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學策略的意涵與類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教學策略運用與教育玩具的相關文獻,首先第一節探討教學策 略的意涵與類別;第二節探討教育玩具的意義與內涵;第三節探討教學策略運用 和教育玩具選擇原則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教學策略的意涵與類別

為探究與釐清教學策略之相關概念,進而探討個案之教學策略架構,本節就

「教學的意涵」、「教學策略的意涵」與「教學策略的類別」等進行歸納分析,作 為研究之參考依據。

一、教學的意涵

教學理論(instructional theory)應具備實用性與概括性,提供教師在教學時如何 安排教學情境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及應適用於所有學科(張春興,1996)。學校 的教學為一種教師有預定目標地幫助學生學習的活動(張春興,1996),黃光雄 (2002)將教學定義為施教者以適當的方式,增進受教者學到有認知意義或有價值 目的之活動。吳明清(1998)認為教學是一種有良善意圖的活動,為引導學習之任 務,也是將多元複雜的內容透過師生互動歷程達到學習成長的結果。

二、教學策略的意涵

教學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y)是一種循序漸進式的教學活動,為教學過程與 教學方法的結合,教師先依照教學目標與學生需求,在教學活動中選擇合適的教 學方式將教材內容傳遞給學生,希望讓教師的教學達到高效能,在經過一段時間 後,此教學活動能達到預期的學生學習成果,以達教學的目標(林淑珠,2009;楊

10

雅婷,2011;黃郁芝,2012),沈翠蓮(2001)認為教學策略為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教師先決定需求、教學目標和內容後,其所運用提供教材的方法、程序與技術。

凡是對特定教學對象和環境,為達成其學習目標訂定下的方法與步驟,既稱為「教 學策略」,教學策略內容包含:教學設計與規劃、教材編製與選用、教學發展與進 行及教學氣氛和環境(楊雅婷,2011),教學策略沒有優劣之分,在學校教育中亦 沒有所謂「最好的教學法」,只有適不適用與否,其中關係到科目性質、學生年級、

學生能力、教學目標等問題(張春興,1996)。沈雅慧(2012)以個案班級所呈現之 班級氣氛選用教學策略,透過觀察、訪談、教學日誌與省思札記等,研究發現良 好教學策略創造班級氣氛的新契機。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可以以兩種取向來看,

教師本位的直接教學和以學生本位的間接教學(沈翠蓮,2001;張春興,1996),

兩種不同取向之教學策略運用要點大致可分為下列三點:(張春興,1996):

1.兩種策略各有優點

選擇教師本位的教學策略的教學目標原則在於期望學生以學的知識為主;而 學生本位的教學策略則是期望學生學得較廣的能力、情意或技能等。

2.不同學科宜採用不同策略

教師在教學的歷程中,應依據不同學科與性質差異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3.不同策略適合不同年級學生

不同年級的學生心智成熟度不同,教師應視學生年級和階段,運用不同教學 策略。

綜合上述可知,教學策略為教師為達所訂之教學目標而實行的教學方式,包 含環境、媒材、活動等,教師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若 能妥善使用教學策略,必能使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效,因此,教學策略為教師

11

在教學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林淑珠,2009)。只要適當使用教學策略,皆能有 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本研究之教學策略主要以融入教育玩具之教學策略為主,

透過文獻整理與個案教師訪談後,探討其教學策略各類別之內涵。

三、教學策略的類別

教師本位的直接教學模式由教師主導教學歷程,提供主要資訊給學生學習,

常見的直接教學策略包含講述教學、示範教學及作業活動等(沈翠蓮,2001;王財 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以學生本位的間接教學又稱為建構主義教學,知識 成果來自學習者依據個人經驗和先前知識的建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轉變為引 導者,協助學生發現自己的意義,常用教學策略包含個別化教學、發現學習、合 作學習法、探究法等(沈翠蓮,2001;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張春興 (1996)認為教學策略只有適用與否,沒有好壞之別;教學方法的適用,關係到科 目性質、學生年級、學生能力、教學目標等問題。研究者根據文獻與對個案學校 教師的訪談後,分析個案學校教師使用於教育玩具下之教學策略,將本研究所運 用到的策略分為下列三項,並分別說明之。

(一)創意教學

1.創意教學的意涵

「創意」(creativity)即是不一樣的思維、見解及看問題所採用不同角度,及至 新的做事方式與鄉的解決途徑(李分明、莊耀輝,2008)。羅綸新(2003)認為創意 教學法為一種啟發式教學,自由輕鬆、主動學習的氣氛、強調情境教學,重視個 別差異、尊重特色等均為創意特色的必要條件。當創意運用在教學過程,即指教 師透過事前的規劃和設計,採各種使教學具新意與變化的策略,鼓勵學生創造思 考、樂於學習的歷程,使其達到教學或教育目標(李香慧,2005)。

12

張世忠(2010)認為教學創新是一種教師不斷更新或變化其教學方式,不只影 響教師,也影響學生的學習革命和改變;當教師改變了教學方式時,學生也隨著 改變他們傳統學習方式。教師從課程的調整與創新,運用多元教學策略及方法引 發學生學習興趣。

吳清山(2002)指出「創意教學」即教師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活用各種 教學模式,善用各種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其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學 習興趣、啟發學生之創造思考,在愉快中學習,已達更好教學品質和成效(林定蔚,

2008)。

陳龍安(2008)認為創意教學是指教學很有創意,透過教師在教學中的創意,

以活潑開放的方式將教材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創意思考在 教學模式上,不同於創造思考教學使用固定的創造思考教學策略,但也有人提倡 創意教學上能以其教學目標來衡量。

創新教學亦包含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歷程中的產生創意能量的一種教學相長過 程,教師透過教學設計,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安排有效的教學情境與工具,使 教學更活潑多元化,使其在學生思考過程中,得以刺激其創意思考的教學活動(張 玉成,1991;沈翠蓮,2005;江秀卿,2009)。

綜合上述學者所述,可以得知創意教學不再只是單純的教學活動,教師除了 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外,也活用各種教學模式,藉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思考,使學 生樂於學習,發展具創意思考的學習情境。

2.創意教學策略原則

從「創意」與「創新」的差別來看,「創意」是指過去不曾有過、全新的發明 事物;而「創新」是指在既有的事物上不斷發想及創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 應只是區限於狹義的「創意」意義,陳宏亦(2004)以「新奇」和「有價值」來定

13

義創意教學的特質,創意教學未必是所沒想過或用過的,只要是想出先前所沒有 想過的創意,皆可視為一種創意的結果。張春興(1996)指出,教學策略是教師進

行教學活動時,有計劃的引導學生學習,進而到教學目標所採行的一切方法。

就創意教學策略原則而言,並非特定或特殊的教學方法,只要能具啟發性、

多元的、使學生能思考的教學策略,均可作為創意教學的策略(李香慧,2005;陳 龍安,2008;張世忠,2003)。

吳清山(2002)提出教師採用創意教學的作法原則為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營造 良好班級學習氣氛、善用資訊科技、活用教學方法、善用多元評量方式、活用產 生創意的方法教學、鼓勵學生分組討論、正確使用發問技巧及鼓勵學生勇於嘗試 等。

羅倫新(2003)提出五項創造力教學策略為合適學習環境、發展具創造力之課 程、啟發思考的教學原則、加強創造力思考訓練與強化手腦並用。

張世忠(2002)提到創意教學之策略做法為以生活中實例作為題材、將活動融 入課程之中、採用遊戲、角色扮演等多元策略。

林雅玲(2003)在研究中從實施教學活動中的創新教法、創新教材、創新環境 三項,探討教師在創意教學中策略方法,其中教法包含教學導向、討論導向、遊 戲導向、e-化教學導向、專題導向;教學材料包含儀器設備、自製材料、外購材 料;而創新環境則是虛擬實境、實境(戶內)、實境(戶外)等。

李香慧(2005)及曾望超(2004)整理國內外學者對創意教學所提出的建議,歸 納教學五大原則包含營造合適學習環境、善用資訊科技,活潑多元的教學方法、

鼓勵學生發展興趣,以探索與冒險精神發現問題、給予思考空間,容許不同意見 和假設與強化手腦並用活動,鼓勵後設思考。

14

綜觀上述專家學者對創意教學原則與建議來看,「創意教學」指教師在教學上 從情境、媒材及活動三種來進行創意的教學,從原來的教學方式多加一點創意,

在一個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採用活潑有創新的內容,適時使用合宜的教學工具,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快樂中成長學習,達到教學目標和更好教學成效。

研究者歸納專家學者們所提出的教學原則,歸納整理後分述如下(林生傳,

1999;林雅玲,2003;林清山,2002;李香慧,2005;單文經,2002;曾望超,

2004;陳龍安,2008):

(1)從教學情境原則

Petrowski 指出教室環境中的氣氛和創意有相當的關係(林雅玲,2003),營造 班級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創新教學原則之一,教師透過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在教學 活動中,創造有趣的學習環境,適時配合戶外參訪,提高學生創造力、想像力及 學業成效。

(2)從教學媒材原則

教育工作者應有使用教學設備與工具能力,在教學過程裡透過具體教育玩 具,採「做中學」理念輔助教學活動。學生在動手做的學習方式下學習,刺激學 童的手部及協助抽象思考,除教科書外,幫助教師更有創意。本研究排除虛擬後,

不限於任何可以產生創意的具體教育媒材,包含自製玩具與現成玩具。

不限於任何可以產生創意的具體教育媒材,包含自製玩具與現成玩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