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對融合教育的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對融合教育的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以及與家長的良好互動和溝通,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王天苗(2003)也提出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的因應措施要從心理、課程、教 材、教學策略、教室學習環境及可用資源進行調整。因此教師如何因應融合教育 中所遭遇的困擾,是一項刻不容緩的課題,研究者蒐集有關教學困擾的因應策略 研究,從中發現儘管在教學現場上出現許多教學困擾,身為第一線的教師仍在困 境中找到解決之道。以下就將因應策略的研究分為「課程教學」、「班級經營」、

「特教專業知能」、「支援系統」、「親師溝通」、「教師觀點」六大不同層面,整理 分述如下:

(一)課程教學

在課程教學部分,許多學者都提出很多不同的方針,王天苗(2003)指出幼稚 園中的特幼班及普幼班要充分合作,人力與教學資源共享、提高巡迴輔導績效;

在課程目標上,則應針對特殊幼兒調整課程目標、依特殊幼兒個別差異調整評量 方式、與特教巡迴教師共同討論個別化教育計畫(陳美月,2009;游翠芬,2013) ; 在教材內容上,吳南成(2010)則提出在相同的教材內容,要設定不同教學目標以 及應先教導特殊生生存技能;在教學上,馮淑珍(2005)提出可以利用同儕示範增 強及小老師協助特殊生;莊秀妮(2015)也提出善用同儕、助理員等人員來協助加 強特殊生的學習、出現學習困難的學生,則安排至其資源班接受個別化學習,亦 或採一對一個別指導(陳美月,2009),以提高學習成效;在教師本身部分,應要 了解特殊生的固著性,正確教導動作與步驟,可以降低幼兒對教師的依賴(呂淑 芬、林慧芬、張楓明,2009)以及教師間協同教學並且彈性調整責任分配(宋慧娟,

2008),Marilyn 與 William 也提出在教師教學上採協同式教學,團隊合作和合 作諮詢,以共享式問題解決方式,來提出解決策略,教學模式又分成一人教學一 人觀察、分站式教學、平行教學、替代性教學、團隊教學、一人教學一人協助,

以達到協同教學的效果,以及特殊學童會因不同班級分組而受惠,其方式包含大 團體與小組教學、一對一教學、混合技能和相同技能的分組,在課業部分則區分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回家作業以及教導家長參與教導自己的孩子(鈕文英總校閱,2017)。

(二)班級經營

在同儕互動方面,馮淑珍(2005)提出教師應輔導一般學生去接納特殊學生,

提供發展一般學生和特殊學生的互動關係,並學會尊重,當一般生質疑教師公平 性、特殊生不當行為干擾師生或特殊生與一般生之間出現人際互動問題,教師採 取向一般生解釋特殊生狀況,並教導認識特殊生的特質,引導一般生包容、調整 教室座位的安排,以利特殊生行動(莊秀妮,2015;游翠芬,2013),亦或善用同 儕合作增進一般生與特殊生互動,著重特殊生的優勢智能,因應個別差異彈性調 整教學方式,給予身心障礙幼兒表現機會,建立其自尊與信心,消彌標籤的產生 (宋慧娟,2008)或善用小天使制度協助特殊學生融入班級,教導特殊生社交技巧。

(陳彥瑾,2016)。

在教師本身方面,當特殊生行為干擾班級活動,教師應採正向行為支持、找 出適合特殊生的策略及教導自我監控,逐步改進不良行為(陳彥瑾,2016),陳美 月(2009)則提出事先了解特殊幼兒可能發生問題,並試著去預防、對語言溝通有 障礙的幼兒,從觀察及互動理解其表達需求,以了解孩子的狀況,吳南成(2010) 則認為教師採以身作則的楷模學習策略、正向管教策略、賦予特殊生責任自我肯 定、教導說話技巧,人際關係方面必能提升,陳彥瑾(2016)則提出教師應事前做 好班級準備,包含認識特殊學生、與家長溝通以及環境的調整與安排。

在教室管理方面,包含有物理環境的安排,像是細心布置的教室能減少噪音 和干擾,提升學生互動;班級作息的調整,明確訂定班級作息,可以給學生帶來 穩定感;班級氣氛的營造,提供同儕正向互動的技能;行為管理方面,訂定班規,

提供一致的後果,以及監控學生;時間的運用,管理好轉銜時間,以幫助特殊學 童(鈕文英總校閱,2017)。

(三)支持系統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在政府行政支援方面,劉明松(2010)提出應該落實法令規定,充實特教專業 人力、未來財政可行的狀況可考慮降低教師授課時數、落實減少班級學生人數、

增加巡迴輔導教師、專業治療師人力及到各校輔導的次數及時數、定期檢查各校 無障礙設施、並依各校需求給予經費,實際考量身障生的需求,營造無障礙空間;

在學校行政支援方面,王天苗(2003)則認為應依需要配給人力、依特殊生個 別狀況,盡早安排各項服務和行政支援、加強行政措施的說明與訊息傳遞、辦理 幼稚園特教評鑑、提供家長訊息,呂淑芬、林慧芬、張楓明(2009)也指出應該提 供行政人員隨時進入班級支援、加上特教教師的協助,可降低人手不足的困擾,

吳南成(2010)則提出應設置特教專職主導特教業務,以減低教師困擾;對於教師 而言,多數學者認為教師應主動尋求特教資源與支援服務(吳樎椒、張宇樑、廖 又儀,2007;莊秀妮,2015;陳彥瑾,2016),對於新手老師來說,則應提供新 手教師必要的支援系統(汪慧玲、沈佳生,2012)。

(四)特教專業知能

在特教專業知能上,有學者提出應先規劃理念與實務兼具的進修與研習課程、

促進幼教系與特教系的專業整合(吳樎椒、張宇樑、廖又儀,2007;王天苗,2003),

多數學者也認為應舉辦各項在職進修研習與座談會,提升特教專業知能(汪慧玲、

沈佳生,2012;李如男,2013;劉明松,2010;莊秀妮,2015;游翠芬,2013),

呂淑芬、林慧芬、張楓明(2009)也提出可與專業特殊學校的建教合作,補充教師 在特教專業部分不足,有效的幫助特殊幼兒成長與進步、並與園內專設的特教教 師及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園內實施融合教育資深教師,尋求問題解答與協助、以 及園所主動提供特教相關訊息,並通知研習活動,幫助教師提升專業能力,吳南 成(2010)則提出另一看法,認為應該以實質性鼓勵提升教師進修意願。

在教師部分,劉明松(2010)認為應加強教師認識與善用專業團隊的知能,或 者透過研習進修、請教教過特殊生與特教相關的實務經驗者、透過書籍和網路資 訊提升專業知能(莊秀妮,2015;宋慧娟,2008;陳美月,2009)。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五)親師溝通

面對親師溝通問題,同班級教師理念要一致,園所和教師要堅持理念與信仰,

盡力與家長溝通(呂淑芬、林慧芬、張楓明,2009),採主動方式,和家長建立起 正向溝通管道,讓家長能夠瞭解學生在校表現,鼓勵家長參與班級事務,已建立 起良好的親師關係(李如男,2013;劉明松,2010;呂淑芬、林慧芬、張楓明,

2009;莊秀妮,2015;宋慧娟,2008;陳美月,2009;陳彥瑾,2016;吳南成,

2010;游翠芬,2013),如果面對難以溝通家長,邀請共同有經驗家長協助,或 借助巡迴教師的專業從中協調(李如男,2013),從中去了解家長的苦處、想法和 期望,不能從權威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王天苗,2003),以及了解家庭成員的觀點、

與家長共同合作,如與家長建立正向的溝通方式、家長會議、舉辦家長教育課程、

邀請家長參與孩子們的學校活動(鈕文英總校閱,2017)。

(六)教師觀點

面對融合教育,宋慧娟(2008)認為教師態度與觀念上要做調整,教師要以包 容心接納學生,注意其特殊性,建立良好關係(馮淑珍,2005);呂淑芬、林慧芬、

張楓明(2009)則提出應在培育學前教師課程中,融入更多與融合教育相關議題的 探討及實際體驗的實務課程,幫助教師提早突破迷思與恐懼,對於學歷較高、具 有特教資格、以及具有特教背景之幼教師在其專業知能與態度上表現較佳,因此 重新規劃幼教師之進修與研習制度及活動有其必要性(吳樎椒、張宇樑、廖又儀,

2007)。

研究者將融合教育下教學困擾之相關研究,依照年代先後整理結果如表 4 所 示。

©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