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材中如何呈現情態詞「能」和潛能式的差異

第四章 對外華語教材分析

第四節 教材中如何呈現情態詞「能」和潛能式的差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來、起來、上去、下去、進去、出去、過去、回去。第二十二課介紹的補語是 Stative verb(乾淨、清楚、大、高、快、對、錯、好、飽)、Action verb(見、懂、

到、著、完、了、動)、Auxiliary(會)。這些補語都是常用的補語,確實必須安 排在教材中,但是一次出現所有的補語不免讓學生負擔過大,而影響成效,相較 之下,《遠東生活華語一》第十二課開始出現補語的語法概念後,《遠東生活華語 二》便安排學生逐課熟悉 1 至 2 個補語,適量的學習可以提升學習效果,透過完 整的說明讓學生更清楚補語的語義及使用時機,豐富的例句操演也讓學生更熟悉 使用方式。

第四節 教材中如何呈現情態詞「能」和潛能式的差異

兩套教材都沒有提到情態詞「能」和潛能式的差異,因為在教材中都將情態 詞「能」視為助動詞,而將潛能式視為一個文法結構,沒有注意到兩者都是在表 現「情態」,當然也就沒有注意到這兩種表現情態的方式有所交集,但是學生對 兩者的異同確實不能妥善掌握,因此本文認為教材中應該要在語法點中妥善的介 紹潛能式的特色以及使用限制,然後要進一步提出情態詞「能」和潛能式的交集 與差異,才能改善學生回避使用潛能式的問題,以及誤用情態詞「能」的現象。

4.4.1 教學順序建議

安排教學順序時,應該要由學生的角度出發,由簡單到容易來進行教學,因 此為了客觀的安排教學潛能式和情態詞「能」的順序,本文參考了鄧(2009)所 提出的評定準則,鄧表示對學生而言,而結構上的特點是:有非典型結構、層次 結構複雜、嚴格搭配限制、母語無對應結構,而情態詞「能」的結構限制比較少,

可以和所有的動詞結合,不論是單音節動詞或是雙音節動詞都可以,相反的,潛 能式的結構比較複雜,搭配情形也要考慮比較多,所以應該先教授情態詞「能」,

接著才教授潛能式,因此下列教學順序中(一)至(三)先安排的是情態詞「能」所 能表現的三種情態,而(四)至(六)安排的是潛能式的三種類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一)情態詞「能」的情態類型:潛力 (二)情態詞「能」的情態類型:義務 (三)情態詞「能」的情態類型:認知

(四)介紹潛能式「述語+得/不+了(liao3)」如何表現「潛力」情態,以及和 情態詞「能」的代換情形與限制。

(五)介紹潛能式「述語+不/得+補語」如何表現「潛力、認知」情態,以及和 情態詞「能」的代換情形與限制。

(六)介紹潛能式「述語+得/不得」這個形式,以及這個形式如何表現潛力、義 務情態,以及和情態詞「能」的代換情形與限制。

將三種類型的潛能式依照(四)至(六) 的順序安排也是考量結構特點,因為 潛能式在語意、句法上有較多限制,應該在學生已經認識較多動詞,才安排學生 了解潛能式的結構特點以及情態類型。因為相較於「述語+不/得+補語」的結 構,「述語+得/不+了(liao3)」的結構較為單純,所以應該優先教授,而最後 教授「述語+得/不得」則是因為著個形式的情態雖然容易了解,但是不常用於 基礎的日常對話,在口語會話中使用的頻率相對較低,多出現在書面語中,如報 章雜誌的標題,是較為凝鍊的語言形式,應該安排學生在華語程度較高時學習。

4.4.2 透過完整的語境呈現兩者差異

對外籍學生教授語法點時,除了提供學生關於語法規則的說明之外,一定也 要提供充分的例句幫助學生理解規則如何應用在真實的語言中,而情態詞的選用 不僅要注意結構規則,也要注意語境,因此提供例句時更要注意的是要給學生充 分的語境,釋例幫助學生掌握兩者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語境比較

範例一

動 力 情 態 下 的潛力義

我昨天喝了太多咖啡,到天亮都睡不著。

義 務 情 態 下 的禁止義

我昨天晚上喝了太多咖啡,到天亮都沒睡著,可是上課又不 能睡覺,現在好累。

語境比較

範例二

認知情態 她真是天生麗質,怎麼吃都吃不胖。

義 務 情 態 下 的禁止義

過兩天就是結婚典禮了,你千萬不能吃胖了,吃胖了就不能 當一個漂亮的新娘了。

因為述補複合詞的多樣性,在不同的語境下,要表現不一樣的情態時要用不 一樣的表現方式,要提醒學生:範例一中「睡著」這個述補複合詞是述語加上動 相標記,所以和潛能式搭配時表現的是潛力義,和情態詞「能」搭配時表現的是 義務情態,但是的情態詞的定義並不容易理解,因此應該提供學生語境幫助學生 理解。範例二中「吃胖」這個述補複合詞的補語是不具有主事意義的靜態動詞,

所以在潛能式搭配時表現的是認知情態,而不是主事者期望,而外在條件是否能 夠達成的潛力情態,但是和情態詞「能」搭配時表現的是義務情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總結

本文的研究動機是了解潛能式和情態詞「能」的差異,以及如何將研究成果 應用於對外華語教學上。為達成此目標,首先,本文在第二章中整理了過去的研 究中,與本文主旨相關的文獻,接著,在第三章確定了本文的情態架構,接著再 討論潛能式和情態詞「能」的結構特色以及情態類型,也確定了兩者都可以表現 動力、認知、義務情態三者,但是各有限制,最後則是分別檢測比較潛能式和情 態詞「能」在表現這三種情態類型時的替換限制。第四章先分析了常用的兩套教 材的特色,再根據結構複雜度以及語義情態複雜度提出教學排序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