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教師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方式、宣導、補助範圍等,而教師諮商輔導支持中心則是該體系運作之主要組織,

為本研究主要研究對象。

第二節 教師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

本節藉由探討教師的壓力來源及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期能進一步瞭解健康 的心理素質對於教師教學品質之影響,以作為後續建構教師諮商輔導支持中心關 注議題之參考,以及瞭解設立教師諮商輔導支持體系之必要性。

壹、教師的壓力來源

一、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壓力(stress)一詞最早源於物理學與工程學上所使用的名,意指物體受外 力作用後所產生的抗力。直到 1956 年,學者 H. Selye 將此概念引入社會科學領 域探討,認為壓力是「身體為滿足需求(demands)所產生的一種非獨特性生理 反應(non-specific bodily reaction)」。此後,壓力已是心理學、生理學、教育與 醫學等不同科學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王姝文,2018;林智雯,2014)。之後更 有學者 Lazarus 和 Folkman(1984)指出,壓力對身心健康有直接或不良的影響,

而個人的因應也可能直接影響個人健康。成功的因應方式,能使個體減輕壓力困 擾;而不當的因應方式則會使得壓力增加甚至造成身心健康生病(引自黃貞琇,

2008)。而工作壓力是壓力概念之延伸,吳宗立(1996)將工作壓力的定義廣泛 地解釋為:「凡是因工作相關因素所引起的壓力,都可以稱作工作壓力」。林智雯

(2014)認為工作壓力係指個體與工作情境中之環境刺激交互作用,經由個體認 知評估,此環境需求超過其能力負荷,使得個體在認知、生理、心理及行為方面 產生失衡的反應狀態。

依據英國倫敦泰晤士報針對 104 種不同行業的壓力係數調查,發現壓力最大 行業前五名分別為獄卒、警察、社會工作人員、教師及救護人員(引自周勵志,

2003:15),而金車教育基金會 2006 年曾對全國國中小學教師進行「無私真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教師的壓力指數達 72%,教師憂鬱指數則由 2004 年 64.3 上 升到 66.7,可見教師工作無論在國外或國內均屬於高壓職業。王姝文(2018)將 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在教學現場的過程中,因工作情境之內外在因素(如:

行政支持、角色壓力、工作負荷、專業知能等)影響而產生個人主觀知覺的負面 感受,若壓力持續未被解決,可能造成身心焦慮、被壓迫感,進而產生心理不適 的反應。郭盈吟(2016)表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在與工作環境互動的過程中,

覺察自身資源不足以因應環境要求而產生之負面感受。江玉塘(2013)則認為教 師工作壓力泛指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受教學情境中人、事、物的交互刺激,經由 個人心理特質的認知與理解程度不同,所形成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負面反應。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教師工作壓力包含三個面向:(1)教師與工作環境交 互作用所產生;(2)教師個人認知評估後所產生;(3)是一種負面感受。由此得 知,教師工作壓力的形成,個人內在特質及外部環境均為相當重要的因素。

二、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我國近年探討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及憂鬱關係的研究發現,教師工作壓 力主要源於下列五個最常被提及的面向:(1)工作負荷:時間控管、行政業務推 廣、評鑑與訪視、創新教學;(2)心理負荷:教育政策變革、退休制度改變、對 生涯發展的規劃感到壓力;(3)專業知能:教學技能、管教與輔導學生的能力、

專業進修及課程發展設計;(4)人際關係:與同事互動、學生關係、親師互動關 係;(5)學生行為:班級經營、學生輔導。吳宗立、林保豊(2003)則認為除上 述五個面向外,尚有「自我期許」的壓力,如馬斯洛(A.H. Maslow)的需求層 次論(Need Hierarchy Theory)所說的一種自我實現的動機。抑或是以生理、心 理與社會等因素分析壓力形成的原因(潘正德,2000;張利中,2004;鄭照順,

1999;引自徐西森,2010):(1)個人身心因素:諸如個人生理上的缺陷限制、

個人生活環境的變動、個人性格或成長經驗、個人目標與期望水準過高等;(2)

家庭與社會因素:諸如家庭氣氛不佳、親子關係不良、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家 庭社經地位低、家人的支持度不夠及社會變遷迅速、社會風氣不良等;(3)工作 因素:包括物理環境不良、工作性質不佳、工作方法不當、工作負荷過重、學非 所用難以發揮所長、團體凝聚力不夠、組織氣候不佳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此外,Robbins(1996)以外在環境、組織、個人此三種因素說明壓力來源,

陳素惠(2005:29-30)依此模式說明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如下:

(1)外在環境的壓力來源: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一般可分為經濟不景氣(學 校減班往往會令人擔心工作的保障性)、政治不穩定(臺灣總統選舉政黨輪 替均使經濟頓挫,故政治安定與否會影響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電腦與教 學應用,令教師對科技創新產生壓力)三種。

(2)組織因素的壓力來源:角色特性(教師在組織中扮演的角色,角色衝突、

角色模糊、角色負荷過重、角色負荷不足)、任務要求(和個人工作息息相 關的因素,如教學、經營班級、教學計畫、課程設計)、組織結構(過多的 組織章程規定及權威式領導,學校轉型亦易造成壓力)、人際關係(對社交 需求較強的教師,如果缺乏同事的支持或與同事關係惡化,都易造成壓 力)、領導型態(主管領導風格對教師的工作需求,亦會產生壓力)。

(3)個人因素的壓力來源:教師除了工作所遭遇的壓力外,在非工作時間裡個 人所遭遇的問題亦會影響其工作行為,如家庭問題(婚姻問題、子女問題)、 財務問題(投資理財不當、家庭支出、負擔過多以致陷入困境)、人格特性

(天生容易緊張)。

綜上所述,無論是常見的壓力來源五面向、以生理、心理與社會分析壓力來 源或以依外在環境、組織、個人說明教師的壓力來源,都可呼應前述歸納教師產 生工作壓力的三個面向,將教師的壓力來源更細緻地歸納為社會環境、職場環 境、個人生活環境及個人內在特質。

貳、教師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對教師教學品質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2001 年綜合各方觀點,提出「心理健康」的定義,

認為心理健康是一種安適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個人展現出他或她自己所擁 有的能力,能夠因應生活中一般的壓力,有效能的工作,以及對社群有貢獻(轉 引自陳李綢,2015)。筆者整理國內學者針對教師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研究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域包括心理衛生、職場健康)的研究發現,與工作壓力有關的反應會呈現在心理、

生理及行為表現三個面向(江玉塘,2013;歐陽麗玉,2012;方紫薇,2002;林 智雯,2014;陳素惠,2005;張家銘,2009):

(1)心理方面:對情緒有影響,當壓力過大時,易有情緒低落、焦慮感,沮喪、

倦怠感、對自己或他人易怒,甚至工作投入意願降低,會表現出對學生失 去關心或冷漠的態度,這些心理層面的影響,可能是憂鬱的輕微表徵,若 教師輕忽此現象而無法適當排解,長期下來有可能造成憂鬱指數越來越 高,雖然憂鬱是正常的負面情緒,人遇到挫折、失落、不如意,難免會悶 悶不樂,但是如果鬱悶的情緒過為嚴重,持續的時間過久,無法拉回、失 去控制就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7

(2)生理方面:長時間處於工作壓力過重的情境,易產生頭痛、胸悶、全身痠 痛、心臟或血壓相關疾病,以及部分非立即可以觀察或感受到的現象,例 如免疫系統與內分泌失調、血壓及血糖上升、消化系統功能改變等。

(3)行為表現方面:在工作表現最容易出現的是工作倦怠,對學生失去關心、

對教學失去熱忱與缺乏追求個人成就的動機,抑或是因為焦慮或沮喪,而 出現生活作息混亂、食慾不振或失眠,嚴重者甚至出現影響個人健康的行 為(如抽菸、酗酒、藥物),且可能會出現時常缺席遲到、無法認真準備教 學及出現離職傾向等狀況。

根據以上三個面向可以瞭解到,心理因素是造成生理與行為變化的來源,當 教師進入負面情緒超過身心所能負荷的狀態或嚴重憂鬱時,由於注意力與集中力 會下降,企圖心大幅滑落,需消耗大量經歷度過生活中的每一天,造成一個人無 法工作,生產力下降。當教師出現憂鬱情緒、興趣與喜樂減少、體重或食欲下降

7 林倖妃、蔡立勳(2020 年 3 月 23 日)。頂大學生接連自殺 青年憂鬱症:最燦爛的年

華,最心痛的損失:「憂鬱是人人都可能有的情緒、憂鬱症是疾病,又分為輕度憂鬱症、

重度憂鬱症。……衛福部健保署在 2019 年,曾經以全民三年的就醫資料進行大數據分 析,得出平均每年有四十萬人在健保資料勾稽為重部憂鬱症、輕度憂鬱症。但研究指出,

台灣就醫率僅 20%,換算下來,至少有兩百萬人在承受心靈的風暴」。2020 年 7 月 9 日,

取自:天下雜誌 694 期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95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增加)、失眠或嗜睡、思考動作變緩慢、疲累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無法專注、反覆想到死亡等症狀,若沒有好好接受治療,勢必對教學、行政、人 際關係造成影響。緊接著主管的責難、同事的抱怨、家長的不滿,則又反過頭來 造成更大的壓力。

二、激勵保健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 Frederick Herzberg 於 1950 年代末期提出著名的激勵保健理論

(motivation-hygiene theory),又稱作雙因子理論(two-factor theory),該 F.

Herzberg 利用工作動機研究發現,成就感、認同感、工作本身、責任感與升遷等 因素高度出現在員工感到工作滿足的狀態,因此被稱為激勵因子(motivational factors);而政策與管理制度、監督、工作條件、個人生活與人際關係等因素大 幅出現在低度工作滿足的員工身上,因此被稱為保健因子(hygiene factors)。

Herzberg 利用工作動機研究發現,成就感、認同感、工作本身、責任感與升遷等 因素高度出現在員工感到工作滿足的狀態,因此被稱為激勵因子(motivational factors);而政策與管理制度、監督、工作條件、個人生活與人際關係等因素大 幅出現在低度工作滿足的員工身上,因此被稱為保健因子(hygiene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