思想傳播的模式

源」(sorce),是傳播訊息的來源,其源頭可是個人或組織之意念。第二要素是「製碼」

(encoder),就是訊源把想要傳送的意念、資料、或態度感覺轉變成感官能接受的各種符號、

表徵、圖像、聲音或行為的過程。 第三要素是「訊息」(signal),將訊源經製碼過程而成 的各種符號、表徵、圖像、聲音或行為。第四要素是「通道」(channel),經過製碼處理的 訊息,必須藉著選定的通道傳遞,在教學上則為各種教學媒體的使用與教材的呈現。第五 要素是「譯碼」(decoder),將所收到的訊息解讀、轉換和還原出原有的意念,這包含了譯 碼的工具和譯碼者的文化認知,第六要素是「受訊者」(receiver),接受訊息者,在接受訊 息譯碼時,亦會回覆回饋訊源,發出另一個訊息,讓訊源了解訊息傳達的程度與效果。因 每個人或組織文化、社會、教育等背景的不同,彼此間的經驗與體會也不同,訊息的製碼、

譯碼會有若干程度的誤差,因而有效的傳播或訊息傳達須在訊號兩端的訊源與受訊者雙方 共同經驗場域內產生(張霄亭,1995)。

如同上述,依照 Schramm 的傳播模式,老師是「訊源」,學生是「受訊者」,老師應依 據對學生背景經驗的認識,應用適當的符號來傳授課程的內容(張霄亭,1995),學生才容 易了解,也因此,因材施教與適性教學受到大家的重視,而如何選擇合適的通道媒介、教 學媒體並補齊充實學生的共同經驗領域,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引自張霄亭(1995)。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五版五版五版五版))))。頁86。台北市:五南。

2 22

2----3333----2222 Schramm 傳播模式

三、拉斯威爾的傳播模式

哈羅德·拉斯威爾(Harold Lasswell)是 1950 年代至 1970 年代美國社會科學的泰斗,是 各種學問科技整合運動的主要人物。曾於耶魯大學學習政治學,並於同校任教。美國學術 聯合會(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褒揚拉斯威爾是「所有社會科學的大師,各 領域的先鋒」(Master of all social sciences and pioneer in each)(維基百科)。

拉斯威爾被認為是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其對傳播學的貢獻主要是提出了 5W 模式。

拉斯威爾於 1948 年發表的論文《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和功能》中提出了研究傳播行為過程 的五個要素:誰傳播,傳播什麼,通過什麼通道,向誰傳播,傳播效果如何(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 with what effect)。這被成為傳播學的「5W」模式。針對這五個要素的 研究分別為控制研究、內容研究、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效果研究(維基百科)。

(一)Who 控制研究:研究「誰」,也就是傳播者,進而探討傳播行為的原始動力。

(二)What 內容研究:研究「說什麼」(信息內容分析)以及如何表達問題。

(三)Which Channel 媒體研究:研究傳播通道,除了研究傳播媒體的特質外,還要探討媒 體傳播對象之間的關係。

(四)Whom with 受眾(對像)研究:探討眾多且複雜的收訊者,瞭解其一般的和個別、

組織的興趣與需要。

(五)What Effects 效果研究:分析受傳者對接收信息後所產生的反應、態度、與意念行為 的改變等(沈中偉,2008)。

綜合上述,教學媒體存在的價值,係在使教學流暢,能表達欲傳達的意念;教學便利,

能達成有效教學,提升教學品質,讓學習者建構內化自己的能力。為了讓學習者經由訊息 的接受,進而改變自己的思維與行為。許多教育學家、心理學者、教育工學研究者,提出

說什麼 何種通道 對誰 什麼效果 誰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引自沈中偉(2008): 。科技與學習科技與學習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理論與實務(理論與實務((三版(三版三版)三版)))。。。。頁36。。。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 圖

圖圖 2222----3333----3333 Lasswell 5W 模式

了各類學習、教學、傳播理論,其目的在於使學習者,經由教學計畫、教學媒體的運用、

錄影媒體(佔 58.3%,n=194)、投影媒體(佔 21.6%,n=72)。

媒體種類 最常使用的媒體 最受學生喜愛的媒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