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教學實驗設計

單一受試(single-subject design )除能有效幫助了解個別受試 者接受個別教學介入的成效外,並具有高度的內在效度(杜正治,

2006)。本研究主要採單一受試研究法中的A-B-A實驗設計進行教學實 驗,分別在本研究新式健身操教學介入前二週及結束後二週完成所有 體適能之測驗,本研究之體適能測驗項目:三分鐘登階、一分鐘仰臥 起坐、坐姿體前彎及身體組成等四項測驗,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百分 等級常模成績為依據,分基線期、介入期及維持期等三階段測量,以 實際測量成績的數據變化,分別以目視分析的方式加以分析比較進而 了解新式健身操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影響,實驗設計模式分為 三個階段;如圖3-3所示:

基線期 介入期 維持期

體 適 能 各 項 成 效

圖 3-3 實驗設計模式

46

基線期:僅進行評量,不進行教學,不做任何介入或提示。每一 週進行三分鐘登階、一分鐘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及身體組成之測量,

共進行2次測量。

介入期:本研究共16節新式健身操教學介入,每4節課教學結束 後,進行三分鐘登階、一分鐘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及身體組成之測 量,共進行4次測量,依研究參與者測驗上的表現資料作為評估教學介 入效果的依據。

維持期:介入期結束後二週,僅實施評量,不進行教學或任何的 介入。每一週進行三分鐘登階、一分鐘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及身體 組成之測量,共進行2次測量。

47

一、教學流程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澎湖縣集中式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在教學 介入前先進行體適能前測,在進行健身操教學介入,教學流程共分為 三個階段呈現,流程如圖 3-4 所示:

暖身操

健身操教學

體適能檢測

圖 3-4 教學呈現流程圖 二、教學方法

由教學者親自進行動作示範,依學生個別化教學進行動作分解教 學,並配合教育部 93 年度製作九年一貫第三階段(7 至 9 年級)健身操 教材-躍動青春教學影片進行實驗教學。

三、教學活動

48

教學活動流程主要分為三部分:

(一)第一部份為準備活動,健身操雖不是一項相當激烈的身體活 動, 但活動前的暖身伸展運動也是相當必要的,透過準備活 動可以增加關節的柔軟度及增強全身肌肉的功能,提昇運動 集中 力並減少運動傷害。

(二)第二部份為發展運動,主要以教育部 93 年度製作九年一貫第 三階段(7 至 9 年級)健身操為主要活動內容,透過活潑有趣的 有氧運動方式,培養學生運動的興趣與習慣,提升學生體適 能,增強體魄。透過全身大肌肉活動,結合流行律動、拳擊、

伸展操、有氧舞蹈等運動特性編製,使教材生動活潑。主要 活動分為暖身運動、主要活動及緩和運動三部份,依暖身運動、

主要運動、緩和運動的次序與漸進之原則,配合不同拍速之音 樂節奏。教材內容如圖 3-5 所示:

49

間奏2X8拍

暖身運動 (拍速132拍/分 共四節)

間奏1X8拍

主要運動 (拍速142拍/分 共四節)

重複主要運動一次

間奏 1X8拍

緩和運動 拍速120拍/分 共四節 圖 3-5 教材內容流程圖

(三)體適能檢測

主要活動結束後,進行參與研究學生之身體質量指數 (BMI)、坐 姿體前彎、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及三分鐘登階檢測,以了解每一 節課 新式健身操對智能障礙學生身體組成、柔軟度、肌耐力、心 肺耐力之影響。

四、教學時間

教學時間為每週 3 節課,以間接性週一、三、五進行教學,每節

5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