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在研究歷程中的省思與成長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教師在研究歷程中的省思與成長

本節探討實施英語補救教學後,研究者的省思與專業成長,分別敘述如下:

壹、教學省思

一、低成就學生的英語單字拼讀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研究者在教學現場發現有許多學生放棄學英語,主要原因是學生看到單字 不會念,而教師為因應整體班級學生狀況,課程內容無法完全符合所有類型學 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本研究的英語低成就的學生到國小四年級時漸漸地跟不上 訂定的學習進度。但經由此次的單字補救教學,研究者發現學生從一開始不敢/

不願意開口說英語,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裡,學生比較敢開口說英語,遇到不 會念的單字也會請教老師或同學。在教學生單字認讀時,除了要學生看著閃示 卡跟著唸讀以外,用字母拼讀的方式帶學生念出單字的拼音。研究者花一些時 間跟學生講解單字的發音規則,並用火車的車廂數來比喻單字的音節數,希望 能培養他們單字解碼的能力,看到英文單字知道要怎麼拆解,並試圖把單字念 出來。經由每堂課的練習,學生看到單字比較知道如何去切割音節以及去了解 組成音節的子音與母音的讀音,而學生也會經由英語單字,去聯想與自己生活 周遭相關的事物,或是回顧以前學過的單字。

二、適切的教學活動與流程,增加學生的學習成效

研究者依據英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從暖身活動、主要教學活動及總結活 動,每次上課前會先寫教學簡案,思索教學內容以及依據教學內容帶入的教學 活動及教學流程是否適合低成就的學生。研究者發現,建立一套上課的「標準 作業流程」,學生會比較進入狀況,知道老師現在要做的活動是什麼,同學之間 也會互相提醒,而研究者也會在課程一開始先說好今天的教學內容及活動有什 麼,達到這些目標,就有時間可以玩遊戲。學生為了可以在課程結束時玩到遊 戲,會努力地達成老師上課的目標。

S6: 老師,今天上課要玩什麼?

T: 要先做完這些事情,才可以玩英語遊戲喔。

S5: 那這樣一定玩不到遊戲。

T: 不會啊,只要你們有達到老師今天的教學目標,

以及不要讓老師花太多時間提醒你們的秩序,一定有時間可以玩遊戲。

S6: 老師,這你說的喔,我們一定可以玩得到遊戲喔!

T: 相信自己,也相信老師,我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S5: 好! (札 20170424)

112

三、教學者應開放心胸聆聽學生的想法

研究者認為此次補救教學的對象為六年級的學生,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因 此想跟學生討論他們比較喜歡的上課方式以及上課地點的適宜性(當時的教學地 點會影響其他班級午休)。當時 S5 天馬行空地說出在操場上課,老師可以在校 園內藏字卡讓學生去找,S2 提出在三樓自然教室上課,比較不會吵到一樓的班 級,S6 認為讓他們在校園跑來跑去玩躲貓貓…等,研究者基於教學的立場,認 為不適合到戶外上課,教室的使用也需經過學校或管理該教室的老師同意,因 此沒有同意學生的提議。但 S5 因為研究者否定他的提議,似乎有點失望,事後 研究者私底下跟他說明,他的提議很好,但比較適合給全校的學生進行校園尋 寶活動,S5 聽了之後有比較釋懷。

四、教學相長,反省自身的教學歷程

學生的反應與回饋是教學者最好的老師。從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及談話,

了解到學生的先備知識及學習不足的地方,也能切確瞭解到學生的學習困難與 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研究者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於每堂課結束後,回想適 才的教學情形、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學習表現,寫在觀察紀錄上,作為下次教 學的依據。在研究過程中,遭遇了一些困難處,如教學地點的選擇、學生回答 問題不夠踴躍等,指導教授、校內老師皆是在此行動研究上的夥伴,他們能依 本身的專業知能,提供研究者恰當的處理方式,並在下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獲 得改善,增進自己的教學技能,也更能對學生的問題對症下藥。

五、行動研究歷程中仍遭遇的困境

雖然研究者已透過教學前訪談、前測去了解學生學習單字的困難,也依據 學生單字隨堂測驗了解其學習情形,但學生對於發音規則的認識仍不夠熟悉,

發現學生最常拼錯或無法正確唸出的單字有包含雙子音(-th,-ch,-sh)以及長母音 (a-e,ai,ee,ea,i-e,o-e,-ue),即使針對學生錯誤的部分有進行個別指導,以及在課堂 上再次講解規則,也請教過校內資深老師如何提升學生對發音規則的理解,但 學生對於有特殊發音規則的單字仍束手無策,聽到 rain 這個單字,無法聯想到 母音是 ai。

貳、專業成長

一、透過行動研究,提升研究者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敏感度

要讓學生看懂英文單字,必須要讓學生能夠了解單字的讀音,而在了解單 字的讀音之前,也要讓學生有興趣與動力去了解英文。因此,研究者為低成就 學生設計一系列的補救教學課程與評量,透過行動研究,不斷地教學、修正、

再教學的方式,來觀察學生的學習情形,並據此修正教學內容,改進教學缺 失。經由省思的過程,研究者的課程設計與教學能力皆有提升。

教英語單字看似簡單,但如果沒有適切的教學活動,可能無法符合學生的 學習需求與期待。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現在的教學資源唾手可得,許多繪本

113

故事也都有影音版,網路上也不乏許多熱心的老師提供的教學資源與有效的教 學活動。研究者認為語言的學習是活潑的,不是像以前傳統式的教法,要學生 死背英文單字與文法知識,應該要能活用,才能夠記的住。因此,研究者在網 路上找到一些知名的英語老師在其部落格上分享有趣又實用的教學活動,也想 讓學生透過這些教學活動,能多練習英語,覺得英語很有趣,進而想學好英 文。而在實施這些教學活動時,根據學生的反應與同儕間的互動情形,研究者 即了解到活動的適切性與可以修正的地方,像一開始玩字母 BINGO 遊戲,有 人不想跟著一起玩,研究者調整為不想玩的同學當裁判,確認遊戲者所說的字 母是否正確,而學生對這個安排也能接受,至少有個任務可以讓不想玩 BINGO 的學生可以跟同學一起參與這個遊戲。經由學生的當下反應,研究者也須立即 做出回應與活動修正,在這過程當中,也提升了研究者的教學敏感度。

二、透過補救教學歷程,提升研究者的英語教學知能

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有盲點無法突破。對於如何能進一步地讓學 生能熟悉英文單字,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除不斷地省思外,本身也會從英語教 學專書找英語單字的教學技巧,像是同樣的發音規則的單字一起教,或是設計 讀音辨識的遊戲讓學生比較有參與感;研究者也請教校內英語老師,詢問對於 低成就的學生如何加強他們的單字拼讀能力,校內英語老師也提供一些教學策 略與獎勵制度,如教學生練習發音規則以及適時地給予學生獎勵等,研究者也 會參與英語補救教學相關的研習,增進補救教學知能;從講師的分享了解到,

學校英語老師的使命,應該是教尚未學會的學生,而不是教已經會的學生。

114

11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