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背景變項的資料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教師背景變項的資料分析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任教於臺東縣(含離島)公立國民小學,班級上有特殊需求 學生或接受特教服務的普通班教師及特教教師(含集中式特教班、資源班、巡迴輔導 班教師)。共計發出225份問卷,回收180份,回收率80 ;扣除填答不完全與不明顯

不符合的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為168份,有效率為93.33 。有效問卷經過編碼整 理後,輸入電腦並轉錄到統計軟體中,對於有效問卷填答教師的基本資料統整分析 如下:

(一)任教班級的類型

任教班級類型共分為四類,分別為:(1)集中式特教班和特殊教育學校有19位,

佔全部填答教師的11.3%;(2)資源班有35位,佔全部的20.8%;(3)巡迴輔導班有

38

15位,佔全部的8.9%;(4)普通班有99位,佔全部的58.9 %。其中以巡迴輔導班教 師的人數最少,普通班教師人數佔最多。

(二)任教職務

正式教師有132人,佔全部填答教師的78.6%;代課/代理教師有36人,佔全部 的21.4%。以正式教師人數居多。

(三) 教學經歷〈含普通班及特教年資〉

教學經歷共分為三類:(1)僅有特教服務經驗人數有41位,佔全部填答教師的 24.4%;(2)僅有普教服務經驗者有104位,佔全部的61.9%;(3)曾有特教及普教服 務經驗則為23位,佔全部的13.7%。以普教服務經驗人數佔多數,曾有特教及普教 服務經驗者最少。

(四)特殊教育專業背景

此背景變項共分為五種類型:(1)特殊教育學系〈組〉有 38 人,佔全部填答教 師的 22.6%;(2)特殊教育碩、博士班有 20 人,佔全部的 11.9%;(3)特殊教育學 程班有 29 人,佔全部的 17.3%;(4)從未接受特殊教育訓練且未參加過特教相關研 習者有 39 人,佔全部的 23.2%;(5)已修畢特教 3 學分或參加過特教相關研習者有 41 人,佔全部的 24.6%,其中以曾修畢特教 3 學分或參加過特教相關研習人數最多,

特殊教育碩、博士班的人數最少。從資料顯示出臺東縣國小教師的特殊教育專業背 景知識,有 68%的填答教師曾修過特教學分或參加過特教相關研習。

(五)近一年內是否參與課程與教學調整相關研習

未曾參與相關研習者有 85 人,佔全部填答教師的 50.6%;曾經參與課程與教 學調整則有 81 人,佔全部的 48.2%;另外有 2 人未填寫資料,視為遺漏值。

39

40

第二節 臺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執行 課程與教學調整之情形

研究者發放「國民小學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現況與困境問 卷」,以瞭解臺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之情形。課 程與教學調整向度分別為學習內容、學習歷程、學習環境和學習評量方式,共 44 題。

本研究量表採用李克特氏五點量表(Likert-type five point scale),受試者 依據每一題目之敘述,從五個不同選項中勾選最符合個人之看法,得分分別為5分為

「經常執行」〈81%~100%〉;4分為「大部分執行」〈61%~80%〉;3分為「普通執行」

〈41%~60%〉;2分為「少部分執行」〈21%~40%〉;1分為「極少執行」〈0%~20%〉。

而研究者依平均數的得紛將執行情形分為低、中低、中高、高共四個程度,分別是 平均數介於1.00至2.00為低度執行;平均數介於2.01至3.00為中低度執行;平均數 介於3.01至4.00為中高度執行;平均數介於4.01至5.00為高度執行;而本研究各向 度所得之平均數分別是「學習內容」的平均數介於2.80至4.42為中低至高執行度,

平均數高於4.4以上為高執行度,平均數低於2.8則為中低執行度,其他各向度以此 方式類推對應;另外,「學習歷程」平均數介於2.55至4.29為中低至高執行度;「學 習環境」平均數介於2.66至4.36為中低至高執行度;「學習評量方式」平均數介於 2.67至4.27為中低至高執行度。本研究將問卷填答結果就整體、各向度與各題項分 析臺東縣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執行課程與教學調整之情形,分析如下:

以下分析臺東縣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之情形,分析結 果以平均數、標準差和排序的方式呈現。

41

一、整體與各項度的實施情形

由表4-2可以瞭解臺東縣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的整體 平均數為3.51,就整體而言,臺東縣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 的程度皆高。填答有效問卷的教師大多數選項皆落於「普通執行」與「大部分執行」

之間。

而從各向度來看,實施程度最高的向度為學習內容(M=3.61),其次為學習環境 (M=3.57)和學習評量方式(M=3.48),而實施程度最低的向度為學習歷程(M=3.42)。

四個向度平均數皆落於「普通執行」與「大部分執行」之間。可以瞭解國民小學教 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學習內容、學習歷程、學習環境和學習評量方式四個向度之 調整程度高。

表4-2

國民小學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之整體與各向度平均數、

標準差和排序表(N=168)

向度 有效值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學習內容 168 3.61 .814 1 學習歷程 168 3.42 .879 4 學習環境 168 3.57 .800 2 學習評量方式 168 3.48 .801 3

整體 168 3.51 .745

42

二、各題項執行情形

為瞭解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各題項之情形,研究者將 資料分別用平均數、標準差和排序的方式呈現。以下分別從學習內容、學習歷程、

學習環境和學習評量方式四個向度分析各題項的執行情形:

(一)學習內容

臺東縣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學習內容調整之情形,如表4-3。其平均數 介於3.06~3.99。此向度裡執行程度平均數數最高的前三名題項分別是「依特殊需求 學生的能力,調整作業(例如作業份量、形式和難度)」(M=3.99)、「瞭解特殊需求 學生的身心特質」(M=3.84) 、「瞭解特殊需求學生的學習需求」(M=3.80),此三題 皆介於「普通執行」與「大部分執行」之間。而執行程度平均數最低的題項是「分 析九年一貫能力指標與學生需求的符合度」(M=3.06),亦可由表4-3可得知學習內容 調整的平均數皆高於3.00,顯示對於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之學習內容調整情形程度 具有高度執行。

表4-3

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執行學習內容調整之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和排序表 ( N=168 )

題項 有效值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10.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調整作業(例如作業份量、

形式和難度)

168 3.99 .963 1 1.瞭解特殊需求學生的身心特質 168 3.84 .999 2 2.瞭解特殊需求學生的學習需求 168 3.80 1.047 3 7.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調整課程中概念或技能的難易

度(例如將課本中的語彙或詞句變得更簡短易懂)

168 3.74 1.003 4 6.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減少部分課程內容 168 3.71 1.052 5 9.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作

連結

168 3.71 .974 5 8.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將課程目標分成數個小目標(例

如計算加法,分成個位加法、十位加法或進位加法、未 進位加法)

168 3.65 1.094 6

5.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需求和興趣,調整課程目標 167 3.52 1.086 7 3.分析九年一貫 1 能力指標與學生能力的符合度 167 3.13 1.101 8 4.分析九年一貫能力指標與學生需求的符合度 168 3.06 1.114 9

43

44 (三)學習環境

臺東縣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學習環境調整之情形,如表4-5。其平均數 介於2.95~4.17。此向度裡執行程度平均數數最高的前三名題項分別是「依特殊需求 學生的能力,安排適當座位」(M=4.17)、「提供特殊需求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和表現 機會,並提供其成功的經驗」(M=4.01)、「為特殊需求學生營造正面支持性環境(例 如張貼學生作品或表揚好的行為表現)」(M=3.81)。其中「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

安排適當座位」(M=4.17)、「提供特殊需求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和表現機會,並提供 其成功的經驗」(M=4.01),平均數在4.00以上介於「大部分執行」與「經常執行」

之間,執行程度最高。

而執行程度低於平均數3.00的題項是「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運用校內外人 力與物力資源支援教學(例如愛心媽媽、社區資源)」(M=2.95),屬於中度執行。

表4-5

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執行學習環境調整之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和排序表 ( N=168 )

題項 有效值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22.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安排適當座位 168 4.17 .862 1 26.提供特殊需求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和表現機會,並提

供其成功的經驗

168 4.01 .875 2 25.為特殊需求學生營造正面支持性環境(例如張貼學

生作品或表揚好的行為表現)

168 3.81 .997 3 28.提供增進特殊需求學生專注力的學習環境(例如減

少環境中噪音或引起分心的刺激)

167 3.54 1.034 4 24.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安排適合的物理空間(例

如照明設備、教室動線)

168 3.49 1.179 5 27.特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在教室中安排各種領域

學習區域(例如數學角、閱讀角、教學區)

168 3.49 1.116 5 29.依特殊需求學生的需求,選用適性的學習輔具或科

技輔具(例如錄音機、助聽器、溝通輔具、輪椅、

助行器、電腦……等)

168 3.11 1.281 6

23.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運用校內外人力與物力資 源支援教學(例如愛心媽媽、社區資源)

168 2.95 1.310 7

45

(四)學習評量方式

臺東縣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學習評量方式調整之情形,如表4-6。其平 均數介於2.92~3.90。此向度裡執行程度平均數數最高的前兩名題項分別是「使用直 接觀察,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成效」和「使用口頭評量,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 成效」皆為(M=3.90)、「使用形成性評量,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成效」(M=3.82)。

此三題皆介於「普通執行」與「大部分執行」之間,執行程度皆高。

而執行程度低於平均數3.00的題項有「使用檔案評量,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 成效」(M=2.97) 和「使用生態評量,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成效」(M=2.92),此兩 題介於屬於「少部分執行」與「普通執行」之間,屬於中度執行。

表4-6

國小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執行學習評量方式調整之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和排序表 ( N=168 )

題項 有效值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44.使用直接觀察,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成效 168 3.90 1.013 1 42.使用口頭評量,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成效 168 3.90 .983 1 36.使用形成性評量,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成效 168 3.82 .989 2 35.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調整班級上評分標準。(例如

解題程序正確,即使計算算錯,仍斟酌計分)

167 3.76 1.093 3 32.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彈性安排評量時間(例如延長作

答時間、分次評量)

167 3.70 1.095 4 37.使用總結性評量,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成效 168 3.65 1.044 5 34.依特殊需求學生的能力,調整評量內容呈現方式(例如

標出關鍵字、明確指導語、答題示範、增加圖示說明、

放大內容)

167 3.57 1.154 6

40.使用實作評量,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成效 168 3.56 1.042 7 30.依特殊需求學生的狀況,提供替代性答題方式(例如使

用電腦、口頭回答、溝通板、指認)

167 3.41 1.209 8 31.提供不受干擾的情境進行評量(例如在班級上的學習

區、圖書室……等)

167 3.40 1.125 9 38.使用動態評量,瞭解特殊需求學生學習成效 168 3.40 1.106 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