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教學策略與教學設計

有效的閱讀策略對於學生的閱讀理解是很重要的。研究者參考蒐集到的文獻,

擬定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的策略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閱讀策略方案,以圖畫書 為材料進行學生閱讀教學。教學設計包含教學前準備階段、正式教學階段、教學 結束後階段三個階段。

壹、教學策略

本研究在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分別採用不同的策略進行教學。分述如下:

54

一、閱讀前的策略

預測策略是一種後設認知的策略,常常與許多策略結合運用在閱讀當中,在 閱讀理解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使用預測策略可以讓大腦主動學習,讓學生激起 好奇心與學習興趣,不斷驗證假設的過程又能給學生成就感。因此本研究以預測 策略中的關鍵圖片預測(Preview)作為閱讀前的策略進行研究。

二、閱讀中的策略

朗讀是一種發出聲音的閱讀方式,透過聲音來對閱讀的作品加以詮釋。透過 成人說,兒童聽的過程,兒童從發展口語表達的流暢度,朗讀的目標不僅僅只是 說話技巧的訓練,他的最終目的在增進的文章意義的理解,對閱讀理解產生助益。

因此本研究選擇在低年級學童閱讀教學上可以實施的大聲朗讀做為閱讀中的策 略。

三、閱讀後的策略

視覺表徵活動有助於新知識的建構及記憶,在閱讀之後學生被要求寫下或畫 下從內文中學到的東西,表達及分享他們的想法、主動建構知識、解決問題,並 以非語言表徵方式建構知識。因此本研究選擇視覺表徵活動做為閱讀後的策略。

貳、教學設計

本研究教學設計包含教學前準備階段、正式教學階段、教學結束後階段三個 階段(見附錄一)。分述如下:

一、教學前準備階段

(一)進行前測:

實施「中文閱讀理解測驗」及「閱讀態度問卷」進行前測,藉以了解教學前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態度。

(二)選定書目、進行教學設計、製作教具:

本研究的對象為二年級學生,對圖文並茂的圖畫書很有興趣,所以選定圖畫

55

書為本研究的材料。研究者學校為推行閱讀,先由學校提供優良圖書書單,透過 各年級老師討論選出優良圖書,購置成為班級共讀圖書箱,每箱 30 本,提供給 學生進行共讀。研究者擬以學校圖書館的班級共讀圖書選出十本圖書做為教學教 材,進行教學設計,以圖畫書關鍵插圖製作成 ppt 供教學中使用。本研究以十週 為教學歷程,每週利用兩節彈性時間進行閱讀教學,每節四十分鐘,兩節共計八 十分鐘。進行的時間固定為每週二的第一大節、第二大節。

(三)說明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各項活動的進行方式:

研究者於第一次上課前說明各項策略的進行方式由老師示範操作也讓學生 進行試做,包含回答問題及分享作品時的規則、閱讀後作品完成的方式。

二、正式教學階段

(一)學生透過老師製作的 ppt 進行關鍵圖片預測活動

(二)學生閱讀圖書,老師朗讀給學生聽,學生仔細聆聽後回答老師提問。

(三)學生利用畫冊將閱讀內容畫一畫、寫一寫。

(四)學生分享彼此作品 叁、教學結束後階段

實施「中文閱讀理解測驗」及「閱讀態度問卷」進行後測,藉以了解教學後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態度改變情況。最後將量的分析與質的資料做綜合分 析。

5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