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模式及其在音樂欣賞教學之運用…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模式及其在音樂欣賞教學之運用…

對於學習或知識的獲得,各派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廿世紀初普遍將學習理論 歸納為四種: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連結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知識 接受、獲得過程的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人的自我實現過程的人本主義 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知識的主動建構過程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王大順,2006)。 Mayer(1981)認為認知心理學對探討人類學習行為、記憶、問題解決與認知歷 程等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Rabinowitz(1988)則指出如果要了解學生學習的 過程,心理學中對於知識是如何、在何處、以及為什麼用到這些教學策略是很重 要的議題。

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行為、記憶、問題解決與認知歷程等認知心理學 的範疇在教學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 Tait(1992)與 Schuell(1988)皆指出,

音樂學習有多種不同類型的知識,而不同類型的知識都需要不同的教學策略,為 了符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成功的音樂教師應發展出許多教學策略與教學風格,此 兩位學者即從認知心理學之觀點出發,進而提出因應不同學生對學習行為與認知 歷程應運用不同教學策略之論述。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活動之一,學習過程中包 含許多認知的歷程,如 Elliott(1995)指出,音樂聆聽包含了參與與專注、認識、

記憶聽覺訊息的音樂模式、藝術與文化對我們的意義等,因此,音樂聆聽是「認 知」與「建構」的過程,同時也包含藝術與文化的脈絡,而在教學上老師就是扮 演告知學生如何聆聽(know-how-to)的角色;Reimer(2003)也指出,音樂欣 賞是體驗美感經驗的最佳途徑,藉由音樂欣賞可以提升敏銳度、培養鑑賞力,然 而若未經教師設計、組織與引導,學生容易形成無意識的「聽」音樂,顯示音樂 欣賞教學是需要考量教育心理學的相關議題而設計的。

關於音樂欣賞教學的內容或聆聽內容,Reimer(1992, 1998)提出內在認知

(knowing within)、技巧認知(knowing how)、事實認知(knowing that)與原理 認知(knowing why)。內在認知是指以聆賞者為中心,在聆聽時對音樂形式、內

44

容或感受的認知;技巧認知是指音樂聆聽時,對作品內容的認知或認識;事實認 知是指對作品相關概念之全面認識,包含形式分析、內容分析與脈絡分析等;原 理認知是指對藝術作品之美學原理探究,包含藝術的存在、價值與判斷等(引自 林逢祺,2006)。Elliott(1995)則認為直覺(intuition)也是聆聽的策略之一,

以聆賞者對樂曲的第一印象或直覺,來表達對樂曲的感受或情緒。而 Barrett、

McCoy & Veblen(1997)等人更直接說明音樂欣賞教學之內容,包含(1)創作 者是誰?(2)創作的時間與地點為何?(3)創作動機為何?(4)作品之意涵?

(5)作品曲式為何?(6)作品主題為何?(7)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是什麼?(8)

欣賞者對作品感受?等內涵。此外,Gardner(1983)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之內涵,

如肢體動作技能、視覺空間,與人際智能等,可以做為音樂欣賞教學策略之運用。

張哲榕、吳舜文(2011)將蓋聶之學習理論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之研究,指 出理論可強化教學策略之立論及增益教師教學信念;理論可提供教學規劃於順序 性及目標導向之檢視。由上述之論述可知,音樂欣賞教學需要學習理論之基礎,

並根據學習理論之基礎建構教學模式。本研究旨在建構學校音樂欣賞教學模式,

本節首先探討教學模式之意涵;接續,探討與研究者音樂欣賞教學最為切題學習 理論,包含蓋聶「學習階層論」與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最後,探討音樂 欣賞教學之評量。

壹、教學模式

對具體的事物而言,模式是是簡化實際事物的複製品,是真實事物的表徵,

如地球儀是真實地球的模式。至於在抽象方面,模式由兩個部分組成:一為「要 素」或「變項」,另一為這些要素或變項之間存在的「關係」(黃炳煌,1996)。

模式的功用就是澄清意義或顯示變項間的關係,以協助人們對複雜理論或現象的 了解。因而,模式常被視為理論的某一部份。

對於教學模式,黃光雄(1999)指出教學模式乃是一種對於教學設計、實施、

評鑑和改進等程序的指導,可以應用於所有教育層次、教材與單元。Gunter, Estes,

45

& Schwab(1995) 認為教學模式包含了目標、決定學習成果和評估策略,以及 組織內容等。其中目標需要理論的基礎,並考量學習者、社會和學習科目等面向

資料來源:李宗薇(1999:51)

以下摘述此模式之重點:

A:分析學習者(Analyze learners)

一般的教學設計模式大都先說明教學目標,ASSUER 模式則不同。此模式認 為教學的內容必須與學習者的特性有關,故從分析學習者著手。學習者的特質包

46

括一般性質、特殊性與學習風格三方面。一般性質如學習者的性別、年齡、年級、

學識背景、文化與社經因素等;學習者的特殊性是指直接與學習內容有關的因素,

如學習者的先備知能及態度,教師可藉教學前的前測了解;學習風格是一組心理 因素,分為知覺偏好、訊息處理習慣、動機因素及生理因素四類。這些因素影響 我們對不同的刺激如焦慮、性向、動機、人際互動、及對視覺或聽覺偏好的知覺 與反應,並影響個人的學習能力。

S:陳述學習目標(State objectives)

教學目標是指在學習結束之際,學習者應具備的知能或態度。教學的重點應 是學習者獲得什麼,而非教學者打算放入多少的東西。學習目標應以「學生中心」, 以學習者的收穫為主,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應考慮具體及可行性,目標 確立後,接續的選擇教材、媒體,安排學習活動,施教與營造有利的學習環等方 能進行。

此模式應用布魯姆(Bloom, J)的目標分類法,將目標分為認知、技能、情 意三領域。蓋聶等人又將布魯姆的認知領域區分為:語言與視覺訊息、心智技能、

認知策略三大類(Gagne,1988)。語言與視覺訊息是指以語言或視覺方式儲存的 知識,如影象、事實訊息;心智技能是指能使用符號去組織、操控環境的能力,

其中語言及數字就是最基本的兩種符號,高階的心智技能則包括辨別,概念學習、

使用規則等;認知策略是指左右學習者視覺化、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內在控制 過程。

S:選擇媒體與教材(Select media and materials)

教師在了解學生特性並陳述學習目標後,即建立了教學活動的起點與終點,

而在起端至終點之間的築橋工作則須依賴適當的工具來完成,也即是選擇媒體與 教材。

U:使用媒體與教材(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s)

此階段包含下列步驟:教學者事前觀看、安排教學環境、準備好觀賞者、操 作或放映教材。

47

R:要求學習者參與(Require learner participation)

此階段是指教師應讓學習者有機會練習新習得之知能,並給予回饋以增強其 學習成效。廿世紀,教育哲學家杜威(Dewey)即認為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教學過 程最重要的部分。近年認知論也認為有效學習應要求學習者對訊息的主動操弄,

蓋聶亦認為有效學習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練習。

E:評量與修正(Evaluation & modification)

此為整個模式的最後一個步驟,包括了三方面:一為對學習者的成就評量;

二為對教學媒體與教材的評量;三為對教學過程的評量。學習者的成就評量,是 指學生是否達到目標,學到了應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對學生的評量方法應視學習 的內容及目標而定。

評量不是教學的終點而是下一個教學活動的開始。所以教學設計的最後一個 步驟就是教師分析評量資料並做修正。如評量結果顯示某處有缺失,教師當即應 省思或做調整改正,唯有如此,教學模式才能落實其功效。

二、有效教學模式

有效教學模式(Effective Instruction) 為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學系統科 技系的教授迪克(Dick, W.)與瑞澤(Reiser, R.)於 1989 年提出。此模式在提出 前,曾至佛州中小學教學現場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教師採行此模式能獲得良好 的教學效果,此模式強調任何一個教師無需依賴任何特殊設備或輔助工具與媒體,

就可在教室應用。

有效教學的重點不是在檢視教師教了哪些,而是在教師教學結束後,學生學 習了什麼,獲得了哪些。有效教學的模式可用來設計一學期、一單元甚或一節課 的課程。此模式有一定的步驟與順序協助教師做出有效的決定(引自李宗薇,

1999)。

瑞澤認為本模式說明了教師應知的教學設計原理與步驟,共有四項:

(一)擬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48

(二)根據所定之教學目標,策劃適當且相關的教學活動。

(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設計發展相符的評量方式。

(四)根據上述評量結果,修正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並提供需接受補救教學的 學生適當教材,以加強其能力。

三、系統取向模式

系統取向模式(Systems Approach Model)是狄克與凱瑞(Dick, W. & Carey, L.

M.)於 1978 年提出之模式,之後不斷更新版本,1996 年提出教學模式之第四版。

此模式的特色有四,一是教學之前的分析工作,包括分析教學、分析教學者及脈 絡,這也呼應了脈絡與學習遷移、學習應用的關係。此分析為一種需求評估,如 果前述分析的結果,做出的決定是創造新產品或發展新方向,那麼教學設計也須 反映這種現實的需求。第二個特色在分析與教學歷程中,一直持續進行教學修正 的工作,有極強的因應性,以利產生最好的結果。第三個特色是重視評量,有形 成性評量及總結性評量,可應用到工作情境;如學習者未能在工作表現上顯示新 知能,就可研判在前述的步驟未臻完善,需再做修正。第四個特色為教學目標的

此模式的特色有四,一是教學之前的分析工作,包括分析教學、分析教學者及脈 絡,這也呼應了脈絡與學習遷移、學習應用的關係。此分析為一種需求評估,如 果前述分析的結果,做出的決定是創造新產品或發展新方向,那麼教學設計也須 反映這種現實的需求。第二個特色在分析與教學歷程中,一直持續進行教學修正 的工作,有極強的因應性,以利產生最好的結果。第三個特色是重視評量,有形 成性評量及總結性評量,可應用到工作情境;如學習者未能在工作表現上顯示新 知能,就可研判在前述的步驟未臻完善,需再做修正。第四個特色為教學目標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