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養態度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養態度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研究目的,本章將文獻分為四節,依序探討第一節教養態度的內涵與相 關研究;第二節社會支持的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新移民女性的社會支持與教 養態度,並以此作為研究假設之依據。

第一節 教養態度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旨是針對與教養有關之相關文獻進行探討,藉以整理出目前在教養態 度這個主題的研究現況。以目前教養的相關理論之文獻中,並不單獨針對新移民 女性提出,仍是以父母角色為主。藉由文獻的探討、閱讀與整理,綜合歸納後,

本節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探討教養態度的定義、教養態度的測量、教養態度的 重要性、影響新移民女性教養態度的個人背景變項,茲分別說明如下。

壹、教養態度的定義

針對「教養」一詞,歷年來的相關研究頗多,然而不同的專家學者因理論和 研究需求不同,使用的名稱或有差異。國外學者針對教養給予不同的名稱,如,

「parenting」、「rearing」等,國內學者亦有針對教養一詞給予不同的名稱,包括

「教養方式」、「教養態度」、「教養行為」、「教養信念」、「管教方式」、「管教態度」、

「管教行為」等多種與教養有關的名詞,造成多種名詞的原因,乃因以往研究並 未特地去區分「管教」與「教養」二詞之差別,而形成名詞相互替用,但研究內 容卻大同小異(李玉芳,2008)。

文獻上,對於教養的涵意相當分歧,尚無一致的定論,然關於「教養」的 界定方式有多種觀點。部份學者採用歷程觀點探討教養的意義;他們將教養視為 一種親子互動的歷程。如翁樹澍(1990)基於親子互動的觀點,認為父母教養方式 是指父母依其認知、價值觀念、情感、興趣及其人格特性和子女本身之特質(如

8

性別、年齡、氣質等)產生之交互作用,而表現在照顧和訓練子女所持有之信念 及行為表現方式。換句話說,父母在撫養子女長大的過程中,其實也不停地在調 適自己來找出與個別子女最佳的互動方式,因而產生特定的態度與行為模式。

另一部份學者採態度或價值觀點探討教養的意義;他們認為教養係指父母在 管教子女時,透過潛移默化方式,將父母親本身的信念、期望、態度、與價值觀 傳遞給子女(郭芳君,2003;徐綺櫻,1993;羅美紅,2004;張維中,2005;鄭 雅婷,2007;楊瑛慧,2006;廖純雅,2005)。如徐綺櫻(1993) 認為管教態度是 指父母教養子女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情感、信念及其在行為所顯示的基本特徵。

也有部份學者則從策略的觀點討論教養的意義;教養方式是指主要照顧者在 教導或約束孩子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與和態度或使用之策略。在這種觀點下,

教養被視為父母在教養子女生活作息及行為表現時所採取的策略(吳承珊,

2000;鄭雅婷,2007;廖純雅,2005;張維中,2005;陳建勳,2004)。如鄭雅 婷(2007)將父母教養定義為父母約束或教導其子女日常生活習慣、課業方面及行 為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與策略。

教養與管教的意義雷同,唯「教養」字面涵義比「管教」更為廣泛(楊國樞,

1986;引自陳美惠,2002)。林正文(2001)父母教養態度係指父母教養子女時,

所表現的態度、情感、信念及其在行為上所顯示的基本特徵。張維中(2005)父母 親透過內在的信念和有愛的外顯行為將他們的教養態度和策略,透過潛移默化,

塑造子女人格特質。

研究者綜合上述學者對於教養態度的定義,認為「教養態度」有內在與外顯 兩種層面,內在層面即「態度」層面,包括對子女的情感、期望、思想等;外顯 層次則為「行動」層面,即對子女的獎賞、教養行為等,且內在與外顯層次相輔 相成,內在的態度與價值會影響外在對子女的教養行為。以及考量「教養」與「管 教」的含義所代表的內涵之後,本研究採用「教養態度」作為此變項之名稱。

雖然教養態度有其行為表現特徵及其態度的傾向,然而這種特質並非固定不 變的,父母親的教養態度同時具有某些可變易性及其穩定性特質的存在。如

9

Chao(2001)主張父母在不同時間、情況、事件下,會採取不同的教養策略,不同 的文化背景之個體又有不同教養類型之連結(引自陳秀紋,2008)。鄭玉英(1983) 即持這種論點,其曾以操作性制約論為導向進行親職訓練方案效果之研究,即以 教養態度作為檢視親職訓練方案效果的指標之一,並以她自己依據Hereford 之 父母態度量表(Parent Attitude Scale)改編而成之父母親教養態度量表,測量受試 父母在教養子女方面的態度,而且這種結果在經過二個月後的追蹤研究分析也發

10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教養態度之定義 (續)

研究者 使用名稱 教養態度

任以容(2004) 教養態度 認為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所持有的態度與信念,及 其所表現對待子女的方式。

張維中(2005) 教養態度 父母親透過內在的信念和有愛的外顯行為將他們的教

養態度和策略,透過潛移默化,塑造子女人格特質。

楊瑛慧(2006) 教養態度

教養態度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情感、希望、思想、

認知、信念、興趣、價值觀念、行為及人格特質等各個 層面之教育與養育方式。

資料來源: 研究者綜合整理 (參考:徐綺櫻,1993;郭芳君,2003;任以容,2004;

張維中,2005。)

由上表可以看出上述國內外學者對父母教養態度的定義,本研究將父母教養

態度歸納為:「新移民母親在教導子女時,所持有的價值觀、信念,情感及所實 際表現的行動與做法,包括態度層次與行為層次」。本研究為新移民女性的社會 支持與教養態度之研究,故研究範圍只限定為新移民母親的教養態度。

貳、教養態度的測量

在研究教養態度之相關文獻中,如果考慮到目前教養子女方法的不一致,似 乎很難指出教養態度的向度,然綜合歷年來有關父母教養態度的分類,一般將其 劃 分 為 單 向 度 (single-dimensional) 、 雙 向 度 (bi-dimensional) 、 多 向 度 (mutil-dimensional),茲說明如下:

一、單向度 (single-dimension)

所謂的單向度是將父母教養態度採用單一向度的截然劃分方式,每一類別間 彼此獨力且不重複。例如 Hurlock(1978)將教養態度分為過度保護、過度放任、

拒絕、接納、支配、屈從、偏愛、期望(張靜榕,2010);Elder(1962)分為權威、

獨裁、民主、平等、溺愛、 放任、忽視(陳光安,2009);張春興(1979)分為寵 愛、放任、嚴格、民主;賴保禎(1972)分為拒絕、嚴格、溺愛、期待、矛盾、紛 歧。此種分類可看出其絕對性,是ㄧ種較極端的區分方式,然而在現實情境中,

父母教養態度應有不同的層面,顯然單一向度的分類不足以完全解釋父母的教養

11

態度(引自陳冠中,2000)。

二、雙向度 (two-dimension)

有些學者則將兩個相互獨立的向度再依其程度高低及向度間的交互作用又 分出四種、六種或環形的父母教養態度類型,例如 Schaefer(1959)提出「關愛─

敵意」「自主─控制」兩個向度,以綜橫坐標呈現,共發展為十四個教養行為:

敵對要求、權威獨裁、被動、過度保護、保護放任、過度放任、接受、合作、民 主、自由、孤獨、冷漠和忽視組成一環狀結構(引自楊騏嘉,2008)。倪履冰(1999) 將父母教養態度分為積極型與消極型:積極型包括關愛、接納、溫暖、以子女為 中心;消極型包括要求、控制、冷漠、缺乏關愛等。此種以兩向度交錯方式加以 探討,而將教養態度劃分得更加清楚。

三、多向度 (multi-dimension)

雙向度仍無法完整說明父母教養類型的差異,為求更完整的詮釋教養態度,

國內外學者進一步提出以三向度或四向度的方法來劃分父母教養態度,或採用其 他歸類方式,如 Becker(1964)指出父母教養態度表現於三個關鍵的基本層面,即

「限制─溺愛」、「溫暖─敵視」與「焦慮情緒的涉入─冷靜的分離」,並依個層 面的高低交織成八種教養態度包括:縱容、民主、神經質的焦慮、忽視、嚴格控 制、權威、有效組織及過度保護(引自張惠琴,2009)。此種劃分向度可以瞭解教 養態度的確會在不同事件、情況或時間下,對子女採取的教養態度有所差異。

四、綜合探討

綜觀上述學者對教養態度的向度劃分,其內涵與理論基礎皆有部分差異,每 個研究者依其研究目的而使用不同的研究工具。研究者認為父母與子女的接觸層 面廣大,教養態度不是ㄧ成不變的,雖家長教養態度有其穩定性,然鄭玉英(1983) 的研究發現父母親的教養態度具有某些可變易性及其穩定性的特質。此外,任何 一個向度都可能與其他向度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單向度、雙向度皆不能顧及其完 整性,為求更完整的詮釋教養態度本研究採用多向度的概念。

本研究針對新移民母親的教養態度,擬採用鄭玉英(1983)依據Hereford之父

12

母態度量表(Parent Attitude Scale)改編而成之父母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用以測 量受試父母在教養子女方面的態度。該量表包括四個分量表:「自信」、「歸因」、

「接納」與「瞭解」,包括對於管教子女是否充滿自信、是否認為自己可改變子 女、是否接納孩子、是否願意瞭解孩子等四個教養態度層面,鄭玉英(1983)對其 各分量表的意義說明如下:

1、「自信分量表」是測量父母對教養子女的自信程度,得分高者傾向於對教 養子女的自信程度高;反之,則傾向於懷疑自己的教養方式。

2、「歸因分量表」為測量父母對子女行為的歸因傾向,得分高者傾向於認為 子女的行為及個性受父母影響很大;反之,則認為是受先天因素或命運註定,父 母無力去改變。

3、「接納分量表」測量父母對子女的接納程度,得分高者較能接納孩子的需 要及獨特性;反之,則傾向以成人的規範要求子女。

4、「瞭解分量表」測量父母願意藉著溝通,瞭解子女的程度,得分高者傾向 於傾聽子女、重視溝通、以期能夠瞭解子女;反之,則傾向於不鼓勵子女發表自 身意見及感受。

参、教養態度的重要性

父母親教養態度是一種父母親與其子女間的互動,也是父母影響子女人格發

父母親教養態度是一種父母親與其子女間的互動,也是父母影響子女人格發

相關文件